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子不器

作品:《科举之以学为贵

    二百余位贡士身着进士服早早的来到了宫门前。

    “王兄。”众人纷纷同会元王稷打招呼。

    王稷一一回礼。

    “师弟, 心情如何”文斐然笑道。

    王稷同陆其珅对视一眼, 他们看似平静, 心中却难免还是有着忐忑和激动。

    钟声回荡。

    禁闭的宫门一扇接一扇打开。

    从王稷他们这里看过去, 金銮殿就正正好好的嵌在门中。

    此刻文武百官们也在宫门前根据官职高低排好班列。

    直到一内官传旨“陛下召见。”

    文武百官才走进宫门, 贡士们跟上。

    比起板正到有些僵硬的贡士们, 百官虽然不会失礼, 但是举止神态比贡士们轻松许多。

    他们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群小雏鸟,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大周最年轻的会元王稷。才学闻名天下,最近八卦缠身。

    最重要的是, 这蓝色的进士服穿在这样兰亭玉树的少年身上,实在吸睛。

    不少人想看看王阁老会是什么表情,谁知今早就

    没在宫门口看到他人。听说昨晚陛下犹豫许久, 最后阅卷的八位大员特许睡在了宫中。

    每过一道门, 守卫便要检查百官官印和进士学印。在贡士做官之前,这铜龟学印便是他们苦读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结果。哦, 状元不是, 在中状元后铜龟印可以换成银龟印。

    陆其珅将检查过的进士印收回, 如果不是气氛太严肃, 他定然会笑出声。典林十岁就拿银龟印了, 他现在才混个铜的。每天为了维持师兄的颜面压力好大

    到了大殿外,御史开始点名, 纠察百官们是否有未到之人,还会记录百官们的失仪之举。

    此刻, 八位考官归于百官之列, 文阁老为首。

    “陛下宣百官进殿”

    “陛下万年”百官入殿。

    不多时,站在殿外的传旨内官开始向贡士们大声传达殿内旨意。

    “神际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殿试,取癸亥科进士及第三人,进士出身六十人,同进士出身一百二十三人。”

    “陛下圣恩,特许一甲第一名绶正六品,第二三名绶从六品,二甲六十人绶正七品,三甲一百二十三人从七品。”

    贡士们,不,现在是进士们了。

    进士们心中大喜,竟然真的没有潜学,可以直接做官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能做到相应品阶的官职,而是能做此品阶之下的官职。比如状元,最高可做正六品官,如果没有空位或者其他原因,也可能做七品官。

    此刻金銮殿内,正在读旨的,是礼部尚书阮莲鹤。

    “神际十七年,癸亥科一甲第一名。”

    “祖父。”

    “稷儿。”王阁老那时还是王尚书。

    “你的论语读的如何”

    小王稷年幼的脸蛋十分可爱,他板着一张脸,却还是藏不住那一丝得意。

    “孙儿已经倒背如流。”他等待着祖父的夸奖。

    可惜王尚书并没有夸赞他,“稷儿,你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不是正常吗”

    小王稷眨了眨眼,好像是哦。

    “除此之外呢”

    王稷急忙补充,“论语注疏孙儿也已经背下了”

    王稷见祖父并未露出满意之色,声音越来越小。

    “你懂论语吗”

    “懂。”

    “看过注疏便是懂吗那祖父考考你,何为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只求一技之长,不能满足于现状,仿佛将自己至于器中。”

    王稷观察着祖父的神情,可惜什么都看不出。

    小王稷试探着说道“孔圣人还曾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王尚书点点头“那为何器”

    “有用。”

    王尚书终于笑起来“没错,有用的才叫器,没有用便是不器。那为何君子不器呢”

    小王稷微微张着嘴,有些迷糊。

    王尚书并没有为王稷讲解,而是哈哈大笑起来,“稷儿,只背书并不够。”

    “王稷。”

    阮莲鹤说出这个名字后,百官皆下意识的看向王阁老。

    这位老人不露悲喜,仿佛与他无关。

    皇帝见状笑起来“宣他入殿吧”

    殿外传旨内官“神际十七年,癸亥科一甲第一名王稷。入殿面圣”

    王稷面容沉着,唯有一瞬间乱掉的呼吸泄露了他

    难得的不平静。

    王稷踏出班列,其余进士的目光落在他挺直而消瘦的背影上。

    有陆其珅带着笑意的感慨,也有文斐然的释怀,有甄洛呈的果然如此,也有高深墨等年纪不小的进士的复杂心绪。嫉妒、羡慕、崇敬等等情绪,王稷都甩在了身后。

    踏进金銮殿的第一步,才是他登上舞台的开始。

    “臣,王稷,叩谢圣恩。”

    阮莲鹤继续念道“神际十七年,癸亥科一甲第二名陆其珅。神际十七年,癸亥科一甲第三名高深墨。神际十七年,癸亥科二甲第一名文斐然。”

    “二甲第二名,桑梓辛。”

    “二甲第三名,杨华庭。”

    “甄洛呈。”

    “崔旭先。”

    “谷沧忌。”

    “管羡知。”

    “进殿面圣。”

    殿试的前十名能够被皇帝召见,而其他人,只能听到自己的名次后在殿外叩拜。

    十人在殿下站好。

    皇帝面带笑容,看起来对这群英才十分满意。

    “王稷。”

    “陛下。”王稷上前一步。

    “你出身蒲州王氏,祖父是一品内阁大学士,父亲是连中六元的王侍郎,而你,是大周最年轻的状元。王家真不愧是百年世家,才能人才辈出啊”

    王阁老心中咯噔一声,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过誉了。”

    “唉”皇帝摆摆手“王卿家不要说,让王小卿家说。”

    “陛下,臣幸因王家底蕴,自幼便得了个天才的虚名。家中长辈的教导养育之恩,王稷无以为报。”

    “你拿了状元,不就是最好的报答”皇帝笑道。

    “臣拿状元,并非为光耀门楣,并非为报答亲长。而是为报答陛下与大周百姓。”

    王阁老的脸色阴沉,王稷这话,基本就是明着向所有人表态,他王稷和王家没关系。

    百官心中激动,这新鲜瓜吃着真爽。

    皇帝哈哈笑起来“王卿家,你有个好孙子啊”

    王阁老艰难的假笑感谢,这话听到所有人耳朵里都像是在骂他。

    “举贤不避亲,王小卿家这样的人才,王卿家何必为了教导后辈故意将王稷的卷子打叉呢虽说朝堂之上都是公事,但在这个时候,朕许你们私一回。”

    “王卿家不如就在此时此地,嘱咐王小卿家几句吧”

    皇帝带头搞事情,百官眼睛锃亮的看向王家祖孙三代人。就差掏出瓜子咔咔磕。

    王阁老叹了口气,看着已经高出他一头的孙子,这是他最大的骄傲啊人人艳羡的王家美玉。

    “王稷,你可明白何为官,何为臣”

    “下官不明白。”王稷躬身作揖,语气没有半分波澜。

    王阁老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好一个下官,看看这个小白眼儿狼六亲不认的样子

    “既然不明白,为何来考科举难道你对高中后的一切都没有半分准备”王阁老语气颇重。

    “下官为今日,准备了十二年。”

    “不知大人可还记得,下官五岁时,大人曾问下官,何为器。”

    王阁老一愣,他不记得了,王稷说这个要做什么

    王稷笑笑,祖父记不记得他无所谓,这个问题是他的,而他已经明白了。

    皇帝倒是好奇起来“莫非其中还有轶事王小卿家说来听听。”

    “是。”王稷声音悦耳,讲故事时的语气节奏十分引人入胜。

    “臣五岁时,因过目不忘之能,已经背下所有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一日,王大人考校下官,问论语学的如何。臣颇为自傲,回注疏也能倒背如流。

    大人便考道,君子不器是何意臣按注疏做答。

    大人又问,何为器。臣答曰,有用。

    大人继续问,不器便是无用,为何君子不器

    臣无言以对。”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你今日可懂了”

    “是。”

    王稷看向不过耳顺之年便满头华发不见一点儿黑的祖父,缓缓说道“君子不器,是因为他已经成过器。”

    “他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有用之人。”

    你们家的王稷,真是成器啊有出息将来必成大器这话他听的太多了。

    “成器,是天下所有长辈望子成龙的期盼。成器了还不够,还要成大器。有用还不够,还要有大用”

    皇帝感叹“天下亲长期盼慈爱之情啊”

    “可是器,永远都可以继续大下去。没有尽头。”

    “就像这只野兽,永远被禁锢在四周的陷阱之中,这就是器。被禁锢驯服之后,对驱使他的人有用,

    便是成器了。”

    “这”

    王稷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这太挑战他们的常理了。

    王阁老看向他“你便是这么理解器的”

    王稷笑笑“孔圣人所说的,形之下者谓之器就是这个意思。”

    “成多大的器,依旧是下者。”

    卧槽这也太敢说了怎么地你还想做上者连皇帝都惊了,你这是在砍头的边缘疯狂试探

    王稷越发自若“为何君子难得因为成为一个工具并不困难,人人可成。

    难就难在,君子要亲手打破自己。即便遭受粉身碎骨之痛。”

    “陛下,臣无意做人人可成之器,仅仅为陛下与大周做些人人可做之事便欣喜自得,便停滞不前。若是如此,陛下为何选臣为状元若是如此,臣如何对得起圣恩”

    “臣之大愿,便是大周在陛下治下,开前人未有之盛世”

    “臣不器,器非明主之能臣。臣不器,无用于望臣成大器者。”

    皇帝凝视着王稷,看来他压对了。

    这个王稷还真是第二个顾长明,只能作为孤臣为

    他所用。

    “王稷。”皇帝意味深长的笑了“好一个君子不器。”

    “你这样的臣子,才不愧为大周的状元。”

    你对王家不器,是君子,可对帝王,君子就是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