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为难

作品:《农家子的科举逆袭之路(女穿男))

    浙省,  曲定府,南街。

    张二赖子双手撑着胡同墙壁,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他觉得自己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以前他常在南街的互市里混,时间久了这些小贩们也逐渐乖觉起来,基本现在只要他到这互市里转上一圈总能得些东西,  有时遇到怕事的还能讹来不少钱。

    可如今也不知怎么的了,  以前非闹事不抓人的巡拦,  个个都跟他有仇似的,不仅一天三遍的巡察,而且还在各处街道巷口都设了铜锣,  只要有人敲锣便如狼似虎的来抓人。

    而且跟以往不同的是,  凡是被百姓告发了有欺凌之举的,也不再抓进牢里,  直接当街用水火棍打一顿板子了事。

    可怜他第一次因为次逃跑不及,被按在街上扒了裤子打的哭爹喊娘,不仅让全街的人看了笑话,而且到现在他屁股都还在隐隐抽痛。

    本来他也不想再顶风作案,  奈何懒散的性子早就养成了,现在要他拿着锄头早出晚归的种田,  这份苦他吃不了,  所以只好继续出来混街。

    因为如今萧、清两江上太平不少,  所提到江上打渔的人多了起来,张二赖子想着好久没吃过肉了,便走到一个以前敲诈过的鱼贩摊前,准备故技重施。

    谁知以前见了他跟老鼠见了猫一样的怂货这次竟然壮了胆气,直接跑到大街中央的悬锣那里敲打,  口中还直呼“有人抢劫啦”

    张二赖子手上提着鱼,神情满是不可置信,他不过抓了条鱼,什么抢劫

    想到当初被按在街上打板子的经历,他还是不自禁的抖了抖,正准备将鱼还回去,就见对街跑来两名腰配朴刀手拿水火棍的巡拦,吓得他顾不得还鱼,拔腿就跑。

    也不知道跑了几条街,好容易甩脱两个巡拦,他手上的鱼也不见了,只留一身的鱼腥味,还有两条抖似筛糠的腿。

    他觉得自己要是不想饿死,真得找点事做才行,这日子太难了

    曲定城中正整治治安,何文静坐在衙门正堂,批阅的却是府衙和道台衙门的公文。

    因为他之前本就兼任了河道同知,因此桓帝给他品级升的也是河工道台。

    不过因为布政使司府辖下的道员除了河道道台之外,还有专管粮食的粮道、负责海关的海关道,以及近几年新设立的屯田道等等道员。

    因此,虽然他的府台一职从品级上来说只是兼任,但是实际上他现在处理最多的事情还就是府台衙门的事物。

    比如这次圣驾南巡,圣旨就是下发到的府台衙门,写的也是由曲定知府何文静全权负责接驾事宜。

    这事何文静早有准备,只是因为这是本朝开国以来皇帝第一次出宫南巡,因此不仅曲定,便是整个浙省都十分紧张,许多在平常看起来寻常的事情也被无限放大。

    地方官员们此时就跟绷紧了弦的弓一样,生怕出一点差错,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如今更是事无巨细都要来问他的意见,搞得何文静工作量大增。

    南巡的时间已经在朝议后定下了,就在一月后。

    只是因为曲定在黄河流域的最下游,所以加上整个队伍行进中花去的时间,何文静还有两到三个月来准备接驾的事。

    这时间看似充裕但实际上却非常紧张,至少在曲定绝大多数官员眼中看来是这样。

    这几天不断有属官来找他谈修建行宫的事,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要在这三个月内连夜赶工,否则等陛下来曲定时行宫肯定建不好,到时候大家都要一起跟着吃瓜落。

    何文静对这些人的说辞都是一样,那就是他自有打算。

    这些官员得了肯定答复都安心不少,本来他们以为过几天府台大人就该张贴征徭役的告示了吧,谁知等了几天都没动静,不少人都急得口中生疮了,他们的府台大人却仍稳坐钓鱼台,一副全不放在心上的模样。

    众属官都直觉要完了,到时若是陛下一不开心,说定就会借故发作几人,虽然府台大人肯定首当其冲,但是谁又知道自己不会被殃及池鱼

    他们可没府台大人这样疯。

    行宫迟迟没有动工,不说是其他属官了,就是范名都忍不住来找了何文静两次,言语之中尽是敲打。

    大概意思是,天子下榻处必要符合规制,让他不可随意对待,否则到时惹了陛下不开心,或是另有言官弹劾,这后果怕他承担不起。

    何文静也笑得十分官方,道“范大人不必担忧,圣旨我既然接了,那么此事便由下官一力承担,下官必不会以此儿戏。”

    范名见他冥顽不灵也懒得再说,只深深看了他一眼,甩袖走了。

    建造行宫一事,其实何文静最开始也是想过的。

    毕竟即使是布政使司府,按规制也不能让天子下榻,否则便是大不敬,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建一处行宫。

    可是要在三月之内建好一座行宫,除了要昼夜不停的施工,更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如此劳民伤财,最后结果却并不一定好。

    所以在他想了一夜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再说之前曹致远本就弹劾他收买民心,若是此时他征发大量徭役,等桓帝到时,府中百姓必然又会对他生出诸多不满,说不定到时反而会生出其他变故来。

    所以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说,这都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桓帝下榻何处也确实是个问题。

    于是在苦思两天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此次桓帝南巡,圣旨点明了要曲定府台何文静接驾,那么除了一些官府人员以及相关器物上的费用可以报销之外,其余费用基本都要何文静自己来出。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就说最喜欢出宫巡查的康熙吧,接驾次数最多的是便是江南织造曹寅曹家。

    虽然能被皇帝钦点接驾确实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表明在皇帝心中谁才是亲近之人,但是这也的确是一件十分耗费银钱的事情。

    更何况他的官职还不像别人那样能捞油水,他家底单薄,实在耗不起。

    如今赵珩既然给他出了这个难题,他也只好再次借一下他的名头使使了。

    “王青,你即刻去请顾、梅、常、白几位员外到府衙客厅等候,我稍后就到。”

    何文静放下手中的接驾流程表,想了想,又提笔修改起来。

    王青领命而去,不过片刻就将城中四位颇有实力的商业巨贾请来了府台衙门。

    要说曲定府内目前最好的建筑,除了衙门就要数这四姓人家的园子了。

    只是衙门虽然建造的材料和一些规格制式比百姓高出许多,但是要论气派,还是比不上这四处名园。

    古代建筑讲究规制,像帝王和后妃居住的宫殿采用的就最高的建筑等级,一般除了在建筑结构上区别之外,细节如琉璃瓦的颜色、重檐、彩绘、大门的朱漆等等,都有一定的区别。

    而作为第二等级的各级官员和士绅们的宅邸,不仅不能用琉璃瓦,也不能建重檐,斗拱处的彩绘也不能绘龙凤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需要改造的地方虽然不少,但是比起重新起一座宫殿还是省力得多。

    何文静坐在上首,见四人都没有说话,便率先开口道“这次我请四位员外来不为别的,乃是为了圣驾南巡一事。”

    “圣驾南巡”顾家的当家人顾从楼听他说起圣驾南巡,眼睛登时一亮。

    顾家是曲定的世家,在此地经营已有百年之久,便是前朝覆灭时,顾家也未因为战火消亡,可见底蕴雄厚。

    只是因为大夏开国时,顾家祖上一位老太爷曾经被传对新朝有不满,因此顾家虽然家资雄厚,但是族中子弟的前程却都不怎么好,目前族中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靠捐官得的一个从八品中牧监丞。

    也就是说,顾家虽然有泼天富贵,但是却没有可以支撑起这庞大家族的外援,这对一个大家族来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不止顾家,一般只要商户家中渐有资财的,总会扶持一些族中旁支的出众子弟,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在官场为自己保驾护航,不至于被人当肥羊宰了。

    只是人才也不是那么好出的,官品要升上去也非易事。

    因此顾、梅、常、白的情况总体来说都差不多,那就是急需稳固自己地位的声名和权利。

    “大人的意思是,此次圣驾南巡之事,我等也能出些微薄之力”

    顾从楼来时便知道,只要是府台大人找他们,那么必然就少不了要他们出银子。

    本来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万不得已要出钱,他一定要讨价还价,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府台大人牵着鼻子走。

    可若是这次能让他在接驾的事情上插上手,便是再多的银子他也出得心甘情愿

    何文静看着四人都炯炯有神的看着自己,面上神情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心不在焉,会心一笑。

    “正是,因为此次接驾时间仓促,因此本官苦思几日,直觉无法在圣驾到达曲定前建好行宫,因此便想询问各位员外,能否暂借园子一用。”

    “草民愿献”

    话音刚落,便听四人异口同声的喊出声,而后又互相打量片刻,再齐齐看向何文静。

    何文静抬手让他们稍安勿躁,但脸上却带出了为难的神情“可时要改造的行宫只有一处,这却是要怎么办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816  16:54:2520210817  16:57: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进击的小绵羊  10瓶;天啦噜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