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44章 备份礼单

作品:《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暮冬初春时节,东宫书房内炭火幽幽,映得满室微红。

    窗外残雪未消,犹带着几分料峭寒意。

    李承乾斜倚在檀木案前,一袭素色锦袍松松垮垮地披在身上。

    他目光穿过半开的窗棂,落在庭院里那株将开未开的梅树上。

    枝头几点红萼在寒风中轻颤,似在与他遥遥相望。

    “吱呀”一声,李泰推门而入,带进一阵裹着寒意的春风。

    他身着月白色锦袍,腰间玉带在炭火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惠褒,今日怎有闲暇过来?”李承乾抬眸,唇边噙着淡淡笑意,眼底却是一片清明。

    李泰笑盈盈地走到近前,广袖一振,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见过皇兄。”

    “免礼。”李承乾拉了个长音,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他早与李泰说过不必拘礼,偏生他每次见面都要把这一套礼数做足,倒像是故意要惹他心烦似的。

    案上的烛火忽地一跳,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

    李泰倒也不客气,径自在檀木案下首坐了,广袖一拂,带起一缕若有似无的沉水香。

    他仰着脸,眼角眉梢都含着笑,却故意拖长了声调:“哪有什么闲暇?无事怎敢来东宫叨扰?”

    李承乾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发出“笃”的一声响。

    他斜睨(音腻)着李泰,唇角微挑:“少在这儿气我,有什么大事,直说。”

    “我能有什么大事?”李泰自嘲似地一笑,调皮地说道:“不过是替人跑跑腿、传个话而已。”

    “呵”李承乾挑眉,饶有兴味地打量着他,“什么人能使唤得动你魏王殿下跑腿传话?”

    “小人奉吴王殿下李为德差遣,前来给太子爷捎个话。”李泰说着身子向前一探,“后天李祐要给李恪饯行,请你去赴宴。”

    “哦”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去还是不去呢?”

    “我倒是不在乎啊,横竖我是要去的。”李泰漫不经心地摆弄着袖口,“你去就备份礼,不去就省下了呗。”

    赴宴也就是吃席,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没有白吃的,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毕竟人分三六九等,花花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

    其实像李承乾和李泰真的没有必要备礼,李祐也不是打着李恪的幌子赚份子钱。

    但是人情世故嘛,人家没有想要的意思和你没有想给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烛火摇曳间,李承乾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也罢。念在你传话有功,你的那份礼,我替你备了。”

    “多谢太子爷恩典!”李泰装模作样地抱拳作揖,随即露出促狭的笑容,“那能不能替我备两份?我还有个弟弟,我要带雉奴一起过去。”

    李承乾闻言失笑,“弟弟我不管,你要是带老婆去的话,礼单我替你备十份。”

    “哎呀”李泰故作苦恼地抓了抓头发,“后天赴宴,明天现抓一个,能不能来得及呢?”

    明知他是存心逗趣,李承乾却也不由莞尔。他抬手轻叩案几,“刚说让墨恩给你送过去呢,可巧你就来了。”

    随着太子眼神示意,侍立一旁的墨恩立即上前,将案头那摞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到李泰面前。

    李泰随手翻开书册,指尖在纸页间轻轻掠过,忽然眼前一亮,惊喜地抬头:“竟然全都校勘完了?”

    “嗯。”李承乾含笑颔首,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点,“余下的事,就托付给你了。”

    “没问题!”李泰握拳在掌心一敲,忽而转头看向侍立一旁的墨恩,眼中带着赞赏,“很能干嘛。”

    墨恩闻言立即躬身,衣袖垂落间露出恭敬的姿态:“殿下谬赞了,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他声音不卑不亢,却在低头时掩去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

    李泰见李承乾眉目舒展开来,便不着痕迹地转了话锋,“方才进来时,见皇兄神色不豫。可是还在为昨天的事烦心?”

    李承乾很自然地回问了一句:“昨天什么事啊?”

    “听说……”李泰倾身向前,衣袖带起一缕沉水香,“墨正字不慎开罪了舅父,惹得舅父说了些重话?”

    他话音渐低,却字字清晰,目光始终未离兄长面容。

    “哼!”李承乾轻捶了案几一下,冷哼一声,“何止昨天,今天也刚骂完我,若不然我就去立政殿找你们了,心里郁着口气,才懒得动。”

    李泰猛地攥紧拳头,骨节发出“咔咔”的脆响,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这么点事,他连着骂你两天?”

    李泰霍然起身,衣袍带起一阵风,“我告诉阿爷去!”

    “不是的。”李承乾摆摆手示意李泰坐下,“今天是因为重造户籍的事,他想让我承认我的提议是错的,让我自己反对自己的提议,我没答应。”

    “绝不能答应!”李泰气愤不平地说道:“这件事不是必须做成,但做不成也得是因为阿爷不支持,而不是你开弓的箭向回折。”

    太子的提议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但不可以反复无常,今日东明日西。

    现在说话就这么不靠谱,以后做了天子,岂非要朝令夕改,令天下臣民无所适从?

    就算李承乾的提议是错的,这个错也得是别人给指出来,然后太子来个知错能改,这样才能树立一个好的储君形象。

    长孙无忌让李承乾自己来推翻自己,这样做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很好地堵住皇帝的嘴,顺利地取消重造户籍。

    太子提出来的,太子都觉得不对了,这事能做成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但是太子的威严怎么办?以后太子再提出什么建议,还有人重视吗?

    张嘴就可以驳太子一句,你的提议一定对吗?上次你提的重造户籍不就错了吗?你还当众认错了呢。

    “他在乎的只有世家大族的利益,至于我”李承乾长出一口气,恨恨地说道:“他只想捏在手里,当一颗好用的棋子。”

    “他做梦!”李泰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

    他眼中燃着罕见的怒火,连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国之储君,岂容他人摆布?”

    “放心,以前是我太怕他了,什么都听他的。”李承乾忽然抬眸,眼底闪过一丝锋芒,“从今往后,除了阿爷,谁也别想给我委屈。”

    话说委屈这两个字,是想拒绝就能拒绝的吗?

    纵然是东宫太子,怕也未必,长孙无忌此时就正在紧锣密鼓地给太子爷准备委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