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8章
作品:《商乱迷局》 丛辉摆摆手说,自己手头还有事情要做,农厂长过来搂着他的脖子:“劳逸结合。你们都刚出差回来,放松一下。工作嘛,老板看得是效率,结果。”
“就是,以后加班的日子可有的是。”门副总也过来劝丛辉,笑着说“咱们都得学学农厂长,吃饭,喝酒,玩耍,做‘黑豆奶’从来样样啥都不耽误。”
丛辉这才有些不情愿地跟着农厂长,朱子顺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自从到了峤县“桂南事业部”,朱子顺发现,除了集团公司配备的公车外,雷声开着一辆老款,还是右方向盘的走私“丰田”。前后没有悬挂任何车牌,门副总告诉他,这是雷总花了3000块钱,从车贩子手里买下的,只在峤县使用。
像农厂长,门副总,胡主任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集团公司都配发了“嘉陵摩托”,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下了楼,农厂长让朱子顺坐在他“嘉陵”坐骑后座上,门副总载着丛辉,加上胡主任三辆摩托车,在工厂员工羡慕的眼神中,一溜烟的驶出了厂区大门。
县城不比大城市,既没有公交,也少有社会车辆,马路上更是看不到一个交警;偶尔有一两辆私家车,还都是像雷声那辆“丰田”一样,十有八九都是来路不明的走私黑车。
当然能购置,明目张胆开着这类车的人,在当地也是“非富即贵”;公安机关并非不查处,但大都是选择性执法。雷声之所以大摇大摆,敢在峤县地界开着“丰田”横行,也是沾了覃主席在当地威望,影响的光。
不过十几分钟,三辆摩托车在农厂长引领下,停靠在了峤江岸边。
此时的峤江江面,还留有一抹夕阳余晖。远眺对岸,白墙黑瓦的农舍,绿油油的稻田微风轻拂,宛如一幅隽雅的水墨画。
“这个地方怎么样?”农厂长对朱子顺说“这可是我们峤县的风水宝地,江堤街。”
门副总指着岸边一排排别墅小楼,低声说:“咱们覃主席还有几位董事都在这建了楼,一般人可批不下来这块地,想都别想。”
堤岸一侧每隔几步,便有大大小小的宵夜排挡;农厂长把朱子顺一行,带到了其中支着一顶大帐篷,看起来规模最大的一处。
摊主见到农厂长,满脸堆笑用当地白话问道:“农老板是坐外面,还是里面?”
“天不错,就外面吧。”农厂长找了一个圆桌,示意朱子顺他们都坐下,说“朱总,丛总都不熟悉我们这儿的吃食,今晚我就自己看着来了。”
农厂长点了一大桌菜,并没有什么高档,精致的菜肴;倒都是由当地食材加工出来的,试一试倒还是别有风味。
过去出差,经常听到老业务谈及,喜欢比较哪个地方人酒量了得,基本上都一致认为是北方人。
可和农厂长,胡主任端起酒杯后,朱子顺才发现这是一个大误区。
胡主任不大会讲普通话,只是一个劲儿地频频举杯,向朱子顺,丛辉敬酒;丛辉算是破例,点了一瓶“珠江”啤酒,像是喝药似的皱着眉头小口下咽。
门副总喝酒很节制。饭桌上只有农厂长,胡主任,朱子顺三个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
“我还记得你们头天刚来峤县,有一个哥们儿喝高了。”农厂长指着丛辉说“那小伙子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丛总你可不像是做业务的,不说你出去见客户,等分公司经理回来开会,就你这样怎么应付得了他们。”
“农厂长,业务能力和酒量有关系吗?”丛辉回了一句“中国酒文化就是糟粕,没听说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是靠喝酒喝出来的。”
“国情不一样嘛。”门副总见农厂长被丛辉这句话,噎得眨巴大眼睛半天没言语,赶紧圆了一句,缓解一下有些尴尬的气氛。
“有道理,有道理。”农厂长是个性情中人,很快恢复了常态,自嘲说“我们这些和覃老板创业的老人,说白了就是泥腿子;公司将来还得靠雷总,丛总你们这些人来提高档次了。”
一轮明月升起,江面波光粼粼映射着片片银光;夜空中拥挤在一起的繁星,看起来明亮清澈。这在城市光影陆离的夜色中很难得见。
朱子顺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在这个环境里,却有一种酣畅的感觉。
农厂长的确是“峤县通”。他如数家珍地说到:峤县不大,但可有“三名”,名山,名人,名楼。
“名人我知道,耿攀强告诉过我,说杨贵妃老家就是此地的。”朱子顺笑着说。
“神话吧?”丛辉嘀咕了一句。
“我老爸在县里修县志,可不是神话。”胡主任急了,半天憋出来一句怪味普通话,反驳丛辉。
“你们都知道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吧?”门副总说“其实古代四大名楼,还有我们这儿的真武阁。可能就是峤县太偏远了,很少有人知道。”
“休息天我带朱总,丛总去转转,最值得一看的是都峤山。那可是道教名胜,古时候,在这儿羽化升天的神仙据说不少呢。”农厂长饶有兴致的介绍道。
丛辉听后,想起了沈阳分公司罗经理,诅咒他的那句话,没人注意到他脸色难看了起来。
在江边听着峤县掌故,微醺着小酒,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点。
“该回去了,明天还得工作呢。”丛辉一瓶啤酒只喝了几口,还不断催促着。
“吃好,喝好了,但节目还早着呢。我们当地人,可没有这么早睡觉的习惯。”农厂长站起身买了单,对朱子顺,丛辉说“今晚听我的,带你们放松一下。”
门副总借口说和女朋友还有约会,自己骑上摩托先行离开了。
农厂长不容分说,让胡主任载着扭扭捏捏的丛辉,踹了一脚“嘉陵”脚蹬子,拉上朱子顺一溜烟的开出了江堤街。
穿过县城主干道,两辆摩托拐进了一条小巷里。
小巷的小马路勉强可以过一辆大车,两侧却停满了各种摩托车,几辆小卧车横在人行道上。虽然没有路灯照明,但一家一户的门外,要么是旋转着理发馆条纹标志灯,要么挂满了闪烁着各色的霓虹灯,越往里走,越让人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