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玉荣听着正统帝的话,笑了。

    当然,玉荣不知道正统帝的心里想法。可她知道照顾正统帝的心思。既然皇帝都这般讲,哪能不给皇帝面子。

    皇帝嘛,也是要面子滴。

    于是,玉荣回道“长长久久,能陪了圣上,我自然是欢喜都来不及呢。这些日子不能见了圣上,这不是为了咱们的小皇子嘛。”

    听着皇后的话。正统帝的目光,还是挪了挪。

    正统帝瞧了内室一眼。

    “小五儿此时可是睡得香”

    正统帝问了一句。

    “小孩儿都是睡得香,吃得饱。瞧那小模样跟圣上的翻版似的。我有时候都有点儿吃小醋。瞧瞧,这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小五确是像极了圣上。我这做母后的”玉荣的脸上,似乎真有点儿小吃醋。

    “小五是咱们的孩子。你连小五的押醋都吃不成”

    正统帝笑了。

    “我是他的母后,吃他一回小押醋,他就得受了。莫不成,我还能跟圣上闹一闹”玉荣眉眼间全是笑意。

    这话自然是打趣。

    正统帝也是配合了。

    帝后二人谈些小皇子的趣事。

    正统帝还道“小五是咱们的小儿子。朕让钦天监合了八字。朕还是给他琢磨了许久,这一回,总算圈了一个合朕心意的名字。”

    玉荣听得这话,真是惊了一回。

    一般皇子的名字,这都是周岁时,入了皇家的宗谱时,那才赐下大名。毕竟,那就入了皇家的正式排序。

    现在皇帝就给赐了名。

    一旦赐了名,这自然也是意味着,她的小五就是正式的五皇子。谁也不可能夺走了。

    “圣上要给孩子赐名,我当母后的替小五受领下。”

    玉荣肯定的回了话。

    甭管皇帝为何早早赐了名。身为一个当娘的,哪可能不领了情。肯定不会娇情的推拖什么的。

    “就不知道圣上赐的何字”玉荣关心的问了要点。

    “逸,安逸一生,舒坦一世。朕与你的心思一亲,就盼着咱们的小五一辈子过得顺遂。”正统帝对于小儿子的想法,就是跟皇后一样的。

    “逸,司马逸。这是一个好名字。”

    玉荣给了肯定的回复。

    “我与圣上一样的想法,逸哥儿上头有哥哥们的照顾,做一个安逸一生的小皇子没什么不好的。”

    玉荣跟正统帝摆明了她的态度。

    正统帝听了,也很满意。

    帝后二人执手,还是一起进了内室,然后,瞧了睡得香甜的五皇子司马逸。

    满月宴。

    宫中大办。

    这是皇后生产后的,再登场最奢华的一回。

    毕竟,为了皇子嘛,这等好的借口,没谁敢推拖的。

    诰命、宗室、勋贵,应该入宫的,有资格入宫,这一回,自然都入宫了。

    皇宫很热闹。

    五皇子的满月宴,可谓是最高的规格。

    这自然也是昭示了五皇子得帝后的看重。同时,皇后的位置不可动摇。

    东宫。

    太子结束了满月宴后,一回来,就是独自的坐一处。

    太子心情不算好。

    今日的满月宴,何尝不是皇后的一场表演。

    至少,太子如此看法。

    一个皇帝满意的皇后。

    一个膝下有三位皇子的皇后。

    太子感觉到了孤单,因为,他的父皇这一位嫡妻,可是生下了除了他这一位太子外的所有皇子。

    别的皇子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他不一样,他是赤手空拳啊。

    他身边的势力在父皇允许的范围内,只是东宫的属官幕僚。而这些人呢,被他的父皇清洗过两回。

    现在嘛,更多的朝臣,看着是倒向了东宫。

    实则更多的,全是墙头草。

    至于支持什么正统

    他这一位东宫太子是庶长子。

    而皇后生的儿子是嫡子。

    立嫡立长,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一切要看的是他父皇的心思。

    可太子担忧的,就是枕头风。

    这皇后的枕头风在太子眼中,可是利害的紧。

    “孤不能再等下去。”

    太子已经拿定主意,他不能再等下去。

    他在后宫至少需要一些助力。

    太子有了打算。

    太子当然会做一些事情。

    合纵连横之间,肯定需要了盟友的。

    正统十年,冬。

    天凉了,一场雪后,冬风最是刺骨的冷。

    京都。

    李公公这一位接管了暗卫的,一直在办了一起子事情。

    那便是暗中给皇帝寻了杏林高手,以医皇帝的头疾。

    这不,又寻了一位国医入京都。

    太医院那边也是核查过了。这一回老大夫那是真正的民间高手,自然有自己的几手真传功夫。

    如此,这一位就得以在乾清宫拜见了皇帝。

    正统帝见了老大夫。

    这一位老大夫姓孙,孙大夫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

    在民间也是多有仁名。

    这些年行医问药,多施仁心仁手,治了不少的病人。

    正统帝让这一位给施了针。

    确实跟王太医一样的,都是见了效果。

    这让正统帝很满意。

    准备让这一位再是开了方子,总归,再让王太医验证一二。

    要入帝王口的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

    在孙大夫开了方子时。

    李公公亲自进殿中来禀话。

    “圣上,皇后娘娘来了。”

    李公公躬身说道。

    “你这奴才赶紧迎了皇后。皇后与朕一体同心,不可怠慢。”

    正统帝坐在小榻上,摆摆手,让李公公亲自去迎。

    “诺。”

    李公公应了话,亲自去迎了皇后。

    在殿外。

    玉荣本是候着,她到了乾清宫,哪怕是正统帝允许的。

    可没通传,就直接撞的事情

    那肯定不会干的。

    人嘛,哪时候,都不可轻狂。

    玉荣还是脑子里很清醒的。

    “娘娘,圣上让奴才赶紧迎你进去。”

    李公公陪了笑,做了请的姿态。

    “嗯,这便进去,不敢让圣上久等。”玉荣笑着回了一句。

    进殿内。

    玉荣见到了这一位孙大夫。

    “圣上,这是何人,倒是面生。”

    玉荣回了一句。

    “这是李善的功劳,从民间寻来的一位良医,姓孙。”

    正统帝简单的说了一句。

    写了方子的孙大夫,此时,也是走上前。

    给玉荣行了礼。

    “老朽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孙大夫行了礼。

    “平身。”

    玉荣回了一句。

    玉荣的眼中,孙大夫不重要。

    玉荣知道是李公公给寻的人,那么,她相信这一位孙大夫的一切,李公公肯定都查了一个透彻的。

    “若人良医,能治了圣上头疾,此是天下幸事。”

    玉荣自然是捡了好话讲。

    “借梓橦的吉言。”

    正统帝自然是盼着头疾能痊愈的。毕竟,对于一位有志了集权的皇帝。

    他不能亲自掌握这天下权柄,那是一件多难受的事情。

    孙大夫的态度很恭敬。

    胜甚于说,还有些小心翼翼的。

    对此,玉荣也是安慰一二。

    还在给了一些赏赐。

    总之,玉荣办事,肯定随了皇帝的态度。

    这一日,在乾清宫内。

    玉荣又是恢复了往日的做派,那是自然给皇帝替笔。

    皇帝嘛,则是让王太医去验了孙大夫的方子。

    什么结果

    二人又是什么商量

    这自然要二人讨论后,再给了一个结论来。

    倒是孙大夫那儿,也是有话讲的。

    其时,跟王太医一样的,都说能治标。想治本,这真没折,因为,头疾这关乎了医术里的禁忌部分。

    关于头部的病

    这真是没什么法子。

    哪怕孙大夫在民间呢,被尊称一声孙神医。

    他毕竟是凡人。

    那不是真正的神。

    所以,对于孙大夫嘛,正统帝还些小失望的。

    倒是王太医那儿,对孙大夫多有称赞,赞这一位是真正的杏林高手。

    给正统帝开的方子,可是对身体有好处。

    毕竟,身体好,这寿数上才会多有帮助。

    皇帝嘛,享受天下最大的奉养。

    对于权利看重,对于寿数自然也是看重的。

    正统帝也有一颗长命百岁的心。

    这一日,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

    正统帝歇于坤宁宫。

    晚膳后,玉荣跟皇帝还是聊了一些事情。

    “母后提了一话,说是明年大选。圣上,您如何看”

    玉荣笑问。

    “此事,由得母后和梓橦你们商量。朕没什么异意。”

    不管是大选与否,正统帝觉得都行。

    “来年,大公主都年满十三周岁,二公主和太子也年满十二周岁。圣上,他们可都能指婚了。圣上哪有不关心的道理。”

    玉荣浅浅一笑。

    “是啊,朕的长公主应该指婚了。”

    正统帝是在意了女儿。

    可至于女儿的生辰吗

    那是由得身边人提醒一二的。

    现在皇后提了。

    正统帝也是反映过来,他的公子们应该指婚了。

    太子那儿,关于是否请了太子妃

    这瞧着也到要年纪了啊。

    皇家的太子妃,这一旦挑了。

    那不会立刻成婚的。

    这中间还要由得皇家的教养嬷嬷去未来太子妃的娘家,去陪了几年。

    这是培养皇家的媳妇。

    没那么容易的。

    算一算,这提前的人选,应该相看了。

    “至于朕的次女,她还以缓缓。太子指婚,也还早了些。”正统帝虽然了解皇家的太子妃要早早培养。

    可到底还是觉得太早指了太子妃,这不好。

    还是缓缓吧。

    至少,有长公主的婚事在前,能押后些日子。

    “圣上这般讲,那我与母后商量商量。就选紧了长公主的婚事。惠贵妃是长公主的生母,一直就是中意了母后的娘家侄孙。对于那一位世孙,圣上,您中缺了一句点评。”

    玉荣又是提了话。

    惠贵妃有中意的人选。

    皇太后没反对。这没反对,何尝不是一种默许。

    这二人有默契啊。

    惠贵妃是做通了皇太后的态度。皇太后把事儿一转,就是落了玉荣的头上。

    寿康宫、坤宁宫之间,这关系不错。

    玉荣自然不会开罪了皇太后。

    这不,便是提了一嘴此事。

    “承恩公府的世孙”

    正统帝沉默了。

    关于这一位啊,正统帝岂会没印象

    这可是皇太后的娘家嫡孙,在京都敢有颇有名声的。

    “瞧着不错。可要做了朕的女婿,朕还要考校考校。”

    正统帝表示了,这要做了他的女婿,也不是容易的。

    玉荣笑了。

    “长公主的婚事,圣上记在心上,我这儿也给母后回一句,也免得她老人家总挂念。”

    玉荣在正统帝跟前也不隐瞒什么的。

    这事情皇太后那儿关注,她肯定互通有无。

    “母后在意,景仁宫是朕之长女的生母,她们都有意。朕不会拖延,这事情很快会有一个结果。”

    正统帝给了准话。

    长公主的未来驸马。

    这悬了许久,眼瞅着,确实是要落实了。

    然后,玉荣没关注这事情。

    玉荣关注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坤宁宫。

    “娘娘,孙大夫入职太医院了。”

    秋兰是玉荣的心腹。

    关于孙大夫跟王太医一样的,是暗中给正统帝治了头疾一事。这不,玉荣自然也是明里暗里的,要给二人撑一撑场面。

    玉荣做的,就是给了一些赏赐。

    还是指了二人常去耿府给耿老爷、耿太太等,那是请一个平安脉。

    算是照顾娘家。

    又算是拉拢了二人的关系。

    “哦,这也应该的。”

    玉荣表示,这事情她知道。

    “孙太医受了您的赏赐,还跟奴婢请求了话,说是有事儿想求见娘娘。”

    玉荣听后,愣了一下。

    “既然孙太医求了,本宫给了一份体面。就说本宫要诊一个平安脉,那传了孙太医吧。”

    随口一句话的事情,玉荣自然不推辞了。

    太简单不过了。

    秋兰应了话。

    于是,很快的,太医院的孙太医就给传来了坤宁宫。

    “臣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

    玉荣很淡然。

    “太医来了,便为本宫诊一个平安脉吧。”

    玉荣开门见山的,简单交代了一句。

    孙太医应了。

    拿了悬脉诊断的细线,那是准备诊了皇后的脉相。

    隔着屏风,一内一外。

    很快的,孙太医诊完脉。

    “娘娘脉息平稳,自然无碍。只是先前诞下五皇子,还是弱了一些根底。不若臣开一幅养身的方子,这乃是一张药膳谱。娘娘可以试着用一用。”

    孙太医提笔,还是写了一张方子。

    “秋兰,收下吧。此乃太医的好意。”

    玉荣吩咐了一句。

    “诺。”

    秋兰应了话。

    然后,孙太医开了方子。

    这方子自然是收进了秋兰的手中。

    “臣还有话,想告在娘娘。”

    孙太医有话想讲,可又看了四周,那是难吐实情的模样。

    玉荣摆摆手,笑道“殿中乃是本宫心腹,太医有话,无妨的。”

    殿中就是秋兰、梁嬷嬷、小桂子。

    那不是心腹的,早打发到了殿外候着。

    玉荣是信任了秋兰、梁嬷嬷、小桂子。

    至于把心腹也打发了

    不存在的。

    孙太医老了,那是一个男子。

    她一国之母,岂会与其私下谈话

    太不避讳了。

    “是臣说错了话。”

    孙太医赶紧的承认了,他说错了。

    “臣是有一事,想告知娘娘。确又怕娘娘不信。”

    孙太医立那儿,面色似乎有些为难的样子。

    “信与不信,乃是本宫的考量。太医有话,但说无妨。”

    玉荣会不会相信了孙太医的话,她是查证后,再是给了结果不迟。

    “臣有一胞妹,臣多年寻访,查到其如今身在何处。臣想再认为亲人”

    孙太医说这话时,那是目光中全有追忆。

    玉荣听得这话,目光一转。

    她是望向了秋兰。

    莫不成秋兰是孙太医的胞妹

    可这二人的年纪差远了。

    那就是秋兰的母亲是孙太医的胞妹

    “”

    秋兰看了皇后的目光,有点儿慌。

    秋兰不像啊。

    玉荣琢磨了。

    于是,玉荣转了目光,又是望向了梁嬷嬷。

    难不成梁嬷嬷是孙太医的胞妹

    如果是梁嬷嬷多一位兄长。

    这也是一桩美事。

    “本宫有成人之美。孙太医,您之胞妹,可是本宫的殿中之人”

    玉荣问了一句。

    她的心腹里,女眷更多。

    现场的,就是秋兰、梁嬷嬷。

    这二人哪一个是孙太医的胞妹

    “臣之胞妹,乃是娘娘的生母。”

    孙太医的话,那是一出口,就够石破天惊。

    玉荣皱了眉头。

    “本宫的生母”

    玉荣淡淡问一句,说道“这般说,孙太医是去了安氏家族求问,没得一个结果”

    “娘娘,安氏乃娘娘的嫡母。臣之胞妹,不过是承恩公府的一位妾室。多年了,如今只是一捧黄土。”

    孙太医说这话时,还是眼中含了泪。

    “当年兄妹二人逃难,无亲族可依,无银钱可活,妹妹卖身为奴挣一活命。臣当时身子不好,买奴的管家怕臣命不久矣,便没有买下臣。”

    孙太医在讲了往事。

    “臣是侥幸得了一家老药堂的大夫施了仁心才能活得一命。后来臣一直在药堂里做了小二,又得师傅看重,拜入门下,方是能学得医术。”

    孙太医讲话时,也是愰然昨日在眼前。

    “至于胞妹,胞妹多年被转卖几回。臣后来多方寻查。线索多有断掉。直到近年,方才寻到了耿府。”

    耿太医一声叹息。

    “”

    玉荣沉默了。

    玉荣倒底不是原身。

    对于这可能的一个便宜舅舅

    她哪有什么感情

    对于耿府,还是这些年相处下来,才是攒得一些情面。

    至于原身的生母月姨娘

    玉荣更是看的淡然。

    毕竟,玉荣当初穿越而来。还是觉得原身跟生母,那是母女算得真正团聚了。

    现在嘛,一个便宜舅舅出来了。

    玉荣就看的更淡然了。

    皇家的亲情,都要打一个折扣。

    何况是原身的便宜舅舅是真是假不提。

    若是真。

    都多少年没相见了。

    何况,这一个便宜舅舅,值得相认否

    别怪玉荣太名利。

    实是处了她这位置,很容易一个不小心,不被人算计了。

    “哦。”

    玉荣淡然。

    “那么,耿府上与你相认否”

    玉荣问了一句。

    “这”

    孙太医沉默了。

    看这太医,玉荣懂了。

    这看来是耿府上,不认这一门亲戚啊。

    玉荣能明白一二的。

    耿府都分宗了。可见对于一些亲戚,耿府不一定是欢迎的。

    特别是这一位突然冒出来的,还是她这一位中宫娘娘的便宜舅舅。

    认了,把安氏一族搁哪儿

    “本宫会查了此事。”

    玉荣给了一个答案。

    “那么,孙太医还有其它事情吗”

    玉荣的目光很冷漠。

    没什么亲人相见了,一定泪两行的亲切态度。连之前的皇后的温柔面具,这会子也没带上了。

    “若无,便跪安吧。”

    玉荣给了一句话。

    “臣告退。”

    孙太医无法,也只能行礼后,告退离开。

    “”

    孙太医离开了。

    玉荣的目光,还是悠悠的盯着殿门的方向。

    “小桂子,你出宫一趟,去耿府上,去问一问本宫的父亲,这事儿父亲如何看”

    玉荣吩咐了话。

    “奴才领旨。”

    小桂子应下了差事。

    等小桂子走了。

    玉荣的唇畔,只有冷笑。

    “娘娘,若是真的,您的算如何处理此事”

    秋兰寻问了一句。

    “管它真假,娘娘都不能认。”

    梁嬷嬷说了一句。

    “嬷嬷,这何如何讲”

    秋兰迟疑了一下,说道“就怕孙太医那边若是拿了证据,想把事情闹大呢”

    人心难测嘛。

    “娘娘入宫时,可是有明确的出身。娘娘乃是耿氏的嫡女出身。其母姓安,耿安氏。”

    梁嬷嬷说的肯定。

    “若是把娘娘的身份抖出来,庶女为后。这名声一旦有了非议,会惹来一些风波。”

    梁嬷嬷的想法,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玉荣听了。轻轻颔首,她道“不急,且看耿府上什么心思。”

    玉荣真不急。

    她对原身的便宜舅舅没感情。

    至于多寻了多少年

    这话玉荣就不信。

    真要寻,哪会寻不到

    这不,现在都寻到了。

    至于原来寻不到啊。

    也许只是因为原来的原身母亲,一个奴婢嘛,肯定是让人不想寻到。

    一个奴婢的妹妹,这身份说出去或许怕丢脸什么

    现在会寻到,自然是耿府都成为了承恩公府。

    那大大的不同。

    哪怕是一座国公府里的奴婢,也是水涨船高。

    等再一打探了,可能有天大富贵。

    于是,这自然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由不得玉荣把人心想坏了。

    实是这一位孙太医寻妹之旅,这够久的。

    久的妹妹早死了。

    这寻到了富贵加身,荣华在望的外甥女。

    耿府。

    这一座国公府,能起家了靠的什么

    靠是宫里的娘娘。

    现在是靠了娘娘,也是耿府的男子们都争气。

    未来

    更是前途在望,不可限量。

    耿老爷一归来。

    就得了话儿。

    耿武氏一通说下来,把宫里的意思带到了。

    耿老爷沉默了片刻。

    “老大,老二,你们如何看”

    耿老爷问了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对望一眼。

    耿诺先说了话,道“嫡庶有别,当初选秀时,姐姐就是以嫡女名份入宫。如今更不可更改,若改,岂不是闹天大的笑话。”

    这会子,在场的人里。

    自然是耿府一家子人。侍候的婆子丫鬟,早给打发了。

    在奉茶的,那是儿媳。

    两个儿媳都没讲话。

    二人不傻,这等地儿,没她们讲话的份。

    小武氏、余氏都是安静的,做了背景板。

    倒是耿老爷认真的跟儿子们说了此事。

    “老二的看法,老大,你如何看”

    耿老爷的目光,又是望向了长子。

    “此事拒绝不得。”

    耿谨摇摇头,不赞同弟弟的话。

    “过于疏远,怕是不合世情。”

    耿谨的话,就是世人的看法。

    远于疏远,那是不认亲戚,这真的会坏了风评。

    “左右都为难。这起子孙太医倒是早不来,晚不来。咱耿府上发家了,他倒来了。哼”耿老爷冷哼一声。

    “依我看法,自然是不认的。”

    耿老爷这话说的认真。

    “只要坐实了事情,娘娘的母族乃是安氏一族。这是定论,谁可推翻。想是安氏一族也不是吃素的。”

    耿老爷不认了孙太医这一门子亲戚。

    说白了。

    对于月姨娘有多少感情

    耿老爷没有的。

    孙太医在耿老爷瞧来,就是一个阿谀富贵的。

    “老爷,万一那孙太医真是娘娘的舅舅,这”耿武氏却是迟疑了。

    “不必细查,就当一个假的。不认,干脆利落的不认。”耿老爷给了肯定的答案。

    “父亲的意思,是一旦细查,反而显得咱们心虚”

    耿诺也是说了一句。

    “不错,不必查。咱们拿定主意,就是孙太医想攀附。细查,倒是真可能给对方拿了短处。”

    耿老爷说的肯定。

    “太太,您递牌子进宫一趟。你跟娘娘讲清楚了,当年,她生母入府时,已经表明了娘家无人。现在寻来的,都是故意讹诈的。”

    耿老爷给了一个答案。

    “我怕,这中间有人想混水摸鱼。这意途可能打了坤宁宫的主意。”

    耿老爷话到这份上,耿武氏自然应下这事情。

    于是,很快的。

    耿府递了牌子。

    玉荣当然接见了嫡母。

    这一回进宫的,就嫡母一人。嫂嫂和弟妹二人,都没进宫来。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您不必掬礼。”玉荣搀扶了耿武氏。

    在落坐后。

    宫人奉了茶水、点心。

    然后,玉荣摆摆手,示意这些人退下。

    “母亲进宫来,可是府上有了决断。”

    玉荣开门见山的问了话。

    耿武氏不隐瞒,直接把耿老爷的态度讲出来。

    玉荣沉默了。

    “父亲的担忧,本宫也是一样的。”

    玉荣也是给了一个答案。

    “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玉荣叹息一声。

    其时,玉荣哪是担忧多一个便宜舅舅

    她是担忧了,这便宜舅舅是真的。她这没认,到时候,又让人闹了乱子。

    那才是麻烦。

    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事情摁下去。

    “这事情,府上不必担手。事情如何本宫来料理。”

    玉荣有了决断。

    她不会畏手畏尾的。

    “如此,倒让娘娘又受累了。”

    耿武氏的脸上,却是有些难为情的模样。

    “一家子骨肉,哪有什么难为情的”

    玉荣摇摇头。

    “就盼着父亲、母亲安好。”

    玉荣笑着回了话。

    然后,玉荣把话题挪开了。倒不讲了这恼人的事情。

    等着耿武氏离宫时,玉荣还赐了不好的好药材。

    这自然赐给府上的耿老爷,算是让这一位好好的保养身子骨。

    坤宁宫。

    在嫡母离开后。

    玉荣的目光又是变了。

    她淡然说道“秋兰,吩咐备撵,本宫要去乾清宫。”

    “诺。”

    秋兰应了话。

    玉荣准备去乾清宫。

    这自然是有事情要与正统帝讲。

    这孙太医是谁惹出来的

    自然是暗卫那边。

    那么,要解决了事情。

    谁办最妥当

    自然是一事不烦了二主。

    乾清宫。

    玉荣来了,正统帝挺惊讶的。

    玉荣来乾清宫,一般都是午膳后。

    这一回,倒是上午便来,由不得不惊一回正统帝。

    “恭请圣安。”

    “梓橦,免礼。”

    正统帝搀扶了玉荣。

    “圣上,我来,可是有事情要烦了圣上的。”

    玉荣一来,在与正统帝落坐后,她说了来意。

    “夫妻一体,何来麻烦”

    正统帝很淡然的。

    “可不,我这一桩子麻烦事情,圣上一定得分忧。说起来,也是圣上替我寻来的。”玉荣打趣了话。

    正统帝一听,真来了兴趣。

    然后,玉荣不娇情,简单说一说。

    正统帝听了原尾后。

    正统帝问道“那梓橦是什么打算”

    “能有何打算这舅舅是真是假我都不知。”

    玉荣轻轻摇头。

    “我又哪能听了一面之言。这不能妄下结论。”玉荣的态度是谨慎的。正统帝听后,点头说道“确实应该查一查。”

    “若真,有真的料理法子。若假”

    正统帝话到这儿,那是神色冷了。

    “若假,没人敢乱了皇家体统。”欺骗天家的事情,那一旦查实了,肯定要罚。重重的罚。

    “如此,就要圣上出马了。”

    玉荣起身,又福了一礼。

    “此事朕担下了,会让暗卫核查一下。”

    正统帝把事情抱办下来。

    玉荣就是轻松些。

    话说。

    宫里宫外,都是各有决断。

    倒是孙太医那儿。

    一时半会儿的,他在太医院里,就是坐上了冷板凳。

    皇帝这边是不传了他。

    坤宁宫对他也是淡淡。

    孙太医开局很顺。

    现在就是尝一尝这被人排挤的滋味。

    皇宫里,太医院中,也是论资排辈的。

    空降下来的,总不会那么的合群。

    孙府上。

    孙太医的家人,也是接了来。

    皇帝要用人,肯定是拿了家眷的。

    若不然,哪能放心。

    在京都。

    孙太医的家人,也是享受了一回京都的富贵。

    民间的大夫,自然比不得京都的太医。

    小城的风光,也比不得京都的繁华。

    “老爷,您最近瞧着,可是在太医院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这孙太太问了话。

    夫妻多年。

    这自然瞧一清二楚。

    “有些。”

    孙太医不瞒了话。

    “这可如何是好”

    孙太太很担忧。

    做了官太太。

    这日子大大不同。

    官家的富贵。

    那比起民间大夫,可是尊贵多了。

    一朝富贵加身。

    没人想失去的。

    孙太太也例外的。

    “老爷,要不,您跟上司拜访一二”

    孙太太提了话。

    “其时,咱们还有些家底。如果老爷需要,要不,也跟别人一样的走动走动。”孙太太话里有暗示。

    关于官场上嘛。那是下面人肯定相信贪官当道的。

    这不,孙太太就是想孙太医活动活动,这塞钱了,想来就不会被为难了。

    “糊涂。”

    孙太医给了一个评价。

    孙太医要脸的。

    送钱的事情,孙太医哪乐意干了。

    行医多年。

    孙太医可一直被人尊称一声“神医”。

    天家的富贵。

    官老爷的日子,一时间,哪怕让孙太医羡慕。过上了,也是觉得享受的紧。

    到底孙太医还要面皮子。

    “老爷若不乐意,我去走动走动。”

    孙太太又提了话。

    孙太医沉默了。

    孙太医不傻,他的处境如何来

    他思来想去了,只能想到了耿府那边。

    可这事情吧,孙太医是没家里人讲过的。

    到底寻了妹妹。

    这耿府会不会认了

    孙太医没底。

    这些年了,妹妹都不在了。

    而且,宫里的娘娘入宫什么身份

    孙太医也打探到了的。

    安氏一族那边儿,可是耿老爷的原配。

    孙太医要说对于妹妹的情况

    这些年一点儿不了解

    那是假的。

    当初,对于妹妹做了奴婢。

    孙太医心中不说,倒底面上挂不住。

    后来,妹妹做做了姨娘。

    可妾,还是为婢的妾,这一等妾,就是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头。

    实则,没正紧的纳妾文书,那就是官宦人家的一个通房丫鬟。

    这等通房丫鬟的娘家,那压根儿就不是正紧亲戚。

    当年,耿老爷的操作,整安氏一族的手段。

    孙太医打探出来后,心中是憷的。

    也因为如此,哪怕妹妹做了妾,当一个姨娘。

    孙太医也没敢上门。

    再后来。

    耿府来了京都。

    孙太医隔了千里之外。

    得的消息少。

    这些年下来。

    哪知道多少情况

    一直到了耿府出了一位皇后娘娘。

    孙太医才是一朝醒悟了。

    他家出了一位贵人。

    不,应该是他的妹妹生了一位贵人。

    耿府上的姑娘,孙太医,不,还是原来的孙大夫可是知道的。

    就一人,就是他妹妹生的闺名,他的嫡亲外甥女。

    这不,这就是现实版的,一旦富贵,亲戚自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0223:48:032020090323:53: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月30瓶;离人不知火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