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三十七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

作品:《糜汉

    魏军密使并未等候太久时间,他就看到马超与姜维联袂从屏风后走出。

    只是等两人出来后,马超不再有所言语,甚至都懒得再搭理这位魏军密使,他径直走入了内帐。

    当然在离去之前,马超还是留下了象征性的一句话“尔等之事,但听姜校尉决断。”

    魏军密使一开始还不知道,马超口中的姜校尉指的是谁。

    但当姜维走到他身前自报身份后,颇为机灵的魏军密使连忙谄媚地对着姜维连连叩拜。

    哪怕没听过姜维的名声,但从马超的话可知,眼前这位姜校尉可谓深得马超信任,知道这一点便也够了。

    看着趴伏地上的魏军密使战战兢兢的样子,姜维倒也没没废话。

    他半蹲在魏军密使的身前,在魏军密使抬起头与他眼睛对视芝士,他缓缓说道

    “朱灵所请,我军可应。

    然接下来该如何做,我军要全权做主。

    如何”

    姜维的语气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询问,可实际上却透露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威严。

    这是眼下大汉的国力给他的底气。

    而姜维的要求,魏军密使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再又连连三次叩拜后,一声激动地应答声传来“唯。”

    怀揣着密信的魏军密使,趁着漆黑的天色回到了城墙之下。

    在借着手中微弱的火光找到那一根送他下来的绳索后,想急切回到潼关的魏军密使,连忙用力拽了那根绳索数下。

    一直等在城墙之上的陈校尉,此刻手中正紧紧拽着那根绳索的另一端。

    因为内心中的紧张,哪怕天色寒冷,但陈校尉的手中还是不断冒着冷汗。

    他派出的使者离开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但直到现在他还未归来,这不禁让陈校尉觉得事情是否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

    难不成马超不屑于他们请降一事,直接将他派去的使者斩了

    就在陈校尉由于心中猜想而忐忑不安的时候,他手中握住的绳索终于有了动静。

    当手中的绳索动起来之时,撩动的不仅是陈校尉冒满冷汗的手心,还有他那颗惶惶不安的内心。

    陈校尉没有片刻犹豫,他亲自动手与几位壮士,将城下的那位密使拉了上来。

    不久后当密使被成功拉到城墙上之后,陈校尉连忙走到他身前,焦急地问道

    “如何”

    尽管陈校尉将声音压得很低,但是那名密使还是将陈校尉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的。

    不安,紧张,以及期待。

    在意识到陈校尉心中现在有这么复杂的情绪后,密使并未有所拖延,他从怀中快速取出一封密信交至陈校尉的手中。

    语气中有着自豪与欣喜,密使弯身道

    “大事成矣”

    听到密使的禀报后,陈校尉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同时心有所感的他,不由得于黑色中发出了一句感慨

    “天命,真复归大汉也”

    天寒地冻之下,陈校尉口中散发的热气,于摇曳火光下清晰可见。

    而这一团热气随风飘摇,缓缓上升,好似在象征着什么。

    该起事咯

    在许褚死后的几日之内,潼关内外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间。

    城外的汉军并未马上对潼关发起进攻。

    但潼关内的任何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出身将门的夏侯霸更是知道,眼下马超之所以未对潼关发起进攻,主要原因在于他要等着他后续的大部队到达。

    而哪怕城外汉军尚未对潼关施放过一箭,但随着时日的发展,潼关内的人心正以一种不可抑制的趋势持续动荡着。

    毕竟城外汉军打造攻城器械的声音累日不绝。

    毕竟城门上许褚的尸体尚未被魏军收入城中。

    这两件事只要有一件事未发生改变,那么城内的军心,民心,就会一直陷入持续动荡的境地中。

    这个道理,不需要是将才才能懂。

    只要驾马在潼关内稍微走一圈,潼关内那股抑制不住的颓丧气氛,就会劈头盖脸的扑来。

    刚刚被城内颓丧气氛扑了一脸的夏侯霸,眉头紧锁地回到了府中。

    夏侯霸的才能算不上当世一流,但他不是眼瞎,更不是纨绔子弟。

    夏侯霸知道要是继续这么下去,那么他或许坚持不到援军的到来,潼关就会被汉军攻破。

    就在夏侯霸忧心忡忡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位将校求见。

    这位将校正是陈校尉。

    在原本夏侯霸接手潼关之前,陈校尉才是潼关的主将。

    再加上陈校尉是豫州人士出身,所以夏侯霸对陈校尉一向颇为信重。

    见是陈校尉请求会面,夏侯霸想都没想,就让人将陈校尉带了进来。

    陈校尉的名字为陈佐,他是颍川陈氏的子弟。

    当年曹丕称帝之时,豫州士族一直是支持曹丕称帝的中坚力量。

    而颍川陈氏在陈群的领导下,更是为曹丕称帝之事,鞍前马后了不少“法理依据”。

    有着这层渊源在,夏侯霸对陈佐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在陈佐进来后,夏侯霸连忙让陈佐入座。

    面对夏侯霸的客气,陈佐倒也不推辞。

    只是在坐下后,陈佐还未等夏侯霸出言询问,他便主动开口对夏侯霸问道

    “眼下潼关内人心惶惶,敢问将军有何对策。”

    见陈佐寒暄都还未寒暄几句,就提起他眼下最心烦的一件事,夏侯霸本能地有些不喜。

    可一想到士族都是这副脾气,加上别看陈佐当下只是一校尉,但夏侯霸知道背靠颍川陈氏的陈佐,即将迎来一次升迁,所以他也就按捺下了自己的脾气。

    勉强地挤出一副笑容,夏侯霸叹了一口气后应道

    “强敌在前,外援未知何期,敢问可用何计”

    夏侯霸的回答,充分暴露出他的不自信。

    当然以当下潼关魏军面临的局势,夏侯霸的束手无策倒也算情有可原。

    可惜,陈佐不满意。

    既然他给的最后一次机会夏侯霸没把握住,那么陈佐也不会有所犹豫。

    深吸一口气后,陈佐拱手对夏侯霸进言道“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

    面对陈佐的进言,夏侯霸再也霸不起来了。

    “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

    思虑之下,夏侯霸勉强用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他的畏敌之举。

    可陈佐又岂是那么容易打发的人。

    更何况当下他有备而来。

    似乎早就料到夏侯霸会这么说,所以当夏侯霸说出以上的理由后,陈佐并未出言劝夏侯霸出战。

    他话锋一转言道

    “纵贼军势大不能击,虎侯尸身亦当收也。”

    听到陈佐的这句话后,夏侯霸下意识地又想找个借口推脱。

    可他的话还未说出口,陈佐就紧接着言道

    “不击敌,不收尸,城内军心不振,我军等不到援军的到来。”

    一个有力的理由,瞬间化为一把重锤狠狠砸向夏侯霸。

    让夏侯霸再也说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无奈之下,夏侯霸只能言道“何人愿往”

    许褚的尸体被挂在城门之上,是魏军的耻辱。

    夏侯霸倒不是说从未派人去收尸过,可马超似乎早就知道魏军会有这举动,便派出汉军内的善射骑士巡游于潼关城外。

    一旦发现有魏军想为许褚收尸,那么那些善射的汉军骑士,就会张弓搭箭将下城的魏军的击杀。

    当然纵使是善射者,也不能说能百发百中。

    但魏军本就军心萎靡,汉军的善射骑士不用将下城的魏军全部射死,只要射死几个,剩下的魏军也就会吓得不敢再下城了。

    努力几次后,夏侯霸见收尸不易,也便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夏侯霸问陈佐这句话,就是希望陈佐能推荐几位勇士来完成这个重任。

    看着有所期待的夏侯霸,陈佐缓缓答道“人选佐来安排,只是还需将军的将令协助佐。”

    见陈佐愿意安排人,夏侯霸眼神一亮。

    他顾不上深思陈佐的请求,连忙就写了一道将令交到陈佐的手中。

    待从夏侯霸手中接过将令后,陈佐眼神中闪过一丝窃喜。

    没有多耽误功夫,陈佐就带着夏侯霸的将令离开了大堂。

    看着陈佐离开的背影,夏侯霸的眼神中有着期待。

    若真能顺利将许褚的尸身救回来,那他心中的忧虑就会少却许多了。

    在潼关的一处军帐内,朱灵遥望着夏侯霸府邸的方向不知在想着什么。

    身为举事的发起人,朱灵自然知道陈佐当下正在做什么。

    而看着朱灵的目光一直聚集在夏侯霸的府邸方向,朱灵身旁的一位心腹问道

    “将军可是担心陈佐会临时背反”

    哪怕朱灵眼下只是一军司马,但朱灵的心腹还是习惯称呼他为将军。

    而朱灵的心腹会问出这句话,也许不是他认为朱灵在担忧这一点,而是他自己在担心这一点。

    听到心腹的担忧后,朱灵转身看向他问道

    “为何会有此担忧”

    为何

    朱灵心腹觉得这个担忧绝非是空穴来风。

    没有过多思考,朱灵心腹就对着朱灵言道

    “陈佐乃颍川陈氏近支。”

    朱灵心腹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一则含义是说明陈佐与陈群的关系颇为亲密,而陈群一直以来便是曹魏皇室的铁杆支持者。

    另一则含义嘛,世家一向是看利益而动的群体。

    难保他们不会因为利益,而临时变卦。

    毕竟那一夜的密议旁人并不知道,陈佐若是临时变卦,世人也不会给他扣上一个不信的脏名。

    不得不说,朱灵心腹担忧的很对,但他还是不够了解世家这个阶层。

    听完心腹的担忧后,朱灵不由得大笑起来

    “正因为陈佐乃世家出身,正因为陈群乃是魏帝密友,故而吾不会担忧陈佐会临时反悔。”

    “曾几何时,颍川陈氏,难道不是为天下人膜拜的汉室忠臣吗

    时移世易,时移世易”

    更何况,两头下注是世家千百年来都会做的事。

    这一层原因朱灵并未明说。

    大笑之后,心中笃定的朱灵对着心腹言道

    “去将吾那一件最红的衣裳拿出来。

    王师入城日,又岂能无红旗相迎乎”

    或许是为了锻炼姜维,这几日军中的事务,马超都交由姜维主理。

    而天资聪慧的姜维,很快就展现出他个人非凡的军事才能。

    哪怕从未主理过军务,但这段时间以来,汉军的一切军务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段时日来让任何人来都会觉得,城外的汉军一直处于摩拳擦掌的态势中。

    而姜维也并未等太久,就在今日日落后,姜维等来了他这几日一直在等待的讯号。

    听到潼关城内有火光在以着特定的频率晃动后,甲不卸身的姜维登时站起身来。

    这是他与朱灵约定的暗号。

    在得到暗号后,姜维带着上千夜间视力良好的汉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潼关慢慢逼近。

    与此同时,陈佐凭借着手中的将令,成功取得了城墙上的指挥权。

    完成这一步后,陈佐以要夺回许褚尸身为借口,命城内的魏军打开城门。

    城墙上并非没有忠于夏侯霸的将领,但陈佐在取得指挥权后,就以其他理由将那些将率暂时调离城门处。

    这样一来,城门处的魏军自然都听陈佐的指挥。

    尽管有不少魏军心中诧异,陈佐为何会冒险打开城门,毕竟前几次欲夺回许褚尸体时,夏侯霸为保险起见都未让士卒打开城门。

    可眼下陈佐有将令在身,加上魏军士卒觉得有夜色掩护,故而倒也对这一点有着太多的质疑。

    只是当城门缓缓打开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完全忠于陈佐的魏军,趁着身旁的同袍还未反应过来,纷纷挥刀砍向身边的同袍。

    这突如其来的异变,不仅让许多忠于夏侯霸的魏军丧命,还让打开的潼关城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潼关城门处的混乱,很快被隐藏在不远处的姜维得知。

    在得知这一点后,姜维命人吹响了战鼓声。

    当战鼓声响起的那一刻,上千汉军便如狼似虎地朝着潼关城门冲去。

    数百支火把瞬间在黑夜中亮起,宛若星星之火般,快速席卷过潼关城门前的层层拒马,最后来到了潼关的城门处。

    对于一座关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城门。

    眼下潼关的城门对着汉军敞开,那么潼关的归属,已经可以宣告着易主。

    而当上千汉军不断朝着城门处涌入潼关的时候,夏侯霸才后知后觉地于府中得知了这件事。

    在知道是陈佐下令打开城门之后,夏侯霸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原来陈佐是想这么为许褚收尸

    陈佐,我大魏的官你不要了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