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作品:《独宠东宫

    小太子写完这句话后, 就将册子合上,放回到了点心匣子里。

    神色自始至终都是格外坦然。

    而后他便开始拿出书本, 铺上宣纸,开始读书写字。

    之前要写寿字, 小太子是颇有些不情愿的, 他更喜欢吃喝玩闹, 拿笔写字终究是辛苦的,甚至小太子常把写字的功课交给偷饼贼来替自己完成。

    可自从他知道自己患有分魂之症后, 小太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就大不一样。

    一来是为了帮着另一个自己,不至于身份穿帮,二来更是为了能够早早的有学识明事理, 这样才好稳住太子之位, 护得阮瑶周全。

    为了瑶瑶, 他什么苦都可以吃的。

    于是,现在有了目标的小太子每天都是笔耕不辍, 除了要看书,偶尔还要看看折子, 写上一些想法和批注, 等着转过天来的大殿下帮他检查更改, 小太子再跟着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每每觉得疲乏时, 只要瞧瞧阮瑶, 便能重新充满动力。

    故而一到读书的时候, 他一反之前动不动就喊饿喊累的模样, 变得格外勤勉。

    阮瑶虽不知道自家殿下转变的缘由, 可是对此,阮女官乐见其成。

    她没有继续坐到赵弘身边陪他,但也没有离开。

    之前阮瑶怕惊扰到赵弘读书,悄悄离开内室,结果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自家小殿下连外袍都忘了披,一脸惊慌地跑出来找她,抓着阮瑶的腕子不撒手。

    自那时候起,阮女官就再也没有在小太子读书的时候退出去。

    这会儿也是一样,她给赵弘准备好了热茶和点心,而后便盘腿在软榻上坐下。

    拽过榻几,上面也摆了纸墨笔砚。

    阮女官则是将两本账册分别摆好,拿起了笔开始细细计算。

    这其中,比较厚的那本便是东明宫的账册。

    其实说它是账册,倒不如说是一份明细。

    在宫中,所有银钱流通都不是各宫管事自己能定的,因为在管事宫人上面,不单单有各宫主位,还有各司各局,尤其是涉及金银之事,自有监局管辖。

    但是作为管事女官,阮瑶必须要理清每笔账目,以防有人在其中钻了空子。

    无论是采买需要的细小物件,还是每个月要放下去的月钱,通通都要记录在册。

    尤其是到了年底要放赏银,更是要精心仔细些。

    不过寻常阮瑶会用算盘,可是现在赵弘正在专心用功,恐拨弄算盘珠子出来的声响吵到他,于是阮瑶便铺了纸,拿着笔,开始写竖式。

    账面说起来复杂,其实只是数量大,硬算起来不过是加减法,阮瑶心算便能有结果,不过怕算错,这才开始列式子,效率也是不错的。

    等弄完了厚的账册,阮瑶就把账本放到一旁,拿起了另一本。

    这个便是她自己的一本账了。

    自从阮瑶清醒之后,便给自己立了本账,上面清楚的记着每个月领的月银,赏钱,还有必要的支出。

    阮女官单手托腮,在心里默默算着。

    除了之前给家中寄去的,还有一些零碎的开支,她剩下的银子也有不少。

    能做了一宫管事,月银颇丰,积攒下来也甚是可观。

    只是人总要做两手打算,如今哥哥阮唐科举之途顺遂,保不齐不久后便能入京会试。

    到那时,自家爹娘肯定也是要来的,阮瑶觉得自己出宫后也没必要回老家,而是要留在京城里才好。

    她估算了下,几年的银钱加起来在老家是能买做小院,盘铺子也不成问题,只是这京城里的物价几何阮女官还不知晓。

    对了,太子说过等过年时候便会与她一道出宫,到京城里看花灯,届时她留心一二也就是了。

    拿定了主意,阮瑶便把账册都合上,而后下了软榻,将自己刚刚用完的验算纸团了团,丢进暖炉里烧了,她则是对着赵弘笑道“殿下,奴婢去锁账册,再去小厨房里瞧瞧,不知殿下今儿个想吃什么”

    小太子抬头看她,露出一抹笑“瑶瑶呢”

    阮瑶略想了下,回道“松鼠鱼吧。”之前夜宴时,这人就盯着那个红彤彤亮晶晶的鱼看了许久。

    果然,小太子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我和瑶瑶想的一样”

    阮女官不由得笑,并不点破,只管温声道“那殿下且等等,奴婢这就去小厨房吩咐。”

    小太子连连点头,笑的眉眼弯弯。

    等阮瑶离开,他才轻轻的从一沓书信里抽出了最下面一个,打开来,上面是寻常的请安。

    但是小太子扫了一眼便看出,这是密语。

    虽然他自己都不知自己为何能看懂,可小太子本就不是刨根问底的人,只管安稳坐好,将里面的字句细细拼出,轻声念道“董家,六郎,暗杀阮家”

    他的眸子瞬间冷了下来。

    对赵弘来说,什么事情都能轻轻放过,只有对自家瑶瑶,半点不能放松。

    瞧着书信上面的字迹,另一个自己显然是看过的,但是却没有对他说起过哪怕只言片语。

    事关阮瑶,小太子没有理由轻轻放过。

    他立刻就想要起身找人讯问,但很快,小太子就定住了心神,重新坐了回去,眼睛看向了大殿下批过的那些折子和书信。

    小太子抿抿唇角,伸手,将这些信件展开,迅速的翻看起来。

    而已经离开内殿的阮瑶并没有进小厨房,而是只在外面寻了个厨娘传话,又用食盒提了两盏杏酪,便折返回了内殿。

    还没进门,就瞧见正快步走来的夏儿。

    阮瑶顿住脚步,站在廊下等了会儿,待夏儿走上前她便笑道“怎么走得这么急”说着,从袖中拿出帕子给她拭汗。

    夏儿则是半点不觉得累,刚及笄的小姑娘眼睛亮亮的,喘匀了气后便笑眯眯的对着阮瑶道“阮女官,我刚去银作局周围走了走。”

    阮瑶嘴角微翘“哦夏儿可是瞧出了什么”

    “我去找了找,就看到银作局到玉絮宫果然是近的,在玉絮宫后院子那里,有一处林荫路,两边都是不及腰高的矮丛,有块砖是松动的。”

    夏儿不用说完,阮瑶就明白,这孩子当真是聪明伶俐,只言片语见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她寻到了小径,又揣摩出了缘由,甚至还找到了传递消息的方式。

    虽然听起来还略显青涩,可是已经很是机灵了。

    阮瑶自然不会让她将密事随随便便塞在砖块里,甚至不准备留下一字半句。

    在宫里,所有的事情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出我的口入你的耳,落下字句就是落下把柄,早晚是要祸及自身。

    可是这些道理,阮女官并没有立刻提起。

    她看得出,小姑娘辛辛苦苦转了一圈儿就是为了让自己夸上两句,总不好现在说些教训话,免得伤心。

    于是阮瑶摸了摸她发间绒花,笑道“辛苦你了,做得好,我早便说你是个玲珑剔透的,果真没看错人。”

    夏儿一听果然开心起来,圆圆的脸蛋上是毫不掩饰的灿烂笑容。

    要不是因为阮瑶在,只怕这丫头已经原地蹦几下来表达欢喜之情。

    阮瑶也不会让她白白忙活,便拉着夏儿走到一旁,将食盒打开,从里面取出了两盏杏酪中的一盏,递给了夏儿“还热乎着,拿回去吃吧。”

    夏儿掀开盖子看了看,脸上的笑越发明快。

    她从小就嘴巴挑剔,还吃得多,在洒扫处被排挤便是因为有一个寻常男子都比不上的好胃口。

    后来到了东明宫终于能吃饱了,夏儿已经很是感念,自然不会奢望什么。

    别人吃啥,她就吃啥,就是偶尔会对着主子才能用的吃食咽咽口水,并不会肖想什么。

    毕竟夏儿知道自己年纪还小,没机会给主子办事,也就鲜少能得到赏赐下来的吃食。

    结果今天能得盏杏酪,这可比给她金银还让她高兴。

    夏儿立刻道“谢过阮女官,夏儿以后一定尽心竭力”

    阮瑶见她果真是喜欢吃的,不由得笑,捏了下小姑娘的脸蛋才放她走,自己则是将食盒放到殿内,并未进内室,而是去了前殿找来喜安排明絮宫之事。

    小夏儿则是高高兴兴的捧着杏酪往外走,可大抵是过于欢喜的缘故,有些没注意脚下,在踩台阶的时候不小心迈空了。

    都没来得及惊呼,他的身子就不由自主的向前倒去。

    可她头一件事并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下意识地把手上的杏酪高高举起

    在被人扶住后,夏儿不由得脸上一红,也觉得自己刚刚做的选择过于奇特了些。

    但她很快就发觉,自己手上空了。

    夏儿赶忙抬头,便看到有人一手扶着她,另一只手伸出去,将装着杏酪的瓷盏牢牢抓在手中,没洒出来半点。

    这让夏儿松了口气,而后才意识到自己离这人过于近了。

    赶忙后退半步,夏儿小心抬头,对上了一双清明眼目。

    这男人,她记得,是内殿里的季副统领。

    季二则是很快就松开了她,将杏酪还给夏儿后淡淡道“下次小心些。”

    夏儿眨眨眼睛,小心翼翼的应了一声,对着季二行了一礼。

    而这一幕,被一旁的季大看了个满眼。

    其实刚刚在夏儿踩空的时候,两人都是见到的,但是季二抢先一步冲过去,身手十分矫健,连季大都没想到自家弟弟这个懒东西还有如此主动的时候。

    这让季大觉得老二是不是突然开了窍,动了心。

    而后就见夏儿抬起了头,抿抿嘴唇,轻声道“那个奴婢多谢季副统领搭救,奴婢奴婢也没什么旁的物件,要不这杏酪就送给副统领吃吧。”

    季大挑眉,依然没有开口,等着季二接收人家姑娘的善意后自己再出面说话。

    到底是在内殿里,一个侍卫一个宫女,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可没想到,季二对着夏儿义正言辞道“我不饿,你拿走吧。”

    季大

    本以为夏儿会生气或者是羞恼,没想到小姑娘闻言却是满脸欢喜。

    她对这杏酪稀罕得很,不单单是因为馋嘴,也是因为这是阮女官给她的,便显得越发难得。

    这会儿季副统领不接,夏儿很是欢喜,想着一定是体恤她才这么说的,于是小姑娘脆声道“副统领真是大好人。”说完,夏儿便欢欢喜喜的捧着杏酪离开了。

    季二很快就回身,继续站到门前。

    而季大则是一脸莫名的瞧着他,开口道“刚才你为什么不接人家的好意”

    季二似乎不明白自家哥哥为何如此问,很快回答“不饿啊,我又不喜欢吃那些小姑娘家家才吃的东西。”

    季大

    自家弟弟,果然还是那个傻东西。

    而在这时,顾鹤轩背着药箱前来,与季大季二见礼后便走了进去,入了内室,准备给太子请脉。

    如今顾太医也学聪明了,在没拿捏准现在是哪个太子殿下的时候,绝不乱说,总要先试一试才行。

    可不等他开口,便见赵弘已经落了笔,看着他开口问道“爱卿,董家之事可有眉目了”

    顾鹤轩一听这称呼就立刻回道“已经料理清楚,殿下放心。”

    “阮家呢”

    “亲卫也已经安排妥帖,很快就有消息传回。”

    但很快,他便听到太子殿下脆声道“那顾太医说说,怎么安排的呀”

    顾鹤轩

    这语气,绝不是大殿下,而是小太子。

    顾太医小心的错了错眼神,在看到桌上摊开的折子后便猜到缘由。

    小太子刚才是学着折子里大殿下的语气在套自己的话

    不是说失忆的人什么都不懂吗

    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