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控制

作品:《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即便是现代,对于流行性的瘟疫,往往也是束手无策。

    而让朱兴明想不通的是,身在皇宫中的沈诗诗,竟然成了瘟疫的源头。

    按理说,作为一个深居简出的皇后,怎么可能会感染瘟疫呢。

    皇后又没有和外人接触,瘟疫总不可能是凭空产生吧,这让朱兴明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城南急报!”

    暗卫孟樊超,来坤宁宫禀告。

    “说。”

    "

    “城南经过查实,已有三十七人发热咳血,五人死亡。更可怕的是.,今晨西城菜市也发现三例,东城书院有一名学子病倒。瘟疫...已经开始在京城蔓延了。”

    朱兴明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确切消息时,心中仍然感到震惊。他缓缓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朱兴明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传朕旨意,即刻起关闭京城所有城门,只许进不许出。全城实行宵禁,夜市、酒楼、茶馆一律歇业。各坊设立隔离区,发现发热者立即送医。太医院按《温热论》方子熬制汤药,在各处免费发放。”

    孟樊超迟疑道:“陛下,如此严厉的举措,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都什么时候了,你想看着京城十室九空么!”朱兴明怒叱到,随即又道:“恐慌总比死了强另外,派锦衣卫暗中查访,朕要知道这瘟疫究竟从何而来。”

    旨令一出,整个京城顿时风声鹤唳。大内侍卫出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队,沉重的城门在刺耳的吱呀声中逐一关闭。禁军手持长矛在各主要街巷设卡,任何试图强行闯关者都被无情阻拦。

    “凭什么不让我们出城?我娘还在通州等着看病呢。”一个中年男子在德胜门前大喊。

    守门将领面无表情:“圣旨已下,违者以谋逆论处。”

    城南贫民区最先陷入混乱。狭窄肮脏的巷子里,人们挤在简陋的木板房内,恐惧地看着那些患病的邻居一个个倒下。石灰粉撒遍了每一条街道,刺鼻的气味混合着病患的呻吟,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图景。

    “听说了吗?这病是从宫里传出来的!”一个卖炊饼的小贩压低声音对同伴说;“我表兄在御膳房当差,说皇后娘娘最先得的这病。”

    “嘘!不要命了?”同伴慌张地四处张望:‘不过我听说啊,皇上已经治好了皇后,却不管咱们老百姓的死活.”

    这样的流言像瘟疫本身一样在城中迅速蔓延,有人开始囤积粮食,药铺里的黄芩、金银花被抢购一空,价格翻了十倍不止。

    更有甚者,一些地痞流氓趁机打砸抢掠,直到被巡逻的禁军当场格杀,血淋淋的人头挂在街口示众,才稍稍遏制了这股歪风。

    紫禁城内,朱兴明站在坤宁宫的回廊下,望着阴沉沉的天空。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沈诗诗披着一件月白色披风走来,脸色仍有些苍白。

    “陛下,臣妾听说了城中的事,瘟疫开始蔓延了。”

    朱兴明转身握住她冰凉的手:“你身子刚刚好转,别受凉了。这瘟疫来路蹊跷,朕已经命人彻查。”

    沈诗诗靠在他肩头:“可百姓们受苦了。臣妾昨夜梦见满城哀嚎,惊醒后再难入睡.”

    正说着,孟樊超匆匆赶来,官服下摆沾满了泥水:“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御书房内,孟樊超摊开一张京城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点:“这是目前发现的病例分布。陛下请看,所有病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上。”

    朱兴明点点头:“很好。”

    “只是,只是...”

    孟樊超摇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说!”朱兴明一声暴喝。

    “陛下,据臣所调查,皇后娘娘乃是第一个病患。”

    “胡说八道!怎么可能,娘娘身在宫中,怎会是第一个染病的。”朱兴明怒喝道。

    吓得孟樊超一个哆嗦,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是,臣、想是臣调查不够详细,臣再去查。”

    朱兴明也坚信,是孟樊超办事不力。

    怎么可能皇后是第一个患病的人,八成是这些酒囊饭袋没有调查清楚。

    “查查和皇后有关的任何人员,包括每一个身边的宫女。看看娘娘患病之前,谁出现过症状。”朱兴明语气冰冷。

    只有找到瘟疫的源头,才能想办法彻底遏制。

    “是,臣遵旨。”

    朱兴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秘密调查,不要打草惊蛇。另外,加强皇后身边的护卫,所有饮食必须经过三道检验。”

    还没等安分,内阁首辅带着几位大臣求见。一进门,户部尚书就高声说道:“陛下,封锁京城已五日,商路断绝,漕运停滞,长此以往,京城百万民众吃什么。用什么?这些商队听说进城就出不去了,便不敢进城。”

    朱兴明冷冷地看着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张爱卿以为,朕该当如何?”

    “老臣以为,应当有限度地开放城门,允许商队通行,至少要让粮车商队可以自由出入.”

    “然后让瘟疫传遍大江南北?”朱兴明厉声打断:“尔等可知道,这瘟疫一旦扩散,死的就不是几百人,而是几万、几十万。”

    内阁首辅毫不退让:“陛下,民生为上啊,老臣刚收到消息,城南已有百姓开始啃树皮了。再这样下去,不等病死,先要饿死了。”

    张尚书附和道:“是啊陛下,城中食粮和百姓生计可耽误不得。”

    “行了,朕知道了,你们下去罢。”

    这些做臣子的,都是各怀心机,朱兴明知道他们说的,多半也是过于夸张了。

    不过民生为本,这是真的。

    想了想,朱兴明还是说道:“明日起,让顺天府开仓设置粥棚。务必保证四九城内,三里内必有粥棚施粥。”

    其实几个大臣也都是这意思,他们不过是想让皇帝退而求其次罢了。

    “臣等领旨。”

    皇帝能答应官府施粥,就能保证百姓们的生计。这样,瘟疫才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