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糊涂,本少爷岂是乱点鸳鸯谱的人”司马逸可不是乱拉红线的人,他没那般的无聊。他这般笑问一句后。

    赵敬便是忙回道“黄少爷说的是,是我误会了。”

    赵敬的态度搁这儿,一直挺是拍了五皇子的马屁。总之,让五皇子很舒服。

    明明当初赵敬做他的伴读时,他是不喜的。不能因为父皇、母后点名了,让赵敬当他的伴读,他就会乐意了。

    他是谁

    他可是堂堂的五皇子。那肯定不能差了哥哥们。

    哥哥们的伴读一个一个的出身名门。

    唯他这一个伴读的出身,有点儿拿不出手啊。这才是让五皇子挺在意的,他是皇子,他也要体面。

    后来嘛,真香。

    只能说五皇子司马逸也是一个爱听好话的凡人。

    那真真是挺享受了赵敬一直以来的体贴巴结。总之,五皇子司马逸被侍候的很舒服。

    柳公子是一位出身官宦的少爷。

    做好事,不留名。

    奈何有人想青云直上,这一出戏才是让五皇子司马逸看一个乐趣。

    他最后还是在这一位柳公子往茶栈这边躲来时。

    那是笑着上来招呼了一声。

    二人认识吗

    五皇子不认识柳公子,可柳公子认识五皇子。

    在雍郡王府时,柳公子拜会曾经是雍郡王,现在是太子的便宜姐夫时。是见过五皇子的。

    “见过殿下。”

    柳公子一见着五皇子时,赶紧行礼。

    这嘴里的话,更是点明了五皇子的身份。

    好在司马逸的身边全是自己人。若不然,这大庭广众之下那是漏了身份。也会惹了份外的注意。

    “在宫外,不必如此。柳公子,你叫我一声黄少爷即可。”

    司马逸赶紧的解释了话。

    他可不想穿邦自己的身份。

    柳公子愣了一下方是反映过来。

    “是在下失礼了。黄少爷,在下表字不器,您可以称呼在下表字。万万不必叫我一声公子,担待不起。”柳公子说了自己的表字。

    “君子不器。”

    司马逸笑道“看来贵家长辈对不器期望甚深啊。”

    “全是父亲的一片殷殷期盼。”

    柳不器也是赶紧的回了话。

    他可是知道面前五皇子的名声,惹不起。这一位是堂堂的皇子,未来一定是一位王爷。哪怕他的姐姐是东宫的良娣,可也是惹不起。

    更何况柳不器的姐姐还怀了子嗣,如今更盼着上头的照顾。

    五皇子是皇后娘娘的幼子,更得中宫宠爱。

    总之,这一位是宫中一霸。

    柳不器读书多了,是有点儿傻器。

    可这些常识还是懂得的。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不是柳家的长子。

    他是柳家的嫡幼子,总之,也是被长辈宠着长大的。

    五皇子此时心情不错,邀请了柳不器一起进茶栈小坐。

    柳不器当然没有拒绝。

    在聊天时,饮饮茶,谈谈话。五皇子司马逸发现他跟柳不器合得来。二人的喜好一样,有一样的兴趣。

    可谓都是妈宝。

    都是亲娘的心肝内,眼中宝。打小宠着长大的,那性情爱好简单一个模子。总之,上进吗那是嫡长子的事儿。

    嫡幼子嘛,总有一些优待的。

    赵敬在旁边瞧着柳不器得了重用。他心中有些腻歪的,这又一个跟他争宠的。

    这五皇子身边的位置有限,真是多了人得五皇子的信赖,在赵敬眼中跟他抢饭碗呢。可偏偏这柳不器的身份不同。

    这一位是柳良娣的弟弟,柳良娣可是怀了太子的子嗣。未来注定也是尊贵人。

    赵敬能如何

    唯有忍了。

    到底他这等出身的人,那能伏小做低。

    这柳公子到底是出身官宦家族里,那自己的格调还要的。那身段肯定不如赵敬伏的更低了。

    巴结人

    赵敬可以肯定,他是专业的。

    正统二十一年的冬,很快过去了。

    迎来了正统二十二年的春。

    北征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帝后一起亲征,留太子监国。

    这等事情当然不是小事。

    去年便有风声。当然,那风声也是在勋贵的圈子里流传着。

    通天阁。

    玉荣在与正统帝说说话。

    “圣上,北征一事已经议定了。一切只粮草就位,大军就能开拔。”玉荣笑着把奏本递给了皇帝。

    正统帝接过后,一一看了,点点头表示满意。

    “老三,你监国是头一回。你当多用心,一应的奏本也差人送往禁前。朕与你母后会亲自批阅。”正统帝把目光又是挪到了嫡长子的身上。

    太子司马贤听着父皇的话,恭敬的应了话。

    对于北征一事

    司马贤一直有些反对。可父皇、母后做出了决断。勋贵的支持,一些宗亲的支持。

    这让官僚们如何想

    至少,在清流里的风声,那不怎么美好的。

    偏偏司马贤站的就是清流的方向。当然,这些清流里的风声,也是拍了太子司马贤的马屁。

    这是政治的正确。

    司马贤是储君,他是太子,就有大义的名份。

    总之,清流里的一些人物一直是皇后揽权,替天子批阅奏本那是不满意的。可有皇帝的支持,皇后的权利一直没被官僚们治衡。

    这些失意的人在发现了储君后。

    这自然就有许多人自发的团结在了东宫的周围。围绕着东宫,有许多人那是起了从龙之心,攀附之意。

    储君是帝后的嫡长子。

    至于与东宫太子能争位的那暂时没有。

    或者说,四皇子、五皇子各有缺陷,他们还不够。这等情况下,太子的位置很稳。所以,清流官员也罢,一些落魄的勋贵也罢。

    总之,在朝堂上找不到位置的,都想往东宫凑。

    清流官员讲一个清誉,太子有大义的名份在,这自然是顺利成章。

    倒是勋贵那儿。

    打从帝后起了心,要扶持勋贵这一个小圈子后,勋贵跟东宫的关系就是隔核了许多。

    奔前程自然奔着最好的去。

    帝后给了方便,勋贵们看的明白。

    东宫那边儿的支持力度,自然就是小了。

    “好了,去忙吧。”

    正统帝打发了儿子。

    太子司马贤恭身应了话,然后,告退。

    待太子离开后。

    正统帝对玉荣说道“东宫的一些人手朕替老三换了。如今看来老三的心思,倒是越发的不与朕一样。唉。”

    正统帝叹息一声。

    玉荣听出了里面的一些情绪。东宫发生什么事情

    玉荣这一位中宫的皇后最清楚。那些人为何让帝王发作,被隔离了东宫。或罢官,或贬职。

    总之,一个一个都跟东宫的太子分开了。

    不外乎,还是玉荣不满意了儿子的政略方向。

    总之,玉荣不满意,皇帝也不满意。

    “圣上,老三这一回监国了,能各方面体会了您的不容易。想是更能体谅您的一片苦心。”玉荣对于嫡长子是多有期盼的。

    她能做的,就是给儿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如何呢

    自然让儿子瞧瞧清流们,那是能用了,可也得看搁什么位置

    “老三是不满意朕啊。他与朕讲的话,梓橦,你也是听了一些。他这是满意了咱们夫妻,他在给一些腐儒鸣不平。”正统帝一手的权术,那是炉火纯青。

    他瞧不上的,就是老三有一颗仁心。

    可惜,给旁人利用了。

    正统帝教了儿子。可这世间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塞进了别人的脑子里。

    特别是皇帝教儿子,儿子表面上应了。

    背地里不觉得错了,这就有些无奈了。

    玉荣听了皇帝的话,自然听懂了皇帝的意思。

    正统帝教儿子什么权术吗

    有教。

    那就是太子司马贤亲自体会了一下帝王心术。

    可惜,东宫的太子司马贤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了里面的一些问题。

    玉荣能有什么想法

    自然又是安慰了皇帝。她与皇帝是夫妻,是合伙人。可归根到底,她的权力目前还是藤缦一般的寄生在皇帝这一颗大树上。

    有皇帝的遮风挡雨。

    这也是她这一位中宫风雨安然的原由。

    可玉荣更想的是做一颗能与皇帝齐肩的树。她不想做附于别人的莬丝花。

    “老三身边少了嚼舌头根子的,再有那些圣上寻的好先生,总会体谅了圣上的苦心。想做事儿不容易,老三多磨砺磨砺,就会懂了世事不易的道理。到时候,也会知道千人千面,十个官员九个贪。”

    玉荣笑着说了话。

    “官啊。”

    正统帝笑道“是啊,十个官员九个贪。梓橦,你这话在理。”

    “可贪官对于皇家而言更好用,使功不如使过。”玉荣笑着回了一句。这是她的心德。挺有深深体会的。

    正统帝听了这话,也是点点头,说道“使功不如使过,这话实在。这话得朕心。”

    正统帝就是觉得皇后跟他一条心。

    帝王心术。

    那些官员哪有不贪的真不贪,可能本人不贪。可他的亲戚家眷里,也一定有利益交换。

    哪有什么清白的

    那些寒家子做了官,可能比世家大族更狠。因为没家底啊,爆发户更恐怖。

    当然,不可否认的,也有青天大老爷。

    可那就少了。

    要不然,一出现就成了传奇上的话本子。这说明了老百姓盼啊。

    老百姓盼的,那一定就是稀罕的。

    帝后二人谈了话。

    玉荣离开了通天阁后,就寻了太子,准备单独与儿子谈谈心。母子之间谈谈心,也开解一下这孩子的心结。

    次日。

    乾清宫。

    太子司马贤送了奏本时,玉荣留了儿子。

    母子二人谈话没留了外人,宫人尽数打发去。

    殿中安静下来。

    玉荣说道“老三,本宫留你说说话,咱们母子之间谈些体己的。”

    “儿子听母后的。”

    太子司马贤回了话。

    “你是东宫的储君,你自然有你的想法,也有你的追求。哪能光听了本宫的”玉荣轻轻摇摇头。

    她的目光盯紧了儿子的脸,也是注意了儿子的神情。

    “老三,莫觉得你父皇对你严厉了,他那是爱之深,责之切。你东宫一些属官确实有不当之处。你父皇给你换了人手,你多体谅体谅。莫误会了你父皇的用心。”玉荣解释了话。

    太子司马贤颔首,他回道“母后,儿子知道父皇对儿子一直期望甚高。儿子努力做好太子的本份,万万不敢有负父皇、母后的嘱托。”

    玉荣也是轻轻点头,表示儿子这态度不错。

    “这般便是好。”玉荣脸上带了笑意。

    “你是东宫的太子,你的兄弟们往后都要你的照顾。老三,你身上的担子重。你父皇对你的期望,与你的兄弟们是不同的。所以,他才会更加严厉的要求你、苛责你。”玉荣在孩子面前,肯定只会说了皇帝的好话。

    太子司马贤听后,连连点头。

    对于东宫换了属官的事情,司马贤若是说心中没有惧怕那是假的。

    刚刚被亲爹换了东宫的属官们。

    他是害怕了许久。

    前废太子可有遭遇在前啊。他也怕的。他说是中宫嫡长子。可中宫嫡子不是他一人。

    太子司马贤也怕的。

    特别是新来的先生一些暗中的一些的隐隐指导。太子司马贤是听懂了。

    听懂了,自然也要装着不懂。

    孝,这自然要表现出来。

    可心底的真心话

    太子司马贤跟父皇、母后的看法,就不是一路的。

    从父皇、母后做事来看。那一直是亲小人,远贤臣。

    在朝中真正上位的,也没多少干净的。

    特别是母后得用的人里,可真可谓是小人聚集。

    总之,这些出身不那么正派的,在清流里天然被拒绝。莫说清流,就是一般的官员,也跟他们不合拍。

    世族、寒门,这都有区别。

    更不肖说,官员与小吏,那区别更大。皇后提拔得用的心腹,全是小吏爬上来的,又或是寒家子。

    寒门,那是指广大的地方豪绅。

    跟寒家子,那是两回事。

    总之,中宫皇后身边那些小人们的形象,想好起来。那不可能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

    官帽子是有数的。有人占了,有人就占不成。

    这些人的怒意与恨意,不敢冲了上位者。

    皇后是谁

    这是中宫娘娘,是皇帝膝下三位皇子的亲妈。这些臣子们不敢多嘴指责的。

    那些皇后提拔的官员,可就是这些被污蔑的对象了。

    至于是不是污蔑

    嗯,也不全是脏水。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

    这里面手脚不干净的,那肯定有。可中宫的皇后用了这些人。

    就跟玉荣跟正统帝讲的,使功不如使过。

    她是中宫皇后,她的权力根基不是那么的稳。

    她能用的人,那肯定就是天然的有些限制。那么,想培养了心腹,肯定也是如此的。就是唯才是举。

    这用人才,就不干涉了对方的私德。

    只要差事办的好,有些时候,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那肯定需要的。

    人无完人。

    “儿子知道。”太子司马贤被皇帝敲打了。

    这没以前的感觉好了,所以,也没以前那么飘飘然。至少,他不会向以前一直的跟母后顶嘴了。

    “老三”

    玉荣沉默了片刻,她才说道“咱们亲母子,你在母后跟前不必有些什么心事。有些话,你讲出来,母后是愿意听你讲明白的。”

    玉荣说的慎重。

    天家父子之情本来就淡薄了。

    这母子之间何必闹了矛盾

    这是亲儿子。

    哪怕打小养在皇太后跟前,可玉荣也是多多盯紧的。她也不是不疼爱了这十月怀胎生的孩子。

    她一直以来做的一切,不就是盼着儿子能接了老子的班吗

    现在瞧着儿子与她的关系走远了。

    玉荣心中蛮不是滋味的。

    太子司马贤又不傻。

    他当然听懂了母后话中之意。他沉默了片刻,才回道“儿子听了一些流言,怕说出来伤了母后的心。”

    要说母子没隔核那是假的。

    双方一直在上演了母慈子孝。可到底因为政治上的分歧,那是一直矛盾潜藏的。

    “”玉荣沉默了。

    她本意是试探。她待自己的儿子一直是一片真心。可是,现实还是给了玉荣心头狠狠的一击。

    儿大不由娘。

    儿子长大了,真有自己的想法啊。

    未必她觉得的好,儿子就一定也觉得好。

    “嗯,母后听着。”

    玉荣笑道“一些流言扉语的,母后过来人不惧这些假话。”

    “母后,非是假话。”

    太子司马贤说道“儿子巡游各州,处处都听得母后的流言扉语。好些人在坏了母后的清誉。儿子不高兴,这些人是害了母后。”

    司马贤这般说,也是真心的。

    他是中宫嫡子。

    肯定不想自己母后坏了名誉。

    “”

    玉荣侧耳聆听,她是给了态度。

    于是,司马贤就是讲了。

    玉荣听着,心头直冒火。可跟儿子表了态度,她当然可以装,也要装得云淡风清。

    被人骂了牝鸡司晨。

    这不算什么。这本来就是事实。她一个弱女子替皇帝批奏本,哪能没风言风语的。

    谋害前废太子。

    这也不算什么。她一直本来就看前废太子不顺眼,一直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可以说,冷眼旁观,可没伸了援手。

    再说什么谋害皇嗣,让宫妃生不出儿子。

    这就更不算什么。

    其它的宫妃那儿,她可没出手。她更不可能害了皇帝的子嗣。这会落了明显的把柄。她就是请害怕短命的皇帝好好保养,然后,吃了补药,这是没法再生罢了。

    总之,也算绝了宫里女人想爬高枝的命。

    至于更甚者说,又骂她提拔小人。

    这玉荣也认了,她提拔的那些官员,出身差嘛。在这些清流大人们眼中,可不全是小人。

    “”

    太子司马贤越说。

    玉荣的心头的火越甚。这些话,全是半真半假的。

    有事实,有道理。

    可问题是玉荣头上的锅,那是越背越多。

    好处吗

    当然她也得了。

    她可是实权的皇后,还是与皇帝并尊的二圣。

    可到底心头不舒坦啊。

    特别是儿子念了别人的谣言时,玉荣看懂了儿子的神情。她的亲儿子的心,那是动摇了。

    这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

    “老三,你信这些话吗”

    玉荣淡然的问道。

    她这态度当然是假的。哪可能真淡然。

    玉荣恨不能把造谣的,那是拉出来狠狠的剁了。

    那是剁剁剁,这般来消她的心头恨。

    可问题在于这些流言传开了。

    谁传的

    可能查不到个人头上。可哪些小团体干的,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儿子不信。”

    太子司马贤赶紧回了话。

    “不,你动摇了,你开始有些信了。”玉荣轻轻摇头。玉荣说了这话时,太子司马贤听了那是脸色开始变得煞白起来。

    “母后,儿子不敢。”

    太子司马贤赶紧再表态度。

    “你不必多想。这些个谣言,母后早听说过。”玉荣笑了,她安抚了儿子,说道“莫说母后,就是你父皇也听说了。”

    “谣言止于智者。”

    玉荣给了一个评价,她道“不过,本宫得说说,这些传谣言的,也是聪明人。知道真真假假的混谣市听。”

    太子司马贤听得这些话。

    他当然听懂了。

    “母后,父皇也是知道这些事儿的”

    太子司马贤试探着问道。

    “当然知道了。你当你父皇手里的绣衣卫,这是养着观赏用的”玉荣笑了,那是淡淡的回了话,道“莫说绣衣卫。你父皇手中,可不缺了眼睛。”

    “这天下间只有你父皇不想知道。”玉荣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太子司马贤听后,微微沉默了。

    “这起子谣言若论真单说这些事情,哪一个拧出来,老三,你觉得你父皇能容忍了”玉荣对儿子问道。

    太子司马贤沉默了。

    可他父皇真是英明神武吗

    太子司马贤有点儿怀疑。也怨不得他怀疑啊。他父皇现在一直在通天阁里修仙。这满朝的大权,在太子司马贤瞧来,就是拿捏在母后的手中。

    “父皇、母后恩爱相伴,儿子羡慕。”

    太子司马贤最后给了一个不会出错的答案。

    玉荣听了,那是捂嘴笑了。

    “你这话,说的假了些。”玉荣笑过后,这般回道“本宫不是元后,连继室都算不上。那是圣上开了恩,扶了正的皇家妾。”

    这话说的,说的太子司马贤都耳根子一红。

    他总觉得这话里有些意有所指。

    “至于说本宫多好与圣上恩爱这话本宫不相信的。老三,你也莫要太相信。”玉荣目光望着儿子,打断了儿子以为的父母恩爱。

    “你母后入宫时,不过是大选秀女中最普通不过的。家世不出众,容貌不出众。被指到你父皇身边时,也不是什么得宠的。”

    玉荣回忆了过往。

    她道“我就是运气不错。元后犯了错,犯了你父皇不会容忍的错。让娘家拖累了。至于孝仁恭慧皇后那是你父皇的心尖尖,可惜,也是福薄了一些,命途短了一些。若不然”

    玉荣不继续说了。

    有些话,可以脑补的。

    “至于咱们母子四人,那是运气好。”玉荣真这般觉得。

    当然,也可以说,还是有皇太后最初的一些庇护。若不然,最初的难熬,她可能熬不过来的。

    可她也付出了。

    至少,玉荣知道的,她给了代价的。

    “现在想想,这里面有运气。可同样的,也有苦楚。”玉荣望着儿子,说道“你父皇是天子,咱们母子都得敬了,爱了。”

    儿子这般的心思太纯。

    玉荣还是维护一下皇家的体面。总之,天子威严不可扫。

    要让儿子知道敬畏的。

    若不然,犯错了,错了皇帝的忌讳,那会很麻烦的。

    “你四弟”玉荣想了想,还是摆摆手,说道“不说了。总归,老三,你得到现在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

    “母后期盼了许久。你父皇能同意,那就是也满意你的。便是出一些小差子,你父皇也会乐于指导你这一个嫡亲的儿子。”

    玉荣的语气里,又是满满的温柔,她道“老三,跟你亲爹低头,不委屈。”

    “对吧,不委屈”

    玉荣再问道。

    太子司马贤回道“母后说的是,儿子不委屈。”

    太子听懂了母后的话。

    “那母后一直做的,也是为了你。老三,你是母后的嫡长子,母后跟你父皇一样的心思。所做的一切,还是为了你啊。”

    玉荣的眼中,是对儿子的期盼。

    太子司马贤看懂了。

    此时,他是连连点头。

    “这般便好。”

    玉荣也是笑了。

    “老三,有些话,母子之间讲出来,就不会误会了。”玉荣笑道“你是嫡长子,跟你的弟弟不同的。你的责任更重。担子更沉。”

    “只你莫怕。你的背后,有你父皇与母后的撑腰。多试试,多学学。一切不必怕。”玉荣再缓和了跟儿子说话的气氛。

    母子之间,真的没有隔夜仇。有的只是亲情。这是玉荣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01723:52:072020102123:56: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岚岚1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