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4章 《维新民报》!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繁星点点的夜空下。

    李象闻言,忽然垂死病中惊坐起,然后一拍大腿,高声道:“对啊!”

    “本王为什么没有想到?!”

    “正所谓集思广益,虽说本王想不出来法子,可父皇当时隐晦的意思,也只是让本王把这些问题给挖出来,暴露在阳光底下罢了!”

    “至于如何解决,如何处置,想来父皇早就有对策了!”

    李象瞬间就不内耗了。

    这种涉及到大唐根本制度的问题,压根就不是他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他应该解决的。

    他只是皇子,只是个亲王。

    倘若连这种问题都能够插手,连这种问题都能够解决的话,那还得了?!

    “两位先生果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多谢,多谢,若非如此,本王恐怕这几天都要睡不着觉,脑子里边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了!”

    李象语气诚挚,神情非常认真。

    赵可怀与徐茂真机械般地点头附和着,但二人之所以会给李象出主意,除了想帮他之外。

    最大的原因。

    其实是二人真的困了!

    李象这厮,年纪轻轻,活力无限。

    他们虽然年纪也不大,但这段时间一直跟着李象折腾下来,早就已经困的不行了。

    但李象却还在这长吁短叹,这叫人怎么睡?!

    “事已至此,既然已经有对策了,殿下还是早早歇息吧,明天收拾收拾,然后回长安。”

    “毕竟我们在武功这里,已经待很久了。”

    “现在麦子已经收割完,不少人家把地翻上一遍,将麦秆焚烧之后,就要种植红薯和土豆了。”

    “殿下该体验的,该走访的,基本也都完成了。”

    “继续留下去,意义不大,不如早些返回长安,思考一下该如何发行学报,将这些时弊示于天下人!”

    李象闻言,深以为然。

    “二维说的很对。”

    “本王继续留下去,意义已经不大了。”

    说话间。

    李象就一个跟头,从没有帐篷顶的毯子上翻起来,看着一脸莫名其妙的赵可怀与徐茂真,挥手道:“既然如此,就连夜回京吧!”

    “啊?!”

    “啊什么啊!”

    “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反正已经到寅时了,继续睡下去也睡不了多久了,不如趁着半夜凉快,赶紧骑马返回长安!”

    二人这下是真的绷不住了。

    不是你精力旺盛。

    可我们兄弟俩整天盯着你之外,还要和你干一样的活,一起东奔西跑,我们兄弟也累啊!

    “殿下,臣……”

    “欸!”

    “连夜回去,刚好可以进城,本王请你们去西市好好吃顿饭,犒劳犒劳如何?!”

    “走吧,走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赵可怀与徐茂真也着实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了。

    无奈之下。

    二人只能起身,招呼一众随从,留下一部分人收拾东西后,其余人则跟着李象,快马返回长安。

    一路上。

    一行人走的其实并不算快。

    主要是大半夜黑灯瞎火,即便打着火把,也不敢跑太快。

    李象驾驭着马匹,脑子里边一直在思索学报之事。

    李厥的学报,名字叫《龙门学报》。

    这个名字,很明显是有说法的。

    李象此前听到这个名字后,也明白里边的意思,无非就是借着这个名字,宣扬他李厥的身份,以及暗示科举乃是龙门之意罢了。

    但不得不说。

    这个名字取得着实非常好。

    大批大批的士子书生们,就是为了图个吉利,也会来买学报以观摩之。

    李象要是办学报,也得想出来一个合适的名字。

    “到底该取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李象暗暗思索。

    如果说科举,可以被称之为鲤鱼化龙的那座龙门,是天下士子书生们挤破头都想跨过地地方。

    但文武百官也好,士子书生也罢。

    这群人都想进入的一个地方,都向往的一个地方,是什么呢?

    想着想着。

    李象忽然拉住缰绳。

    坐下的战马在一声长鸣之后,也渐渐停下来。

    而他的眼中,此刻则熠熠生辉,因为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名字!

    “昌明一朝的文武百官,都想把自己的画像,挂在维新阁中。”

    “维新阁!”

    “维新阁就是当今朝臣和天下读书人们到底最终向往之地,既然如此,不如本王的学报,就叫《维新民报》,如何?!”

    《维新民报》!

    这个名字乍一听,非常到底普通,没什么亮点。

    完全不像《龙门学报》一样那么霸气,而且极具特色。

    但是。

    这个名字却紧扣昌明一朝的要点。

    也就是…昌明新政,也就是维新改革!

    李象对于自己的学报,有一个精确的定位,那就是针砭时弊,将问题挖出来,暴露出来,从而辅佐朝廷将问题解决!

    他的学报,是为了天下百姓而诞生的。

    而大唐如今虽然雄霸四海,可内部问题却并非没有,只是此前因为大战屡屡胜利,被暂时压下去了而已!

    问题只是被压下去,并不代表着已经解决了。

    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后,就是维新改革,这就是昌明新政的最基本的顺序!

    李象明白一个道理。

    他的才智,相对来说是不如自己父皇的,他的幕僚和王府属官们,自然也是不如大唐宰相们的。

    所以这种问题,现在他还解决不了。

    可解决不了,他却可以把它挖出来,让大唐朝廷予以解决,这也是李承乾所授意于他的!

    “维新,维新!”

    “我大唐要改革,昌明一朝要实时新政。”

    “本王的报纸,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而生的,就是为了昌明新政而生,这就是本王开办报纸的初衷与目的!”

    “走,回京!”

    “听说父皇在长安城中,让人修了两处馆舍用来给本王和二郎当报纸开办之地,如今已经修好了。”

    “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尽快,把《维新民报》搞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