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79下一步
作品:《钢铁先驱》 “我拒绝。”亚历山大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绝,“霍诺莉亚将成为我的第三任妻子,这是最终决定。”
维特拉尼斯的手猛地攥住了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乎要从座位上弹起来。他眼角的肌肉抽搐着,显然被这直白的拒绝激怒了。
但当他瞥见身旁大臣递来的眼神——那眼神里藏着“稍安勿躁”的暗示——他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压下了翻涌的怒火,咬着牙问道:“为什么?这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要求!”
亚历山大闻言轻笑一声,目光转向身旁的霍诺莉亚,对她微微颔首,示意她开口。这是她在整场谈判中,第一次被赋予发言权。
“问问你的女儿,”他语气轻松,却带着微妙的试探,“她对作为赞赞第一任女王的统治,有什么感受。”
维特拉尼斯狐疑地看向霍诺莉亚,只见她脸上没有丝毫对亚历山大言论的抵触,反而带着一种坦然的平静。
于是,霍诺莉亚迎着父亲的目光,清晰而坦诚地说出了自已的心意:“我无意与亚历山大并肩执政,更不想成为什么至高女王。我本就不适合这个职位,阿德拉才是更合适的人选。”
她顿了顿,想起宫廷里那些冗长的礼仪和无休止的算计,忍不住蹙了蹙眉:“亚历山大给了我自由,让我能随心所欲地生活——驾着我的船出海,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至于宫廷事务……至少可以说,糟糕透顶。”
维特拉尼斯还想说些什么,亚历山大却抢先开口,详细解释起他对一夫多妻制结构的安排:“您的女儿会拥有女王的正式头衔,属于嫡庶妻子之列。但赞赞只会有一位至高女王与我共同统治,那便是我的未婚妻阿德拉·冯·格拉茨。”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更诱人的条件:“作为交换,我提议与霍诺莉亚缔结入赘婚姻,这样她的子女就将成为您王朝的成员。我们两大王国将就此建立联盟,我相信这份联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此外,”他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诚意,“我愿意免除贵国75%的债务。剩余的25%,我们可以日后再商议具体的偿还方式。那么,您同意我的条件吗?”
维特拉尼斯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女儿脸上,那是他唯一的女儿。他终究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霍诺莉亚?”
霍诺莉亚脸上立刻绽开一抹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明媚得让房间里的烛火都黯然了几分。她用力点了点头,语气无比坚定:“比什么都重要!”
皇帝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藏着无奈,也藏着一丝释然。他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将我的女儿许配给您,亚历山大国王。”他顿了顿,语气复杂,“您真的让我别无选择。不得不说,您确实知道如何得到自已想要的东西。”
亚历山大脸上露出真诚的微笑,向他微微欠身:“感谢您的成全,维特拉尼斯皇帝。或许,我现在该叫您岳父大人了?”
然而,维特拉尼斯却摇了摇头,缓缓站起身。他离开房间前,只留下了一句话,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这并不是一句夸奖。”
说完,他便转身大步离开了书房,将女儿和她的新未婚夫留在了房间里。刚才那场激烈的谈判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只觉得头痛欲裂。
而亚历山大,在确认维特拉尼斯彻底离开后,立刻转身将霍诺莉亚拥入怀中。两人在这皇宫书房里究竟会有怎样的温存,便只有他们自已知道了。
成功敲定与霍诺莉亚的婚事后,亚历山大心情愉悦地回到王宫大厅。远远便看见,还有一位客人正坐在那里独自饮酒,他的两位妻子和一位容貌秀美的妹妹环绕在侧。这位客人,正是苏丹哈桑·法德勒。
此时,大部分宾客早已散去,哈桑却特意留了下来,显然是有事相求。亚历山大见状,便笑着走了过去,在他身旁坐下。哈桑立刻举起酒杯,向他致意:“祝亚历山大国王长久统治!”
亚历山大笑着回应,抿了一口杯中的烈酒,酒液辛辣醇厚,暖意瞬间流遍四肢百骸。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哈桑身旁的雅斯敏,只见她今日依旧美得惊心动魄,眼波流转间,带着异域女子特有的妩媚与神秘。
亚历山大不由得停下了动作,目光下意识地在她脸上多停留了片刻,心中暗暗赞叹这位摩尔公主的绝世容颜。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将这惊艳细细品味,就听到哈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呼唤着他的名字。
“这么说来,你果然还是对我妹妹感兴趣?”哈桑的语气带着几分戏谑,目光在亚历山大与雅斯敏之间转了一圈。
亚历山大这才回过神,将视线从雅斯敏身上移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无奈地叹了口气:“如果我说她不漂亮,那一定是在撒谎。”他顿了顿,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语气里多了几分自嘲,“不过,我身边的女人已经够多了。若是再添一位,我敢肯定,她们会在我睡梦中把我阉割掉。”
话音刚落,雅斯敏的目光像被风吹落的蝶翼,轻轻颤了一下。她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虽说与亚历山大交集不多,但在库夫施坦的这段日子,这个男人精致的容貌与骨子里透出的王者魅力,早已悄悄俘获了她的心。
哈桑却像没瞧见妹妹的神色,依旧笑道:“我相信,你迟早会接受这个想法的。”
说罢,他转头看向雅斯敏和自已的妻子们,语气恢复了几分郑重:“姑娘们,抱歉失陪片刻。我和亚历山大有些重要的事要谈。”
雅斯敏顺从地点点头,起身时,裙摆扫过地面,发出细碎的声响。她带着哈桑的妻子们悄然离去,大厅里只剩下两个男人,空气瞬间沉静下来。
直到确认女人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哈桑脸上那副从容自信的表情才骤然崩塌。他紧绷的肩膀垮了下来,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腰间的玉佩,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亚历山大,我需要你的帮助。”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才继续说道:“与伊利亚联盟的战争,进展远不如预期。他们多次击败我的军队,连你卖给我的那些精良武器,都被他们缴获了不少。”
“他们不仅夺回了我在冲突中抢占的土地,现在甚至开始向我王国的腹地推进。”哈桑的声音发颤,带着一丝绝望,“你在联盟里说过,会保证我们的独立!我来,是求你兑现诺言的……”
亚历山大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出涟漪。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几分疲惫。刚刚结束一场战争,他实在不想立刻卷入另一场纷争。可有些事,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避无可避。
他指尖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三下轻响,像是在敲定某个念头。一个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形:让阿努尔夫将军代他统领战局,若是情况恶化,他再亲自接手。
“你们到底是怎么把事情搞砸的?”亚历山大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我给了你们武器、训练方案,还有经验丰富的顾问,你们却还是不能带领士兵打赢?”
哈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被火烧过一般。他羞愧地低下头,盯着脚下的波斯地毯,浓密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情绪,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不敢直视亚历山大的眼睛。
见盟友这副模样,亚历山大又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我想,也不该对你太严厉。”
哈桑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仿佛没料到他会突然松口。
亚历山大却没看他,自顾自地分析着:“说实话,即便我给了你优势,我也不相信你能独自赢下这场冲突。对你不利的因素太多了。”
他伸出手指,一条条细数:“你的敌人数量虽比你少,却把你困在了南方,形成合围之势。你们缺乏生产武器弹药的能力,军备全靠进口维持,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就成了无源之水。更重要的是,你们没有办法在不拖累经济的情况下,大规模征召士兵。”
“我早知道这一天会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亚历山大的声音沉了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好吧,我会从我的军队里调派一万人,代表你们进行干预。不过,我需要几个月时间部署——我们刚打完独立战争,士兵们需要休整,伤口也得慢慢愈合。”
他看向哈桑,目光锐利而笃定:“我估计,你至少能坚持半年。毕竟,伊利亚人要花好几个月才能攻下一座城堡,更别说一座防御坚固的城市了。”
“如果你能撑过六个月,”亚历山大的语气里带着承诺的重量,“我保证,我的军队一定会帮你打赢这场仗。甚至……谁知道呢,我们或许能亲眼见证安达卢斯的复兴。”
哈桑心里清楚,亚历山大部署军队必然需要时间,却没料到要等上半年那么久。年轻的苏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酒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沾湿了指腹。他太了解亚历山大的性子了——那位赞赞国王向来强势,说一不二,想说服他提前出兵,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声长叹从唇间溢出,哈桑终于抬起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很好,我会坚守阵地,直到你们的部队出现。”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暮色里,“只希望,你们的军队不会来得太晚。”
亚历山大闻言笑了,伸手拍了拍哈桑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别担心,我的朋友。”他的声音里满是笃定,“等我的军队抵达格拉纳达,就算对面来了十万大军,咱们的联盟也能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
哈桑看着亚历山大眼底的自信,心里却半信半疑。他对这番大胆的言论实在提不起信心,但过往的战绩又让他无法完全否定——亚历山大的军队向来是战无不胜,但凡遇上的敌对势力,几乎都被连根拔起。这么一想,一丝微弱的希望又在心底冒了头。他对亚历山大正在秘密研发的新武器知之甚少,只听说赞赞王国的兵工厂里,正没日没夜地赶制着什么厉害家伙。
此时的亚历山大,脑子里早已盘算开了。赞赞王国正站在工业时代的门槛上,他计划在未来六个月里,把火炮全面升级。现在装备的针形步枪已经能让敌人吃尽苦头,但他要的远不止这些——他要的是后装线膛枪,那种能在百米外精准击穿铁甲的杀器。他要利用这段时间,让整个王国的工业齿轮全速运转,把军队从头到脚武装起来,用全新的武器和战术,为这场战争画上句号。
想着这些,亚历山大端起酒杯,将里面的烈酒一饮而尽。酒液灼烧着喉咙,却让他的眼神更加清亮。他把空酒杯往桌上一放,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当”的一声轻响,然后看向哈桑,语气带着几分过来人式的建议:“朋友,放宽心。你选对了盟友,现在该做的就是相信我们的联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初升的启明星:“用不了多久,拉穆教会那些爪牙就会跪在我们脚下。他们的霸权时代要结束了,一个新世界正在前面等着。而我们,会站在那个世界的最顶端。”
说完,亚历山大转身走出房间,厚重的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留下哈桑一个人对着满桌的空杯发呆。他还有太多事要想——如果亚历山大说的是真的,那他或许真能在伊利亚半岛上成为一方霸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夹缝里艰难求生。
“安达卢斯复兴……”哈桑喃喃自语,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液的辛辣里竟品出几分苦涩的笑意。
不知过了多久,妹妹亚斯明推门进来。她一眼就看到哈桑脸上那复杂的神情——有焦虑,有期盼,还有一丝连他自已都没察觉的茫然。亚斯明走过去,轻轻把哥哥的头揽进自已怀里,丰满的胸膛传来温暖的触感。她抬手抚摸着哈桑巧克力色的卷发,指尖温柔地穿过发丝:“情况那么糟吗?”
哈桑在妹妹怀里蹭了蹭,继续喝着杯中的酒,声音闷闷的:“他让我们再撑六个月,之后才会派军队来。你说……他是想看着我们被逼到绝境,好让我们欠他更多,买他更多武器?还是他真的需要这么久来准备?”
亚斯明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梳理着他的头发,语气平静却带着条理:“他刚打完独立战争,部队肯定累坏了,总得喘口气。再说,他要造新武器啊。”她顿了顿,想起之前听到的传闻,“我听说了他对伦萨做的事——轰炸了整整两个月,数十万发炮弹把那座城炸成了平地。那得耗费多少弹药?炮兵部队怕是早就空了,肯定要时间补回来。”
亚斯明低头看着怀里的哥哥,眼神坚定:“他只要六个月就敢插手我们的战争,说明他对自已的工厂有十足的把握。哥哥,信他一次吧。我们一定能赢的。”
听完姐姐的明智之言,哈桑谢过姐姐后便告辞。他和家人在赞赞逗留期间,被安排住在皇宫里。于是,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回到房间,开始睡觉。
日子一天天过去,亚历山大的宾客们也都各自回家了。亚历山大成功加冕为王,承诺在格拉纳达与邻国的持续冲突中提供支持,并与罗曼蒂斯皇帝商议,将霍诺莉亚的婚事迎娶给罗曼蒂斯皇帝。
解决了这些事情后,亚历山大现在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首先,亚历山大必须准备与阿德拉的婚礼;如今他已从战场归来,阿德拉也已成年,正是举办这场盛事的好时机。然而,亚历山大其实不需要做太多准备,因为他早在几年前就已筹划好了婚礼。因此,他把剩下的计划交给了阿德拉和她的手下。
准备工作正在完成之际,亚历山大迅速着手一项重要任务。既然他已经为自已争取到了几年的和平,他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
时机已到,蒸汽与钢铁的时代正在等待着他。亚历山大暂时没有改变钢铁生产方式的计划,但越来越明显的是,他已经达到了前工业社会所能达到的顶峰。想到这一点,亚历山大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他开始草草绘制蓝图,设计一种能够大幅提高产量的重要工具。
尽管亚历山大渴望发明蒸汽机,但他意识到,如果要大规模推广蒸汽机械,首先需要一种更高效的铆接方法。他为新工业时代发明的第一件物品对赞赞的工业化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