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2章 大嫂上医院,要生了
作品:《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直到这会儿,他还不能完全确定王梅能不能过关。
关键在于,附属中学每届招生顶多60多人,这还得涵盖所有乐器种类。
分配到小提琴的名额自然更加稀缺。
而且在西洋乐器里头,学小提琴的孩子是最多的。
台下的评委们已经给王梅打完了分,成绩单也被收了上去。
五位评委,总共给出了四百四十二分,还算过得去,平均分快九十了。
黎国筌给出的分数,在几位评委里是最少的。
或许是为了避个嫌疑吧。
王小北紧盯着那些分数,心里大致有了谱,王梅在小提琴这一项里排到了第五。
参赛的一共有100多人。
前两轮筛选下来,只剩23人进入最后一轮。
这样的成绩,应该是稳妥了,按照历年规律,今年估计也会招13个。
刚好过半。
竞争依旧残酷,这里面还有些是附中初中部的孩子。
“那我就放心了。”
听见他这么说,王梅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目光转向台上另一位选手。
王小北也跟着笑了。
这下他心里彻底踏实了。
王梅这一路走来,真的太难了。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六年的中等专业教育,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本校出身。
或者说,能被录取的,绝大多数出自附中。
对他们而言,这场考试更像是例行公事。
王梅如果能进,那当然是好事,毕竟从这里毕业后上大学几乎是板上钉钉。
考不上的,手里还能拿着中专文凭。
附中的毕业证,就等同于中专文凭了。
二人也没急着离开,安安静静地等待着。
黎国筌这半年确实辛苦,肯定不能不声不响地走掉。
好在这已经是第三轮,人不多。
一曲结束,通常只需几分钟。
比赛也渐渐接近尾声。
王小北估算了一下,总排名是17。
没问题了。
台上有人开始发言,标志着这次考试告一段落。
至于榜单张贴,则要等到后天。
在场的考生一个个心怀忐忑地离开了演奏大厅。
也有少数人留在现场,跟老师们交谈。
“黎老师。”
见到黎国筌过来,王小北两人笑着打了声招呼。
黎国筌苦笑了一下:“总算不负所托啊,王梅的进步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王小北嘴角一扬:“还不是黎老师你教得好嘛。”
黎国筌翻了个白眼:“不嫌我水平差了?”
王小北自是不会再提这话茬。
“是我水平不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你别往心里去。”
黎国筌无奈地摆手。
他看了看王梅,略一迟疑道:“以后你还是继续跟我学,但是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强度了,另外……学费就免了。”
“可以吗?黎老师?”
王梅激动不已。
还能继续跟他学。
这不就意味着,她成了他的徒弟,这跟普通的师生关系可不一样。
这可是师徒。
黎国筌微微颔首:“好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后天放榜后来找我。”
“嗯嗯,老谢谢师。”
王梅兴奋地送别了黎国筌。
此时,不少人聚拢过来。
二人意识到,这会儿没法儿好好送行了。
于是,便往外走去。
“小北,黎老师应该是要收我为徒了,就像你和安爷爷那样……他总共才收过2个学生,我排行第3。”
王梅手舞足蹈地说着。
王小北啧啧两声。
哎呀,这事儿。
他其实不太想卷入太复杂的圈子。
叹了一声,终究没说什么,现在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随它去。
安爷,陆茵,冬秀的老师池嫣,现在又添了一个黎国筌。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确凿无疑的关系。
害。
吐了一口浊气,带着王梅回家去了。
音乐厅内空气略显沉闷,但好在并不燥热。
一出门,外头的高温便扑面而来。
王小北和王梅骑上车,悠悠荡荡往家赶。
路上,顺手在小摊捎了两支冰棍解暑。
到家门口,却发现房门紧闭,锁得严实。
正纳闷家里怎会没人,隔壁雷大妈的声音传来。
“小北啊,你大嫂快生了,你爸妈都陪着去医院了。”
二人眼睛不由一亮。
“哎哟?竟然要生了,是在白塔寺医院吗?”
王小北满心欢喜地追问,今天真是好事成双。
“对,就那医院,估摸着有2个钟头了吧。”
“好嘞,雷大妈,多谢了。”
匆匆把自行车停好,王小北二人步履匆匆往外赶。
路不远,走着去正好。
穿胡同,过小巷,再走上一阵,医院的轮廓便映入眼帘。
来到产科。
王家和,王小东,小菊他们都在。
冬秀则是去上她的课了。
小西那小子,不用猜也知道去野了。
“爸,妈。”
看见王小东一脸焦急,王小北连忙道:“大哥,大嫂情况咋样?咋没进去陪她?”
这时,萧思嫒换上了病号服,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在病房门口来回走。
小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萧思媛的肚子,眼里满是疑惑。
王小东无奈地摆手:“还不清楚呢,医生说头一胎会慢一些。”
王小北微微颔首。
后世时,听说有人进了医院,拖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
电视剧里那种一听要生,立刻推进产房的桥段,现实里没那么夸张。
当然,家里人跟产妇心里那份紧张是免不了的。
王小北望着大嫂,本想问问有没有宫缩反应,转念一想,这问题似乎不太恰当。
便改了口:“大嫂,肚子难受不?”
萧思嫒摆摆手:“还好,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生。医生让多走动,说是有利于生产。”
王小北默默颔首,留意了一下。
胎位正,一切正常。
耐心等待就行了。
家里的井水预备足,应该不会有问题。
张美英朝王小北摆摆手:“走走走,你一个大小伙子,打听这个干啥?回家去。小梅,你也回去炖点鸡汤,你嫂子生完得补补。”
王小北撇了撇嘴,但想想也对,在这个年代,男人涉足女人分娩这事,确实是个忌讳。
更何况他还不是人家老公。
“好,我晚点就回家煮汤。”
“对了,小梅你试考的咋样了?”张美英问。
这半年王梅的努力,全家有目共睹
“考得不错。”
闻言,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