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宝黛

作品:《红楼香菱之兄的科举之路

    何尘有些失望“你一向最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今日何故对林大人的家事说三道四”

    甄栩低下头“是学生今日行事莽撞,还请老师责罚。”随即想到,自己说话无用,但或许让老师去劝劝林大人会是可行的呢。

    又道“学生斗胆再说几句。学生总是做些怪梦,老师也是晓得的。昨夜我便梦到一个女孩子在荣国府里总是哭,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今日在书房里见到林家小姐,惊觉梦中那哭泣的姑娘与林小姐十分相似。因此”

    何尘知道他要说什么“盐政上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如海兄本是皇上派来的,如今夹在多方之中,举步维艰。林小姐已经不能留在扬州了,把她送到荣国府才可保林小姐平安。”

    甄栩想到老师带自己来扬州后的一连串举动,也明白这样的无解之局,几人能做的实在太少,也无法再多说什么。

    之后的数日,林如海和老师何尘都忙得厉害。甄栩反而像是来歇息度假的,他每日去书房看一会儿书,然后便会与黛玉“偶遇”。

    或许是失去了母亲和弟弟的陪伴,黛玉身边只剩下丫头婆子,唯一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就是甄栩这个外人了。

    两个人一道读完了大唐西域记,又看了周王游行记,一来二去,竟成了书友。

    可惜这样闲适的日子终究是短暂的。不过几日功夫,又有客人来到林府。

    不过,这一回是老熟人贾琏和薛宝钗。

    薛姨妈本放心不下女儿,打算陪着她一起去京城,被宝钗拦下了“妈妈不用担心我,倒是约束一下哥哥吧。他前阵子才打死了人,若是独自留在金陵,恐怕更没人能管他了。还有家中几个仆从,仗着咱们家的势,也不知在外面做些什么。”

    薛姨妈只好作罢,替宝钗准备了四五个丫头嬷嬷并七八个家下人,又塞了几车东西给贾府“你们到时,恐怕已近中秋,正好给你姨母家中多带些节礼。虽然闺中时我和她关系最好,但少了人情往来,再亲近的亲戚心中也有几分计较。”

    宝钗应是。

    贾琏等人到了扬州便直奔林府,见了甄栩也不惊讶“甄贤弟将来春闱到了京城,一定来府中坐坐。”

    甄栩早就猜到林如海日常都被人盯着,可自己进了林府便没有出去过,外面却连甄栩这个人都知道,未免有些可怕。

    也不知老师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贾琏虽然是纨绔子弟,可毕竟家族盘根错节,消息源甚多,这一回也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警告。

    他回过神来,笑着对贾琏拱手道“那小弟就大言不惭,先谢过琏二哥了”

    甄栩与贾琏在这边叙旧,林如海见了薛宝钗的随行和节礼,不由暗道为黛玉上京准备不足。

    他原是为着如今自己在风口浪尖之处,女儿上京便低调些为好。

    可两个女孩子一道进贾府,又都是表姊妹,若是玉儿陪行的仆从和物什太过简朴,那些势力的丫头婆子说不得便要摆布玉儿。

    林如海想到此处,把管家叫来“小姐上京,我看人手有些不够,再添个一个丫头一个婆子。还有节礼,比夫人往年的旧例再添一半。”管家应诺。

    却说宝钗来了林府,本是不好走动,一个人在房里闷着。好在不过修整一日,第二天便要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了。

    宝钗对于此行北上,既有些担忧又十分期待。她握着手中书卷,心思实不在这上面。

    忽而听到有人轻轻叩门,莺儿来报“小姐,林姑娘来了。”

    宝钗颔首“请她进来吧。”

    黛玉原是听说有位皇商家的小姐要与自己一同上京,便想来看看。进了房门,见一个温柔可亲、肌肤微丰的女子走过来。

    与自己想象中的商贾之家的女儿不同,这位薛姑娘看起来秀外慧中,倒像是书香门第的女儿。

    黛玉福了福身“薛姐姐,我是黛玉。”

    宝钗也对这位巡盐御史的女儿十分好奇,她笑着扶起黛玉“原来是黛玉妹妹。”

    她边说边打量黛玉,用帕子掩着嘴笑了“原来世间灵秀之气都汇聚在了妹妹这里。”

    把黛玉说得不好意思起来“薛姐姐说笑了。”

    宝钗笑道“我说得才是实话呢。我名宝钗,妹妹叫我宝姐姐便好。”

    黛玉应了,姐妹两个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或问对方有没有吃药,或问对方书读到哪里了。

    黛玉只觉得虽然日后不能与甄家那位哥哥再见,可有宝姐姐旅途作伴也是极好的。

    送走了钗黛二人及贾琏,甄栩与老师便也准备次日回金陵去。

    夜里,忽然听到窗户一声响动,有个纸团被扔了进来。甄栩静静地捡起纸团,只见上面写着“弟安,勿忧,来日再见”

    甄栩想了片刻,一笑,也不开灯,继续睡去了。

    走了十余日,金陵城中并无甚新闻,依旧繁华如昔。

    甄栩回到家中,却看到母亲与几个姐妹俱都闷闷不乐,尤其是翠儿,眼睛已经肿成了桃子。

    封慧与儿子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从脸上露出个笑来“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你老师的事情办得可还顺利”

    甄栩不欲让家人卷入斗争旋涡中,道“老师带我拜见了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林大人甚是平易近人,扬州也是个少见的繁华之所。”

    “那便好。良姜,给栩哥儿摆饭”封慧只怕儿子在外面吃不好。

    甄栩道“母亲,我不饿,不忙着摆饭,倒是母亲和妹妹们怎的不高兴了”

    封慧一叹“唉这事都怪我。你外公说要给翠儿找个好人家,恰好那官媒人来了,我也觉得是件好事,便让你外公与官媒人商量。谁知,官媒人给说了好几家,你外公非要选个老头子,那富商虽说有钱,可都年近五十了”

    “翠儿妹子不过十四岁,那人也等得”甄栩难以理解。

    “可不是嘛,我都不晓得那老头子怎么想的,儿子都快和翠丫头差不多大了。”封慧就差登门去骂了。

    甄栩就要去找外公说理,封慧拉住他“没用的,已经订下了,翠儿及笄之后便要嫁过去。”

    恰在这时,谷芽过来禀报“栩哥儿,周家公子来了。”

    甄栩一拍脑袋,居然把周恒给忘了,他们家离开金陵也就这两三天的事情了。

    才刚走到前院,就见周恒气势汹汹地走过来“甄霁明,你去扬州几天,就把我抛在脑后了若是我今个儿不来,临行之前怕是也见不到你了好你个没心没肺的,枉你师兄疼你这么几年”

    甄栩听他说话语带哀怨,到后面越来越离谱,马上赔罪道“师兄,好师兄,别说了。是我的不是,我今日也才刚到家。”

    “不若到我书房去,张妈听说我回来,预备了许多果子糕点,正好给师兄赔罪了。”

    周恒哼了一声,走在前面,方向正是甄栩的书房。

    甄栩嘴角微微翘起,就知道有了吃的,师兄就会好说话许多。

    “你和老师在扬州办的事情如何了”周恒左右手各有一个糕点。

    甄栩忍住笑意,正色道“其实我并不甚清楚,老师每日早出晚归,但事情进展并未告知于我。”

    周恒想了想“也对,这事情终究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知周大人可定了下任履职之所”甄栩似乎尚未听他提起。

    “现在朝中正吵着盐政之事,我父亲还得回京述职后,再做下一步打算。”周恒说起这个,倒有了几分同知公子的品格。

    两人正闲聊着,有人敲门进来,甄栩一听这敲门声就知是晴雯,却瞥到周恒突然放下手中糕点,正襟危坐。

    “周哥哥也在,我来的可是不巧了,你们两个想是正在谈正事吧。”晴雯看了眼周恒,抿嘴一笑。

    周恒忙道“怎么会呢,许久不见晴雯妹子一面,妹子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说完只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脸涨得通红。

    甄栩看出来周恒的心思,原还想打趣两句,又想到今日之后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替他解围道“妹妹也来尝尝点心,我俩不过说些闲话。”

    谁知坐了片刻,周恒又只顾着吃东西,竟说不出一句话了。

    甄栩也不知道这两人有何故事,只好缓和气氛道“说起来,老师为我推荐了梁溪的江东书院,听说那里的教授学问极好,只是离家须得一日路程,我还未想好是否要去。”

    晴雯听了,面露不舍“哥哥才回来没些日子,就又要求学去了,应天府学不好么”

    甄栩摇摇头“不是不好,只是先生说府学对我并无太大作用。”

    “江东书院能人辈出,如今朝中次辅大人和吏部尚书均出自江东书院,师弟不妨去看一看,待个两三年再考举人,也来得及”提到前途之事,周恒又认真起来。

    插入书签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