正文 第500章 关羽欲攻宛,徐庶劝水军

作品:《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金环三结身为五溪洞主,虽名义上归蛮王沙摩柯统领,却始终保有极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他向来恣意自在,最不喜王道礼法的桎梏。

    自沙摩柯归附刘备后,金环三结便与另两位洞主一同带族人脱离五溪,转投南中蛮王孟获麾下。

    在孟获帐下,他们成了支撑其军事力量的核心支柱与精锐战力,三人并称“三洞元帅”,共同肩负着守备蛮寨、领兵御敌的重任。

    此番大战,他自请为先锋,率部攻打永昌郡。

    为表决心,他立下军令状,誓要一举攻破城池,为孟获的北伐大业拿下首功。

    此刻,他正立马阵前,望着麾下蛮兵攀上城垣与守军厮杀,心中却暗自疑惑:为何守军突然变得如此悍勇?

    就在这迟疑之间,忽闻“咻”的破空锐响,一点寒芒擦着他身侧掠过。

    金环三结尚未反应过来,只觉胳膊一紧,随即血点四溅。

    再看手中那尾盘绕的大蛇,脑袋竟已不翼而飞,只剩无头的蛇身在他臂弯里痛苦地扭曲乱甩。

    他正惊疑不定,忽觉脚趾一阵钻心剧痛,低头一看,那断落的蛇头竟死死咬在自己的大脚趾上!

    金环三结瞬间懵了:这可是木鹿大王送他的宝物,驯养多年才收为己用,毒性烈得惊人,我会不会也中蛇毒?

    这可如何是好?

    他慌忙抬脚猛踢,好不容易甩掉蛇头,却全然没顾上深究蛇头为何会突然断裂。

    未等他稳住心神,那熟悉的破空之声再度袭来。

    金环三结猛地抬头搜寻,却见一点寒芒已如流星般直扑面门。

    他躲闪不及,寒芒“噗”地一声穿透眉心硬骨,力道之劲,箭尖竟从后脑钻出。

    他怔然端坐于马上,双目空洞,身躯摇晃片刻,才轰然坠落马下。

    可怜金环三结英雄一世,又不识旗上汉字,到死都不知自己死在谁的手里。

    而他这一倒,蛮军骤乱。

    城头,马良不禁称赞:“好箭法!”

    黄忠呵呵一笑:“南蛮小丑,也敢妄称先锋?不过一箭之功,何足挂齿!”

    马良窥得先机,赶忙言道:“此时杀出,可获大胜。”

    “老夫正有此意!”

    随即,拔剑一挥:“随我出城杀敌!”

    ……

    待王伉、吕凯二人匆匆用过饭食,火速率部赶来助战时,却见黄忠、严颜两位老将早已领军将南蛮部队杀得大败而逃,阵前俘获的蛮军俘虏已逾千名。

    二人感慨黄忠严颜之威,不亚于少年。

    黄忠严颜亦赞二文臣之勇,更超过武将。

    黄忠欲再出城以收服建宁、越嶲、牂柯,被马良劝住。

    “蛮兵虽败,但其部落散布山林,若穷追不舍,恐遭伏击;且南中地势复杂,瘴气弥漫,我军异地作战,携带粮草不多,不宜孤军深入。不如先巩固永昌城防,安抚降卒,待陛下王师至此,再行进兵不迟。”

    黄忠虽然经常消遣马良,但他到底还是听话的。

    于是下令驻守永昌郡,候刘备王师前来。

    ……

    很快,金环三结被射杀的消息传来至南中主营。

    孟获大惊,雍闿沉默。

    唯有吕凯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金环三结身死,刘备必定会派遣精锐驰援南中,如此一来,其后方的防御必会出现空虚。

    如此,子明之策,方有胜机。

    ……

    步骘做事周全,他将交州变故的消息封锁得很死。

    交州诸郡所得的消息,乃是士公携眷于合浦龙宫静养闭关数日。

    军令指派只以文书传递。

    故而,交州诸郡谁也不知士燮已遇害。

    而带着交州印的士燮亲笔书信,就成了稳定交州人心、维系江东对诸郡掌控的关键信物。

    故而,此时的吕蒙于交州来去自如。

    但他并没有张扬行事。

    而是一边等候孙权大军近至,一边分批遣卒,化装成商客与百姓,北上零陵往湘水而去。

    待关羽北上伐宛,便可沿湘水而上,断其后路,彻底将荆州纳于己手。

    ……

    诚然,此时的关羽的确再生北伐之心。

    他对曹操的死虽有疑虑,但徐庶却让其勿被他论所扰,曹操乃必死无疑。

    也是,许都自己都讣告昭告天下,新君曹丕已遣使布告四方了,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关羽望着帐外暮色,想起昔日暂居曹操麾下的那段时光,心中不禁泛起几分复杂的感慨。

    那时的礼遇与恩义犹在眼前,只是立场殊途,终究难两全。

    但转念想到大哥刘备匡扶汉室的大业,他眼中便重燃坚毅:此刻肩负的使命,容不得半分犹豫。

    曹操新丧,北方必定人心浮动、局势未稳,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更难得的是,今朝有东吴周瑜一同出兵,两军协同并进,前路的压力自会减轻许多。这般天时与人和兼具,此战更无退缩之理。

    其实自当年复夺新野之后,关羽的北伐之志便从未断绝。

    他亲自督建城池,更巧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物资,将那座曾被战火焚尽、几乎化为焦土的新野城,一点点重建起来。

    而有了这浴火重生的新野城,便如同在中原腹地钉下一枚楔子,不仅能囤积粮草、整饬兵马,更成为了日后挥师北上、直取宛城的绝佳前哨阵地。

    前路的北伐大计,自此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然而,徐庶向关羽献上的计策,却出乎众人意料。

    他劝关羽一面厉兵秣马,大张旗鼓地摆出挥师北上的架势,以惑敌耳目;

    一面却暗中在身后的汉水流域,加紧操练水军,以备不虞。

    关羽不解:“今过汉水,从新野至宛城多以陆战,并无巨江,何以再筹水军?”

    徐庶呵呵一笑:“云长,曹魏闻知将军兵临新野,必定重兵布防宛城。若在此地胶着日久、强攻不下,反倒徒耗粮草兵锋。不如届时佯作退兵,却暗率水军沿汉水西行,转入丹江,直抵曹操暗中操练水军之处;待登陆之后,趁其不备奇袭北上,亦可助陛下一举逆袭长安。”

    关羽抚髯颔首,目光落在案前地图上细细推演,越看越觉此计深合兵法要义,不由得心生赞叹。

    徐庶果然不负天下智囊之名,有他这般运筹帷幄,无论前路遇上何等战事,己方总能占得先机,断不会落了下风。

    他却不知,徐庶自始至终,从未有过以新野为基盗取长安的盘算。

    他力劝关羽厉兵秣马筹备水军,实则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