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备为其牵马,张飞赵云扫雪,刘升之究竟何许人也?
作品:《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大雪渐停,诸事议罢。
第二日,刘备提前通知幕府诸人,于成都南门相迎。
为了迎接刘升之入蜀,刘备已是给足排场。
一来,刘升之入蜀,代表的是天师道正式归附刘备。
二来,刘备也有心借此机会,将刘云引入仕途,也好警告一下那些对他心怀不轨之人。
诸葛亮听闻这等消息,也是迅速令下人整备周全。
沿途都由荆州兵严加看护。
自成都大城到南门四面哨塔、望楼皆是布置齐全,甲士森严。
心细如诸葛,他自然知晓,刘备亲自去接刘升之的用意何在。
此番,刘升之归来。
将蜀中豪右几番戏耍,那些豪右必定怀恨在心。
刘备令人迎接,也有耀兵成都之意。
让那些豪强们看看刘豫州麾下兵强马壮,宵小之辈,自然就不敢冒头了。
豪强方面,无须担忧。
剩下的就是东州士了。
马谡上前建议道。
“东州士积怨多年,怀恨在心。”
“如今火龙烧仓一案,又被刘升之查清。”
“难保,他们不会趁此机会,将其袭杀。”
“入成都,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在府中遥望着连绵蜀山,忧心忡忡。
“此事,也是我最为担心的事情。”
“东州士还掌握数万部曲。”
“庞羲等人手中还有兵权,一旦发起疯来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费祎拱手道“军师得找一个具备足够威望的人,前去安抚东州士。”
“天师道入蜀,乃是大事,决不能出任何差错。”
而这个人,必须具备东州士的身份,同时又能兼顾大局,这样才好说服。
“派谁呢”
费祎附耳轻声道“董公合适。”
诸葛亮思虑一阵,最终敲定了人选。
“没错,董公,最合适”
刘备府中,掌理府事的一共有两人。
诸葛亮乃是其一,第二個则是董和。
作为东州和荆州之间的桥梁,有些事儿,有董和出面开口。
东州兵便是想做乱,也得掂量掂量。
渡津外,东洲头。
自从刘备入蜀后,董和已许久没来过此地。
今日到来,许靖等人脸上大为诧异。
“这不是掌军中郎将么”
“不在左将军府中忙于政务,怎么有空回来看看。”
郄揖还是那般嘴硬。
即便是东州兵如今遭到多方打压,越发式微,可他仍旧倨傲自若。
董和倒也没跟郄揖交谈。
直接饶过此人,找到了最核心的庞羲和许靖。
此二人时任左将军府中的司马与长史一职。
虽说职位不低,但刘备却不放权。
这二人,也就是个空架子。
“庞司马、许长史。”
“董某今日前来,特有一事相求。”
许靖手握月旦评,面色不悦。
“呵呵,幼宰,直说便是。”
“咱们毕竟共事一场,即便你如今投奔了荆州人,可昔日之谊,我许靖还未忘却啊。”
许靖自是知晓当今局势之危。
刘升之手中捏着李异这张王炸,一旦万安仓的事儿被抖出来。
那他们也只能孤注一掷,冒死起兵。
现在,能多拉拢一个是一个。
先把董和安抚住,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董和直言道。
“刘升之即将入成都之事儿,我相信诸位应该清楚。”
庞羲一听到这个名字,嘴唇就开始哆嗦。
“刘升之若要回来。”
“主公打算将我等置于何地”
董和挺直身子,环顾众人。
“生地、死地、岂不由你自选”
“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刘升之,主公保定了,谁也动不了他。”
“若是东州士还惦记旧恨,非要与天师道不死不休结果是什么,诸位应该明白。”
“我董和素来愚笨,却也明白该收手时,就收手。”
“司马、长史莫要自误啊”
话里打着机锋。
眼睛里藏着暗笑。
庞羲顿时感觉背后一阵恶寒。
这个凛冬,对于东州士而言,当真难过。
董和这些元老,陆续背叛。
法正、孟达一系在外自立门户。
东州士在蜀中的势力不断被荆州人蚕食。
现在又来了一个天师道。
庞羲无奈道。
“唉幼宰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我等如何自处”
“一旦让刘升之进入成都,他能放过我们”
刘循冷声道。
“不要抱有期待了。”
“自从,庞统战死雒城下,我就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好结果。”
“如今刘升之来了,不过是给刘备一个杀我的理由而已。”
“你们谁都逃不过一死,听信董和的话,就等着尸首无存吧。”
“不如”
刘循眼光狠辣,已然开始摸向腰间佩剑。
庞羲按住了刘循,使了个眼色。
这年轻人果然藏不住话。
董和一套,你就全招了。
“幼宰,黄口孺子,不必与他计较。”
董和斜睨了一眼刘循,又故作风轻云淡。
“无碍”
“不过,刘升之按下火龙烧仓的事情,没有公布。”
“诸葛孔明深知内里乾坤,亦是毫无追究之意。”
“此二人,皆是想与东州士驽力除贼,并肩杀敌,不想蜀中人尔虞我诈。”
“如此心意,难道诸位还不明白。”
“刘升之已经给了退路,东州士就不要在固执了。放下恩怨,并力杀贼,方是正道。”
众人陷入沉默。
被捏住了把柄,东州士自然不会甘心。
毕竟,刀斧握在敌人手中。
杀与不杀,全看刘云心情。
庞羲本来都做好鱼死网破的打算了。
可刘云这一手操作,又是让他看不明白了。
要杀就杀,大不了我们造反,硬来一场死斗。
可你捏着刀子,不下手是什么意思
心怀不安的郄揖追骂道“董和,你到底是哪边人”
“我们东州士倒台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现在刘备用完我们了,想卸磨杀驴,你以为你能幸免”
董和摇头道。
“董某虽然生在荆州,可祖上却也是巴郡人士,我在蜀中与诸位相善多年,荆州与东州两派,都是在下至亲,自然不想手足相残。”
“今日刨心而谈,是想诸位明白,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我董和愿意以性命保证,只要诸位在此收手,主公绝对不会为难。”
董和作为掌理刘备府事的要员。
他的话,基本能代表刘备的意思。
这句话一锤定音,已经是不计前嫌,给了东州士一条退路。
只要你今后戴罪立功,以往的事儿,刘备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提是,天师道入蜀这件年末最重要的大事儿,你不能掺和。
“怎么办”
所有人都看向许靖,作为东州士名义上的最高决策者。
许靖的话,能决定整个局势。
“既然有幼宰保证,那我们自然愿意从命。”
“老夫愿意放弃旧恨,与天师道驽力抗曹。”
董和笑道“如此甚好。”
东洲头外。
许靖难得的作出恭谦的姿态,带领众人目送董和离去。
未几。
满眼不甘的刘循斥责道。
“许公,你当真以为刘升之入成都后会放过我们”
“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得不防啊。”
郄揖亦是气量狭隘之人,不能忍受刘云欺辱。
“若是让一个米贼公然骑到老子头上张狂,老子还不如跟他拼了。”
“许公,你不动手,我陪刘公子下手。”
许靖不复多言,他转身慢慢走回屋中。
寒风刮过他的长须,老者打了个哆嗦。
他每走一步,地上的积雪,都被踩出噗噗声。
“看看这雪,多白,多轻巧。”
“从天落地,也终是要染上尘埃的。”
庞羲不解道“许公,这是何意”
许靖脸色不变,眼眸却望向那深深地脚印。
“咱们东州士,已经触及到刘备的逆鳞,不能在动手了。”
“但是咱们不动手,蜀中豪右却可以下手。”
“跟那群蜀人合作简直是耻辱”郄揖大骂“我的父亲,就是死在这群狗贼手上,更何况咱们东州士跟蜀人斗了几十年,他们会放下仇怨”
许靖摇头道。
“过去肯定不会。”
“但现在,绝对会”
庞羲困惑道“为何”
“因为”许靖目光唏嘘,看向青城山“因为我们都更恨刘升之。”
敌友因时而变,因势而异。
许靖久久凝视着那一步脚印。
他踩得不是雪,而是那些注定要坠入凡尘的天才。
“那些该被踩在脚底下的贱奴,这辈子都不可能站起身来。”
“哪怕,他是从天上来,终究逃不过这个命运。”
汉末大时代的洪流,滔滔滚滚,非人力所能阻挡。
而里面裹挟的泥沙,又何止千万斤。
“他刘升之,自诩清流,逆天而行,要疏通黄河水,澄澈天地清,他已是成为蜀中世家大族的死敌。”
“刘升之,注定会死。”
“就像吴起、商鞅、李悝、苏秦有谁能够善终呢”
庞羲、郄揖、刘循闻声点头道。
“许公所言是也。”
“让他们斗吧斗吧。”
“咱们东州士,要坐山观虎斗了。”
蜀郡,成都。
东州士被安抚过后。
天师道入蜀将再无阻拦。
诸葛亮和董和却也不傻,深知东州士元老狼子野心。
只是目前碍于对方手中握有兵权,怕激起兵变,只得暂且安抚。
先得把天师道一事安排妥当,再行收拾。
不多时,府外传来马谡的声音。
“军师,主公回来了”
“好啊。”
听到刘备有惊无险的回到成都,诸葛亮亦是快步出门相迎。
另一边。
刘云和刘备的大队,下过青城山,绕过江原县。
便一路北上,畅通无阻。
到达成都南门。
依稀可见寒波江面上,渡桥荡漾。
蜀中多水流。
成都金城汤池,皆是人间胜地。
刘云纵马在前。
检江和郫江两条水流环绕城南,向东滚滚而去。
刘备心知刘云不曾来过成都,便沿途细说道。
“城南有两江,渡过万里桥,在通行江桥。”
“便可直达江桥门,从此进入,便可抵达成都最繁华的赤里街。”
“赤里街我听阿翁说,赤里街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张琪瑛满眼放着星星。
圣女,多年不曾离开汉川,自然是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满目好奇。
众人骑马通行,闻言皆笑。
刘备亦是开怀道。
“圣女所言不假,这赤里街,北据巴汉之食,南拥三蜀之富,东接荆襄奇珍。圣女有意,入城便可自玩。”
刘云也早听赤里街乃是秦代所建,自古繁华,又问张飞。
“翼德将军府邸,可在此繁华地”
张飞摇头道。
“俺常年在巴西阆中,成都只有一宅,在少城。”
“如今走江桥门入得乃是大城。”
刘云恍然大悟。
汉代的城池,形制复杂。
入南郑那般巨城中,大多是两城并存。
成都州治在大城,郡治则在少城。
平日里,蜀郡太守和左将军府的事务,其实是分开处置的。
刘云未行几步,刚过万里桥。
又见成都西南面立着一座孤城。
可此城并未作外援犄角之用,整个城中彩旗飘扬,尽挂着绫罗绸缎,蜀锦丝绸。
眯眼望去,城头写着“锦官城”三字。
料想,蜀中产锦之乡,尽在此处。
刘云也是心思细腻之人,每到一处,都小心观察,仔细询问。
处处城防、要害、渡津、街市都是记在脑中。
穿行万里桥,渡过江桥。
成都的南大门江桥门,便映入眼帘。
自秦代便不断修缮的城池,至今已颇具规模。
刘云初见成都,确实要比南郑城富丽堂皇。
还不等众人下马。
诸葛亮已带全城幕僚,出门相迎。
“主公辛劳。”
刘备下马道“孔明,诸事安排妥当否”
诸葛亮亦是点头。
“主公放心,城中百姓、官吏皆已通知到位。”
刘备追问道“张天师何在”
话音未落。
张鲁的马车,便已从城中出现。
张琪瑛、张卫各有一辆车架。
车上,旌旗飘扬,绚烂耀目。
众人皆是不知刘备有何打算。
不过,刘备为表尊崇,亦是煞费苦心。
“迎张天师归汉”
一声令下。
全城吹角阵阵,鼓声滔天。
一片沸腾中,城上甲士,城下执戟震地高呼。
“迎张天师归汉”
“迎张天师归汉”
“迎张天师归汉”
百姓皆是望尘遮道,排在两侧围观。
自从刘备入蜀后,蜀中就没弄过这么大的阵仗了。
百姓们冬日无事,自然是前来看戏。
费祎负责宣读文章。
“镇民中郎将,沛国张公祺,世受国恩,屡世汉臣。”
“祖孙四代,于蜀中布道,治民救疾,安养水土。”
“如今,皈依左将军幕府,诚乃留侯归汉。”
“备当上表天子,以沛国张氏,刨符定封,荫受国禄,万世永昌。”
话音落,两列甲骑开道,军师将军诸葛亮,亲自作为车夫,为张鲁执鞭策马。
掌军中郎将董和,亦为张卫车架。
张琪瑛的马车,则由蜀郡太守杨洪亲自护送。
车马随风,沿途甲士山呼不断。
排场大到了极点。
沿途百姓,皆是震惊万分。
“诸葛亮、董和、杨洪这等人物亲自驾车”
“这些人是什么来头能得到刘使君这般高看”
知情者笑曰“还能是谁,汉川的米贼呗。”
有识者闻言劝道“呸呸呸,这话可不兴说。”
“从今以后,人家是天师道的圣贤了。”
“要不是天师道在汉中击败了曹贼,我等还不知道得在山里躲几年呢。你现在能带着妻女老小,安定生活,全靠天师道殊死作战。”
“做人,得念着人家的恩。”
那豪右被骂的脸色涨红,吭不出气儿。
蜀中百姓对天师道,倒没什么抵触,毕竟五斗米教走的就是基层路线。
天师一家入城,百姓们或有欢呼,只有豪强们心中暗自咒骂。
只是,天师一家走后,过了多时,仍不见刘备踪影。
百姓们心头不禁困惑。
“刘使君怎么还不入城,难不成有谁要比张天师还重要,需要他亲自迎接”
“不清楚”
一片议论声中。
城外。
唯有刘云一人在后。始终无所动静。
庞德望着马队远去,不禁问道。
“升之怎么就咱们被留在外边了”
刘云亦是搞不清刘备、诸葛亮怎么安排的。
按理说,他在汉川立功最大,就算功名归于张天师的名下。
但功臣,不该没人迎接啊
刘备素来礼贤下士,纵然把刘云当成自己人。
可,该有的排场,也不会落下。
还不等刘云思虑。
一只手忽然牵住了刘云的马缰。
刘云低头一看,居然是刘备
“升之,备,亲自护送你入城。”
刘云闻言心头大惊,连忙下马。
“刘使君此非人主之礼。”
“使不得啊。”
刘备宽慰一笑。
“当年,周文王请太公出山,亲自背负八百步。”
“升之有大功于益州,备,只是当牵马小厮,又有何不可。”
刘云仍是觉得不妥。
“主君在下牵马,有违君臣名分,云,岂敢从命。”
张飞大大咧咧,哪管那些规矩,直接从后一把将刘云抱上了白马。
“升之,你就别推辞了。”
“俺大兄,这是在帮你立威呢。”
赵云、陈到等人亦是几番劝诫。
刘云不好拒绝,只得从令。
“多有逾越,使君见谅。”
刘备笑道“升之宽心,备,自有安排。”
江桥门,冬日暖阳下。
不见来人。
百姓们纷纷期待,最后登场的刘备会带谁入城。
一片聒噪中。
金鼓声响。
陈到亲率白毦兵在前开道。
“来了来了,是白毦兵。”
“刘豫州要来了。”
一片期待之中。
江桥门口,白马盎然。
竟是张飞、赵云在前沿途扫雪。
刘备亲自在后牵马而行。
那马上的青年,面如寒梅冷峭,身如峭壁孤松。
暖阳拂面,似冰雪骤开。
城内少女一笑如放花千树,千娇百尽竟喜颜。
“这是哪家的公子”
“怎生得这般好看”
少年意气的蜀中才士,亦是眉头紧皱,心有不甘。
嫉妒,憎恨,厌恶,羡慕,多重神情不断交错。
“能让刘使君如此高看,甚至屈身牵马张翼德和赵子龙也为其扫雪开道。”
“此子,究竟何许人也”
一片困惑,满心不解。
不时有,啮咬后槽牙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如今,整个蜀郡都想知道,此人身份。
“这人到底是谁啊”
俄顷。
躲在人群中的辛宪英挤出人群,掩面笑道。
“这位呀,就是在汉川之战力挫十万魏军的孤胆英雄。”
“月旦评,榜首第一人。”
“青城山上,刘升之也。”
一话惊四座。
少年少女们望着那青年目尽骇然。
良久后,惊呼、恼怒、叹息之声,亦不曾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