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番外:各种碎片(上)

作品:《[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第98章番外:各种碎片(上)

    番外:各种碎片(上)

    (一)

    这是贾滟在京都林府过的第一个中秋。

    宁、荣两府今年还在孝期,所以今年的中秋节两府都没有大办。

    林府不存在孝期的问题,两个玉儿也渐渐独立,不再那么需要贾滟,所以她也有时间操办中秋节。

    林家如今人口简单,她和林如海加上两个玉儿,也才四个人。林绛玉喜欢热闹,裴行简和窦晴川还在扬州,贾滟干脆把裴辙接到林府来过中秋节。

    荣国府那边,贾母喜欢热闹,儿孙绕膝,可因着贾赦去年没了,贾琏、王熙凤和迎春等人都在孝期,不能大办。两个玉儿才离开荣国府没几日,兄弟姐妹们都在念叨着说想两个玉儿了,贾母想着林府今年改造修葺,也算是新居入伙,先前贾滟也跟她说今年中秋两府不能大办,老太太干脆带着孙子孙女们到我们家过,也能给我们家添点人气。

    贾母年事已高,又是国公夫人,出门一趟实在折腾。中秋节本就是团聚佳节,老祖宗不在府里,也不像。

    贾母不去林府,却不想让探春惜春和宝玉几个也在府里冷冷清清地过中秋节。于是让几个小家伙去林府跟两个玉儿热闹热闹,玩好了再回府。

    贾滟在京都林府过的第一个中秋热热闹闹,小家伙们热闹完之后,荣国府的几个小家伙被接回去了,裴辙则是留在林府的闲云阁里和林绛玉住一起。

    贾滟安排好两个玉儿和裴辙之后,就回了明雪堂。

    回去的时候,林如海正站在庑廊上。

    明月当空,一袭石青色长袍的男人长身玉立。

    见贾滟回来,英俊的面容带笑,向她伸手。

    贾滟心底变得柔软,走过去,与他十指相扣。

    两人一同站在庑廊上,看着挂在天上的一轮明月。

    林如海:“今天忙了一天,累吗?”

    “这话说的。”

    贾滟的语气带着些许娇嗔,反问林如海,“忙了一天,谁还不累啊?”

    林如海低声笑起来,与她相扣的五指微微收紧了又松开,“辛苦夫人。”

    贾滟微微一笑,没说话。

    林如海在朝堂上纵横捭阖,善于操纵人心,却无法控制贾滟的感情。

    无可否认,贾滟作为林夫人,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令人无法挑剔。

    可贾滟令他感觉若即若离。

    近在咫尺,明明一伸手就能触碰,却让人有种捉不住的感觉。

    见贾滟擡头看着天上的明月出神,林如海忍不住问道:“在想什么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在想,不知道扬州的晴川是不是此刻是不是也在赏月。”

    也在想,不管在哪个时空,是不是都只有一个月亮。

    她想到父亲。

    父亲在另一个时空的异国他乡,也会跟她共赏一轮明月吗?

    心里也没什么遗憾,父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淡出了她的生活,与她牵绊很深的母亲和外祖父母都已经去世,也算是无牵无挂。

    贾滟的目光收回,转身,与林如海相对而立。

    “老爷,你从前想过回京都之后的生活吗?”

    林如海一怔,随即笑道:“想过为将来铺路,但没想过生活会怎样。”

    不管生活怎样,人总是要坦然面对。想得太多,于事无补。

    不如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贾滟脸上笑容清浅,“我也没想过,但如今这样我觉得已经很好。”

    她到来这个世界的第三年,她觉得一切都挺好。

    虽然没想过以后的生活具体会是什么样,但她有种直觉,一切都只会越来越好。

    (二)

    王熙凤在嫁到荣国府第六年的春天,巧姐将近三岁的时候,再度怀孕了。

    贾琏袭了爵位,王熙凤被封了诰命夫人,王夫人自从几年前的一场大病之后,一心礼佛,不再管荣国府的庶务。

    别说是荣国府的庶务,便是贾宝玉屋里的事情,王夫人有时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前几日宝玉屋里的几个丫鬟也不知在闹腾什么,没惊动贾母和王夫人,却惊动了王熙凤。

    说起来,竟是因为袭人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要在家住两天。

    平时宝玉睡觉都是袭人服侍的,袭人一走,其他丫鬟不比袭人细心宝玉一觉醒来,本来放在枕头底下的通灵宝玉竟然找不到了。

    一屋子的丫鬟脸都吓青了。

    翻天覆地地到处找,平儿过去送月钱发现人仰马翻的,便问是怎么回事儿,才知通灵宝玉不见了。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若是让王夫人和贾母知道,这些人都免不了一顿罚。

    王熙凤平时跟宝玉关系好,他屋里的丫鬟如何,她从不插手。听平儿说通灵宝玉不见了,便说道:“横竖都是在屋里,一遍找不到,就再找几遍,横竖是能找到的。”

    后来才发现宝玉竟然掉在了宝玉的靴子里。

    怎么掉进去的,至今还是个迷。

    平儿跟王熙凤感叹道:“平日袭人在等时候,宝玉屋里的事情井井有条,连太太都挑不出毛病的。”

    王熙凤手里端着一杯养生茶,她平时有贾滟提点,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和做法都有所改变。

    她和贾琏如今感情也算和睦。

    有陆清洛这个例子在,王熙凤也不再害怕平儿会夺走她一些什么,不论是贾滟还是生前的贾敏,都能和陆清洛相处得那么好,平儿自小就是她调|教出来的,没人比她更了解平儿。

    一年前,王熙凤就已经让贾琏纳了平儿当妾。

    平儿和鸳鸯、袭人差不多的年龄,平儿当了贾琏的妾,陪伴在贾母身边的鸳鸯也到了要放出去的年龄,可是鸳鸯不愿意,跟老太太说只想陪伴在老太太身边。

    贾母身边如今也离不了鸳鸯,可丫鬟到了年龄就是要放出去的,这都是多少年的规矩了。

    头疼。

    王熙凤脑子转得快,见贾母为鸳鸯的事情操心,便笑着说:“鸳鸯女红极好,埋没了可惜。不如我在锦绣坊的管事里挑个好的,看她愿不愿意。若是愿意,便让两人成了好事。日后鸳鸯不用服侍老太太了,便让她到锦绣坊去,不至于埋没了手艺。”

    横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贾滟和王熙凤的锦绣坊如今办得风生水起,连当今尚书令杜阁老都收藏锦绣坊的绣品,可见其成功之处。

    锦绣坊里人才济济,有名的绣品多数是由贾滟和林黛玉等人供的字画,贾滟等人各自的号已经是锦绣坊的招牌,总有人慕名而来说想要谁谁谁所供字画做成的绣品。

    贾母听王熙凤那么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虽然鸳鸯说想永远服侍她,老人家早就是知天命的年纪,还是希望鸳鸯有个好归宿。

    鸳鸯秋天就要和锦绣坊的管事成亲,成亲之后依然会留在贾府服侍贾母。

    贾府的几个大丫鬟,平儿已经当了姨娘,鸳鸯要出嫁,唯独袭人还在宝玉的屋里。

    王熙凤此时听平儿提到袭人,便笑着说道:“袭人也该要放出去了。”

    平儿一怔,看向王熙凤。

    袭人要放出去?

    老太太放了两个丫鬟在宝玉的屋里,一个是袭人,一个是晴雯。

    袭人为人周到本分,王夫人很喜欢她,总会有一些额外的赏赐给她。至于晴雯,针线活极好,平常主要给宝玉和老太太做针线活。

    王夫人大概天生不喜欢长相明艳,性情活泼的人,她对晴雯并不喜欢。

    按照荣国府的传统,贾宝玉成亲前会有两个通房丫鬟。

    晴雯和袭人都是众人心里默认的通房丫鬟,以后是要擡姨娘的。

    王熙凤看着平儿有些意外的神色,笑道:“觉得很奇怪?”

    平儿点头。

    因为袭人的月钱原本是从贾母屋里出的,后来便直接从王夫人屋里出了。

    袭人的月钱份例跟姨娘一样,就差个名份而已。

    王熙凤笑着说:“宝玉身边要放什么人,太太说了不算。”

    这些事情,是贾政决定的。

    贾政自从当了族长之后,对很多事情都很谨慎。

    王熙凤提醒平儿,“袭人本是老太太屋里的人,一声不吭的,去年便成了太太屋里的人。”

    不仅成了王夫人屋里的人,待遇跟姨娘也没区别,只是还没有名分。

    平儿:“……”

    那时袭人得了姨娘的待遇,她还觉得对袭人而言,这是喜事。

    如今想来,却觉得心惊。

    老太太平日与太太看着颇为和睦,可太太说把袭人放在自己屋里,这不是明摆着不管是太太还是袭人,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把老太太放在眼里吗?

    王熙凤瞅了平儿一眼,笑道:“有的事情,你还是得多想想。”

    平儿默了默,心想袭人放出去了,晴雯就是宝玉屋里的大丫鬟了。

    晴雯还是老太太屋里的人。

    王熙凤仿佛也知道平儿心里想什么,慢悠悠地喝着养生茶,“晴雯你倒不必多为她担心,她若是不在宝玉屋里了,自有她的好去处。”

    平儿闻言,忍不住笑道:“是奶奶和姑太太早就看中了晴雯的针线活吧?”

    自从王熙凤和贾滟一起盘下铺面做锦绣坊之后,王熙凤除了管理荣国府的庶务,很多心思都放在锦绣坊上。

    如今锦绣坊名声在外,绣品一件难求。就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喜欢锦绣坊的绣品。

    贾滟和王熙凤盘算着明年在江南开一家锦绣坊的分店,网罗人才。

    王熙凤没否认,心情颇好地说道:“我和林姑姑自然是爱才之人,那也要看未来的宝二奶奶是不是也一样慧眼识珠。”

    贾宝玉已经说亲,对方是礼部尚书的千金。

    说起未来的宝二奶奶,平儿才是唏嘘。

    本来以为贾宝玉是要和林姑娘凑一对的,谁知林姑娘早有良缘。

    少年裴辙两年前就过了童生考试,明年秋闱要是顺利,后年就能参加春闱了。

    宝玉虽好,可裴辙更出色,也不像宝玉屋里养着那么多丫鬟。

    林黛玉和裴辙的婚事虽然还没明说,但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贾母再疼爱宝玉,也知宝玉多有不如裴辙的地方。

    平儿心里感叹着,笑着与王熙凤说道:“老太太和老爷把关的,想来未来的宝二奶奶是个聪慧贤淑的,自有容人的雅量。”

    而此时,贾宝玉正在不羡园的庑廊前站着。

    自从贾滟和两个玉儿搬走了之后,不羡园就空着。贾宝玉平时烦闷的时候,喜欢到不羡园里待着。

    窗外微风吹过,落英缤纷。

    从前不羡园有多热闹,如今就有多寂寥。

    林妹妹在不羡园时,就常与他说:“人生有聚有散,聚时欢喜,散时落寞,你喜欢大伙儿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我却不然。”

    少年裴辙过于出色,他便是心悦林黛玉,也无法嫉妒裴辙此生能和林黛玉厮守。

    贾宝玉看着满地落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