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7章 只送大脑

作品:《永生指导手册

    “……我叫米绫,你叫什么名字?”

    “冉轲。”

    “你最近遇到什么困难了,失业吗?”

    “主动辞职。”

    “那,失恋吗?”

    “主动分手。”

    “就为了自杀?”

    我点了点头。

    米绫又问:“那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而且,我正是为了不再回答任何人的问题,才选择这条路的。

    她试探着问:“跟经济条件有关系吗?”

    “与钱无关……”我忽然躺了下来,望着夜空繁星,“我只是对一切都厌烦了。”

    米绫坐在旁边俯视着我,说:“我明白了,你是那种哲学家类型的,追问生活的意义然后陷入空虚。这种事不能追问啊!意义就像洋葱,一层层剥下去就会发现什么都不剩了。其实不只是你,很多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比如我。”

    我看了她一眼,并没有接话。

    但她还是分享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说实话,我的家庭条件很不错。我爸是做生意的,公司还开得挺大。我从小在豪宅里长大,上学放学有豪车接送,还有专门的家庭教师和保姆。所以我很小就知道,用不着努力,我能享受到很多人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一切。但这样反而让我感到很空虚。”

    我说:“很正常。”

    她停顿了几秒,总结道:“所以我就发现了,世界上最让人在意的东西只有两样,一种叫得不到,另一种叫已失去。”

    我扯了下嘴角:“很正常,一直拥有的东西不会让你感到长久的快乐,但失去的时候却会倍感痛苦。快乐往往非常短暂,源于挫折和失去痛苦却经久不散,而且还是生活的常态。”

    米绫冲着我眨了眨眼睛:“你真的是个哲学家诶!说真的,你辞职之前干嘛的呀?”

    “做AI的。”

    “什么样的AI?”

    “用在游戏里跟玩家互动,增强真实感。”

    米绫鼓了鼓掌:“那你一定很聪明,很厉害!我就不像你,从小学习成绩一般般,算法什么的也学不明白,所以也想不通自己能干什么。除了当个米虫,还有什么人生意义。”

    “但你现在找到人生意义了。”

    米绫双眼一亮:“你猜到了是吧?没错,我发现帮助别人其实是个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任何回报,特别纯粹。”

    “然后你会建议我用这种方式寻找人生意义,”我这么说道,“但我早就试过。我在夜店里一次扔了几万块钱,还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彻底没兴趣了。我也做过义工,那确实稍微好点,坚持了将近两天。但说到底,都是一样的……”

    她盯着我眨了眨眼睛:“一样的什么?”

    我却摇了摇头:“没什么。”

    米绫沉默了一小会,忽然用一种颇有把握的语气说道:“我明白了,地球上的所有工作都让你觉得没有意义。你想要到文明世界以外的地方去开拓,是吗?”

    “或许吧。”

    “所以你关注了火星移民计划。”

    “哈?”我知道,自己此时的表情一定很错愕。

    米绫又眨了眨眼睛:“忘了跟你说,我是黄沙救援队的。我和我的搭档之所以会过来,是因为接到了求援申请,还报告了你的详细方位。申请者不是你的亲属,甚至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火星移民计划这个组织。”

    或许是因为我捐的那些钱?大概吧……

    米绫的语气似乎有些好奇:“他们的名气挺大的,不过据我所知,有点两极分化。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新时代的先驱,也有很多人觉得他们就是骗子。但你是怎么跟他们扯上关系的?”

    “我捐了钱。”

    “那你捐的一定不少。”

    “确实。”

    我的回答越来越简单。米绫应该也看得出来,这个一心求死的人并没有交流的欲望。

    但她还是没有放弃。

    沉默了好一会之后,这女孩忽然躺了下来,就躺在我的旁边。只不过,跟无所顾忌的我不一样,她戴上了运动服的兜帽,以免把自己弄得过于灰头土脸。

    米绫轻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糟糕透了?”

    “还好吧。”

    “人们忙着娱乐,忙着用细小或虚拟的东西麻痹自己,忘掉了所有旧时代的雄心壮志,至今都没有人登上火星……对这样的世界,你感到非常非常失望,不是么?”

    “其实也没多么失望。水往低处流,人们总会选择更容易的那条路。况且就算是用理性分析,你也会得出世界其实是在变好的结论。利用能源的效率、人均期望寿命、普遍生活质量,各种方面都在进步。但我只是觉得有些无聊。”

    “无聊吗?”

    “是的,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的言行,都是庸碌、无聊。令我着迷的只有那一丝一毫的意外闪光,但太少了。可预测性反而令我痛苦。”

    “你觉得人类可以用算法预测吗?”

    “研究多了就会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其实并不比AI难预测。衣食住行这种基本需求就不用说了,再往上,工作的满足感、社交中的优越感、被他人需要和肯定,这些东西也都是人所共有的。兴趣喜好的区别是很大,但追溯个人历史也都不难发现端倪。所以,人类的意识行为就是可以预测,只不过现实世界干扰因素太多,太复杂,所以没办法做到而已。”

    米绫试着提议:“如果现实太无聊的话,你玩不玩游戏,或者小说和影视剧……”

    “虚构故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每一部电影,每一部,我都能看个开头就猜中后续剧情走向,还有导演或编剧的思路。不,还包括制片人的思路,还有游戏公司的思路。他们想要用什么调动情绪,靠什么赚钱,都不难看出来。”

    女孩又说:“要不要试试加入我们,加入搜救队?帮助别人有时候是个很有乐趣的事情。”

    “我承认你的工作很好,但只要想到还是困在前人走过的路径上,我就没兴趣再迈步了。”

    米绫的语气愈发艰难:“就没有让你在意的东西了吗?”

    “车子,房子,医保,公积金,工作,职业规划,晋升机会,人脉关系,薪水,股票,新款手机,电动牙刷,外卖,无糖饮料,游戏,显卡,性格测试,电影,脱口秀,动漫,实体书……”我喃喃着,“一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回收站里的图标。”

    米绫躺在那里,像我一样呆望着夜空,手足无措。

    但我却不想继续躺着了。

    突然,我跳了起来,冲进我的越野车里,猛地关上车门。

    发动机一直在待命,所以我只需要放下手刹,踩下油门,它就像一头等待已久的野马,往前蹿了出去。

    开着开着,我瞥了一眼后视镜,就发现米绫的那辆车也跟在后面,只是隔着一大段距离,看不清那辆车的轮廓,只是车前灯在黑夜中格外耀眼。

    我的车前灯也很亮。如果是正常的公路上,肯定足以保证安全行车。

    但这里并不是正常公路,所以当前方突然出现那道裂谷时,我也根本来不及反应。

    戈壁滩乍看平坦,但只要有河流,就很容易侵蚀下沉形成河谷。这种平地之中的裂缝只要稍远一些就很难看清,更何况是黑暗的夜里。

    于是,车子冲出悬崖,翻滚着落进裂谷。在眼前陷入黑暗之前,我看到河谷里没有水,这里早就干涸了,只剩下这水流侵蚀留下的痕迹。

    就像火星。

    失去意识之前,我的脑袋里闪过最后一个念头——我没有系安全带,没人能再阻止我了。

    ————

    我很意外,自己居然还会再次醒来。

    不过睁眼所见,却并不是医院的环境,更不是什么天堂或地府,而是个鸟语花香的居所。这里应该是某处豪宅,所谓高科技与自然相结合的地方……

    等等,我真的有‘睁眼’这个动作吗?

    试着眨巴眼睛,但视野没有任何变化。试着闭眼,却发现眼睛居然闭不上。不,这不是我的眼睛,这是个摄像头!

    我的视神经连到摄像头上了?

    这时,一个穿着素色休闲服的男人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之中。他坐在我跟前的沙发上,面带微笑。

    我认出了这是谁。或者说,只要是对商业稍有关心的人,都不难认出他。

    贝望海,首屈一指的家用AI集团老板,我以前租的那套房里用的一整套清洁机器人都是他们公司的。

    我以前的房东阿姨对这位老总简直恨之入骨。她是大学毕业生,后来失业,实在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只能去当家政工。但她肯定想不到,当了家政工以后她还能再次被裁。

    让室内清洁工彻底失业的,是尺寸只有几厘米的微型机器人。开始工作时,它们会成群行动,如同接受检阅的军队,铺开经过需要清洁的平面。最前排拾取肉眼可见的垃圾,后面的分别负责吸尘、喷水、擦地、干燥等各种工序。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加入给地板打蜡之类的保养环节。

    当然,除了地板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没有问题。它们的形状很像蚂蚁,在设计时也借鉴了蚁足的构造,让它们可以爬上桌椅板凳,清洁每处细节。针对不同的沙发,它们还会采取不同的步骤,比如真皮沙发就需要更轻柔些……

    这一切都由智能算法自主控制,设定妥当之后就不再需要人来盯着,就连微型机器人的保养也是每日自动进行的。

    最妙的是,这种机器加算法的室内清洁系统,整套购置下来至少能用好几年,其费用却还不到普通家政工的月薪。幸好阿姨还有继承的房产,还能躺平当房东。

    不过,贝望海先生更具争议的身份,是火星移民计划的赞助人。

    当然也有许多网友嘲讽,要么是同伙要是肥羊,总一场之骗局里不该有赞助人这个角色。

    我为什么一醒来会看到这个人?

    不,我真的醒来了吗?我现在的身体到底什么样……

    我试着低头,却看不到自己的躯干或手臂,连镜头方向都动不了。

    贝望海坐在那说:“你现在一定有些困惑,咱们直入正题吧。你本来已经要死了,急救人员来不及抢救,只能暂时护住你的大脑。”

    “所以我现在只剩一颗大脑?”

    “不,连大脑都不剩,因为你的脑神经当时已经开始缺氧坏死了。但正好我们有一项技术,就是用纳米机器人复制脑神经结构,在计算机里重构。当然你也知道,人脑太复杂了,神经元数量是百亿级别的,而且每个神经元还能跟成千上万的其他神经元连接,那个拓扑结构……”

    “但我现在醒来了,所以这就说明,你们的技术成功了。”

    “其实我们也没法确定。只有你能告诉我们,这项实验中的新技术到底有没有成功。你现在的思维,跟你以前一样吗?”

    贝望海说这话时,脸上带着一种期待感。

    等等,现在有一个哲学问题了——我的大脑神经复制体,还能视为我这个人吗?

    我能识别面部表情,有自我意识,有好奇和恐慌之类的情绪,这是不是就说明个人意志仍然存在?

    许久的沉默。

    贝望海忽然说道:“你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事实。”

    我说:“有没有可能,把自杀的人硬拉回人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贝望海却笑了起来:“不,我觉得我在做善事。你现在还想自杀吗?”

    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贝望海继续道:“负面情绪跟大脑中的激素水平有关。没了那些激素,你的情绪应该会非常稳定。当然我们也模拟了一些情绪机制,但不会像原装大脑那样激烈,应该会比较淡。”

    确实,我现在的情绪很淡,仔细分辨,我现在究竟是高兴还是忧伤?好像都不是,更多的是好奇。

    很好奇接下来的一切。

    “贝总一秒钟几十几百万的人,值得在我身上费这么多心思吗?”我如此问道,“因为我是你们新技术的实验品?”

    贝望海微笑着摇摇头:“你可不只是实验品啊。朋友,你完全可以成为登陆火星的先驱者。”

    “我?火星?”

    贝望海解释起来:“去火星,技术上早就没有障碍了,最大的问题是伦理风险。地球到火星最近的时候也有几千万公里,走霍曼转轨,总里程四亿公里,至少要飞几个月。从来没有人离地球这么远过,谁敢保证不出问题?只要出一点问题,丢掉几条人命,马上就会引来舆论暴风雨。”

    “但我现在不算人命,所以能冒险,是么?”

    一般人可能愤怒于成为冒险的筹码,但我不同,我只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如果原装大脑还在,这种喜悦肯定要浓烈得多吧。

    贝望海忍不住笑道:“对,我们会把你伪装成普通的AI机器人,放在飞船里。而且,因为不需要考虑人类维生装置,不需要带大量的氧气、水、生存必需品,飞船就能装上很多更有用的东西了,比如一台微型化的核反应堆。”

    “往火星上带核反应堆?”

    “不只是反应堆,还有液态氢,还有各种化学反应器。当然,你是一切的核心。火星到地球的信号延迟,最远能有几十分钟。那么多复杂的设备和流程,如果全都让地球上的人做决定,反应器炸了都来不及反应。所以只能靠你。”

    我猛然醒悟:“你想要最激进的方案!”

    贝望海的笑容愈发灿烂:“你果然理解!顺带一提,我并不仅仅是计划的赞助人。我其实是背后的操盘者。我选定的方案,比手下所有工程师想到的都更激进。”

    “是吗?带着液态氢到火星上开核能工厂,你们已经宣传过了。”

    贝望海的笑容突然收敛:“原本,这艘飞船只是个前置,主要用来制造甲烷燃料,供后续的载人飞船使用。但这样搞太慢了。几个宇航员上去走一圈,很快又得回,来来回回花那么多钱也只是作秀而已。我想要直接铺开。”

    我也愣了:“铺开什么?”

    贝望海郑重说道:“火星的工业化基地。从零到一,把至少一个基地建起来。但对你来说这就有一个问题。”

    我忽然猜到了什么:“单程票?”

    贝望海点了点头:“事关重大,且不说失败的可能性,就算一切顺利成功了,你也会留在火星上很长很长时间……”

    “既然大家都以为不是真人,只是机械上去了,那自然不需要回程。不过,我还是有个小小的疑惑。”

    “什么疑惑?”

    “为什么一定需要我呢?我能做的,和一个普通但强大的AI,有什么区别?”

    贝望海笑了起来,眼神中颇有深意:“因为AI就算再强大都没有自主性,它们只会解决人类提出的问题,不会想着主动去做任何事。它们没有欲望。建立一座火星基地,需要的步骤太多了。需要哪些步骤,都需要因地制宜,甚至就连目标本身也可能变动。我们并没有规划好基地应该是什么样,那又怎么告诉AI目标是什么呢?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的计划没几个人支持,就算是金主也很难办啊。”

    我彻底明白了:“你要瞒着所有人,把生米煮成熟饭!”

    贝望海颔首道:“对,所以就要你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需要一种主动克服一切的激情。距离发射窗口还有段时间,你可以认真考——”

    我毫不犹豫地打断:“用不着考虑,我同意。”

    “哈哈哈,我就知道,最激进的计划必须配上最疯狂的执行者。一个把所有财产捐给火星去自杀的人,就是要这样才行!”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此刻却笑得像个孩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