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晋江独家

作品:《六零养娃美滋滋

    夏明扬做了种种设想。

    他知道小樱胸怀壮志, 对蓝天充满了向往,他想帮一把, 可他的记忆尚未恢复, 对部队上的事儿不是很清楚,也不好随便打听。

    夏明扬从阅览室出来,就去找夏明申。

    “二哥, 部队上什么时候招女兵啊”

    “老三,咋关心起这个来了”

    夏明申觉得奇怪。

    “二哥,你就说一下嘛”

    “唔,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去问问大哥,他在机关里,消息比我灵通”

    夏明扬留了心,就想瞅个机会问问。

    营区跟机关不一样,电话不能随便打,写信也不方便。好在, 大哥是做宣传工作的, 经常下基层。

    这天,夏明言来到营区,就被夏明扬盯上了。

    他拉着大哥去了背静处。

    “大哥,我问个事儿”

    夏明言一听是招女兵的事儿,就笑了。

    “老三,你打听这个干嘛”

    “大哥,我就是想问问”

    夏明扬缠着不放, 夏明言就透露了一点。

    “老三,部队上隔个两三年会招一批女兵,有通信、护理,还有文艺兵,今年还没听到动静”

    “大哥,如果有消息,就透露一下呗”

    夏明扬两眼放光。

    夏明言好生奇怪,就追问道“明扬,你老实交代,准备做甚”

    “哥”

    夏明扬嘿嘿笑着。

    虽然有求于大哥,也不能露出口风来。

    夏明言借着机会,把大院的情况说了一下。尤其是那些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让明扬记着,省得闹笑话。

    “明扬,那些照片不都认过了嘛,见了面要主动打招呼哦”

    “哥,您放心吧”

    夏明言又叮嘱了几句,还说见了杜梅要热情一点。

    夏明扬“嗯”了一声。

    心说,对其他人可以热情,唯独这个杜梅不行。

    他不记得小时候的事儿,可潜意识里觉得夏明扬对杜梅并不感冒,甚至有点回避的意思。

    七月中旬,稻子熟了。

    夏季抢收开始了,村里忙成一片。

    柳志江参军走了,柳根发和小樱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天一亮,就下地割稻子,从早忙到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冯玉兰也下地参加抢收,五个娃娃就交给了林阿婆。

    林阿婆每天过来,看着娃娃。

    小家伙们不但会爬,还会坐了。一排五个,白白胖胖的,坐在大床上,咬咬手指,拍拍栏杆,听到铃铛响,就“啊啊”地叫着。

    一个娃娃还好,五个娃娃一起叫,那动静可不小。

    林阿婆吵吵得头疼,就跟小樱抱怨了几句。

    柳小樱心说,亏得大床圈着,不然还真没办法。

    要说,五个娃娃很少闹人,就是赶在一起拉粑粑尿尿,让人吃不消。

    林阿婆也发现了,就说“樱子啊,这娃娃咋跟赶集似的,都凑在一起啊”

    “奶奶,这叫心灵感应”

    林阿婆不晓得啥是心灵感应

    只知道大虎是带头的,其他四个都听大虎的。

    可哪个是大虎呢看着都一模一样。

    柳小樱就给大虎的手腕上套了红线圈,好识别出来。

    这时候,学校也放假了。

    志远和志广就挎着筐子,下地捡稻穗。俩人戴着草帽,弯着腰,把散落的稻穗捡起来,做到颗粒归仓。

    收割、晾晒、打谷脱粒、扬场、入库。

    一连忙了两个星期,夏收才告一段落。

    村民们晒得脱了一层皮,黑黝黝的,一笑就露出了一口白牙。

    柳小樱也晒得面色发红。

    新稻谷下来了,队里的粮仓满了。交了公粮之后,家家户户都分了“口粮”。这是按照人头来分的,五胞胎也算一份儿。

    柳根发用“娃娃车”推回来两麻袋稻谷,堆在库房里。

    还有自留地也有出产。

    收了几担玉米棒子,摊在院里晒着,金灿灿的一片。

    柳小樱瞅着粮食,踏实了许多。

    相比起去年,南山村的情况好多了。

    村办食堂解散了,家家户户自己开伙,也能节省一点。这跟地方上的政策有关,有的村子食堂还未解散,口粮都集中在队里,不如领回家吃得滋润,也容易造成浪费。

    像崔队长的老婆,就是借着食堂卡公家的油水。

    有的人吃得多,摊到大家嘴里的就少了。

    夏收过后,日子又恢复了正常。

    柳小樱忙着出工、巡逻、织补渔网,外加上打猎。

    她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也没功夫想那么多了。

    这天,柳小樱又收到了汇款单。

    看到“捐助”二字,稍微舒坦了一些。

    那个家伙牵挂着她和娃娃,只是离得远没法照面,写信也不大方便。

    柳小樱捏着汇款单,朝东港方向望去。

    虽然什么都看不见,还是下意识地朝那边望了望。

    回到家,冯玉兰看着汇款单,忍不住问道“樱子,又是部队上捐助的”

    “是啊”

    “樱子,夏同志也不宽裕,你跟人家说说,不要再捐了”

    “嗯”

    柳小樱怕娘怀疑,就赶紧应下了。

    要说,夏明扬一个月才领多少津贴每个月寄二十块,是有点儿多。

    柳小樱想给夏明扬写信,可一想到邮票要八分钱,就舍不得了。

    有这个钱,买鸡蛋多好啊

    说到鸡蛋,柳小樱就瞅了瞅院里的小鸡。

    一半是公鸡,一半是母鸡。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公鸡就可以宰了吃肉了,母鸡留着下蛋,不用像现在这样到处找鸡蛋了。

    立秋后,天气还很热。

    村民们都开始存吃的。

    除了粮食和鱼干之外,还弄了一些干菜和海菜。

    柳根发一家也做了储备。

    自留地里栽了萝卜、南瓜和红薯,地头上长满了野菜。志远和志广挖野菜回来,除了喂鸡,剩下的就洗干净晾干,做成干菜。

    一个月下来,攒了一大包,留到冬天吃。

    人一闲下来,就会想心事。

    每天早上,冯玉兰都瞅瞅黄历,嘴里说着“志江走了快俩月了,咋不来封信啊”

    “娘,部队上有纪律,封闭训练严得很”

    柳小樱宽慰着爹娘。

    她也想大哥了,在一起时不觉得,大哥一走,就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到了九月初,柳志江终于来信了。

    新兵训练头两个月,很难熬,他硬是咬牙挺过来了。给家里写信却没提这个,只说驻扎在南港,吃得很好,有大米、白面和蔬菜,不用挂念。

    柳根发看着信,总算放了心。

    冯玉兰捻了捻信纸,说“这娃娃,还不多写点就这一页纸就完了”

    “娘,部队上训练紧张,哪有时间写信啊”

    “樱子,你再给娘念一遍”

    冯玉兰听不够,柳小樱一连念了三遍。

    她知道娘挂念着大哥。

    儿行千里母担忧,等到五个娃娃长大了,她是不是也像娘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今天感冒了,稍微短小了一点

    ,,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