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1章 添丁进口
作品:《重生之悠闲人生》    晚霞漫天的时候,周游到了医院,
    伊娜正带着孩子在小院子里顽耍,一个挺着大肚子,时不时的还要用手托一下。
    这也是医生的要求,越是临产,越要适当的运动,这样有助于顺产。
    旁边还有护士跟着,极大的保证了安全性。
    小乐雪围着伊娜四周跑来跑去,
    飘散的长发,雪白的皮肤,还有那孩子特有的笑声。
    一下子温暖了周游的心。
    朝前快走几步,往下一蹲,双手张开,周乐雪已经冲到了他的怀里:
    “爸爸,爸爸。”
    “ua”
    亲了一口。
    “哈哈,送给你一枝花。”周游从一束花中间抽取了一支,递给小乐雪。
    周乐雪一手抱着爸爸,一手拿着花:“谢谢爸爸,剩下的是给妈妈吗?”
    “哈哈,这你都知道,你个小机灵鬼。”
    伊娜慢慢的走到周游身边,嘴角微微翘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蓝色大眼睛闪着光亮:
    “这好像是你第一次给我送花,谢谢你,亲爱的,我很喜欢。”
    周游对着伊娜的脸庞亲了一口:“辛苦了,亲爱的。”
    “爸爸,亲亲。”周乐雪也把小脸凑向周游。
    尹娜更加开心了,一家三口在晚霞的映衬下,齐了融融。
    “行了,乐雪,赶快下来,爸爸还没吃饭呢。”
    “哦,爸爸吃过饭陪我玩好不好,我吃过了。”周乐雪萌萌的说道,女孩子发育早,她已经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好的,没问题,你先去玩吧。”周游点了点头。
    接下来,尹娜带着周游一行人去吃饭,也都是熟门熟路了。
    “游哥,谢谢你的鲜花,不过我不辛苦,我愿意生孩子,也愿意养孩子,再说了,这也是女生的权利。”
    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外的差异。
    还是个别人的误解,或者说男女之间的对立。
    男女吵架,女方经常说的一件事就是:我都给你生孩子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你还这样对我。
    其实吧,要是男的也会生孩子就好了,这样大家谁也不会找谁,
    各自安好,多美的一件事。
    到时候,人类就会进化到,男男女女在一起,不是利益,就是友情。
    感情?
    不好意思,人类词汇里,没有这个词。
    周游是没想到伊娜能说出这样的话,在欣慰的同时,还有一些自己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天,
    除了回一趟家,简单看了看,又继续待在医院这边。
    换了别墅之后,场地大了很多,完全够住了,再生几个都够。
    第三天的早晨,周游觉得床上有些湿,立马醒了过来,翻身就看到伊娜已经醒了。
    正在那里呼叫护士呢。
    “游哥,羊水破了。”伊娜冷静的来了一句。
    不说是二胎了,就在医院里呢,怕什么。
    说完,又接着躺在了那里。
    不到一分钟,医生和护士,就推着车子过来了,把尹娜抬到车上送去做各种检查。
    尹娜的母亲跟在后面。
    周游早就吩咐过医生了,顺产有困难的话就直接剖腹产。
    天大地大,保命最大。
    周乐雪醒来之后,看到只有爸爸在,揉着迷糊大眼睛,奶声奶气的说:“妈妈呢?”
    “妈妈去给你生弟弟去了,我们玩一会好不好。”周游上前抱住小乐雪。
    “生个弟弟陪我家乐雪玩,这样爸爸不在的时候,等弟弟长大了,还可以保护乐雪。”
    小乐雪再早熟,也不懂这些啊。
    不住的点头:“玩,生个弟弟陪我玩。”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哪里知道再生一个孩子会分担父爱母爱啊。
    那是只有大了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也许等小弟出来之后,慢慢的才会发现,原来父母阿姨,只关注自己一个,现在居然都更加关心另外一个宝宝了。
    想到这里,周游把胡文美叫了过来:“新来的阿姨已经约好了吧?”
    “嗯,都提前安排好了。”胡文美利落的说道。
    “好,那就行。”
    周游是个感情动物,和乐雪相处久了,还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倾注了更多的爱在里面。
    自然不希望以后她长大后失望,
    就希望她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忍不住捏了捏她肉乎乎的小脸:“以后等弟弟长大了,他要是不听话,就让姐姐管教他好不好?”
    周乐雪小头直点:“嗯,妈妈管我,我管弟弟。”
    和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
    周游被逗的哈哈直笑。
    按照上次在里面待了差不多小半天,这次想着怎么也差不多。
    哪知道,不到两个小时,就有医护人员跑来告诉自己,已经生了。
    周游都吃惊了,忍不住问道:“怎么这么快?”
    “二胎会快一些。”护士简单解释了一下,其实也有特殊情况,会慢一些,但是整体都是如此。
    周游点点头,想起来以前母亲和自己说,姥娘他们那一辈生孩子的样子。
    上午还在地里干活,下午就生了,哧溜一下就出来了。
    当然了,这是生舅舅的时候。
    当时讲的时候,是过年期间,舅舅就在旁边坐着,脸色非常的尴尬。
    周游是想笑却不好意思笑。
    一个年代,一个活法。
    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
    跟着护士,进到了产房里,正在给孩子做一些基本的清理。
    小小的样子,嘴里娃娃大哭,第一次接触这个世界,适应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人类这个物种,要不是脑子聪明一些,按照进化论来说,根本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幼儿期,成长期实在是太漫长了。
    在古代原始社会,不知道都是怎么长大的,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刚出生就能站起来跑,几个月基本上就成半大小子了。
    哪里像人类这样,精心照顾十几年,都还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还严重的牵扯成年人的精力,
    怪不得末世里,一旦失去文明社会的庇护,人类就很难再次崛起。
    其他不说,就是等孩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都要十来年。
    中间的容错机制实在是太差了。
    孩子的名字也早就起好了。
    周乐山。
    自然的精灵,父母的宠儿!
    老家养殖场,也在忙碌着。
    在走上正轨之后,其实大家也都有所懈怠,
    要不是禽流感给大家上了一课,李宝银还真有些怕。
    去年过年前,分红的时候,周游的意思是想打造全链条的生态环境。
    刚开始没有听明白,还以为是养殖全链条呢。
    那知道农村自给自足全链条。
    这玩意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不过愿意投资是好事,农学院校干的就是这个,顺便再请几个教授过来,一起做大做强。
    “老李,你们这是到底要做什么,我怎么有些懵啊。”跟着来的几个教授有些看不明白。
    李宝银笑了笑,指着这里的大片土地,忍不住说道:“你们啊,学校那点试验点够干嘛的,这里,有钱,有资源,做实验,还能挣钱,管那么多干啥?”
    其实呢,他也不是很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现在物流多发达,农村也有集市了,干嘛非要自己搞,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各干一行,多好。
    “这倒是,住的地方也不错,旁边正在盖的是什么?”有人问道。
    周国勤在旁边解释说:“那是新的农庄,准备以后做家庭休闲旅游用,我们这边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有小山,有小河,再搞一点农家乐,农村游,也算是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了。”
    这是当初周游给出的解释。
    未来旅游是越来越流行,但是,他们这个地方特色还真不是很明显。
    周游这样说,也是找个借口而已。
    这次扩建的农庄很大,是按照能正常接待1000人准备的。
    所以,这里面的衣食住行都要做好配套。
    至于,投资,毛毛雨了。
    没有土地价格的话,钢筋水泥很便宜的。
    周游也不是建设那种高楼,最多三层小楼,大都是那种小独院子,保证了私密性。
    按照他的布局,这边除了要种时令蔬菜之外,还要有大棚种植。
    养殖场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这些组合拳下来,基本上全村人,除了老弱病残,都被带动起来了。
    大棚里面,要有各种蔬菜,这点要靠专家技术指导。
    所有的建设成本都是村集体出,收入和养护归个人。
    村里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免除了丰收卖不出去的尴尬。
    这项政策一出,全村人没有不响应的,至于,村里食言,那不至于,这么多年的口碑在哪里呢。
    最主要的是,村里算了一笔账。
    投入可能大一些,但是每年的产出,最多也就几百万,完全可以自己拿下。
    就算消化吸收不了,也可以有其他渠道,很多渠道。
    电商、超市,员工福利,都有去处。
    周游不是靠这个致富。
    真正的原因之一,就是到了时间节点,他会回到村里住,至少要保证自己能吃饱,
    顺便呢,给大家某一些小福利,多挣一点。
    别到时候是冬天,菜还要去外面买,怎么买?
    出不去的啊。
    周游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不理解,也理解不了,超出他们的认知了。
    从刚开始的养殖场,到后来的直播带货,还有中间给员工和村民的福利,换成一般的公司,根本不会这样干。
    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公司不仅没有亏钱,反正挣得更多,走的更稳。
    自己富裕是走不远的,最后的路,大概率就是搬出村庄,跑到其他地方。
    看起来是挣了很多,但是也多了很多的烦恼。
    那里有这样舒服。
    “周总没有催的很急,今年能搞定,明年能稳定产出就行。”李宝银也没给大家压力,
    再说了,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用他们这些教授,还真是有些屈才,大炮打蚊子了。
    可是,谁让周游给的多呢,
    人家虽然打的是蚊子,可是给的是炮弹的价格啊。
    他们村里这些年变化很大,除了基础设施配套,河流治理的也很不错。
    他们村里的小河,是上有水坝的一条分支,到他们这边之前,经过了三个村庄。
    也就是上游不治理,下游没办法。
    周国勤这几年一直在干的就是这个事情,虽然现在大家几乎不用河水了,但是这么好的环境,也不能天天看着这么脏的河水,无动于衷吧?
    刚开始,很难。
    哪些村子答应的好好的。
    “周村长,你放心,我们绝对都告知到村民,不往河里扔垃圾。”
    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听,
    转头就不管。
    没好处,还得罪村民,那个村干部是傻子啊。
    你们村是牛逼,可是我们有没有受益啊。
    持续了一年,没有多大改变,也是周游给出的注意:威逼利诱。
    “咱们沟通不行,让乡里去说,都是一个乡的,肯定会好一些。”
    “但是,单纯靠压也不行,农村吗,法不责众。”
    “还得给他们一些甜头,设立一个奖项,积极配合的给钱,就给村里,治理好了,以后每年都给维护保养费。”
    正好,也是和上面治理青山绿水的行动相一致,
    乡里也是积极在推,这个奖项放在了乡上,乡里也有动力去做。
    涉及的几个村,一看也有额外收入了,那肯定干啊,
    再说了,现在农村都有垃圾桶,也有人清运,只是很多人,还是会按照以前的习惯扔进河里,
    抓住罚几次就行了。
    没过多久,很快就治理好了。
    水质好,鱼儿自然就有了。
    延着河道,村里还稍微梳理了一下,打造一个小的沿河步道,中间还有专门垂钓的地方。
    这也是周游的要求,他喜欢钓鱼,当然是从钓鱼佬出发,
    就是,禁止电鱼,抓到就严惩。
    凡是有利有弊,河干净了,游泳的就多了,小孩子们不知道轻重,需要有人看着。
    堵不如疏,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延着河道专门找了一块平摊的区域,稍加梳理,就是一个天然的游泳场所。
    至于,建造一个泳池?
    别闹了,有这么好的自然水域,谁去游泳馆啊,
    水都是脏的!
    安排村里人专门看管,不就是出钱吗,大家都放心。
    王芳芳更是派人来当教练,直接刷满了好感度。
    其实,有些事情,想做,不是很难,
    难得是,私心太重!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