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2章 一家人
作品:《重生之悠闲人生》    孙鹏现在居住在村里。
    没办法,这个工程太大了,自己一年做这一个基本上就够了。
    这些年沾自己表弟的光,业务那是就没停过。
    公司不断的扩大,人家都是越来越意气风发,他却是有些心惊胆颤。
    原来十几个人,随便一点工程就能养活了,现在居然都几百人了,对外是风光,可是有苦自知啊。
    十里八乡的都是亲戚朋友,上门讨口饭吃,还能不给啊。
    反正都是缺人。
    最主要的是,他不像其他老板,经常拖欠工资。
    孙鹏到现在,工资都是按月结。
    这在其他人工程队那里,是不敢想象的。
    这年头,谁家工地上的工资按月结啊,这不是搞笑吗。
    工地平常也就给点生活费,等项目完工了,或者告一段落了,才会结工资,还不一定一次性给完。
    孙鹏知道,这是沾了自己表弟的光,做项目都是先给钱,再干事。
    也就是他相信自己,换个人,说不定都跑路了。
    这个项目不小,千把万。
    还是以后自己表弟可能会住的,不亲自盯着不行。
    “国勤哥,你坐那歇会,来找你好几次,你都不在,怎么感觉你当村干部这么忙啊。”孙鹏好不容易遇着周国勤,就想多唠几句。
    自己表弟的堂哥,
    其实喊一句老表也不是不行。
    “老表啊,还是你舒服,我这不好干啊,需要接触的人,太多,太杂。”周国勤听到孙鹏这样说,也有些不好意思。
    这还是转弯亲戚呢,
    要是被自己三婶知道,说不定有什么小心思,看不起自己娘家人啊。
    “哎,你这地位高,确实是的,又是省代表,还要去县里经常开会,村里的事情你也管,我是想想就头疼。”孙鹏一边说,一边摇头。
    周国勤这是遇到知音了。
    掏出烟,底下轻轻一弹,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孙鹏连忙掏出打火机,上前一小步,先给周国勤点上:“国勤哥,你也多培养一些人啊,我看你们村干部都有大学生了。”
    他们村干部都是老弱病残,
    “哈哈,有不少愿意回来干,我们待遇给的高,还给交五险一金,听说现在又有什么职业年金,可惜我们不能交,不然也全给交了。”
    提到这里,周国勤那是意气风发。
    不是公务员,不是体制内又如何。
    咱们按照这个标准来,不,比这个标准还高。
    这几年村里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干,他手下也是兵强马壮,不然这么多事,那是真的忙不过来。
    除了迎接上级检查,还有更多地是忙村里自己的事情。
    对外,周国勤是现在的门面,
    对内,周国勤是周游大方向的执行者。
    “不过,老表啊,我是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些年跟着李教授,也学了很多东西,还是觉得能力不行。”
    孙鹏瞥了一嘴,忍不住吐槽道:“国勤哥,你都是上过电视的人,还不止一次,对自己要求别太高啊。”
    周国勤听到之后,摇了摇头,深吸一口烟,指了指自己:
    “老表,我是什么出身,你又不是不知道,初中毕业,在外打工,我懂个锤子。”
    “这些年,要不是小游心疼我们,照顾我们,我能有现在的生活?”
    “我现在都不知道,以前哪些苦日子怎么熬过来的。”
    孙鹏听到这里,眼神也变了,盯着屋外,也是动情的说道:
    “我当初也是在建筑工地干,更累,老婆孩子也照顾不到,其实吧,要是没有其他路子,咱们呢,大概率也就这样过一辈子了。”
    “也是小游心善,给我指了一条路,又给启动资金,又给介绍工程的,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周国勤点点头,咧着嘴巴笑了笑:“所以啊,咱们不能给小游丢人,咱们都是他兄弟,不能被人家戳脊梁骨。”
    一直在社会底层,被人看不起。
    现在有了机会能证明自己,能改变生活,谁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周游带他们,他们再带他们的亲戚朋友。
    农村是这样,城市是这样,其他地方也是这样。
    孙鹏回到工地,一路上都有人和他打招呼:
    “孙总”
    “鹏哥”
    “小鹏”
    都是十里八乡的人,多少都有些拐弯亲戚。
    这些人吧,有能干的,也有偷奸耍滑的,自己也是底层上来的。
    是人都有优缺点,不能只看人短处,也要看人长出。
    实在太过份的肯定不能要。
    他做这么大,自己堂弟、老婆妻弟也都在这里。
    好处理不?
    好处理,
    他的做法很简单,他是做工程的,质量是绝对要保证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点做不到,不能在这边带,绝对不能在这里偷工减料。
    慢慢的口碑也就出来了。
    周国勤把孙鹏送走,一个人在哪抽烟想事情。
    小游投资这么大,按照自己测算,几年之内都很难回本的,当然了,
    现在周国勤眼界也高了,
    直播带货的收入比养殖场还高,利润更不用说了,
    只是心里没底,不知道能做多久,还是养殖场,有实体,有活的动物看着安心一些。
    现在村里扩大很厉害。
    国家放开生育了,村里人都愿意生,他自己家也生了。
    别的村,随着城市化,年轻的壮劳力都去县城俺家,越来越荒凉。
    自己村倒是越来越兴旺,
    离城里近是一方面,主要的是,村里也是越来越好,各项待遇不比城里差。
    大家也不是傻子,真搬到城里,支出就是一个大头,哪有在村里住着小别墅快活。
    回流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多。
    外面不好混,压力大,站住脚都难,买一套房子,就能把家里给掏空了。
    很多父母也劝自己孩子回来,村里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
    有些学校不行的,毕业直接就回来了,
    有些学校还不错的,还是想在外面闯荡一下,多见识见识。
    周国勤也没做什么要求,愿意回来的欢迎。
    不愿意回来的也无所谓,
    万一有能站住脚,自己闯荡出来的呢。
    不能都吃老本吧。
    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他出去考察学习了那么多。
    华西、南街,西塘也都去看过。
    努力肯定都努力,只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变化,有的也逐渐没落了。
    自己的心没那么高,能不比城里差就行。
    烟雾缭绕,眼神透过青烟,望向了晴朗的天空。
    一男一女,儿女双全。
    这是来恭喜周游最常说的一句话。
    还是哪些人,只是大家来的时候,更加真诚了而已。
    散打馆那里,周游是真的不管,只给钱不管事。
    你要是遇到其他人,说不定会说这是冤大头。
    以前周游没有实力做一些事情,可能会当冤大头,
    现在他那么多的投资,也有不少的风声传到了这里,周游是不说,可是有人说啊。
    所以,大家都夸周游大气,做事讲究。
    人性本如此,没什么还纠结的。
    伊万亲自飞回来,表达祝贺,更是邀请他去总部看看。
    这些都被周游给推脱了:“以后吧,有机会再说,我认你伊万就行了。”
    其他的周游不想牵扯太多。
    华侨联合会的黄龙彪也亲自过来了。
    离老远就在那喊:“周总啊,要不是听谢尔盖说,我都不知道,咱们也是一家人啊。”
    谢尔盖跟着他一起来的,听到他在旁边说汉语,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基本的学会了一些,
    只是有些表达不清楚:“一家人,一家人。”
    周游忍俊不禁,这两还真是活宝。
    原来介绍的时候,没想到,这两个人还成好朋友了。
    性格也都差不多,彪呼呼的。
    不过,两人联合,还真是好处多多。
    谢尔盖的生意都好了很多,来学习,来训练的华人很多,水平高,关系硬,再加上黄龙彪作保,大家自然愿意来,
    黄龙彪也很开心,有些纠纷处理,以前都是自己带人出面,
    现在一般情况,谢尔盖出面就够了,效果还比自己去好多了。
    怎么说,也是本地地头蛇了。
    确实是属于双赢了。
    “恭喜,恭喜。”黄龙彪双手递上了红包。
    这几年处下来,周游发现,老黄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性格彪呼呼的,但也是总能遇到贵人。
    比如自己。
    “感谢,感谢。”周游表达者谢意,也不能把人往外赶啊。
    “来,来,把老谢叫着,商量点事情。”
    周游把两人叫到了一起。
    在一般人看来,他俩也算事业有成了,外人面前也是牛哄哄的。
    可是,在周游着,那真是小卡拉米都算不上,就是玩。
    谢尔盖2米的身高,胡子拉渣,体格雄壮,和熊一样。
    黄龙彪都被衬托的小只了。
    两个人看周游的神色有些认真,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但知道,不会有什么坏事,也舍得花钱。
    “我有一个安保公司,分散在世界各地。”周游缓缓说道,
    谢尔盖和黄龙彪相视看了一眼,
    “周总,你的产业太多了。”
    “是啊,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您直说。”
    这两粗人,也就是周游过了装逼的年纪,不然他们这么不捧着说,
    周游坐在那里,咳了几声:“世界各地都是不安分的,一直在爆发小规模的冲突,未来什么样,都不好说。”
    “你两呢,现在都是小打小闹,要是想做大,我给你两指个路。”
    黄龙彪立马倒了一杯水,递给周游:“您先喝点水,刚才都咳了。”
    谢尔盖也是眼前一亮,不是没想过,但是总觉得没啥路子,看老黄先表现了,自己扭头转了半天,没有发现怎么表现合适。
    只能挠了挠头,瓮声瓮气的说:“游哥,你怎么说,我怎么做。”
    看到两个活宝这样子,周游也很无奈。
    就这样子,真不一定靠谱。
    “俄罗斯作为大国,也是军事强国,重军工就别想了,但那是可以做一些轻军工品,或者相关的产业。”
    “比如防弹衣、头盔,军服、军靴,还有罐头都食品。”
    “这些东西都是耐存储的,放个几年也不会坏。”
    黄龙彪听完有些懵,真的会打仗吗?
    他也算和平年代出生的,对战争基本上没有概念,小的冲突肯定是有的,一直都上不来台面。
    谢尔盖倒是有准备,他对着有这深刻的认识。
    当年的事情他也经历了,对每个俄罗斯人来说,那是可在骨子里的,很多影响也一直持续到今天。
    “游哥,我倒是想做,只是手里没钱,缺资金。”
    谢尔盖一口答应了下来,周游说的这些东西,别说未来了,现在其实也有市场,再说卖不掉就放着,早晚能卖掉。
    “钱我来出,只是剩下的东西需要你们去做了,产品,场地,生产线,人员。”周游直接说道。
    “你们要是嫌麻烦,也可以找国内代工,找个大一点场地存储,搞贴牌也不是不行。”
    从长期来看,肯定是自己干合适,
    但是,中国人聪明习惯了,拿来主义学的贼溜。
    黄龙彪就是干这个的,点点头:“要不我们想找代工试试?”
    一个俄罗斯人,一个中国人,这是理念发生了小分歧。
    “龙哥,不行就在莫斯科这边,我们能及时调整。”谢尔盖想建造在自己身边,方便管理和调整,远在国外,没信心。
    周游看他们两人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思考,这很正常。
    “其实,不急,至少还有几年的缓和期呢,现在生产太早,也卖不出去,可以慢慢寻摸,两年之内建成就行。”
    周游倾向于在莫斯科建造一个,也算是产业多方布局了。
    国内能干的太多了,倒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点风吹草动,东西就运不进来了。
    谢尔盖立马点头。
    黄龙彪看周游的倾向,也无所谓了,大佬能定,肯定大佬定啊。
    “老谢负责找这边的产品,我负责从国内找一些,先研究下,以前没有接触过这行。”
    做生意,不是过家家,说干,就干了。
    都是要经过一系列调研和准备的。
    周游既然投资了,肯定不会开那种家庭作坊式的东西,肯定是正规的大厂。
    “嗯,不急慢慢搞,我准备投资个几亿人民币,做的稍微大一些,你两根据各自贡献占比,要是有钱最好出一点,这样也能更上心。”
    周游话说的比较直白,也是实话。
    投个几亿,对他来说,就是小意思,扔了也不心疼。
    但在谢尔盖和老黄听来,那就是大投资了,
    他们倾家荡产也凑不齐啊。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