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逮着大汉薅羊毛(二)

作品:《我向古人直播史同文

    卫青是大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而刘彻又是个实权皇帝。于是,桐女士开始脑补了。

    大将军功高震主,皇帝能不心生忌惮吗,出手打压吗一山不容二虎,大将军能容许另一个对他存在威胁的将军的存在吗,在利益面前,血缘亲情又算什么

    阴谋论完了,就可以付诸行动了。在她的笔下,卫青战功赫赫,声名远扬,位高权重,引起了刘彻的极大忌惮。

    正好这时,霍去病开始斩露头角,于是刘彻开始扶植霍去病来打压卫青。

    对此,真正被刘邦忌惮的韩信都要哭了。

    你家的打压是臣下将军,尚主平阳,与帝骖乘吗

    真正的打压不应该是扶持卫青的政敌,夺走卫青的兵权,废了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然后杀了卫青吗

    如果这也能叫打压,他也想要卫青的同款打压啊

    但霍去病明面上与卫青作对,实则是为了安刘彻的心,间接保护卫青。只可惜,卫青并不领情。

    外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对此,小肚鸡肠的卫青不顾血缘亲情,暗中下手谋害霍去病,想要除摔他。

    于是,深陷于权力斗争的霍去病,被他所敬爱的舅父背叛后,心灰意冷,幸得女主陪伴温暖,决定与她诈死私奔。

    “歹毒蠢妇,安敢如此编排大将军”刘彻气到七窍生烟,来回踱步。

    卫青看到刘彻对自己的维护,心下一暖,望向天幕的眸光,一下子冷了下来。

    陛下这么好的人,竟然会被这般污蔑,真该死啊

    “什么嘛,舅舅和陛下才不是这样的人”霍去病望着水幕中被污名化的卫青和刘彻,气鼓鼓的。

    什么仇什么怨啊,专挑他一家黑,敲里马,听见了吗

    刘卫冰点论的洗脑包,我上回已经破过一次了。卫霍不和的洗脑包,咱也不知道又是怎么传出来的。

    霍去病算是卫青带大的孩子,两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儒是个小吏,因为职位调动原因在平阳侯处任过一段时间职,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任期满后,霍仲儒回到了原籍,从此音信全无,所以霍去病很长一段时间并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

    所以,我大胆的推测一下,霍去病生命中缺失的父亲部分,很有

    可能是由舅舅卫青补上的。

    碰瓷霍去病的玛丽苏经常喜欢偷走的一个梗,就是鹿触事件。

    鹿触事件的起因,是李广之子李敢刺杀了卫青。

    在漠北之战中,卫青意外遭遇了匈奴单于主力,却因为李广,赵食其所部迷路,未能及时包抄而让匈奴单于成功逃走。事后,李广羞愧的自杀了。

    “陛下,臣知罪”李广得知未来会因为自己而延误战机,大吃一惊,连忙请罪。

    “你”刘彻刚和卫青计划起了漠北之战,便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沉默了一会儿,刘彻亲自扶起了李广,道。

    “李老将军年事已高,这次就先不用出战了,还是把机会先留给年轻人吧。”

    李广毕竟是他祖父时期的老将,刘彻还是得给人家留点儿面子。

    “诺”李广苦笑了一下。

    自己终究是落伍了,跟不上新时代的作战手段了。

    封不上侯就封不上侯吧,他也想开了。

    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却误以为是卫青逼死了李广,对卫青怀恨在心,找机会刺杀卫青,却没有成功。

    卫青看在李广的份上,没有与李敢计较,并隐瞒了下来。但霍去病却没法坐视舅舅被人欺辱而坐事不理。

    在不久之后的甘泉宫狩猎上,霍去病一箭射杀了李敢,为舅舅报了仇。

    而刘彻选择包庇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即鹿触事件。

    “去病,你啊你”在李敢已经逝世的时空,卫青一听到鹿触,还是头痛不已。

    当众射杀朝廷命官,这说出去,就是霍去病身上无法洗去的污点了,他的政敌可以以此借口来攻击他,

    更何况,你当着皇帝的面射杀人家的臣子,倘若换成不是刘彻的君王,难道不会对你产生忌惮而除掉你吗

    “舅舅,我知道错了,你就别说我了,好不好”霍去病可怜兮兮的求饶道。

    “好啦,去病,仲卿说得对。”刘彻替霍去病打着圆场。

    “办事儿要学丢聪明点儿,像什么暗杀啦,下毒啦,朕觉得都比鹿触强。”

    “陛下,您这是在教坏去病”卫青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

    这君臣两人,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咱就是说,外甥就能为了舅舅公然射杀朝臣了,可见舅甥俩的感情相当好,你还你跟我阴谋论舅舅打压外甥,你自己觉得

    ,这合理吗

    当初我在史书上读到这一段时,也是感觉霍小将军相当的苏,难怪玛丽苏会盗用鹿触梗了。

    在这类中,李敢通常都是先得罪或觊觎女主,然后男主霍去病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箭射杀李敢。

    说着,水幕上还播放了大造遥电视剧的部分片段。

    甘泉宫围猎中,李敢与李夫人私会,被霍去病和女主金玉撞见。

    而卫家人借着这个机会,设计让霍去病误杀李敢,想以此除掉他。

    “陛下,臣万万不敢,求陛下明鉴”李敢惊得冷汗直流,连忙跪下请罪。

    刘彻却并没有让他立即起来,只是沉默的盯着他。

    一柱香,两柱香,不知过了多久,跪到了李敢双膝红肿,刘彻才放过了他。

    “朕知道,电视剧演的不是真的,你没这个胆子觊觎朕的后妃,但是”

    “大将军仁厚,不计较,朕的眼里,可揉不得沙子。“刘彻的声音毫无一丝温度。

    ”要是你真的像天幕说的那样拎不清,敢伤了大将军一分,朕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

    天幕说的是未来之事,刘彻没法以此迁怒现在的李敢,但敲打敲打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浅嗑一下茂陵三宝了。

    为什么叫茂陵三宝呢,因为刘彻,卫青,霍去病都埋在茂陵,且陵墓的距离很近。

    这里我就不得不告一下状了。报告平阳公主,你的臭弟弟阴奉阳违,明明说好了让你和卫青合葬,结果你俩之间隔了一千三百米,你弟弟却和卫青才离一千米。

    “皇姐,你听朕狡辩,呸,解释”刘彻一脸心虚。

    救命,天幕怎么什么都往外说,这让他很是社死。

    再说了,他又不可能亲自去测量茂陵,风水好不就行了,他怎么知道距离会这么尴尬啊。

    平阳公主并不说话,只是笑得一脸核善。

    咱就是说,刘卫霍有木有一家三口的即视感啊。

    众所周知,汉武朝的大臣是消耗品,尤其是丞相,刘彻换丞相比换衣服还勤,不合心意就废掉。

    刘彻在位期间任命了十三位丞相,其中病死了四人,因罪撤职了四人,因罪自杀了两人,还有三人被处死。

    公孙贺在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时,曾经痛哭流涕,死也不接受丞相这个烫手山芋,怕一个不小心就小命不保了,但还是被刘彻

    强行按到了丞相之位上。

    果不其然,公孙贺在巫蛊之祸中被陷害入狱,丢了一条小命。

    但就是这么个刻薄寡恩的刘彻,却独独对卫青给予了最大的信任,生前让他位极人臣,死后享尽哀荣,你品,你细品,嘿嘿嘿

    一听到林雅略带猥琐的语气,刘彻就知道大事不妙。

    好像上次她嗑什么c,用的也是冋样的语气。

    对此,刘彻生气,刘彻不开心,刘彻有意见了。

    真是的,我和大将军之间纯纯的君臣情谊,从天幕嘴里转述出来,为什么总是那么奇怪啊

    而反观公孙贺,感动的都要哭了,觉得天幕真是他的知己啊。

    说得太对了,丞相这个高危职业,谁当谁没命

    “你对朕是有什么意见吗”刘彻有些不善的望着公孙贺。

    “没有,陛下。”公孙贺委屈巴巴的挤出了一丝笑容。

    “好了,陛下,别生气了”卫青有些无奈,开始哄起了刘彻。

    有了卫青的解围,刘彻被顺了毛,表情平静了下来。

    总算逃过了一劫的公孙贺,有些心酸酸。

    咱们的陛下是有种双标在身上的,对大将军如沐春风,对大将军以外的无关人士吹面寒风。

    刘彻年轻的时候,干坏事儿喜欢打着他姐夫平阳侯的旗号,导致平阳侯的风评经常被害。

    而野史中说,霍去病干坏事儿的时候,也学着刘彻,打着平阳侯世子的旗号,这谁看了谁不得夸一句亲父子无疑呢

    望着曹襄怀疑的眼神,霍去病恍惚中看到了大夏天的飘起了飞雪,一个冤字扣在了头上。

    我不是,我没有,你相信我

    到底是谁在破坏我的风评啊

    由于桐某的一部清穿改编的电视剧的热播,桐某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她对卫帅和武帝的抹黑,影响了相当多的一部分脑残粉。

    因为这部,一些年龄较小,不明是非的未成年粉丝讨厌上了卫帅和武帝,甚至发展到了私下组团前往茂陵,在卫青和刘彻的墓上刻侮辱性的词汇,并发到网上炫耀。

    视频中,一群少男少女,怨毒的瞪着卫青的墓碑,趁着人少的时候,拿着石头在上面恨恨的刻着字。

    “卫青就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去病哥哥那么好,他凭什么伤害他”脑残粉谩骂道。

    卫青的心猛的揪了一下,感到了一

    股强烈的心痛。

    自己的墓碑被破坏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无底线无三观文人的痛恨。

    一个文人,难道不该对自己写出的东西负责吗。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历史,加以合适的想象,而不是凭空捏造,歪曲历史。

    你是赚的盆满钵满了,可有想过你坑害了多少孩子

    成年人的三观已经形成,知道什么叫明辨是非,不会为了一本偏听偏信。

    那孩子呢,尚且不懂事儿,他们知道些什么,你给他们灌输错误的思想,这属于毒害下一代,放到大汉,是要被诛九族的

    现代的和电视剧,与古代的话本,评书,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话本戏剧为了艺术效果,通常会渲染冲突,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个忠臣良将会被一定程度上抹黑,成为狡猾奸诈,残害忠良的奸臣佞将。

    广为流传的隋唐演义中,有苏定方陷害罗家将的情节,让许多被误导的观众把苏定方错认成了奸臣。

    事实上,苏定方是唐初的一代名将,擒王灭国,战无不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