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69章 金殿决断

作品:《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天光初放的大兴宫笼罩在晨雾中,鎏金铜炉里的檀香顺着丹陛袅袅升起,将金銮殿烘托得庄严肃穆。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阶下时微微一顿,除了惯常列班的文武百官,一众皇子们的身影格外惹眼。

    李泰和李治站在左列,李恪、李祐、李愔站在右列。

    他们今日都未着常服,反而依品级换上了簇新的蟒袍,领口袖口绣着的金蟒栩栩如生,在肃穆的朝堂上平添几分迫人的锐气。

    随着齐忠一声高喝,朝会正式开始。

    侍中王珪从班列中走出,他身着素色官服,步履沉重地跪在殿中,手中高举着一卷奏章。

    “臣王珪,叩见陛下。”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沙哑,“昨日老母寿宴,本是喜宴,却不料老母突然离世,惊扰了诸位殿下,臣罪该万死,特来请罪。”

    说罢,他将奏章高举过头顶,额头紧紧贴在冰凉的金砖上,久久没有抬起。

    殿内一片寂静,檀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却驱不散这凝重的氛围。

    百官们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在王珪、龙椅上的李世民以及皇子们之间来回流转,谁都清楚这场寿宴风波背后牵扯的不仅是君臣之礼,更是皇族与世家之间微妙的平衡。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王珪身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是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侍中,你母猝然离世,朕亦深感痛惜。”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阶下的皇子们,“朕听闻他们昨日在你府中大闹寿堂,可有此事?”

    王珪身体微微一颤,他知道李世民这话看似是在询问,实则是在探究事件的根源。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昨日之事,皆因臣而起。臣想着老母寿辰,理应让儿媳行孝道,让公主为天下女子表率,受公主叩拜非为身荣,实为国家之美,却不料这举动竟引得诸位殿下不满。臣深知公主身份尊贵,臣的做法或许有失妥当,才酿成这般悲剧,还请陛下责罚。”

    他语气诚恳,将所有过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丝毫没有提及皇子们昨日的怒容与争执。

    李世民听着王珪的话,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你的心意,朕明白。孝道乃天下之本,让儿媳叩拜婆婆,本无可厚非。”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锐利起来,“但你身为朝廷重臣,当知君臣有别。公主嫁入你家,既是你家儿媳,更是大唐的公主,如何在孝道与君礼之间找到平衡,是你该深思的事,而非让矛盾激化,致使老夫人受惊离世。”

    王珪再次叩首:“陛下所言极是,臣愚钝,未能妥善处理,才酿此大祸,臣甘愿受罚。”

    李世民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殿内众人,缓缓开口:“此事牵连甚广,既关乎皇家颜面,也关乎朝堂礼法。王侍中,你先起来吧,此事朕自有决断。”

    王珪闻言,缓缓起身,依旧垂手侍立在一旁,脸上满是惶恐与不安。

    朝堂之上,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李世民最终的裁决。

    龙椅之上,李世民指尖轻叩着紫檀木扶手,他缓缓抬眼,目光扫过阶下屏息凝神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垂首而立的王珪身上。

    “王珪,”浑厚的嗓音打破凝滞,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你母教子有方,持家有道,当受朝廷尊荣。”

    李世民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传朕旨意,追封王珪之母为三品贤淑诰命夫人,按礼制厚葬,一应开销由内库支取。”

    王珪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昨天仅一下午的工夫,王家欺辱公主以致遭了天谴的流言,便已传得铺天盖地。

    他本以为此次即便不受责罚已是万幸,竟没想到陛下会有如此恩宠。

    喉头哽咽间,只能重重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转向掌管礼法的太常寺卿:“自今日起,修订《婚仪》。凡皇室公主下嫁,成婚当日须于祖庙先行跪拜公婆之礼,若有违此制,以藐视纲常论罪。”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这个属实是没想到,陛下的胸怀太惊人了,居然真的修改礼法,以后公主出嫁当天要跪拜公婆了。

    太常寺卿不敢有丝毫迟疑,躬身领命:“臣遵旨。”

    “此外,”李世民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他向下点指着几位殿下,骂道:“这五个混账!”

    李恪、李泰、李祐急忙把头深深地低下,别管真害怕、假害怕,必须先装出个噤若寒蝉的模样来。

    李治正支着耳朵听呢,老爹的嗓门突然一大,吓他一哆嗦,愣是没听清,便小声问身边的李愔,“阿爷说的啥?”

    李愔脆生生地回道:“阿爷说五哥混账。”

    “哦,骂五哥呢,那没事了。”李治当时就不害怕了,笑嘻嘻地仰头向上看。

    李泰怕自己笑出来,指甲都掐进了肉里;李恪微用力地咬着舌尖;李祐恨恨地咬紧了牙关。

    李世民只好假装什么都没听见,他就沉着个老脸,继续说道:“着令他们五个思过百日,其间不得参与朝政,每日抄写《孝经》不得懈怠。”

    李世民说着话锋一转,看向几位殿下:“三日后,尔等需亲自前往王家吊唁,向王老夫人灵前上香。若有半分不敬,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阶下的几位皇子,躬身长揖,齐声应道:“臣遵旨。”

    一系列旨意下达,朝堂之上再无人敢有异议。

    王珪再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金砖,心中百感交集。

    陛下这一次给足了王家面子,里子是一点没给。

    修改礼法仅限公主下嫁当日给公婆行礼,一辈子就这么一回。

    既彰显了皇室对人伦孝道的尊崇,又不丝毫不影响公主平时以君自居。

    给继母挣来一个虚名,这算是王家赢了吗?

    “陛下”房玄龄一步迈出朝班,朝上拱手道:“太子数日不朝,不知是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