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7章 朱雀巷
作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大丫提前收到信,早已经安排了驴蛋在码头候着,张平安等人一下船驴蛋便不停的挥手示意。
“姥爷、姥娘,小舅,小鱼儿,我在这里!”
“大丫做事就是细心,其实咱们这么多下人跟着呢,哪用孩子再跑一趟”,徐氏嘴上抱怨着,其实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大表哥!”小鱼儿坐在亲爹怀里,挥着手脆声喊道,“好久没见,我都想你了,还有猫蛋表哥他们。”
“哪儿有很久,都还不到一月呢!”驴蛋弹了弹小鱼儿的额头调笑道。
“不许弹我!”小鱼儿捂着额头气急了。
“好了,别闹了!”张平安抱着儿子颠了颠,温声笑道:“驴蛋,辛苦你了,你们现在在京里都安顿好了吧?”
“安顿好了!”驴蛋点点头。
随即肉疼道:“小舅,我跟你说,这京里的宅子是真贵,不管买还是租都贵,本来按照爹的品级是可以分三间官廨的,我们一家人也够住了,住在那里不用花钱,位置也便利,就是离任的时候要交还给官府。
但娘说京城以后会越来越繁华,宅子也只会越来越贵,不如趁早买了好,了却一桩心事,这样我和猫蛋成亲生子以后住着也方便,家里大伯二伯啥的亲戚万一来京里了也有个地方落脚,便在城东都堂巷的巷尾买了一处小二进的宅院,掏空了家里所有积蓄了才好悬买下的。”
“都堂巷?好位置啊,你娘有眼光!”张平安闻言赞道。
都堂巷的位置和朱雀巷不分上下,都在皇城旁边不远,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这种宅子光有钱还买不到,还得有官职才行。
住在这里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就算以后离任不想住了,卖也好卖,属于供不应求那种。
“我娘的眼光那肯定没话说,她考虑得长远,想着现在爹毕竟是四品官了,也不能住的太差,更不能和那些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住在一起,不成样子,都堂巷上一条街上住的都是爹朝堂上的同僚,安全不说,以后也方便结交,毕竟猫蛋和猪猪也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没有人脉肯定不行”,驴蛋边走边解释道。
这也是为什么家里人都支持买这里的原因,这点他们还是看得分明。
随即想到什么,又加了一句:“哦,对了,这事儿还得好好儿谢谢小舅你的那个同窗赵大人呢,要不是有他牵线,娘还抢不到这处宅子。”
“还有这种事,这么贵的宅子,还要靠抢?”徐氏忍不住惊讶道。
“姥娘,您不知道,都堂巷位置特别好,真正的天子脚下,但我们家的家底儿您也知道一二,不是腰缠万贯的那种,买不了太大的,像这种位置好、大小又合适的,真是可遇不可求,说靠抢那一点儿都不夸张”,驴蛋无奈的笑了笑。
在老家镇上的时候,他们家人走哪都会被捧着、夸着,连县令都礼让三分,但到了京城就会发现四品武官真不算什么,尤其是现在慢慢太平的时候,京城里大官儿多了去了!
“行了,爹,娘,坐船也累了,咱们先上车,等到家了再说吧,大姐估计早都等着咱们了”,张平安说完吩咐车夫直接回了朱雀巷。
不得不说,有宅子就是省心许多,不用在驿站打转。
途经城内的时候,张平安发现京城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和扬州情况差不多。
照这情形,用不了十年,估计京城就能再度恢复往日的繁华。
等快到朱雀巷的时候,做生意的商铺和小摊小贩就全没了,很安静!
街道宽阔整洁,可容三辆马车并行,各家各户的大门、院墙和门槛也更高了几分,门口还有石兽镇宅,用料更讲究更豪气,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张平安被赐的这座宅子同样如此,门口两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气派非常,虽然只有三进,但占地约有一亩半,在这寸土寸金的位置属实难得了,据说曾是前朝某位大臣的府邸。
此时时辰还早,大丫正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下人们忙活着。
见到张平安他们到了,连忙迎上前,笑道:“我就算着该是这个时候到了,果然没错,一路过来累了吧,快下车歇歇,屋子下人都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饭菜也做好了”。
“多谢大姐!”张平安笑着道谢,然后吩咐吃饱带着其他下人归置行李。
左右望了望后,问道:“对了,小虎呢,怎么没看到他?”
“他啊,带着下人出去采买东西去了,你还别说,他在这儿看家几个月做的有模有样的,挺不错的”,大丫夸道。
“那就好,小虎打小就是个本分孩子”,徐氏听了很满意。
坐下来喝了碗热茶后总算舒服了,不用再在船上车上颠来颠去,人精气神都好几分。
“是啊,毕竟是自家人”,大丫点点头,随即坐下来和几人说话:“爹,娘,小弟,你们听驴蛋说了吧,我家里现在也在京城买宅子了,虽然比小弟朱雀巷这处宅子是小多了,但好歹也是安了个家,位置也还行,之前乔迁的宴席你们也没赶上,今儿晚上就都去我府上吃吧,一块儿过去暖暖房,热闹热闹。”
“那是自然,我们肯定要去,乔迁之礼也得补上”,张平安笑应道。
“成,晚上让你姐夫陪你们好好喝几杯,他早都盼着你们来了,对了,还有买房时欠了那赵仁之一个人情,也得记着还上”。
“我和大姐夫跟那赵仁之关系还不错,到时候请他喝顿酒就行了,官场上就是这样,你来我往,他也总有用得上我们的时候”,张平安没太在意,人情随时都能还上,但有时候算太清了也不行,显得生分。
“行吧,你们心里有数就好,你大姐夫啊,就是个大老粗,人情世故上你还得多教教他”,大丫交代完,就陪着徐氏和张老二说话。
又问起了六丫在扬州的情况。
知道六丫过得好她也就放心了。
等小虎回来后,就利索的吩咐下人摆饭,“路上哪有家里的饭菜合口味,你看你们都瘦了不少,尤其是小鱼儿,快吃饭,有什么吃完再说。”
小虎因为跟着张平安后吃的好,现下又长高了许多,又因为帮着管家历练了一段日子,已经完全是个青年人的样子了,吃完饭后就跟着忙前忙后的,很有眼色。
让张平安心中也暗自满意。
不过他留小虎在身边,可不是只让他帮忙端茶倒水跑腿的,这样的下人他多的是。
等后面他还是要继续历练小虎,让他像吃饱一样独当一面,做他的左膀右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