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作品:《独宠东宫

    段公公来了又走的事情, 阮瑶是事后才知道的。

    对此,她并没有多加询问。

    这是她和赵弘之间的相处之道。

    即使他们互相倾心,可却给彼此留有余地。

    谁都会有一些隐秘事不愿被对方知晓。

    若是想说,自不用问。

    若是不说, 必然有自己的道理在。

    故而阮瑶只字不提, 只管花了时间将东明宫护得更严实些。

    随着皇帝伤了脊骨的事情传出, 朝野内外议论纷纷,尤其是十数日不上朝,更是惹得朝臣们议论纷纷。

    但是前面越是吵闹,后宫就越是平静。

    低位的宫妃无子无女,仰仗的便是皇帝的爱怜,而她们背后大多站着各自的家族, 此刻自然要明哲保身。

    而高位的妃嫔中, 董皇后禁足,许妃“养病”, 陈贵妃闭门谢客, 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

    东明宫作为太子东宫,却是一直没有断了来人。

    来喜又打发走了一位想要来套近乎的内监, 然后便走到了前殿, 瞧见不远处的阮瑶便走上前去, 一边揉着有些笑僵的脸一边念叨“这些日子也真是开了眼了,有关系没关系的都往前凑,当真是穷在闹市在闹市”

    阮瑶笑着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来喜连连点头“对, 就是这话。”

    阮女官则是往门口那边瞧了瞧,嘴里问道“刚刚来的是何人”

    “看上去是洒扫处的,但是那里的宫娥内监背后到底是谁就不清楚了。”

    “所问何事”

    “还是那些零碎的, 要不要轿辇,用不用添置,还问了阮姐姐在不在。”

    “你回了”

    “自是没有的,就像以前那样,一问三不知。”

    阮瑶笑了笑,心里却是细细琢磨着。

    若是以前,阮瑶定然觉得这些都是带着恶意来的。

    实在不是她多虑,而是这满宫上下,就没几个对自家殿下抱有善意的。

    左右也不好分辨,一律都警惕着总没有错处。

    可是现在不同了。

    皇帝受的伤很重,即使太医院上下守口如瓶,皇帝周围的宫人们也不敢乱说,可是想也知道,脊骨磕碰到,只要出事,便是大事。

    区别只是从腰底下动不成,还是从脖子那里动不成。

    如今皇帝久久不能上朝,虽说不一定真的就瘫了,可起码证明伤了身子。

    养起来,着实不易。

    可国不可一日无君,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到赵弘身上。

    或许之前还会有人属意六皇子,但瞧瞧如今的情势,董皇后自身难保,子凭母贵,她又如何保得住六皇子的嫡子地位

    而赵弘虽说不是董皇后亲生,可起码是站着嫡子名头的。

    加上太子殿下除了之前生过一场病,旁的就没有什么可以被挑剔的。

    眼瞅着就要荣登大宝,众人怎么能不来提前巴结一下未来新帝

    此时才是站队的时候,晚了一步,怕不是要被记恨。

    可是站队也是有讲究的。

    直愣愣过来说想要投靠,不单单丢了脸面,效果也不好。

    便是要委婉些,迂回些,从赵弘的喜好和身边人入手最为稳妥。

    阮瑶能猜到,一旦他们打听到太子殿下何时出宫,那么,就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偶遇,一份又一份的礼物。

    只是阮瑶和来喜的态度一样,便是要只字不提。

    倒不是故意阻断他们的好事,而是因为对东明宫人而言,谁靠过来,他们不在乎,但若是有人用这些消息加害赵弘,便是他们的过错了。

    故而上下一心,态度一致,一问三不知。

    见门外的人终于没了踪影,阮瑶笑着道“这些日子怕是还要请公公多多注意些才好,也告诉夏儿,让她告诉嬷嬷们,莫要出什么纰漏。”

    来喜立刻点头应允。

    又听阮瑶道“殿下等会儿还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来喜心领神会“好,我这就去备轿。”

    很快,轿辇就准备好了。

    宫门们都见怪不怪。

    这十几天来,太子殿下除了上朝,便是请安。

    出来进去都是乘坐轿辇,似乎是因为受了惊讶,染了风寒,这才要仅剩下。

    太后体谅他,只让他好好休息,不用每天都来。

    皇帝收了折子,见都不见他。

    只有董皇后,一句话都没有传出来,于是赵弘只能日日都去。

    而一直跟着的阮瑶却知道,但凡太子踏进了明粹宫的大门,皇后必然会尖叫着让他们滚出去,从来都不想见的。

    偏偏太子殿下雷打不动,准时准点的过去。

    见面倒是不用次次见,甚至都不进正殿的门。

    就把轿子停在院子里,赵弘在里面看看书本,瞧瞧折子,轮到小太子的时候还会嘴巴不停的吃些点心,每每都是待满了半个时辰便走。

    阮瑶常在旁边陪着,虽不知道太子打的什么主意,可依然时刻警醒,生怕董皇后再闹出什么动静来,不好收拾。

    而趁着这段时间,阮女官也悄无声息的把明粹宫里面的宫人换了一遍。

    放在几个月之前,她万万不敢想去动董皇后宫里的人。

    这毕竟是皇后,执掌凤印,万人之上。

    可如今,对已经得了江太后的默许,拿下了四局八所的阮女官来说,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请,便有人把一切处置妥当。

    哪怕现在董皇后尖叫刺耳,却根本传不出这个宫门。

    四周围的宫人都低眉敛目,垂手而立,神色很是平静,好似什么都没听到似的。

    今天,阮瑶以为也只是在门外等一等就是了。

    却没想到,今日轿子落了之后,赵弘挑了帘子,狭长的眼目看了出来。

    阮瑶便走过去,弯下腰,轻声问道“殿下,可要下轿”

    大殿下嘴角微翘,语气轻轻“不用了,”声音顿了顿,“总是站着,累不累”

    不待阮瑶说话,赵弘就看了眼季大。

    季统领立刻转过身,对着一旁的明粹宫宫人说了句什么。

    很快,就有人搬着软凳走过来,毕恭毕敬的放在了轿子旁边。

    阮瑶也没有拒绝,只管侧身坐着,然后才轻声道“今儿是有什么紧要事吗”

    赵弘轻轻点头,将手伸出来,扣住了阮女官的指尖,嘴里道“应该算是个紧要事,或者说,是热闹事。”

    阮瑶好奇问道“是什么”

    “一场,大戏。”

    就在这时,又有人进了明粹宫的宫门。

    虽然距离远,瞧不清楚模样,但是看穿着打扮,便知道是位位份不低的宫妃。

    阮瑶立刻站起身来,下意识地松开了赵弘的手。

    大殿下也没坚持,只管用宽大袖口挡住了指尖。

    只是心里想着,若有一天,能十指紧扣又不用避着人才好。

    阮瑶并没有发觉自家殿下的异样,她的眼睛只管瞧着来人,很快就认出了对方。

    是周美人。

    自从上次周美人暗地里告诉她赵昆的死讯后,阮瑶就未曾见过她。

    听闻,皇帝钦点周美人侍疾。

    按理说这会儿她应该是在皇帝身边才对。

    为何到了皇后宫中

    阮瑶心中疑虑,但到底没有直接问出口,而是对着周美人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娘娘福安。”

    周美人没等她曲下身子,就伸出手将阮瑶扶住。

    此刻的美人娘娘眼里带着笑,脸上妆容精致,姿容秀美,半点都看不出侍疾该有的苦楚。

    恰恰相反,阮瑶觉得,她就没见过周美人这么开心的时候。

    而周美人原本就是投靠了太子的,此时也不避讳,笑着道“女官不必多礼,我今日来是想要求见皇后娘娘的,顺便了却她的一桩心愿。”

    “什么心愿”

    “皇后娘娘不是一直觉得自己被关在这里十分冤枉吗那我便给她个机会,去找陛下伸冤哭诉,总好过在这里胡思乱想的吵闹。”

    阮瑶听了这话,第一反应就是看向自家殿下。

    刚刚他就说是要来看戏,结果周美人就来了,要将董皇后带走。

    其中必然有赵弘的谋算。

    不说旁的,单单是门口的那些侍卫,若没有赵弘的首肯,恐怕不会轻易放董皇后离开。

    只是不知道,这戏,到底要怎么唱,唱的又好不好看。

    心里有着各种猜测,阮女官却都没有显露在脸上。

    她只管对着周美人恭敬道“还请娘娘小心些,皇后娘娘怕是情绪不稳。”

    周美人笑容依旧“且放宽心,本宫不怕她发癫,只怕她癫得还不够。”

    说完,周美人就转过身,大步走向了内殿。

    而在她身后,并没有宫人跟随。

    阮瑶是知道周美人与董皇后之间的龃龉,当初若不是董皇后设计,让还是宫女的周氏被皇帝瞧见,恐怕她已经能安稳出宫,不至于被困于这方寸之地。

    而且听周美人刚才的意思,俨然是准备与董皇后撕破脸皮。

    阮瑶担心“她会不会起了杀心”

    赵弘又挑起帘子“瑶瑶担心董皇后”

    阮瑶轻声道“我是担心周美人。”

    虽说董皇后坏事做尽,可毕竟是皇后之位。

    一旦伤到她,只怕周美人是脱不了罪责的。

    恶人自有恶人磨,何必把自己牵连进去

    赵弘看得出她是真的担心,便宽慰道“周美人不会伤到我那位母后的。”

    “为什么”

    “这世上,许多时候,活着是要比死更难受的。”

    阮瑶有些不解其意,正要询问。

    结果就看到殿门大开。

    周美人施施然的靠着殿门,语气漫不经心“娘娘何须如此慌张哪怕陛下真的查出刺客真相,至多夺了你的凤印,命还是能保住的。”

    而董皇后发髻散乱,眼目赤红,死死盯着周美人,声音格外嘶哑“本宫要见陛下,本宫,要见陛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