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品:《带着交易系统穿六零

    等到林建国种下的种子发了芽,秋老太那边托人送来口信了,让秋爱华去抱几只小鸡崽回来养。

    这么大的好事儿秋爱华可不能错过,现在公社管得严,每家每户的鸡都是有数的,鸡崽也不能随便孵。

    这次秋老太还是给大队里将要新来的几个知青孵的呢,孵鸡崽自然会有几个损耗,孵的时候便多加了几个鸡蛋进去。

    知青下乡了,队里不仅要给她们准备住的地方,还得把斗笠背篓什么的农具准备好,石拱桥大队的日子好过,大队长还专门给知青们准备了鸡崽来养。

    现在倒是便宜了林建国他们,正好给分了家的林建国家里留几只养养。

    等林建国从大队上回来,秋爱华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他,林建国也很高兴,忙着给小鸡崽编鸡笼子。

    大包山大队的手工合作社便是专门做竹编的,林建国自然也是竹编的一把好手,中午从大队的手工合作小组里拿过来一些竹篾,一个下午就编好了一个大大的鸡笼。

    秋爱华也找了个破碗作为鸡食盆,林远志听说了,还专门去柴房拿出来一捆谷草,给小鸡崽做了一个窝,几人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小鸡崽的到来。

    等到星期六,林远志放假了,林建国就收拾了东西,带了一捆挂面和十几个鸡蛋,和媳妇儿孩子一起去拜访岳父岳母。

    临走之前,林建国想了想,还专门从地里移出来几颗西红柿、生菜和空心菜的小苗,打算给岳父岳母家也种上一点儿。

    岳父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农民的本分还是没有忘,也是个侍弄庄稼的好手,这些小苗说不定能长得不错,林建国以后要是不会了,也能过来取取经。

    秋老太一大早就得了消息,今儿特意没有去纺织小组上工,一大早就起来打扫了屋子,把小鸡崽们也放出来找食儿吃。

    等到林建国他们上门的时候,秋老太正忙着折四季豆,盘算着今天的午饭呢。

    林建国带着林远志走在后面,秋爱华打头阵先进了门,秋老太一上午都惦记着,时不时就要望一下门口,这不,秋爱华刚进门,秋老太久发现了。

    秋老太赶紧放下手中的菜篮子,拍了拍手,迎秋爱华她们进来。

    “咋现在才来呢路上晒吧让我摸摸看,有没有出汗,出汗了还是得塞一条隔汗巾,不然待会儿又得感冒”

    秋爱华赶紧打断了秋老太的念叨“妈,你放心,我们都走的阴凉地方,没怎么出汗呢来,你看悦悦,她都没有出汗呢”

    秋老太摸了摸外孙女的背,又摸了摸女儿的额头,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个时候林建国背着背篓,牵着林远志也到了,秋老太赶紧把他们几个迎进去,倒了三碗早就晾凉的开水,让她们解解渴。

    林建国喝了一大口凉白开,把背篓解下来,一大把挂面放在一边儿,剩下的地方都垫了干净的谷草,鸡蛋都一个个码好放在上面。

    林建国把鸡蛋一个个拿出来,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鸡蛋一个都没有破呢妈,待会儿小鸡崽也可以放在谷草窝上面。”

    秋老太倒吸了一口凉气,小声说道“咋又拿这么多东西过来你们的鸡还没有养好呢,这些鸡蛋都是你们分家的时候攒下来的”

    说着,秋老太便作势要把林建国掏出来的鸡蛋往背篓里面放。

    林建国赶紧按住秋老太的手,摇了摇头“不是,不是,那鸡蛋我们也吃了大半,平时也没俭省亏待自己,这些鸡蛋算是我们孝敬长辈的。”

    说完,林建国就进门把秋家的鸡蛋篮子拿出来,把带来的鸡蛋全都一个个放进去。

    秋老太叹了一口气,勉强接受了女儿女婿带过来的鸡蛋,索性还不过去,不如安心收下,以后多走动多补贴一点儿就是了。

    秋老太又抱起那一把白面条“那这面条呢今年新到的小麦,你们就这么祸害了咋用得着磨这么细这么白呢得有多大的损耗啊咱们庄户人家,口粗,看吧,多浪费啊”

    秋爱华赶紧开口“哎呀,妈这是去年的麦子,老林家舍不得吃,分家的时候分给我们的,新的麦子不是出来了吗我们就把旧的麦子换成了挂面。”

    秋老太心疼地眼角直抽抽,暗自打算去把房梁上那一小块腊肉取下来,也给女儿女婿一家补贴补贴。

    “那咱们今天就做豆角焖面,再熬点儿红薯粥,让你们吃个痛快”

    豆角焖面也是秋爱华没听过的菜式,她洗干净手,打算跟去厨房帮忙,林建国则忙着带小林悦,抱着她去后面的自留地转悠。

    这个时候,堂屋外面露出来一个光溜的小平头,秋衡小朋友听见了外面的响动,放弃了写字,来找林远志玩儿了。

    “远志弟弟,我们去看小鸡崽吧”

    林远志还记得这个难得的朋友,林叔和秋姨暂时又不在,他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跟上秋衡。

    七拐八拐之后,秋衡带着林远志来到了秋家的柴房,柴房外面有个柴垛子,下面就是秋家的鸡窝。

    林远志趴下来往底下一瞧,鸡窝空空的,看来鸡妈妈带着孩子们找食儿去了,这时候,林远志听见鸡叫声了,两人赶紧顺着鸡叫声寻过去。

    原来鸡妈妈正带着毛茸茸的小鸡崽在院子后面的草地上捉虫子吃呢鸡崽子还小,身上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绒毛,在太阳下晒得更加蓬松了。

    两个小孩儿慢慢靠过去,等到鸡妈妈炸毛威胁他们的时候才赶紧停下,现在就能看得更加清楚了。

    小鸡崽崽的嘴是嫩黄色,尖尖的,小翅膀和绒毛融为一体,不时扑腾几下,肚子下面是嫩黄色的小脚,扒拉着脚下的泥沙。

    “衡衡哥哥,我们给它们抓虫子吃吧”

    秋衡点了点头,去柴房拿了两把镰刀出来,和林远志一起刨地,草根泥土翻飞之后,两人竟然真的翻出来好几条蚯蚓。

    林远志不怕这软软的,不会咬人的东西,把蚯蚓一抓,就慢慢靠近那群小鸡崽,鸡妈妈已经狂躁起来,林远志只好把蚯蚓远远扔过去。

    小鸡崽们看到从天而降的食物简直乐翻了天,鸡崽群顿时沸腾起来,可惜鸡多虫少,小鸡崽们只能用幼嫩的尖嘴撕扯争抢,把蚯蚓撕得七零八落才一口吞入,嗦囊都被坠得像汤圆那么大。

    看鸡崽吃得那么欢,两人很受鼓舞,又挥舞着镰刀打算大干一场。

    可惜门前传来了秋大哥和秋大爷的声音,秋衡赶紧拉着林远志把镰刀放下,飞奔进东屋提起石板假装在写字。

    “爸,大哥,回来了今天去上工了吗”

    “诶,爱华回来了来逮小鸡崽吗”

    秋大哥和秋老爷子洗了洗手,虽然他们一个是公社学堂的副校长,一个是学堂的老师,但为了更多的公分,到了假期的时候他还是会去地里上工。

    秋老太把那一盆豆角焖面端出来,问了一句“倩倩还没有回来吗还在合作社缝衣服呢”

    话音刚落,林倩的声音就到了“妈,我回来了爱华她们今天过来了吧说好了要来逮小鸡崽的。”

    秋爱华赶紧应了一声,林倩就已经到了家门口,手上还提着一朵脸大的鸡枞菌。

    “哎呀,你在哪儿找到这么大的菌子运气可真不错”

    林倩把鸡枞菌放下,洗了洗手,开口道“就在回来的路上,张家阿叔家的田坎旁边儿,老大一个,被草掩住了,幸好我眼睛尖,不然得让蚂蚁吃了”

    秋大哥回厨房去端碗,林建国去拿了筷子,把红薯粥盛上,今天的午饭就能开动了。

    鲜香味儿十足的腊肉豆角焖面自然是获得了一致好评,连两个小孩子都能吃大半碗,平时吃腻了的豆角也有了新的滋味儿,引得人口水直流。

    吃完了午饭,秋爱华和秋老太把碗筷都收拾洗干净了,秋大哥和秋老爷子也没去上工,陪着林建国聊了聊天。

    秋老太则把秋爱华拉过去说悄悄话“你那天让我打听的事儿我已经打听到了合作社同意让你加入,不过是计件算公分,你后天来纺织小组领活儿干就行”

    秋爱华激动得语无伦次,只能不停地说些感谢的话,没想到自己这么大了,还得靠长辈的面子去找一份工作

    秋老太安慰地按了按她的手,又转移话题,开始和她聊些别的事儿。

    两个孩子也不得空,得了大人的允许,石板字也不写了,忙着去院子边挖地,掏蚯蚓给鸡崽子吃。

    天色不等人,很快,天边的晚霞便飘起来了,秋老太赶紧把小鸡崽都聚在一起,仔细挑了精神的四只,多的一只自然是为了预防早夭,后面再凑不够三只鸡。

    “放心吧,我养了这么多年的鸡,这四只鸡崽都是母的,你们好好照顾,养上几个月就可以生蛋了。”

    秋爱华点了点头,把四只小鸡崽都捧起来放进垫了谷草的背篓里,四只小鸡崽或许是感受到了威胁,紧紧依偎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秋老太又几步跑去厨房,拿了几把青菜、几把豆角、几个黄瓜和一个南瓜出来,把那谷草小窝拿出来,先把这些瓜果蔬菜全都放进去。

    “哎呦,刚刚忘记了,你们分家了,那老林家也没给你们分菜吧来,这些瓜果蔬菜你们先带回去,谷草窝和鸡崽子放在上面。”

    秋爱华也没拒绝,现在他们确实缺这些,林建国倒是又提了一句,让秋老太把今天带来的秧苗都栽上。

    秋老太赶紧答应了,几个人又折腾了一会儿才把背篓收拾服帖。

    林建国把小林悦递给秋爱华,又一把背起背篓,再把林远志拉过来“好了好了,给奶奶说再见,我们带着小鸡崽回家啦。”

    林远志乖乖地打了招呼,秋老太也笑着点了点头,趁着氛围还没有沉重起来,秋爱华赶紧告别,带着一家人出门去了。

    秋老太追过来,倚靠在门前,看着林建国一家人越走越远

    林建国背着背篓,咳嗽了一声,粗声道“爱华,别伤心了,咱们现在住得近,以后多回来看看好不好”

    秋爱华抹了一把眼角,小声应了一声,而后便跟在林建国后面,夕阳下,一家四口的影子越走越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