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作品:《独宠东宫

    顾鹤轩没有料到小太子居然能如此机智, 也没想到这个昨天还白纸一张的人,居然转瞬之间就懂得如何挖坑给他跳了。

    偏偏是挖了最深的那个。

    因着顾鹤轩是除了大小太子外唯一一个知道赵弘得了分魂之症的,加上他的太医身份特殊, 可以在东明宫内外行走,故而大殿下将不少事情都交由他处置。

    其中,许多都是要让小太子知晓, 毕竟他们一人一天,总要互相通气方能周全妥帖。

    唯独有两件事大殿下一直未曾提及。

    一是董家,一是阮家。

    董家是因为其中牵扯过多, 怕小太子隐瞒不住, 加上赵弘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轻放董家, 也恐其中手段吓到了小太子。

    而阮家事便是与阮家父母以及阮瑶的兄长阮唐有关,瞒过阮瑶,便要先瞒住小太子。

    结果顾太医没想到的是, 两桩事情被他一夕之间都抖落了个干净。

    要是让大殿下知道是自己说漏了嘴可怎么得了

    顾鹤轩第一反应便是想要找法子遮掩过去, 甚至想着要不要再装晕一次, 拖到阮女官回来便好了。

    结果不等他动作,便看到小太子慢悠悠的拿出了个东西摆在桌上。

    顾鹤轩定睛看去, 就瞧见桌上的是个锥子。

    细长而尖, 个头不小。

    而后就听小太子声音轻软道“这是瑶瑶纳鞋底的时候用的, 新磨过,很是好用, 一戳一个窟窿, ”说着, 他捏着锥子的木柄,晃了晃亮闪闪的锥子尖儿,笑着道,“顾太医若是还觉得头晕不舒服,不妨事,我准备好东西帮你了。”

    帮,怎么帮

    顾鹤轩猛地想起上次他装晕,结果这人捏了根针灸用的针扎他人中,动作干脆利落。

    结果这次不用针,改用锥子了

    他的脸可不是鞋底,扛不住这玩意儿的。

    而且顾鹤轩很清楚,小太子现下并不是说笑。

    他的眼神格外认真,还带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

    顾太医立刻收起了刚刚的想法,神采奕奕的站稳行礼道“回殿下的话,微臣刚刚略有些精神不振,可见到殿下后,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清醒得很。”

    小太子眨眨眼,好奇地问他“顾太医此话当真”

    顾鹤轩义正言辞“自然是真。”

    “那顾太医且说说看,董家如何,阮家又如何。”

    顾鹤轩确实是知情人,但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而劝道“如今殿下的分魂之症还未能痊愈,许多事情未曾记起,此事怕是不好入耳”

    “顾太医,”小太子看着他,声音平和又轻软,“我看折子里他喊你顾卿,你们该是关系很亲近的才对。”

    顾鹤轩不知这人为何说起此事,可还是回道“仰仗殿下照拂。”

    “那你是不是要听他的”

    “殿下有令,莫敢不从。”

    小太子单手托着下巴,笑容依旧“那你对他坦白,却对我隐瞒,或许在顾太医眼中,我并不算是太子吧。”

    此话一出,顾鹤轩只觉得背后有冷汗猛地冒出。

    说实话,在他心里,两个殿下本就不同。

    大殿下端方自持,虽然比以前略有些易怒,可该记着的事情都是记得的,做事也是规行矩步,不曾有差错,顾鹤轩自然信任。

    但小太子不同,他就像是赵弘童年的再现,干净如纸,剔透如雪,纵使顾太医欣慰于总是压抑的太子殿下能重新找回快乐,可他一直没有把小殿下当做大人看待。

    总觉得,这还是个孩子。

    但是这些也就只心里想想,从来不敢说出口的。

    现在被小太子挑明,顾鹤轩便觉得心砰砰直跳,耳朵里甚至有鼓噪的声音。

    终究还是一个人的。

    一样的记仇,可也一样的锐利。

    自家殿下无论是什么年纪,什么阅历,做事总是能直接掐中要害。

    假使顾鹤轩真的点了头,别说小太子,恐怕大殿下都不会轻易饶了他。

    因为他清楚的记得,赵弘笃定的告诉过他,分魂之症并不是分出来了两个人,他们本就是一体,只是一个经历颇多,一个还未长大罢了。

    无论哪个都是主子。

    只是顾太医没想到,小太子居然能轻描淡写的就把他给逼到了悬崖边,退无可退。

    抛却了所有侥幸心思,顾鹤轩行了一礼,直接道“殿下在微臣心中自然是一样的,微臣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小太子点了点头,顺手摸了个桔子,剥开皮,将里面的桔肉掰开,分给了顾鹤轩一半“你坐吧,边吃边说。”

    顾鹤轩接过桔子,拿在手里并没有吃,而是用最简洁的话将事情告诉小太子。

    在这其中,他是有些隐瞒的。

    比如董家曾经的糟粕事,比如阮家过往的细节。

    这些事情以后都会慢慢知道,现下顾太医告诉他的只有与阮瑶相关联的那些,还有董家被陈家查出来的诸如侵占田地、结交近侍的琐碎事。

    待听完后,小太子的指尖下意识地在桌面上叩了叩,而后道“董家人联合母后害了瑶瑶,也害了我,现在还想要去害瑶瑶家人”

    顾鹤轩回道“是。”

    “他想要如何处置”

    顾太医明白他在问大殿下,立刻回道“已经派人去阮女官的家乡,不会出岔子的,而董家,”顾鹤轩犹豫了下,最终选择坦诚相告,“有罪有罚,按律办事,清出京城才能安心。”

    小太子闻言,把最后一瓣桔子塞进口中,缓缓地应了一声“哦。”

    这般反应却是让顾鹤轩意外了。

    在他看来,此事事关一家兴衰,满门荣辱,任谁听了都要咋舌,少不得惊讶和慌乱,怎么到了小殿下这里却是如此轻描淡写

    莫不是因为皇后娘娘与阮女官有嫌隙,小殿下早早就记恨上了董家

    不等他想清楚,便见赵弘又拿起了一颗桔子,一面剥一面道“听你所言,他们已然是坏事做尽,不单单是董六郎,旁的族人也有罪责在身。”

    顾鹤轩不由地看他。

    而后就听小太子淡淡道“根据大齐律中户律第七卷第二十二条,欺隐田粮者处以流刑,第四十六条,侵占他人田地者应被罚充军。吏律第二卷第三十三条,为官者,结交朋党紊乱朝政者,杀,第三十五条,结交近侍官员者,杀。”

    顾太医

    小太子没看他,接着道“硬算起来,他们谋害当朝太子乃是谋大逆,大不敬,皆为十恶,本该有抄家灭族之祸,现在没有诛他们满门已经算是轻的。”

    顾鹤轩没想过,小殿下居然能如此心平气和的说出这般多的刑罚,更没想到他能背大齐律,不由得问道“殿下怎的知道这些”

    赵弘脸上有了笑,把桔子塞进嘴里,声音略有些模糊“瑶瑶说宫规律条都是有用的,我就背了。”说完,小太子咂了下嘴巴,觉得这桔子够甜,便把剩下的放到一旁,等着阮瑶回来给她吃。

    顾鹤轩却很是惊讶,错愕的看着小太子,又很快便开始反思自己。

    他刚刚所想的,实在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殿下本就不是个会被儿女情长困住的,而是个格外端方持重之人,纵然现在是小太子,依然按着规矩办事,没有丝毫疏漏。

    不愧是国之储君。

    就在这时,便听小太子脆声道“再说了,这些人连瑶瑶都欺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处置了他们活该。”

    顾鹤轩哦。

    而在阮瑶回来时,顾太医已经离开了。

    小太子对刚才发生之时只字未提,只管与阮瑶用膳,乖巧的等着阮瑶将鱼刺剔去,沾了汤汁递给他,小太子则是把自己留下来的甜桔子给了阮瑶,杏酪也是两人分着吃了,气氛甚好。

    直到睡觉前,他还缠着阮瑶一道下了盘五子棋,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不过相比较于小太子的轻松愉快,大殿下便是颇有些劳累命了。

    等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赵弘先是让丁卯给顾鹤轩送了句话,而后便要穿戴上全套的朝服,戴上沉重的发冠,天还未亮便要去前殿,随着皇帝一道去祭祀祖先神明。

    听起来容易,可全套做下来十分耗费精力。

    诵读,跪拜,祷告。

    每一项都要专心致志,不能有丝毫差错,就连跪下去的姿势还有手的朝向都很有讲究。

    大殿下专门计算好了今天轮到自己,也是阮瑶对祭祀要做的事情一无所知,不然,若是那小傻子,只怕刚要开口就要露馅。

    等忙忙碌碌一整天后,待回去时,已是夜色深沉。

    而今日是岁末除夕。

    宫中的规矩是,除夕当晚并不会在一处用饭,而是要等初一那天早上,叫齐皇族中人,于前殿共吃团圆饭,到那时候,席面就不会像是寻常夜宴那般是冷菜冷饭,而是会端上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道道都令人食指大动。

    至于除夕夜里,不同于寻常百姓家要聚在一处守岁,宫中各殿都会自己度过,算不得热闹。

    而百姓们的热闹会持续很久,可对于皇族中人来说,皇帝每天都有事做。

    侍奉太后,接见使臣,召见诸王。

    可以说过年时候,皇帝比平常还要忙碌些。

    但作为储君,这些本该他跟随一起的事情,却从一开始就嫌少让他参与,赵弘只需要跟随祭祀,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便去吃饭也就是了,旁的用不上他。

    反倒是赵昆因为精通音律,常被赵元霁带在身边。

    对此,赵弘习以为常。

    至于过年的热闹,连烟火他也看得多了,算不得稀罕。

    刚刚祭祀完便有火树银花助兴,没了阮瑶在身边相陪,纵然表演精彩绝伦,赵弘依然心不在焉。

    不过大太子在回去的时候还是步子极快,因为他笃定自家瑶瑶肯定在殿内等着他呢。

    因为走得急,故而跟着的人也要快些才行。

    季大季二自不用说,本就是练武之人,快走几步不在话下。

    可来喜公公平常缺乏锻炼,加上比不得赵弘的身高腿长,他要小跑着才能跟上,说话都是连呼带喘“殿,殿下,这是顾太医让让奴才给殿下送来的。”

    赵弘步子微顿,偏头看去,伸手将来喜递过来的木盒拿起。

    木盒看起来很是普通,没什么稀奇。

    而赵弘将木盒打开,便看到里面有一颗药丸。

    凑近闻了闻,大殿下就认出来,此药之前顾鹤轩给过他,那时候是为了验证分魂之症后两人如何转换,服下此药,一盏茶的时间便会沉睡,一个时辰后苏醒。

    他神色如常的将木盒收起,没说什么,只管进了内殿。

    刚一进门,便闻到了饺子的味道。

    这让赵弘的脚步顿了顿。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吃饺子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在大齐,过年吃饺子是寻常人家的习俗,不过在宫里,却并不常吃这些,除夕夜时反倒是用暖锅居多。

    但赵弘是喜欢吃饺子的。

    好像那时候他还小,庄婕妤已经失了宠爱,宫里捧高踩低,庄婕妤的宫殿到了冬天总是很冷的。

    可是庄婕妤依然会在过年的时候想法子弄来盘饺子,与赵弘围坐在一起分着吃。

    他还记得,那时候母妃会对他说起许多话,有哀叹,有怀念,有悲伤,却独独没有怨恨。

    庄婕妤总是笑着的,尤其是在赵弘面前,无论日子是否好过,她总会告诉自己的儿子,皇帝曾经对她的好,宫中也有人像许妃那样的良善人会善待于她,还会给赵弘说一说当初她还未入宫时候的趣事。

    当时的赵弘还小,不懂得庄婕妤为什么说着说着就要哭,哭着哭着还要笑,他只记得吃到饺子的欢喜。

    可等他长大了,成了太子,坐拥诺大的东明宫,却再也没在除夕夜的时候吃过饺子。

    甚至连见都不想见。

    现在突然又闻到了这个味道,大殿下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迈步走进去。

    内室里,阮瑶正端着饺子来回晃了晃。

    虽然这些是太子回宫后才让人去盛出来的,不过冬天寒凉,饺子又是刚出锅,要动一动才能不粘在一处。

    见赵弘进门,阮瑶笑着走上前去,拉着他坐到桌前,温声细语“殿下今日劳累了,来,早些用膳吧。”说完,她把筷子递给了赵弘,自己则是起身盛了碗热汤。

    是饺子汤,没有加任何东西,简简单单,看着寡淡得很。

    不过阮瑶一直记着原汤化原食,虽不知道有没有道理,可这汤热乎乎的,正合适入口。

    赵弘头遭在对着阮瑶的时候没有说话,只管埋头苦吃。

    饺子有好几种不同的馅料,尤其是其中含着虾仁的,一整颗虾肉鲜香弹牙,不管是搭配什么都是顶顶好吃的。

    可是大殿下在吃饺子的时候,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吃一口夸一句,而是自己安静地吃,眼眸低垂,一言不发。

    阮瑶以为他是饿得狠了,赶忙给他夹饺子。

    不过在夹的时候她也是有选择的,专门挑那些饺子边儿缺了一小块的给他。

    大殿下咬下去的时候,动作顿住。

    阮瑶笑眯眯的看着他,很快就看到赵弘手上多了个铜板。

    从饺子里吃出来的铜板。

    阮瑶立刻道“恭喜殿下,来年必然福顺安康。”

    赵弘被这句话打断了思绪,刚刚涌起的哀伤也被冲散了些。

    他瞧着铜钱,又看了看阮瑶给自己夹的其他饺子,很快就发现了端倪。

    这人分明是挑着包着吉利的给自己呢。

    于是,大殿下只做不知,笑着给阮瑶也夹了几个饺子过去“瑶瑶快吃。”

    阮瑶还在心里盘算着吉祥话儿呢,没有多注意什么,把饺子放进嘴里后很快便是一派蜜甜。

    她愣了愣,下意识道“甜”

    大殿下迅速接口“恭喜瑶瑶,来年必定幸福喜乐。”

    阮瑶先是笑,然后又像是和他比着似的催他吃。

    待赵弘吃到了鱼肉馅的,阮瑶便说“年年有余。”

    等阮瑶咬到了花生,赵弘便道“健康长寿。”

    分明平常都是聪明人,可现在不知道是饿了,还是生出了争胜之心,竟是比着吃,都恨不得把话都变成四个四个字的。

    知道阮瑶吃到了个红枣馅儿的,赵弘张张嘴,却没出声。

    枣,是什么

    早生贵子

    有点太早了。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的大殿下明智的把这句话咽了回去,用其他的词儿对付上了。

    好在阮瑶没有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只管笑着哄着他多吃些。

    等把桌上碗碟撤掉时,夜已深沉。

    阮瑶去准备热水,大殿下则是坐到书桌前,先打开了点心盒子,把里面的册子取出。

    翻开来,看到小太子的回复,他不由得笑,颇感欣慰,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对待旁人,也许有百种办法敷衍过去,可对待自己总要真诚些。

    于是,赵弘轻声道“事出有因,下不为例,希望你莫要怪我,以后我也匀给你一天便是。”

    而后,他便把册子重新合上放回匣子里,接着拿出了装着山楂丸的瓶子,从里面倒出两颗,将余下的转入了另一个瓷瓶,赵弘则是把刚刚从顾鹤轩那里得来的药丸一分为二,塞进了余下的两颗山楂丸里。

    揉了揉,确定药丸被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来,他这才将山楂丸重新放回瓷瓶。

    一夜好梦。

    转过天来,到了大年初一,小太子便去了前殿,与皇族中的其他人一同吃团圆饭。

    这顿饭,他吃的格外尽兴。

    礼仪姿势无可挑剔,行为举止也毫无异样,就是下筷子的频率平缓却持久。

    旁人觉得太子殿下依然端方,可只有阮瑶知道,自家殿下吃得比平常多了一倍不止。

    实在是御膳房的厨子手艺精湛,在这等紧要时候更是精益求精。

    或许对别人来说,桌上的菜肴年年都吃,没什么新鲜,但小太子大多是头回见到,自然每道都想尝尝。

    结果便是吃撑了。

    回宫以后,他躺在床上,哼唧着抱住了阮瑶的胳膊。

    阮女官赶忙帮他揉肚子,又拿了山楂丸来给他吃。

    倒出来,就剩两个了。

    阮瑶想着回头还要找顾太医再要一瓶,而后便把两颗山楂丸都喂给小太子用了。

    吃下去,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小太子就扛不住困意,沉沉睡去。

    阮瑶觉得他这几日辛苦,多睡会儿也不碍事,便没有喊他,只管给他盖好被子。

    等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床榻微微晃动,赵弘撩开床帐坐了起来。

    大殿下轻轻揉了揉眉角,深吸一口气,待药劲过去,意识清明些后便站起身来,取出了早早准备好的锦衣,出了内室,对着外面正拨弄算盘的阮瑶笑道“瑶瑶,时候不早,咱们出宫吧。”,,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