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进上

作品:《农家子的科举逆袭之路(女穿男))

    八月初,  何文静已经将带回来的各样种子种到了地里。

    其中像红薯、南瓜、土豆都是既可以春种又可以秋种的作物,所以种的也比较多。至于其他种子,因为绩县冬天气温并不算寒冷,  因此何文静先种了其中一部分

    其中因为辣椒的种子实在太多,所以基本上县中每个村子都能分到一小包。但凡是有农户愿意栽种的,都可以到各村的村长那里领,  分下来每户人家差不多也能栽上几十株。

    而剩余的红辣椒壳就被留在了县衙中。

    自从那天厨娘用辣椒炝炒了青菜之后,  陈秀娘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让厨娘往菜里放辣椒。

    何文静前世也吃辣,  因此对辣椒的做法也知道一些,他见厨娘每次都只是在下油后放整个的辣椒来炒,就一时手痒也试了一把。

    因为辣椒实在太多,  何文静就只留下了一小半的空壳,  其余的他准备全部做成调味辣椒储存。

    他的做法很简单,先是把辣椒放到锅中炒干到微微变色,  然后等辣椒炒干变脆后再在锅中加些油。这样等这些焦脆的辣椒被杵成碎末时,就会在干香中透着浸润,绯红的颜色又带着些焦黄,不管是看起来还是闻起来都香极了

    何文静在那边撸着袖子忙碌,  县衙中不少没当差的人也都跑来围观。

    他炒完辣椒又往锅中放了好些八角茴香之类的香料,等把它们也全部炒香后捣碎,  他再把香料、辣椒末和盐混合到一起搅拌均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非常浓烈的辛辣味,  不少人都被这味道刺激得一直打喷嚏但却没一人舍得离开,  都在旁边边吞口水便眼巴巴的看着。

    何文静将干辣椒末做好,又另用碗取了些出来,等锅中的油烧热,他再用锅铲将油舀进碗中,只听“刺啦”一声后,  碗中的辣椒末立时又被激发出了另一种香气,连颜色也变得红润油亮起来,十分勾人食欲。

    等把两种前世他都特别喜欢的调味辣椒做好,何文静再抬头,就见连汪县丞在内的几位属官都直直的看着他还有他旁边的大碗。

    何文静见此便试探问道“汪县丞可也想尝尝不若我与你们分些”

    几人这才回神,都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这味道确实很诱人,但他们总不能真来分县尊大人辛苦半天才做出来的东西吧况且他们这么多人怎么够分因此都打着哈哈走了。

    只章谏之听他说完,老实去拿了个大碗出来,捧在手里殷切的看着何文静。

    何文静笑着摇摇头,拿勺子给他舀了两大勺。

    “大人果然雄才伟略,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甚至连烹小鲜都能做得如此绝妙,堪称我朝第一人也”章谏之看见碗中红彤彤的辣椒末,赶紧拍马屁。

    何文静斜他一眼,“谏之不用再白费功夫了,剩下的本官要留与夫人,你便等地中的辣椒结了实再自己做吧。”

    章谏之见此招无用只好作罢,端着碗快步回了馆舍。

    而此时县衙外的长街上,原本还算宽阔畅通的街道上也挤满了人。

    刚才那阵奇香飘出时就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往县衙所在的大街来,众人闻着味道,讨论半天觉得像是那日县令大人分给村民们所种之物,顿时就有不少人打起此物的主意来。

    夏人有食辣的习惯,虽不是每地皆如此,但是也有许多地方每年所需的茱萸、胡椒、芥菜疙瘩等物数量庞大。

    尤其是川蜀之地,听说当地人还会食用一种叫麻椒的东西,十分嗜食辛辣。如果他们能将这比茱萸、胡椒辣上好几倍的东西运过去贩卖,那是绝对不愁没办法出手的

    因此,继上次佃田种藕之后,绩县的商人又开始往乡间去向农户们定辣椒采收后的货源,几乎所有人家都收到了预付的定金。

    章谏之旁观事情的发展,此时才知道,原来何文静那天在院子里炒辣椒也是别有打算,并不是单纯的给众人展示一下他有多能干,亲自下庖厨也不是为了让他们看着玩笑的。

    等他想明白,也不知是该感叹县尊大人的智计深远还是太有城府,这样一来县尊大人也算是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劫富济贫预支县中富商们的银钱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而且这还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真要细数下来,可说是一举数得。

    果然年纪轻轻就能高中榜眼的人跟他这样的凡夫俗子就是不一样,章谏之摇摇头,后又坚定的点点头,自己跟在这样一位能干的人身边,就算只是师爷,以后也必定能达成一番成就

    绩县的百姓都在讨论县尊大人带回来的那些东西,而远在北地的皇宫内,文宣帝也在与几位大臣讨论何文静。

    “你们说这何退之到底想干嘛之前他送来的那藕粉看着倒是雅物,朕也尝过加了桂花蜜冲调的汤羹,晶莹剔透芳香四溢,倒还算不错,可这次的是什么”

    文宣帝指了指桌上的土豆,道“这长在地里的土疙瘩,还有什么菜种子他都当稀罕物巴巴的送来,实在少了些分寸。”

    “儿臣也觉得绩县县令何文静十分可恶,父皇本就龙体欠安,他以这些粗鄙之物进上已经是不敬,请父皇即刻下旨降罪,严惩此大逆不道之人。”禹王见文宣帝面露不满,立刻出列附和道。

    赵珩斜睨了他一眼又观察了一下文宣帝的脸色,也出列道“儿臣以为不然。何退之身处西南僻县却还能时时想着父皇,这些东西虽是粗陋,但却是何退之的一片忠君之心,加上据他奏折上所言,其中有几样东西甚至可做百姓口粮,这非但不是大过,反而是大功,正该嘉奖。”

    “他说是就是”禹王赵璘勾起嘴角,嘲弄道,“儿臣看他不过就是想用这些奇淫巧技来蛊惑父皇,实际却是他荒疏政务,投机取巧罢了。”

    “父皇乃当时明君,又岂是这区区乡野之物就能蛊惑的皇弟未免言重了。”赵珩声音仍旧是不疾不徐,并不与他疾言争辩。

    “你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赵麟见晋王拿着他话中的漏洞做文章,赶紧下跪辩白。

    “咳咳,行了。”文宣帝坐回龙椅上,脸色也比之前难看了不少。

    他疲惫的闭了闭眼,而后朝旁边的内侍道“这些东西先带下去,若是无法久放的,便按照何退之写的方法找花匠种下去,务必保证种活。”

    吩咐完,又看向殿中诸人道“至于是否嘉奖何退之,便等他来年将属地的粮食产量报上后再说吧。”说完就起架回了寝宫。

    等皇帝一走,赵珩、赵璘也相继离开。跟在后面的几位大臣看了看两位殿下的背影,相互对视一眼,心中都转着同一个念头要说揣测圣意,这禹王还是差了些火候啊。

    圣上虽然看似嫌弃绩县县令送的东西上不得台面,可是毕竟事关百姓民生,加上这些虽是土物,但却是国中没有的,就这点来说,便也算难得。

    再就是,何文静既能在第一时间就向陛下送上这些东西,那么不管价值如何,光是这份心意陛下就不会对他多苛责,毕竟谁不想被人时时记在心中

    想想看,要是有个人天冷提醒你加衣,有了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时间也想着送给你,难道你的第一反应是要惩罚他多管闲事吗

    所以说,这年纪轻轻的农家子到底是怎么养成这样深沉的心机的这是徘徊在众人脑中的第二点疑惑。

    赵珩坐在回府的马车中,也在思考何文静这个人。

    没等他想明白,马车已经在王府前停下。府中的长史迎上来请安,而后便向赵珩禀报,说绩县县令何文静也往府中送了一物。

    赵珩挑眉,这人一直滑不溜手从不肯跟自己多亲近,这次竟然肯主动示好这倒是难得了。

    不由问道“是什么”

    长史为难“臣也不知,只是闻着甚是辛辣,何退之上书名曰“辣椒油””

    因为王大柱带回来的红薯藤只有五条,因此何文静便将每根截成几段,然后保证每一个扦插到土中的薯藤段上至少有两个结节。

    至于其他,除了土豆是他吩咐人将其切块沾上草木灰种到地中外,其余所有菜种他都请了经验老道的老农代为打理,然后他自己时不时到地中巡查。

    而关于这些东西名字,何文静还是选择按照古时旧称取名,就像红薯仍旧称作甘薯,土豆则叫马铃薯。

    不过他也发现,百姓始终会选择最易记住的方式来给所有东西取名,像甘薯,因为他们没尝过,不知道它是甜的,所以也有人觉得它是番邦来的,可以叫做“番薯”。

    何文静没打算强制统一称呼,因为他现在每天去田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这些作物的名字,而是诸如“大人,这些东西咱们什么时候能种上”或者“大人,您最近又有什么新的什么想法吗草民家中的地现在都闲着,愿随时听大人吩咐。”等等让他十分有压力的问题。

    于是,等县中的农事步上正轨,他又召集了县里的所有商户到县衙议事,准备系统的安排一下他前期引进的所有作物的后续安排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24  16:24:0620210725  14:56: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6瓶;水草打瞌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