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寿康宫。

    皇太后见了娘家人。

    承恩公府的武家夫人进了宫,来见这一位公府的靠山。

    这姑嫂二人见面。

    武夫人自然对皇太后是恭恭敬敬的。

    这一对儿的姑嫂,皇太后自是养尊处优多年。

    武夫人对于皇太后只有低眉顺眼的份儿。

    “圣上那边已经跟哀家递了信儿。对于府上的世孙,圣上是满意的。”

    皇太后话中之意,武夫人自然听懂了。

    她的这一个嫡孙,可是府上的宝贝。府上公爷宠爱了,世子也是看成了心肝儿。

    “得圣上满意,公爷也是高兴。一切自是听了太后娘娘的吩咐。”武夫人的态度很恭敬。

    皇太后听了,很满意。

    “武氏一族能尚一位公主,此是好事。惠贵妃在宫里颇有地位,她膝下又无皇子,不会让府上卷入什么麻烦。待哀家百年之后,世孙夫妻又是武氏一族的靠山。”

    皇太后为了娘家,这真是多重的保险。

    武夫人听后,忙陪笑道“公爷也知道太后娘娘是为了武氏一族计较。府上全听太后娘娘的。”

    “只是”武夫人沉吟了一下。

    “太后娘娘,您是知道的。我膝下有两儿,世子膝下有世孙。世孙尚了公主,长子一脉自然富贵加身。可次子一脉”

    武夫人也是一个慈母。

    两个儿子,长子一直得了公爷的看重。

    可次子呢,次子也是武夫人心头宝。亲生的儿子,晚出生那几年,这兄弟俩的命运却是不同。

    哥哥能继承一座公府。

    弟弟却是在父母百年后,会成为旁枝。

    家族七成的家业,包括祖宅与公府,那都是世子一脉的。

    次子就是分一点余荫,然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家。

    武夫人自然是想着一碗水端平,也是多为次子考虑了。

    “我的膝下,还有一位嫡出的孙女。端是聪慧的,出生也巧着跟三皇子殿下是同一年。她是老二的嫡长女。这”

    武夫人说话时,有点儿吞吞吐吐的。

    皇太后却是听懂了。

    “这是哀家那嫡亲兄弟的意思又或是哀家的两个侄子的意思还是你的主意”

    皇太后问了话。

    武夫人听了,忙是摇摇头。

    “我说是公府的女主子,哪可能真做了公府的主意太后娘娘您是知道的,府上的一切全是公爷拿了主意。”

    武夫人不隐瞒了。

    确实武夫人想在家业里多补贴了次子。

    可要说撮合了次子的嫡长女,那是与三皇子殿下结一段姻缘

    她可没那本事,来觉得了承恩公府的未来。

    真当公府的公爷是老糊涂了吗

    “看来是哀家小瞧了,哀家那嫡亲的兄弟,倒是有一份上进心。这一份上进心不用了男儿功业上,全想走了女子搏富贵”

    皇太后很不满意。

    或者说,她那侄女武嫔入宫的表现,让皇太后满意了。

    她是皇太后,她享受天下尊荣。

    可不代表皇太后乐意一直给娘家擦屁股。

    “哀家会考虑考虑。”

    皇太后倒底没一口拒绝掉。

    “太后娘娘,公爷说了,秀姐儿年岁小。如果太后娘娘不满意府里的教养,能让秀姐儿入宫陪伴太后娘娘的话,那是秀姐儿的福份。”

    武夫人赶紧的提了一话。

    这话够明白了。

    这是武氏一族想把人直接送了太后跟前。

    打小培养了,按着皇太后的意思来培养。总归这能让皇太后满意吧。

    “”

    听了武夫人这话,皇太后更懂了武氏一族的意思。

    皇太后也沉默了。

    良久后,皇太后叹息一声。

    “把秀姐儿送进宫里,到哀家这儿小住些日子。哀家考察一下她的品性吧。”皇太后倒底给了机会。

    武夫人一听,当即笑了。

    “谢太后娘娘,臣妇回去一定准备妥了秀姐儿入宫一事。”

    武夫人当然高兴了。

    有皇太后的培养,将来三皇子妃的位置,她家的秀姐儿哪会没机会

    这是大大的机会。

    毕竟,三皇子殿下可是皇太后抚养长大的。

    三皇子殿下的喜好,皇太后一定懂。

    这般想来,三皇子殿下就能跟秀姐儿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觉。这样最好不过了。

    武夫人想得多。

    出宫时,都是美滋滋。

    寿康宫中,皇太后却是轻轻一声叹息。

    “太后娘娘,可是公府的做为让您为难了若为难,推了便是。”

    武嬷嬷哪怕顾及了公府上的一切。

    可到底宫里这些年,武嬷嬷更关心的还是皇太后。

    “顺水推舟之事,哀家拒绝了,怕公府里会出什么其它的乱招。”事情搁自个儿身边,皇太后还能盯着。

    真是任由公府上去操作,皇太后担心他们惹了大麻烦。

    “至于为难人这一辈子啊,哪有不为难的。”

    皇太后倒也是看得开。

    “就是不知道天子会不会看了我这老婆子的脸面,给公府上这般大的体面。”

    皇太后担忧的还是皇帝那儿。

    武嬷嬷听了,也是懂了。

    武氏一族的世子一脉,这想尚了公主。

    次子一脉还想培养一位三皇子的青梅竹马来,想占了未来三皇子妃的位置。

    这等好事,两处都想拿。

    这

    确实想得太美了。

    宫中如何想

    承恩公府。

    武夫人一回来,就把消息跟武公爷讲了。

    “公爷,太后娘娘是答应了秀姐儿的事情。”

    武夫人说话时,是真的得意。

    本来以为皇太后会推脱的,哪料想,皇太后居然担应了。

    就是武夫人自己也知道的,公府的盘算太大了。

    “太后的心,倒底还是向着娘家的。”

    武公爷说了一句。

    “你往后,还得对太后娘娘更恭敬。至于蓉儿的事情”武公爷沉默一下后,说道“往后,我当没这一个女儿,你也一样。”

    对于女儿,武夫人哪可能不在意。

    这好好的女儿,入了宫,这般就殁了。

    堂堂国公府的嫡出姑娘,一个嫔位就葬了。

    那般的寒酸。

    这能不让武夫人起心结吗

    只是,倒底皇太后的威势在那儿。

    武夫人不敢罢了。

    以前还在府里报怨了。

    可现在嘛,一个女儿自然比不得府中的富贵。而且,武夫人不傻,她的富贵寄于公府。

    女儿殁了,只能认命。

    若是开罪了皇太后了,府上一切富贵才是真正的烟消云散。

    “公爷放心,我都明白。太后娘娘一切为了府上考虑。蓉儿的事情,是蓉儿自己没本事。”武夫人这般回道。

    “她确实是本事不够。棋招差了,怨命不好,怪不得旁人。”

    武公爷也给了一个结论。

    这一对夫妻商议了话。

    说来说去的,还是议了秀姐儿入宫的事情。

    京都,皇宫。

    坤宁宫。

    玉荣在逗了小儿子。

    五皇子逸哥儿醒来后,吃完了奶。

    玉荣给孩子顺奶,她瞧着小孩儿这白白胖胖的,也是心中欢喜。

    “逸哥儿,你认识人不,我是母后。”

    “来,学一声,母后。”

    玉荣很能耐心。

    其时,这般小的孩子,不会喊人的。

    她就是在小孩儿的耳中,多喊几声,逗不是孩子,而是她自己快乐。

    “娘娘,三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来请安。”

    秋兰到了偏殿,与玉荣禀了话。

    “他们可是到了正殿。”

    玉荣问了一句。

    秋兰应了,回道“回娘娘,三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正是到了正殿。”

    “那本宫不挪步,去,把本宫的两位皇儿请来这儿。也是让他们见一见他们的弟弟。”玉荣笑着吩咐一句。

    秋兰应了诺。

    秋兰离去,不肖多时,司马贤、司马礼哥俩,就是一起来了偏殿。

    “儿子给母后请安。”

    哥俩一起给玉荣行了礼。

    “不必掬礼。来,贤哥儿、礼哥儿、坐。”

    玉荣抱着小儿子,对两个大儿子笑着招招手。还是示意他们到近前落坐。

    哥俩应了话。

    等哥俩落坐后。

    玉荣问了这两孩子,今日的功课如何

    “一切都挺好的。”

    司马贤先回了话,还是讲了师傅们上午教导的课业。

    司马礼在旁边连连的点头。

    “那便是好。”

    玉荣也是笑着说道“你们兄弟俩的课业,母后一直都关注着。知道你们都学的好。你们父皇在母后跟前,都是夸了你们好些回。”

    “母后,父皇真夸了”

    司马贤问了一句。

    司马礼也是点点头,还是挺关心的小眼神。

    对于两孩子的渴望。

    玉荣给了肯定的答案,她道“真的,母后不骗你们。你们父皇对你们的课业一直关注着。只是他们不爱夸你们,怕你们骄傲了,就是不进反退。”

    “儿子不会懈怠的。弟弟也不会,儿子会盯着弟弟,我们兄弟一起努力进步。”

    司马贤给了保证。

    司马礼也是连连点头。

    “母后信你们。”

    玉荣笑着回了话。

    “来,看看你们弟弟。你们弟弟都长胖了,瞧瞧,是不是比刚出生那会子,瞧着更招人喜欢”玉荣顺嘴问一句。

    “弟弟长得俊俏。”

    司马贤赞一句。

    “你和你五弟都长得像极了你父皇。”

    玉荣说道“瞧瞧,你当年啊,小时候就跟你五弟现在一个模子似的。”

    司马贤听了,还是逗得更近些,想多看看五弟。

    司马礼可旁边听了此话,也是凑近些。

    他的眼神,那是左瞧瞧哥哥,再是右瞧瞧弟弟,连连点头。

    “礼哥儿长得像极了母后。”

    玉荣又是感慨一句。

    “是啊,四弟长得也俊。”

    司马贤附合了一句。

    母子四人谈些话。

    便是午膳的时辰。

    宫人摆好午膳。

    逸哥儿是要午睡。玉荣和贤哥儿、礼哥儿一起移步,母子三人一起用午膳。

    午膳罢后。

    玉荣叮嘱几句,才是放两个孩子一起的去上书房。

    晌后。

    玉荣去了乾清宫。

    在乾清宫,见了正统帝。

    正统帝谈了一起子事情。

    “朕很快会下诏,给朕之长女与武国公的世孙赐婚。”正统帝提了这事情。

    “惠贵妃知道这消息,必然就要缓一口气。大公主的婚事有了着落了,这自然是好事。这驸马又是招的惠贵妃满意的。”

    玉荣笑着回了话。

    “武家的世孙确实不错。两厢都乐意,朕没理由阻拦。”

    正统帝对于女儿的婚事,自然还是看重的。

    这考查后,这一个女婿的人选不错。当然就真的准备定下来。

    “倒另外有一件事情,母后那里与朕商量了。”

    正统帝的目光盯着玉荣,还是若有深意。

    “可跟我有关”

    玉荣回问一句。

    正统帝的目光啊,那里表现出来的东西太明显了。

    “与你有关。”

    正统帝不隐瞒。这事情肯定也瞒不住。

    “武家想送了武国公的嫡出孙女入宫,是国公府二房的嫡长女。”

    正统帝笑道“说是入宫陪了母后,母后那边动了心思,却又想问一问朕的意思。”

    “可朕瞧着,朕若阻拦了,却也是扫了母后的颜面。”

    正统帝不傻。

    皇太后真想招了娘家的侄孙女入宫,皇太后是有这一个名份的。

    跟他讲一讲,这是尊重他这一位天子。

    又或者说,是想透过他,跟皇后讲一讲。

    “你如何看,梓橦,朕还是在意你的建议。”

    正统帝把皮球踢到了玉荣的脚下。

    玉荣能如何

    “母后都有意了,我这做儿媳哪好拦了母后的意思。这要看圣上呢,圣上可愿意了将来再出一位武氏一族的儿媳妇。”

    玉荣这话说的够直白。

    武国公府上把事情都做出来了。

    这自然就怕闲话。

    玉荣这般讲了。

    正统帝沉默了片刻后,笑道“儿媳朕的儿媳,还要朕指了。”

    “一个小孩子,培养些年也不过一个姑娘。到时候,咱们的儿子满意了,是娶是纳,全在朕一句话的事情。”

    正统帝很淡然的,他道“皇家不会缺儿媳,皇子的后宅中,也不缺了侧室。”

    正统帝的意思很明白。

    如果满意了,赐一桩姻缘。不满意了,一个侧室就打发了。

    玉荣差点给咽着了。

    “母后怕不会想了武氏一族出了一位皇子侧室的。就凭着武国公府的背景,一个正室的身份如何都要揽得。”

    玉荣不觉得皇太后真是好说话的。

    “到时候再提。也要看武家的小姑娘是不是真好。”

    皇帝很淡然。

    他这一辈子不缺了嫔妃。连皇后都三任了。

    正统帝的眼中,一个小姑娘真不是事儿。

    哪怕是皇太后侄孙女也一样。

    瞧瞧当年,入宫的皇太后亲侄女,不也没爬上皇后的位置嘛。

    “成,既然圣上心意定了,我自然也没异意的。就盼着母后操一份心,给咱们培养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儿媳。那才是各方皆欢喜。”

    玉荣只能捡好话讲。

    玉荣心里这般想了。

    可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毕竟,她这儿子还没长大啊。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关于皇太后那儿,要给儿子添了一位表妹。

    玉荣不会多提什么。

    连在两个孩子耳边,也不提了此话。

    既然皇太后有意,她不破坏什么。

    她只是默默的观察罢了。

    于是,后宫之中,寿康宫里多了一位叫武秀秀的小姑娘。

    景仁宫。

    惠贵妃和大公主一起领了圣旨。

    两道圣旨。

    一道是正式的册封了大公主为和瑞公主。

    另一道圣旨则是赐婚,给和瑞公主赐婚的驸马乃是武国公府的世孙。

    这真是双喜临门。

    惠贵妃当然非常的高兴。

    同时,住了景仁宫的高才人,也是给惠贵妃道了喜。

    至于四公主

    四公主的年岁太小,还吃奶呢。这自然由得奶嬷嬷哄着。

    景仁宫的正殿。

    高才人笑道“恭喜贵妃娘娘,恭喜公主殿下,这是喜得良缘。妾也听说过,这一位世孙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实是一位出众的青年才俊。”

    “也是圣上挂念了咱们和瑞。”

    惠贵妃也是乐得高兴。

    女儿婚事确定。

    如今又是赐了正式的封号。

    大好的前途等着女儿。

    惠贵妃一下子觉得人生将要圆满。

    便是瞧了往日有点儿看不顺眼的高才人,这也是顺眼多了。

    毕竟,有一个人在跟前拍马屁,还是不错的享受。

    当然,高才人还是识趣的。

    见着惠贵妃母女有话要聊,她就是识趣的告退了。

    高才人去看了四公主。

    对于高才人而言,她盼的就是四公主平安长大。

    “若四公主将来也有一桩似大公主这般的好姻缘”

    高才人想着,她这一辈子就不盼了其它。

    景仁宫的正殿内。

    惠贵妃执了女儿的手。

    “和瑞,你这一桩婚事,母妃求了许久。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惠贵妃是高兴的。

    “母妃。”

    和瑞大公主还是害羞的。

    “世孙是好孩子,你往后,跟世孙好好过日子。你是圣上的大公主,国公府上只有捧你的份儿,他们可是聪明人,不过让人有半点儿的难堪。”

    惠贵妃挑了女儿的驸马,那不光挑了驸马本人。

    也是挑了驸马的亲人。

    “嗯,我全听母妃的。”

    大公主害羞着,说话时,也是红了脸。

    “傻孩子。”

    惠贵妃握一握女儿的手。

    “你往后真出嫁了。在婆家啊,得拿捏了分寸。高不得,低不得。这里面的尺寸,还要火候。”

    惠贵妃是恨不能多给女儿一些交代。

    “对了,皇太后那儿,你也多亲近亲近。往后,你是要嫁给世孙的,皇太后待你的态度,必然会亲近许多。”

    惠贵妃又交代了话。

    “母妃,那寿康宫的那一位秀儿妹妹呢。”

    和瑞大公主提了一句。

    “亲近一些也无妨。”

    惠贵妃想了想,才是说道“你长大了,有些事情母妃也不会瞒你的。”

    “你那秀儿妹妹怕是皇太后给你三弟备的童养媳。”

    惠贵妃这话说的,一点儿也不客气的。

    “”

    和瑞大公主沉默一下后,说道“母妃,那坤宁宫的母后就乐意了。”

    “瞧着是默许了。”

    惠贵妃给了一个答案。

    “坤宁宫是什么想法咱们别去猜。总归,坤宁宫的皇后娘娘不是简单人。”

    惠贵妃说了她的看法。

    “哦。”

    和瑞大公主是眼神里有些小疑惑。

    “可女儿听人讲,说是母后能入住坤宁宫就有大命数。真论了手段,也未必是最高的那一位。”

    和瑞大公主这在宫里长大的。

    有些事情自然也看了一个明白。

    惠贵妃轻轻摇摇头。

    “你还小,有些事情不懂。”

    惠贵妃以己度人,她道“后宫活的好好的,还能登了高位的,就没有简单的。你数数你父皇的儿子,你的兄弟有几个”

    “我有四个兄弟。”

    和瑞大公主回话时,已经明白她母妃的用意。

    “是啊,圣上膝下目前就四位皇子。除了太子,你其它的几个兄弟可都是皇后生的。”

    惠贵妃一直觉得皇后不简单。

    不看过程,她就看结果。

    “而太子是庶长子。皇后生的儿子可是嫡子。”

    惠贵妃的唇畔含了冷笑。

    “母妃是说将来还有夺嫡之争。”

    和瑞大公主说道。

    “免不了的。”

    惠贵妃给了肯定的答案。

    “母妃以为是坤宁宫一定会赢。”

    和瑞大公主说道。

    “总归,你母妃啊,就不看好了太子。”惠贵妃在女儿面前,是不隐瞒了态度的。

    “那不是说,秀儿妹妹未来可能是三弟的皇子妃,是未来的皇后”

    和瑞大公主有点儿小吃惊的。

    想一想,和瑞大公主又觉得这很可能啊。

    这一琢磨了,她想着,是不是往后跟秀儿妹妹的关系处的更近些。

    “是有这个可能。可命数,这哪说的准。”

    惠贵妃淡然的笑了笑。

    宫里这些年,起起伏伏的,惠贵妃看多了。

    武秀秀只是有可能上位。

    有那等的机会罢了。

    毕竟,一切皆可能。

    可是,母仪天下的位置就一个。

    有可能,也可能是失败的。毕竟,惠贵妃后宫这些年,最初是甄皇后得封元后。结果呢

    也落不得一个好收场。

    再然后,孝仁恭慧皇后是一枝独秀。武嫔也是掌过宫权。

    又如何

    惠贵妃当年没在意过的耿氏,却是成为了耿皇后。

    所以说,命数啊,真真的看不透。

    正统十年,冬去。

    迎来了正统十一年,春来。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万始更新,除旧迎新。

    坤宁宫。

    玉荣在新年很忙碌的。

    祭祖,举办宫宴。

    见了诰命,给各宫赏赐。总归,宫务她是料理的井井有条。

    皇太后在诰命面前,也是多多夸赞了皇后。

    这一对婆媳是一演了天家的母慈媳孝。

    便是正统帝也不介意了,表演了皇家的一团和气。

    反正皇宫里,人人都是好演员。

    等着过了十五。

    皇帝结束了封笔的日子,又是开始了处理朝政。

    然后,关于孙太医的事情。

    在一日的晚膳后。

    正统帝来了坤宁宫时。

    他与玉荣商量了此事。

    “朕使人查了。孙太医这人确实是你生母的嫡亲兄长。”

    皇帝给了肯定的答案。

    那么,假不了。

    “万万想不到,本宫的生母居然真有这么一位兄长。”

    玉荣有点儿感慨。

    在原著里,可没有提了这一桩。

    那么,是为什么

    想来是原身没混出头。

    一个妃子嘛,可没册立皇后那般大的动静,要昭告了天下。

    所以,原著里母仪天下中,裕妃的所谓“舅舅”就没有出场了。

    想到了原著母仪天下。

    玉荣得感慨,这现在对她而言,真真没什么帮衬。

    毕竟,一切皆不同。

    原著里的女方楚婉婉,那有一张与孝仁恭慧皇后相似的脸。

    所以,能打动了帝王心,也能打动了太子心。

    想一想里,太子待这一位楚婉婉也是顺孝有嘉。

    在楚婉婉做了皇后时,这一对母子更是和谐相处。

    楚婉婉在怀孕后,生下一位皇子。

    更是当着皇帝的面,提了期望她的儿子一辈子做一个逍遥王爷。真真是一位跟皇帝白月光一样的纯洁人儿。

    是真是假

    这个没到最后,真不知道人心若何。

    毕竟,母仪天下的里,就是皇帝与楚婉婉,以及太子和楚婉婉生的嫡子,一家四口那是吉祥美好的一家。

    然后,完本了。

    那完本时,是在正统十年。

    现在呢

    现在都正统十一年了。

    一切有多少改变

    瞧瞧,玉荣跟太子,可是做不到什么“母慈子又孝”。

    毕竟,玉荣跟太子就是面子情。

    太子有一份雄心,想承继大统。

    玉荣呢,也没原女主那一份委屈自己儿子的心思。

    什么逍遥王爷

    骗鬼的吧。

    这世道里,弱肉强食。

    太子是庶子出身,他真能对嫡出的弟弟丝毫没芥蒂

    反正,将心比心。

    这事情搁玉荣身上,玉荣是睡觉都难安。

    至少,从正统帝现在的做法来看。

    正统帝待玉荣母子越好,太子的东宫跟坤宁宫之间,就越难弥合。

    而皇帝的做派呢

    皇帝一心想要权利。

    皇帝在加强了太子的势力。

    同时,又是给了玉荣在乾清宫里,给皇帝替笔的机会。

    特别是皇帝最近又有拭探了。

    玉荣只是保持了沉默。她在观察了,皇帝又有什么新打算。

    “其实,不瞒了圣上,我很矛盾的。”

    玉荣的眼中有些回忆。

    “生母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的一生就是系于父亲的身上。我当年入宫,未尝不是因为生母太柔弱了,她的一辈子让我心绪难平。”

    玉荣淡然的开口。

    这是原身的真感受。

    对于生母,她是怒了生母不争。

    可原身也不懂。

    一个庶女的生母如何争

    后宅之中的女子,也要看了娘家的能耐。

    娘家没能耐,那么,一辈子的喜怒哀乐,就真真系于男子的一念之间。

    若是娘家有能耐的。

    那么,就不是那么回事。

    毕竟,娘家能耐,就是结两姓之好。

    这真真就能在后宅之中,有所依仗。

    “梓橦会入宫,就想搏一个不甘,想搏一个未来”

    正统帝顺口问了一句。

    “”

    玉荣摇摇头。

    玉荣说了原身的感受。

    “或许有不甘,或许想搏一个前程。可当初入了东宫时,圣上,耿承徽是识得东宫的太子为旧人。”

    玉荣说了一段旧事。

    那段关于原身的感觉。

    玉荣在此时,莫名的有点儿想吐露出来。

    明明原身啊,是真真爱了面前的男人。

    可这男人居然一点儿都不知道。

    玉荣为原身感到了可怜、可叹。

    “一次回眸,一位翩翩佳公子救了一位姑娘,就是一回心生爱慕。”

    玉荣说了这一席话。

    “”

    话到这儿。

    玉荣愰然清醒。

    她这是带入了原身的感情吧

    “”

    玉荣收拾了情绪。

    “圣上,关于我这一位舅舅,我自然想问一问圣上,圣上若得用,我自然敢认了这一桩亲戚。圣上若是觉得我这一位舅舅不得用”

    玉荣沉默片刻后。

    玉荣说道“那便是淡然处之。我入宫时,记在了嫡母安氏的名下。”

    “为何不讲了旧事。”

    正统帝问了话。

    正统帝现在不关心了孙太医的事情。

    他在意了,他的皇后,貌似跟他之前有什么过往

    可为何他没甚的印象了呢

    正统帝绝对不会承认了。

    他做东宫太子那些年,他是多么风流倜傥。如果有美人倾心,再正常不过了。

    只可惜,正统帝真的不知道啊。

    原来很多年以前,他得到了,他的皇后的一片痴情。

    正统帝愰然间,觉得错过了。

    “一些过往,就不讲了。”

    玉荣付之一笑。

    原身爱过。

    可她不是原身。

    玉荣只当了情绪一时失控。

    “圣上,还是你给拿一个主意。我这一个便宜舅舅,是认下来还是不认下来”玉荣只是一句打趣的话。

    认不认孙太医

    玉荣其时已经有了主意。

    “你已经有了决断,这在试探朕”

    正统帝也顺着皇后的意思,挪开了话题。

    “梓橦,你啊,也是拿话打趣于朕。”

    正统帝心情不错的。

    皇后表白多年感情。

    正统帝对于自己的风度,对于自己的勾了美人之心。这还是依然自信满满。

    “梓橦,朕与你,自然是一片赤诚。你且说说你的看法。看与朕是不是心意相通。”

    皇帝这般回道。

    “圣上,你这话,才是打趣了我。”

    玉荣回了一笑,说道“既然真是我的舅舅,自然要认下来的。”

    是原身的亲舅舅。

    又不是假的。

    哪怕真觉得这一个舅舅啊。

    那是有些做派,让玉荣欣赏不起来。

    可真的,就真的。

    “这一个舅舅好不好怕他真是攀附了富贵,给予他一些富贵就是。享了富贵,那么,也要担起了责任来。”

    玉荣的话,更明白了。

    光想沾了皇家的便宜。

    又不想付出

    当皇家是什么

    当她这一位皇后是泥捏的不成

    “哈哈哈”

    正统帝笑了。

    这真是开心的样子。

    笑过后,皇帝收敛了笑容。

    “既然梓橦你心意定了,朕成全你和你舅舅的这一段亲缘。”

    正统帝也是笑得开心。

    “你的舅舅,自然也是朕的舅舅。”

    皇帝嘛,就是这般的现实。

    他觉得好,耿皇后很好,所以,不介意赏了耿皇后的亲人。

    当然,也是孙太医的医术确实不错。

    “他那官位小了些。朕给他提一提,一个五品官咱们舅舅当得。还有咱们舅舅来了京都,一座好宅子住的,一个好庄子当嚼头使用。”

    皇帝的语气里,似乎很随意。

    “圣上要赏,我不给舅舅推辞了。”

    玉荣没拒绝。

    皇帝要赏的,何必推了。

    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官。

    同时,给这一位孙舅舅家摆平了后顾之忧。那么,玉荣的敲打就要给下去了。

    “不过,圣上赏了。那么,我便传召了舅舅,也是要敲打一二。恩,圣上给。威,我这亲外甥女也不客气。”

    玉荣说道“也免得我这便宜舅舅以为了,这天家的富贵好享受,就真个得意妄形的给圣上招来了麻烦。”

    “朕了解梓橦。你去敲打敲打也好。”

    正统帝同意了皇后的做法。

    在正统帝的心中,他还思量了一件事情。

    过后,一定跟李善叮嘱了,让李善查一查。朕当年与皇后还有什么交集啊。

    想一想,当年与皇后的一段情。

    正统帝有点儿小在意的。

    次日。

    坤宁宫。

    玉荣招了孙太医。

    “臣拜见皇后娘娘。”

    孙太医给亲外甥女行了礼。

    哪怕是长辈。

    这倒底国礼在前。

    “免礼。”

    玉荣很淡然。

    “赐座。”

    她又吩咐了一句。

    “臣谢皇后娘娘赐座。”

    孙太医又说了一句。

    “圣上的赏赐,您可收到了”

    玉荣问了一句。

    “圣上隆恩。”

    孙太医听了这话,那是满面的荣幸啊。这等厚赏,一来了京都就有了。

    孙太医心中还是得瑟的。

    做了官老爷。

    五品官在孙太医的眼中,已经是高官了。

    毕竟,一个县城的百里侯,那县令老爷也才七品官。

    “满意否”

    玉荣问道。

    “满意,哪能满意,这是圣上隆恩。真真是祖坟冒青烟,得了圣上的看重。”

    孙太医回话时,眼中全是欢喜。

    就差笑得不见眼珠子,那眼睛快成了一弯缝儿。

    “满意就好。”

    玉荣颔首。

    “说起来,孙太医是本宫的舅舅,这事情儿本宫告知了圣上。圣上的赏,也是赏了皇后的舅舅一份体面。”

    玉荣这般明确的讲了话。

    玉荣在盯着孙太医的神色瞧了。

    “您是本宫的舅舅,往后就莫要辜负了这一份体面。若不然本宫可要重重的罚了”玉荣说的意味深长。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0323:53:522020090423:49: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衣折扇19瓶;家有菜鸡宝贝10瓶;玉烟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