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9、姜姝
作品:《贵妃为后》 在向萧旭说完那声“好”后,姜姝的眼泪就全然决堤。
关于萧旭最后见她,究竟会跟她说些什么,姜姝在心里有过很多的猜测,但姜姝从未想过,萧旭最后要跟她说的居然是他这辈子欠她的大婚仪。
姜姝以为萧旭会跟她说,要好好地代他守着这大胤的江山,要好好地教养萧瑁和萧璟,要好好地对待许氏,又或者是要好好地延续新政,可她怎么也想不到,萧旭最后居然只是想要告诉她,她要好好的。
宰相们一起为萧旭选了谥号和庙号,报给姜姝由姜姝来定,姜姝的目光扫过那些寓意美好的字,最终圈了“明”为萧旭的谥号,“圣祖”为萧旭的庙号。
不论后世人如何评判萧旭的是非功过,但在当下,没有人会认为萧旭不是一个圣明君主。
定了萧旭的谥号与庙号,朝臣们又忙着让姜姝选定新的年号,不等朝臣们将他们拟好的年号报上来,姜姝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年号不变,仍是景熙之年,待得他日新帝亲政,再更换年号。
史书上记载,元俪皇后姜氏与圣祖鹣鲽情深,圣祖崩,姜后代幼子执掌朝政,不改年号,以怀念圣祖。
姜姝不改年号是为了怀念萧旭吗
姜姝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不想改这个年号。
如同萧旭所说的那样,监国太后不好当,满朝文武都睁着眼睛等着看姜姝一个女人要怎样来管理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甚至就连早已臣服的属国都做出了试探之举。姜姝只是冷眼看着这些人自以为是的伸头缩脑的滑稽模样,待得罪状已经累得足够多了,再出手将他们都收拾了,任是谁都挑不出她的错处来,因为她先前对他们足够宽容,她是有容乃大的仁慈君主,他们却不是一心为国的忠诚臣子。
有人为讨好姜姝,上折子请求还被囚于清和殿的萧晗和萧晓自由,复其封号。
还有人为讨好姜姝与姜氏,上表称姜老太傅身为四朝元老,如今已历第五朝,既为帝师,亦堪为宰相,请复姜老太傅的宰相之位。
姜姝自然是一一驳回了这些人的奏疏,监国太后所想与当初的皇后所想,当然是不同的。当皇后时
的姜姝不需要担心朝廷动荡,因为朝廷再是动荡,都有萧旭能处理得尽善尽美,有萧旭在立政殿上坐着,朝廷本也就动荡不到哪儿去。可作为监国太后,姜姝的身边已经不再有萧旭了,她必须自己看着这朝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的满腹算计,替自己的儿子守好这大胤的江山社稷。
在叶景莘的辅佐之下,姜姝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将朝政大权彻彻底底地攥在手里,不必担心底下的官吏阳奉阴违,也不用发愁有人会阿承上意,自作主张。
前朝之事虽繁杂,但姜姝也渐渐地得心应手了起来,后宫之中就更是没有什么姜姝可烦的事情,萧旭的嫔御们在萧旭驾崩之后,就被姜姝依制送去了白云观或感业寺,宋婕妤倒是因为一手梳头发的好手艺留了下来,就跟着姜姝一起住在皇太后所居的昭仁殿里。
离昭仁殿最近的嘉懿殿里则住着郑妍,依制,帝崩之后,四夫人是享有被新帝供养在宫中的权利的。
郑妍在萧旭逝世后本是喜不自胜,在景和殿里兴奋地直转圈圈,还是阿方提醒,才想起来要给阿宝姐弟俩换上孝服,还要将景和殿里带着喜色的东西都收起来,景和殿上上下下的宫人们也要收拾好。
可在大行皇帝的灵前见到姜姝的时候,郑妍心中的喜意就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多年好友,郑妍几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姜姝的确是真心实意地在难过,在悲痛。
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当初心里是那样想的,与现在的情形全然不一样,可当事情真的发生了,人往往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就这么逐渐偏离自己所认为的正轨。
“阿姝,保重。”
夜里的烛火跳跃着,棋盘上的棋子泛着细微的冷光,郑妍看着对面的姜姝,心中难忍叹息。
姜姝手执白子干净利落地切断了黑子的退路,抬眼冲着郑妍微微勾唇,“阿妍,你输了。”
姜姝似乎还是姜姝,却又好像哪里变了,郑妍也说不清楚。
景熙十八年,九月初三,姜老太傅薨逝,上辍朝七日,谥文忠,追封为国公,配享太庙,帝萧瑁亲临以表哀悼。
姜老太傅过世以前,姜姝悄悄地出宫去过姜家。
“我之前驳了
请大父重任宰相的折子,大父可有怪过我”
姜老太傅年已近百,须发皆白,唯独一双眼睛不像年迈垂老者那般模糊似有云翳,听见姜姝这样发问,不由得一笑,他的小孙女是什么样的人,他了解。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老朽当不当这宰相,于姜氏之名,无碍。”
“姜氏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宰相了。”姜姝眼睑微垂,平静地说出了这句话,不知心下作何感想。
姜老太傅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捻着胡须笑了笑,看向姜姝的眼神仍旧像是以前看着小孙女那样,“不算很久,只是你生在姜氏鼎盛煊赫之时,看惯了鲜花着锦,火上烹油的声势,稍平淡些在你看来就已是不足。七娘,你要知道,一二十年对于一个偌大家族的传承而言,本就不算什么。”
“我已年老,天命尚未可知,留着这点与圣人的师徒情分比我一定要去做个权臣,到时候兴许还会惹得圣人不喜要好得多。我当初能护得住姜氏,使姜氏全身而退,可你的哥哥们可没有这份本事,儿孙不够争气,权柄还是不要握得太紧才好,富贵闲人,也是做得的。”
姜姝沉默地眨了下眼睛,她很清楚她的哥哥们有多大的本事,真要放到官场上去,能坐稳九卿的位置的都没几个,就更不要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他们没那个本事,硬要把他们捧上去也不是不行,就如同姜姝的父亲姜贤公当年那样。可姜老太傅老了,姜老太傅已经没有从前的精力再去为姜氏捧一个宰相出来了。
“做官一事,家学渊源尚且不够,还要他们自己开窍才行,古往今来,世家子弟入仕者不知凡几,真正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又有多少七娘且放宽心,我虽老朽,但审时度势的本领可是未曾丢下,必不会令姜氏败在我手上。”
“大父高瞻远瞩,我亦是不及。”姜姝轻轻颔首,姿态谦逊。
景熙十八年,冬,郑相上书言其年老体衰,请求致仕。姜姝与郑相来来回回费了三本折子,做足了君慈臣贤的戏码,终还是允了郑相致仕。
至此,朝中只余三相,有臣子上书请姜姝补齐宰相之位,被姜姝驳回。
“瑁儿,你看着他们,看着这
些大臣,等你亲政了,想用谁,再来提拔谁。”
萧瑁看着姜姝,郑重地点头,萧瑁明白,这是母亲在给他施恩于人的机会,若是由姜姝提拔官员补齐宰相之位,那被提拔的人记着的知遇之恩是记给姜姝的,可如果是萧瑁亲政后亲自提拔的人,那这知遇之恩自然就是记给萧瑁的。
姜姝在为萧瑁亲政铺路。
景熙二十一年,四月十五,仁宗与叶后成婚,姜后还政于仁宗,次年,仁宗改年号为泰和。
萧瑁和叶樨大婚是件大事,姜姝提早就放了叶樨回家,让叶樨不至于要在昭仁殿出嫁,看起来连个正正经经的娘家都没有。
新皇后自相府出嫁,仪仗车撵之后是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第一抬嫁妆都进了椒房殿了,最后一抬嫁妆还在宰相府里没出来呢。不论是皇家的排场,还是宰相的面子,在这场婚礼上头都摆得足足地。
萧璟坐在姜姝身边,眉眼里的欢喜藏都藏不住,天色一暗下来,就忍不住直往外间看,姜姝被萧璟这模样给逗乐了,大大方方地挥了挥手,“去椒房殿凑凑热闹吧,像只猴儿似的,一点都坐不住。”
萧璟尚有几分矜持,拎着裙裾给姜姝行了礼才三步一回头地跑向了门口,到了门口,又回头看着姜姝“阿娘,我真去啦”
姜姝无奈,冲着萧璟摆摆手,嫌弃道“赶紧去吧”
夜里,姜姝躺在床上看着鲛绡帐顶镶着的那颗夜明珠,眼前却是萧旭临走之前抬手给她擦眼泪的样子,他问她“如果真的有来世,我把这辈子欠你的大婚仪,补给你,好不好”
姜姝也想去看看萧瑁是如何给叶樨念却扇诗的,可她辈分高,身份重,她要是去了椒房殿,新郎官儿和新娘子没一个能安坐的,姜姝便也不去了,免得扰了儿子儿媳的一生就一次的大婚仪。
萧旭当年为姜姝写下的那些诗依旧在姜姝的匣子里收着,思及此,姜姝从床上坐起身来,莲芯捧着一盏灯走到床边,轻声唤了句“娘娘”
“去把我那个沉香木雕流云嵌羊脂玉的小盒子拿过来。”
“是。”莲芯应声而去。
沉香木雕流云嵌羊脂玉的匣子里装的全是萧旭当初写给姜姝的诗,曾被姜姝嫌弃堆砌辞藻,胡拆典故的诗。现在这诗却装在姜姝最喜欢的一个匣子里,还会被姜姝拿出来看一看,尽管姜姝依旧觉得萧旭写诗的水平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姜姝倒是不像以前那么嫌弃这些诗了。
只是可惜,写诗的人已经不在了。
作者有话要说萧旭姜姝萧晗番外明天见在79章感谢在2020072620:00:00202007272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迷城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