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3 章
作品:《穿成男主的渣前妻[五零]》 第73章
还没等来镇上的领导和民兵连支援的同志,太阳又重新回到半空中,热情地照耀着大地,就连天边的乌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大风给吹走了。
“领导,您看”
徐昌盛的衣服早就被冷汗打湿透了,他用手指了指天上的太阳,示意领导不用太着急。
跟一个小时之前乌云蔽日相比,此时的天空恢复了晴朗,甚至看不到一丝会下雨的征兆,仿佛刚才的场景只是一个玩笑。
领导悄悄地舒了一口气,“还愣着干什么赶紧通知民兵连的人回去,不用去马家湾帮忙。你们村我就不过去了,反正到时候交不上税赋我就找你徐昌盛今天就是个警告,你们这些当干部的首先就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正在田坎上飞奔的马家湾村民没有留意到天气的转变,直到徐昌盛的声音从广播里传来。
“乡亲们,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气象局有了新的通知,暴雨天气将会推迟到半个月以后,最近的一个星期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乡亲们,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徐昌盛不知疲倦地喊着,关掉话筒后,他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抽空。
马家湾的村民听到徐主任的声音,先是一愣,然后同时抬头看向天空。
“天晴了不会下雨了”
“噢,天晴了,大家快停下,别抢收了,天晴了”
乔婉听到广播,直起身来,她回头看向乔笙和乔骁,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天晚上,马家湾家家户户都跟过年似的,欢喜得不行。哪怕他们地里的小麦抢收了一小半,他们依然没觉得损失。跟六天前相比,今天收割的麦子已经很好了。
既然段时间内不再有暴雨天气,他们就不用这么着急提前把地里的麦子收割回来。
至于已经抢收回来的部分,脱粒后晒干,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往年的水平。
那些按照上级通知提前收割小麦的村庄一片怨声载道,可事情已经发生,他们也没有马家湾这么大的胆子,万一这场暴雨真的来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乔婉,缴税的事情你听村长说了吗”
罗忠诚家的麦子磨成面粉后,第一时间蒸了一锅包子,把乔婉一家人都请到家里来吃饭。过去的十来天,乔婉带着乔笙和乔骁帮他家收割麦子,多亏有她们帮忙。
“嗯,师傅,何叔跟我说了。我估摸着等7月中旬,山上的玉米就能扳回家了。我家没有麦子,就用玉米来缴税。”
乔婉早就打听过了,他们得自己把粮食送到粮站去,粮站会给他们开据一张缴税凭证。税赋是根据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来决定的,她家自己承包的山林同样要缴税,上次政府赠予的山林会免除十年的税赋。
听了乔婉的话,罗忠诚点了点头。
“等我得空,给你家做一辆夹板车。以后你家的粮食要是弄到镇
上去买,也省得用肩挑。”
饭桌上,孩子们吃着新鲜面粉包的包子,笑得合不拢嘴。小孩子就喜欢热闹,尤其是两家人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有专属的小方桌,胃口也大开。
马家湾家家户户的小麦收成都不错,除掉上缴的税赋之后,还能留下大半年的口粮。
他们第一次家里有这么多余粮,好多人晚上高兴得睡不着觉。从土改工作组手中分到土地时,大家只是短暂的高兴了一会儿,随后还是会为填不饱肚子而发愁。直到大半年后的今天,他们才真切感受到了拥有土地的好处。
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村民们不由自主想到了自家能够丰收的原因。
说到底,乔婉和马伯文在种植方法上,都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乔婉家没有种小麦,可她除了带着乔笙和乔骁给罗家人帮忙之外,还会帮其他劳动力少的家庭收割小麦,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
因此,当乔婉家的玉米成熟后,几乎马家湾的每户人家都有过来帮忙。
乔婉站在玉米地头,总觉得这一幕很眼熟。
上次她家的土豆,也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收获的,只不过那一次她和村里人的关系还不像现在这样融洽。
两亩地的玉米,很快在大家的帮助下从地里运送到了乔婉家。乔婉想要留大家吃饭,可村里人跑得很快,他们不仅不让乔婉请客,还给她家送了自家新收的麦子。
乔笙一边将玉米挂在屋檐下晾晒,一边感慨道“我以前怎么不觉得他们这么可爱”
乔骁笑着回应,“可能那时候我们和村里人之间都有误解,现在想想,其实她们除了嘴碎了点,心肠还是挺好的。”
扳回家的玉米整齐地挂成一排,将屋檐下全都挂满了,却还剩下一大推没有地方安置。
乔婉看了看天气,最近几天都不像要下雨的样子,于是在自家院子的空地上搭了两根木桩,拉出数十排整齐的竹竿,余下的玉米扒拉开玉米衣后,直接拴在了竹竿上。
等孩子们从外面玩了回来,看到的就是一扇金黄色的玉米墙。
“哇,咱家的玉米墙好特别。”
“一定是娘想到的好办法”
“大嫂,玉米墙好漂亮。”
乔婉忙碌了一天,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她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丰收虽然喜悦,可也是一件特别耗费体力的事情。
孩子们看到乔婉的举动,连忙把正在
忙碌的乔笙和乔骁也拉过来坐下。
“娘,两位姨,你们辛苦了。我们给你们捶捶肩”马振豪三兄弟分别站到她们三人背后。
马雪琴和马雪燕则拿出了家里的蒲扇,给她们扇风。
乔婉没有拒绝孩子们的提议,她虽然宠爱孩子,但一点也不溺爱。家里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她会放手交给他们自己来安排。懂得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才是好孩子。
在给玉米脱粒这件事上,乔婉没
有逞强。既然有超级机器人这样一个好帮手,她就要好好利用它。
乔婉家两亩玉米地一共收获了四千斤玉米,这样的产量对于当地来说,会跟土豆一样引起轰动。但是由于她家的玉米都是在自家晾晒和脱粒的,倒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马伯文听说各个村子都开始缴纳税赋,他连忙整理好手头的工作,专门请了几天假回家。
小麦收成这段时间正是他们农技站最忙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在田间地头奔波,他原本白皙的皮肤变成了小麦色,整个人瘦了十多斤。
他从来不会空手回家,每次都会采买很多物资回去,猪肉是必不可少的。
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马伯文很早就出门了,等他终于骑自行车回到马家湾,已经是上午十一点。
马伯文将猪肉递给乔笙,然后接过儿子送上的温开水,他一口气将水杯里的水全部喝完,然后才缓过劲儿来。
“你们娘呢”马伯文只看到了乔笙和孩子们在家,乔婉和乔骁都不在。
“娘跟骁姨一起放水淹地去了。”马振豪说着看了一眼天气,也不知道娘她们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马伯文当即从廊下拿了一顶草帽戴在自己头上,“我去田里看看,你们就在家里乖乖的。”离开之前,马伯文跟乔笙打了个招呼,他现在越来越习惯家里有乔笙和乔骁两姐妹,毕竟他能够看出来,她们是真心对乔婉和孩子们好。
小麦收割后,不缺水的马家湾需要引水到地里,将小麦地里蓄满水,浸泡透彻后,再用耕牛耕地,弄成平整的水田,才能种植水稻。
乔婉跟村里人换了两亩良田,她知道种水稻不像种玉米那么简单,所以虚心向村里的老庄稼把式请教。
放水淹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上游流下来的水需要经过别家的田地,最后才到达乔婉家的地头。
马伯文找过来的时候,村长何大牛正在跟乔婉说培育水稻苗的技巧,“村里人喜欢在肥沃的土壤里育苗,说起来很简单,将颗粒饱满的谷种浸泡之后撒在松软的土壤上,然后给它们搭建一个薄膜制作的小暖房。”
何大牛说得仔细,还用手笔划着暖棚的样式。
“何叔,乔婉,你们在说什么”马伯文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
“伯文回来了我正在跟乔婉说怎么培育秧苗。你回来得正好,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问你。”何大牛看到马伯文,满脸兴奋,“走,到我家地头说。”
乔婉看了马伯文一眼,他什么
时候变得又黑又瘦了
马伯文被乔婉看得脸上一热,他把水壶递到乔婉手中,然后对何大牛说道“何叔,我会在家里待好几天,你要是不着急的话,咱们吃过午饭再说。”
何大牛听马伯文这么一说,连忙扛起锄头,“不着急,我看到你会来太激动了,没顾着现在马上就要到十二点了。成,我下午再来找你。”
何大牛离开后,田坎上只剩下了乔婉和马伯文两人。
许久没见,马伯文
在面对乔婉时反而有些紧张,“乔骁呢怎么没看到她”
“她去上游看水去了,你怎么回来了”乔婉刚好渴了,马伯文带来的水十分应急。她拧开水壶,仰头喝水。阳光落在她的脖子上,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让马伯文不敢直视。
马伯文艰难地收回视线,“我听说到了缴税的时间点,所以回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其实缴税不一定得是粮食,还可以交钱。你要是嫌弄粮食过去麻烦,可以直接缴钱。”
乔婉的确没想到还能这样,之前村长没跟她说过。
“缴钱太打眼了,我还是交粮吧。”乔婉抬头,远远地看到乔骁对她挥手,“我们回吧,乔骁那边弄好了。”
马伯文点了点头,主动拿过乔婉边上的锄头抗在自己肩头。
“我这次回来,专门带了一批新的谷种回来。因为不好弄,所以只够我们家自己种。等这一季收获了,就能在我们这个地区推广开来。育苗的事情你放心,我会告诉你怎么做。”
乔婉走在马伯文的身后,听到这样的话,她的目光落在马伯文的肩膀上。
这段时间他没有回来,可她还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了他在农技站做出的成绩。
“好”乔婉简洁地回应道。
“才一个月不见,振豪他们又长高了,你也累瘦了。”马伯文说着,回头看了一眼乔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眼底再也没有那种隐形的界限,让他觉得乔婉虽然近在眼前,却无法触碰。
马伯文的视线很快收了回去,乔婉微微一愣。
“地里的庄稼都长得飞快,更别说孩子。这段时间的确忙了点,不过也很充实。”
乔婉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和马伯文心平气和聊天的时候。她能够感受到马伯文眼里的关心和热切,同时也察觉到他的克制。这种矛盾体现在他的眼里,反而格外吸引人。
他们一路闲聊着回家,乔笙已经做好了一桌爽口的饭菜。
“你们把吃不完的鸡蛋和鸭蛋做成了皮蛋”马伯文惊喜地看着饭桌上的凉拌皮蛋,看卖相做得很成功。
“嗯,家里还有好几百个皮蛋。你知道哪里收购皮蛋吗”乔笙打听过了,镇上除了零售外,没有专门的皮蛋收购站。
马伯文尝了尝,味道比想象中还要好,皮蛋外层晶莹透亮,表层有好看的松花,蛋黄颜色纯正明亮,内里是糖心的,一点涩味都没有。
“县城有专门收购皮蛋的地方,等家里忙完我带你
们过去。”
马伯文没想到乔笙还有制作皮蛋的手艺,随着家里的鸡鸭陆续产蛋,家里每天都能收捡好几十个鸡鸭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处理办法,避免了鸡蛋和鸭蛋因为卖出不及时变质坏掉。
乔笙一听说有销路,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天下午,马伯文跟村长何大牛一起去到他家的水田边上,乔婉也跟着一起。
“伯文,你看这是我家平整之后的水田。上次你不是说过吗我们沤的农
家肥就是天然的肥料,你说我可不可以把农家肥弄一些到水田里”何大牛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所以想尽办法增产。
马伯文很意外村长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变化。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注意适量。秧苗跟孩子一样,营养过剩会烧坏秧苗的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分批次将农家肥加入到稻田之中。何叔,你有没有想过在稻田里养鱼”
这是马伯文的一种创新性假想,还没有经过事实验证。
“稻田,养鱼伯文,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何大牛睁大了眼睛,能行吗
站在一旁的乔婉听了马伯文的话,眼睛一亮,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正好可以让她体验一下养鱼的过程。
“何叔,我的意思不是现在放鱼苗到稻田里,而是等秧苗长起来之后。如果想要在稻田里养鱼,稻田就不能是一块平整的泥田,得在田里留出足够鱼苗生存的空间。”马伯文见何大牛没有意向,只是简单的说了说。
何大牛没有继续追问稻田养鱼的事情,他的想法很简单,即便这种做法是可行的,那水稻的产量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一种没有得到推广的做法,必然有一定的风险,而他们现在经受不起风险。
马伯文是个极其有眼色的人,他很快把话题切换到了关于水稻的病虫防治,以及追肥相关事宜上。对于能够帮助水稻增产的举动,马伯文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村长何大牛。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着后,乔婉将马伯文叫到堂屋门口。
“你再跟我详细说说稻田养鱼的事情。”
马伯文眼神带着笑意,他仿佛一早就知道乔婉会找他说这事,“其实村长想岔了,利用稻田里的水养鱼,既可获得肥鱼,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它们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让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乔婉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马伯文的确聪明,在农学上很有想法。
“马家湾不缺水,所以我应该不用担心稻田没有足够的水来养鱼。可是,怎么才能让水稻和鱼苗和谐相处我听你说得倒是简单,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马伯文专注地看着乔婉,他们很少在农事上产生分歧。不知道为什么,无论自己有任何创新的提议,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并且很快接受。
“你
说得没错,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比如,稻田堤埂要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鱼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十天左右,每亩稻田可养殖鱼种500尾左右。稻田养鱼后应保持较高水层,关键是防止大雨时逃鱼。此外,在管理稻田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可分片间隔施放,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见乔婉听得认真,并且一脸的肯定,马伯文心跳不受控制加速起来。
“乔婉,这些都是我的设想,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你真的要在稻田里养鱼吗万一失败了,很有可能前期的功夫都白做了不说,还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马伯文心里有七成的把握才敢拿出来跟村长和乔婉说,可毕竟他说的都是理论推断出来的,没经过实践,他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
乔婉抬头看向马伯文,“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是很不错。即便这一季没有成功,我们还能总结经验明年再来。”
马伯文已经没有办法思考了,他看着乔婉的眼睛,耳边是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
“乔婉,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你可以认为,我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你的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理有据。再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也只不过是空想,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乔婉回房后,马伯文在堂屋门口坐了很久。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马伯文想起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渴望,那就是跟乔婉复合。
乔婉这话,是不是变相在鼓励自己马伯文扬起嘴角,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天早上,乔婉决定把自家的两亩水田全都拿来改造成能够养鱼的稻田。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首先得要马伯文画出改造后的图纸,她们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
马伯文拿出自己昨天熬夜画的图纸,“我们去田里,那样会更好理解一些。”
乔笙和乔骁无条件支持乔婉的任何决定,她们也跟着一起去了自家的水田边上。
“在来的路上,我观察了咱家的水田,这里水源充足,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且不漏水,很适合用来改造成养鱼的稻田。”马伯文一脸地认真,他既然要做就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
“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至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形成十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
乔骁对着面前的水田笔划了一下,“按照你说的,那岂不是有一部分水田都种不了水稻你这样把水田分成了几块区域,我们插秧的时候会影响进度。”
乔骁倒也不是否定马伯文的说法,她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已。
“的确,种植水稻的面积肯定会让一部分给鱼苗,可水稻的产量不降反增。至于你提到的插秧进度问题,在水田上做出明显的鱼沟标
示就行。”
何大牛远远地看到马伯文拿着一张图纸在跟乔婉比划,他走近了一听,原来乔婉真的要把自家的水田改来养鱼。
他皱了皱眉头,乔婉会不会太相信马伯文的话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