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3章 黄金都用捡的

作品:《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古代很多人都认为,华夏才是大陆,海外都是岛,海也是没有尽头的。

    “都别吵了,听王爷说。”

    这句话还是那么好用,大家都住嘴了,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朱吾适,都希望朱吾适能够尽快解答他们的疑惑。

    朱吾适已经成功吊起他们的好奇心了。

    “我可没有骗你们,瀛洲确实有那么大。不过瀛洲也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人居住的。北边特别冷,那边有大片的森林,森林里有非常多的猛兽和毒虫。

    去掉这些地方和沙漠,瀛洲适合耕种的土地,还是比咱们大明多得多。

    你们再猜猜看,这么大的地方,上面住的是什么人。”

    朱吾适还挺喜欢让他们猜的。

    “这么大的地方,肯定是有人住的,咱大明也有人,就连倭寇那个岛上,都有那么多人住呢。

    我听那些出过海的说,他们在海上遇到的每一个大点儿的岛,都有人住的。”

    说话的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

    “那按你这么说,瀛洲比咱大明都大,那上面的朝廷岂不是比咱大明还要厉害?那咱大明怎么还敢往那里移民啊。占了人家的土地,人家能愿意?”

    这是个善于思考的。

    这次不等他们再继续猜测,朱吾适给出了答案。

    “目前瀛洲还真没有大点儿的国家。瀛洲面积广袤,那里肯定是有人住的。

    不过嘛,大部分都是土著,也就是野人,他们靠打猎和种地生活。主要还是打猎,种地都是随便种种。

    穿的衣服也非常的简陋,很多女人都是坦胸露背的,因为布料太珍贵了。

    甚至大部分人穿的都是兽皮缝制的衣服。

    那里的人甚至都没有钱,他们买东西都还是以物换物呢。

    我有粮食,我想要盐,就用粮食去换盐。

    冶铁技术也不行,大部分人拿的武器,还都是用骨头磨制而成的呢。”

    瀛洲确实没有大势力。

    瀛洲存在过大概三个比较大的势力。

    一个就是玛雅文明了,这个时间比较早就不说了。

    还有两个,一个是阿兹特克帝国,另一个是印加帝国。

    这两个帝国,一个存在于1428到1521年。另一个存在于1438到1533年。一个位于墨西哥,另一个在南美洲。

    这两个势力也是倒霉催的,漫漫历史长河,他们早不建立,晚不建立。

    偏偏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几十年建立。

    等欧洲人来到新大陆,直接就把他们连锅端了。

    如果给他们几百年的发展,说不定欧洲人还没那么容易占领新大陆呢。

    只能说一句生不逢时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瀛洲,还没有帝国的存在呢。都是些部落。

    听完朱吾适的描述,众人再次惊呆了。

    之前那个善于思考的人忍不住感叹道。

    “那瀛洲上面的人,面对咱大明铁骑,不就跟待宰的羔羊差不多?”

    确实也差不多。

    一百多年后,欧洲人到了新大陆,那里的人就是跟待宰的羔羊没啥区别。

    大明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领先欧洲一百年不止了。

    “所以啊,瀛洲就是咱们大明的囊中之物,咱们想取,随时能取。

    唯一的问题就是,咱大明的人手还是不够啊。

    瀛洲有大片荒芜的土地没人耕种。

    有肥美的草场没人放牧。

    还有很多的金矿。

    那些黄金,很多都被河水冲出来了。

    在小溪边洗个脚,都能捡到好几块黄金。

    可惜那些瀛洲本地人根本不知道黄金能用来干嘛,所以他们连捡都懒得捡。

    瀛洲的动物也很多,想吃肉了直接去抓就行。

    树上的果子多到根本就吃不完,只能任由它们掉在地上腐烂掉,或者被鸟给吃了。

    这就是为啥瀛洲本地人明明都不会种地,还饿不着的原因。

    瀛洲的土地也很肥沃,那些本地人随便往地上扔点儿种子,都能收获粮食。”

    朱吾适把瀛洲说得很美好。尤其是河里能捡到金矿这种事儿。

    听得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说实话,在场的很多人,活了二三十年,都不一定见过黄金。

    黄金在华夏一直都是昂贵的代名词。

    普通百姓手里能有点儿银子都不错了,大部分都是铜钱。

    当然了,现在大家习惯用明币。

    就算在场的人大部分都还算有能力,比那些只靠种地的百姓强多了。

    他们接触黄金的机会也并不大。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黄金首饰,不代表古代也是这样。

    其实古代的贫富差距更大,只不过因为信息差,导致底层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上层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皇帝的金锄头,金饭碗就是这么来的。

    在百姓的心里,黄金是他们难得一见的宝贝。

    那用黄金做成锄头,饭碗就是非常奢侈的。

    由此可见,黄金在古代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了。

    朱吾适说瀛洲的小河边洗个脚都能捡到黄金,这句话对这些人有多大的诱惑力就可想而知了。

    “王爷,您说的是真的吗?”

    朱吾适笑呵呵地说道。

    “捡到黄金这个,还是得看运气的,但是瀛洲确实有金矿倒是真的,而且还都是没人开采过的。

    你知道这次从瀛洲回来的船队带回来的是什么吗?”

    “难道是黄金?”

    既然话题是黄金,那这个答案就不难猜了。

    “那你们再猜猜,船队带回了多少黄金。”

    这个众人还真的很难猜。

    “难道是十万两?”

    十万两黄金,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极限了。

    不得不说,这人还真是牛逼,一下就猜中了。

    朱棣这次带回来的黄金还真就有十来万两。

    “你猜的还挺准的,确实是十万两黄金。十万两黄金,其实也不是很多。但是你们知道这些黄金是怎么来的吗?”

    其实众人都觉得,十万两黄金已经非常非常多了。

    但是又想到朱吾适的身份,好像也不是那么多了。

    “难道都是捡来的?”

    “恭喜你,又猜对了。咱们大明在瀛洲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一块地盘,那里原来是有本地人居住的。

    他们有时候看到黄金了,就懒得捡。

    但是有些人就会捡回去一点儿,给孩子当玩具。

    这些黄金,就是让他们上交的。

    当时那些本地人还觉得不可思议呢,一些石头,为啥要上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