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7章 宅子

作品:《农家小青梅

    千里迢迢来一趟京城不容易,返程时自然得为亲朋好友们捎些土仪。

    自庄子回来后,宋英就筹划着采买之事,林文轩热情地给他们做向导,并列了个单子。

    宋英拿着单子道:“我们先去六必居买些酱菜,以前京里给师父捎过,滋味极好,很下饭。还有西山的杏脯、御枣巷的脆枣、茯苓饼、蓼花糖,这些都能久存不坏,路上还能当干粮解馋。”

    袁清从她手中拿走单子折好,揣入袖中:“不急,我先带你去个地方。”

    这两个月来,袁清频繁参加文人雅集,连国子监大儒的讲学也去听过几回,宋英只当他是寻着了什么风雅去处,笑道:“好,等师兄出来咱们就出发。”

    “就我们二人,不等他。”袁清不由分说拉着她的袖子出了门,早有一辆青帷马车候在门口。

    上了车,马车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一座青砖黛瓦的二进宅院前,宋英撩开车帘,但见黑漆大门上悬着素面松木匾额,以靛青颜料写着"静观斋"三个端正楷字,虽无金粉装饰,却自有一番清雅气度。

    “这是何处?”她疑惑不已,这宅子分明是户人家,诗会文会不是通常在些有山有水,景致极佳的园林山寺里举办么?

    袁清笑而不语,上前轻叩门环,铜环敲在乌木大门上,发出不疾不徐笃笃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醒耳。

    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推开大门,看见袁清恭敬地行礼:“老爷回来了。”

    随即瞅了眼宋英,见她是姑娘家装扮,又深深行礼道:“小姐安好。”

    宋英惊得合不拢嘴,瞪圆眼睛望向袁清,这是什么情况?

    袁清指了指里面,含笑领着她进去,边走边道:“我买的宅子,后年春闱时我们就可以住进来,不用去客栈跟人挤。”

    “你、不是、”宋英斟酌着词句,“眼下置宅是否太早了些?况且还是二进的规制,这也太大了!”

    袁家如今光景才见起色,银钱仍是不够宽裕,还得紧着要紧的地方花。

    这宅子这般大,距离吏部、户部等衙门又很近,价格定然不菲。这么多钱都花在几年后才需要的房子上,实在不合宜。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方方正正的庭院里,青砖墁地,光可鉴人。

    东南角一株石榴树亭亭而立,枝干虬劲如游龙,树冠如翠盖般撑开,投下斑驳光影。

    时值八月,枝头已结满拳头大小的青果,其间三两颗初现红晕,恰似少女羞赧的面颊,在碧叶掩映间若隐若现。

    一位身着靛青棉布衣裙的老妇人手持抹布自正房走出,见二人身影,忙将抹布掖在腰间,行礼道:“老爷、小姐。”

    看见她,宋英又觉不对:“等等,你还买奴仆了?!”

    待袁清点头,她更是惊得不行,只觉面前的袁清仿佛被人夺舍了,做出的事情完全不是他以往的性格。

    “你先下去,一会儿再来打扫。”袁清命退仆人,拉着她到正房坐下,“这处宅子我想请林大夫搬过来住,也好帮忙照看一二。”

    “你不是买了俩仆人吗?”宋英越发不解,对上袁清坚定的目光,心头蓦地闪过一丝明悟,“你置办这处宅子,其实是为了师父对不对?”

    袁清唇角微扬,“对。”

    “为什么?”宋英还是没想通原因,“师父在林家住的好好的,有家人照看着,起居用度都熟悉。

    且不说骤然换了环境是否习惯,这里就两个年迈的老仆,如何比得上林家安全。”

    袁清不答反问:“若是没有这次平反,林大夫这些年积累的人脉,你认为会用在什么地方?”

    宋英怔了怔,陡然想通了关窍,这次为师祖平反,师父动用了积攒半生的人情旧谊。

    于林家人而言,这是一件不值当的事情,是师父身为林家人,却为了一个死去的外姓之人,耗尽人脉,损了林家的利益。

    因着终身未嫁,师父在林家的处境本就微妙。当年若非她妙手回春救了阖府性命,怕是早被那些刻薄话逼得无立足之地。

    如今耗尽人脉平反,林家肯定有很多人心生不满,那些因为救了阖府性命被按下的闲言碎语,怕是要浮起来了。

    这种情况下,搬出来住反倒干净,万事随心。

    宋英心头蓦地一暖,似有人在她心窝里煨了盏温热的甜酒酿,袁清这般费心周全,是因为看重她。

    “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举目四望,但见庭院里新栽的碧草缀着晨露,在朝阳下碎金般闪烁。那株石榴树枝叶扶疏,亭亭如华盖,为西厢房前投下一片沁凉的绿荫。

    宅子的格局布置处处见巧思,正屋的雕花隔扇窗更是匠心独运——菱花格心间以卍字不到头纹样,既将灼人的日头筛成细碎金箔,又让满室浸润在柔和的明光里。

    阳光透过精雕的窗棂,在青砖地上勾勒出疏影横斜的图案,可以想象得到,当日头西移,那光影便会像活了一般,在屋内缓缓游走。

    她越看越是满意,前面的倒座房可以设男仆住所与马厩,置办一辆马车,师父出行就方便了。

    正房的这间明间用来待客,次间做师父的卧房,东厢做书房,取紫气东来之意。

    后面那排后罩房留给女仆们居住,嗯,多添一些健壮的仆人,这宅子地处东城,左邻右舍多是六部文官,日日有巡城御史往来,宵小之辈断不敢在此造次。

    诶,等等!

    她望向袁清,“这地段,这宅子多少钱呀?你的钱够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盘算着自己带来的银钱还有多少。

    袁清唇角微扬,“够的,来之前向陈云泽借了一些。”

    宋英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蓦然瞪大道:“你来京城之前就料到了这些?”

    她原以为是袁清和她一样,是到了林家后,才从林家人与仆人们的言辞、举止中,觉察到他们待师父的微妙。

    可如今看来,他早就想到了!

    果然,他还是这般思虑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