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4、稽查大队
作品:《七十年代金凤凰》 说着飞快的拿出烟袋锅点燃,塞给韩庆斌让他抽着,让丁玉英去刷锅,自己则装模作样的拿了一本书。
等丁玉英他们就绪,韩晓棠才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缓缓上前打开了大门,看到外面站着的几个陌生人,脸色平静的问道“你们找谁”
“你是韩晓棠吗”
韩晓棠点了点头“是,我就是韩晓棠,你们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吗”
确认这次终于找对了韩晓棠的家,几人没有丝毫的犹豫,就推开韩晓棠闯了进来。见几人凶神恶煞的闯进来,韩庆斌吓的手一哆嗦,烟灰掉了出来,烫着了他的手,疼的钻心,但也让韩庆斌慌乱的头脑,迅速的冷静了下来。
面对县城里来到工作人员,韩庆斌还是很害怕,但他好歹也是打遍十里八乡没有敌手的狠人,见自己闺女小小年纪,都如此淡定,他怎么能给她丢脸,就磕了磕烟袋锅,站起身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几人迅速分开,四处的查看,为首的人却站在院子中央,防备他们一家有什么狗急跳墙的举动。
见韩庆斌一家都神情淡定,他还有点疑惑,往日他们要是知道谁家投机倒把做小生意,冲到家里去抓人,大多都吓的面无人色,抱头鼠窜。
这一家子却若无其事,还气势汹汹的询问他们做什么,那人有点疑惑,也不敢现在就撕破脸,就淡淡笑道“老乡,你别急,我们是县城稽查队的人,有人举报你们投机倒把,所以我们来查一下,是否属实。”
听见他们真的是县城稽查队的人,韩庆斌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勇气,顿时又烟消云散了。
韩晓棠却还是一脸淡然“同志,请出示一下你的工作证。”
那人难以置信的提高了声音“什么”
他们稽查队别说是下乡,即使县城里的人,见了他们也吓的魂不附体,更别说到了乡下,那个见到他们不是毕恭毕敬,噤若寒蝉,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韩晓棠一个小姑娘,竟然敢要他出示工作证,他好似见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
韩晓棠却没有丝毫的顾忌,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还接道“你说你们是
稽查队的,有什么能证明,不然我要告你们私闯民宅。”
那人这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他平时受尽了巴结奉承,从来没有人敢提出要他出示工作证,他一时间难以接受,韩晓棠这样的态度。
但这却是正常的工作流程,他只得愤愤地从口袋中,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不情不愿地递了过去。
但一个乡下的小姑娘这样咄咄逼人,还是让他心生不忿,虽然拿出了工作证,但心里却是气愤难当,就扬声对跟着的人说道“都给我搜仔细一点。”
那几人应声答应,去各个房间翻找,发出劈哩叭啦的声音,那人得意的回头看向韩晓棠。
韩晓棠却还是一脸平静,只是垂首打开了他的工作证。
那人见状冷笑道“小姑娘,你认识字吗”
在他的印象里,乡下人穷,家里根本没钱供孩子们上学,何况还是一个丫头,即便有余钱,也要尽量供儿子上学,闺女肯定要靠边站。
韩晓棠没有回答,而是轻声念叨“姓名杨霖,职务,稽查队大队长,工作编号734684,734684。”
韩晓棠识字虽然在他的意料之外,但见她重复念了两次工作编号,显然是在加深印象,要把编号牢牢记住。
要知道姓名可以更改,职务也可以更改,但工作编号可是改不了的。如果有什么执法不当,去投诉的话,只要报出他的工作编号就可以了。
一个乡下丫头,竟然知道要记工作编号,这个举动让杨霖有些忌惮。韩晓棠却好似没看到他的神色,面带微笑的把工作组还给他,一边道“杨队长,你好,我想知道是谁举报我们家的。”
“我不知道,是有人匿名举报你们家投机倒把做小生意,要是被抓住了,可是要坐牢的。”
杨霖想要吓唬韩晓棠,可惜他未能如愿,韩晓棠依然微微含笑“杨队长,我想你们是误会了,因为我今年考上了大学,是我们队里唯一考上的大学生,有人嫉恨,所以就故意诬陷栽赃。”
杨霖傲慢不忿的脸色顿时挎了下来,怪不得这么豪横,原来是大学生。今年国家恢复高考,报考参加考试的很多,但能考上的还是凤毛麟角,他没想到一个乡下丫头竟然能考上大学。
“那个,
是不是诬陷,要我们调查以后,才能确定。”杨霖结结巴巴的说着,耳边再听到同事们乒乒乓乓查看的声音,他觉得十分刺耳,连忙转身也装作去查看,一边暗中嘱咐别把人家的东西弄坏了。
组员们还有点疑惑,平常气焰嚣张的组长今天是怎么了,变得这么温柔,还怕把老乡家的东西翻坏了,面对组员们怀疑的目光,杨霖只得无奈的说道“刚才开门的那个小姑娘是大学生。”
因为历史问题,高考停办了好几年,教育也跟不上,即便是恢复了高考,但县城考上的大学生也不多。
一个乡下丫头,竟然考上了大学,那可是正正经经的大学生,这下不用杨霖再嘱咐,他们手下的动作顿时轻柔了不少。
但韩晓棠收拾的很干净,只是灶火里的锅还没来得及刷,杨霖伸手在锅沿上摸了一下,沾了一手的油,就转头问道“这是什么”
规规矩矩站在灶台旁边的丁玉英,吓的说不出一句话来,韩晓棠就微笑着接口道“中午炒菜的锅,没来得及刷,实在是天气太冷了,吃完午饭就去睡了,这才起床,还没收拾,让杨队长见笑了。”
杨霖半信半疑的道“你们家生活挺好的啊,做菜放这么多油。”他即便是稽查队的大队长,家里做菜也不敢可着放油。
县城里的工作人员尚且如此,乡下人一年四季都见不到荤腥,炒个菜怎么会舍得用这么多油。
面对杨霖怀疑的目光,韩晓棠依旧面不改色“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最近一段时间才收到,家里的亲戚,还有乡亲们都过来祝贺,平时家里也很节省的,只是亲戚们来了,要招待,所以就把家里养的鸡杀了,才见到了一点油水。”
韩晓棠说完,还转首对丁玉英道“娘,去把乡亲们送来的红枣,花生,还有黄豆拿出来招待城里来的同志,爹,去倒几杯茶。”
已经被吓的魂不附体的韩庆斌两口子,闻言才回过神,答应着连忙去准备。
乡亲们祝贺,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这些零嘴在杨霖他们看来不起眼,但也是乡亲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这些更加证实了韩晓棠所说的话的真实性。
虽然杨霖他们搜查的很仔细,除了
锅比较油腻以外,真的没有什么可疑的东西,韩晓棠刚刚松了一口气。
杨霖却发现了案板上瓷罐里的蜂蜜,他伸出小指,挑起了一点填进嘴里品了品,然后严肃的问道“这蜂蜜是从哪里来的”
“哦,那蜂蜜是在山里割的,我们生产队背靠大山,有很多组员家里都有。买不起白糖,蜂蜜就权当白糖用了,杨队长要是喜欢,这罐蜂蜜就送给你。”
杨霖急忙摆手拒绝,公然收受贿赂,他的工作还要不要了。但韩晓棠这样一说,他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查看了,只得匆匆的看了一眼简陋的灶火,就走了出来。
韩庆斌已经倒好了茶,热情的邀请他们进屋去喝茶,大冷的天,杨霖他们从县城赶到大兴生产队,冻的半死,却被人戏耍,韩晓棠家根本什么都没有,害的他们白跑了一趟。
队员里心里都有点窝火,见韩晓棠热情邀请,也就没有拒绝,一起进了上屋去喝茶。桌子上不仅摆放了几碗茶,还有四个瓷碗,里面放着花生,红枣,还有黄豆,瓜子什么的。
韩家没有茶杯,茶也是用瓷碗盛放的,但里面放了二花还有甜菊叶,不但茶人,还有一股花草的清香味。
因为加了甜菊叶,还有一点回甘,余味微微发甜。喝着虽然没有茶叶好,但在乡下能有这样的东西,已经实属难得了。
队员们也没嫌弃,不客气的抓起瓜子什么的就吃,配着茶水,也十分美味。韩庆斌还去灶火,把灶台里的余烬铲进了火盆里,端到上屋,不一会屋子里就暖融融的。
一边惬意的吃着,喝着,韩庆斌就老话重提“杨队长,到底是谁举报我们家”
杨霖皱眉道“这个我是真不知道,举报信是匿名的。”
韩庆斌叹息“你说说就因为我闺女考上了大学,那些红眼病就乱说,哎,真是”
没有搜查出东西,躲过了一劫,韩庆斌终于镇定了下来,但他心神一放松下来,随即就想到有人举报自己家的事,心里很是担忧。
见他愁容满面的,杨霖也有点过意不去,毕竟自己一伙人凶神恶煞地冲到人家里,却什么都没找到。现在还喝着人家的茶,吃着人家的东西,拿人的手软,吃人的
嘴短,老话诚不欺我。
杨霖只得清了清嗓子道“是谁,这个我们真不知道,但听单位的门卫说,是一个小姑娘。年纪和和你闺女差不多大,长的也挺漂亮的,你们想想,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不用再说,韩庆斌和韩晓棠都已经猜出是谁举报他们了,韩庆生不敢造次,但架不住韩晓霞丧心病狂,胆大包天。
杨霖他们休息了一会,就要起身告辞,韩晓棠却提出送他们出去。稽查队下乡路程比较远,他们是开着吉普车过来的,怕投机倒把的人察觉再逃跑,就没有开进来,而是把车停在了村外,他们步行进来的。
杨霖他们哪里好意思还让人送,连忙摇头拒绝,韩晓棠却坚持道“你们这样大张旗鼓的冲进我们家,村里的人不知道会怎么想,我们总不能一个个的去解释,是有人诬陷我们吧。”
杨霖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难道你还想让我们去给你辟谣不成。”他们稽查大队,到处抓投机倒把的人,可从来没有人要求他们处理善后。
韩晓棠微笑着摇了摇头道“当然不用劳驾杨队长,只要我们父女两个把你们送到村口,村子里的人见了,自然知道是一场误会。”
杨霖开始还不相信韩晓棠真的考上了大学,毕竟乡下孩子读书的少,何况还是姑娘家,可现在他却是深信不疑。
还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聪明,只要韩庆斌父女一路把他们送出村子,不用解释,乡亲们也知道是误会了,不会再对韩家指指点点。
虽然明知是被韩晓棠利用,但杨霖也无法拒绝,毕竟他们没搜到什么可疑的东西。
在乡下,一点风吹草动能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他们今天这样满村打听韩晓棠家,还带人冲进韩家搜查,恐怕已经传遍了大兴生产队,都在等着看好戏。
杨霖只得点头,韩庆斌开始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竟韩晓棠这样一提醒,也明白过来。
他刚才只顾着担心自家做小买卖的事被发现,提心吊胆的,就忘了这件事要是传到村子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韩庆斌吓的出了一身的冷汗,就坚持和韩晓棠一起,把杨霖一行送到了村外,等他们坐上汽车绝尘而去,才
转身回家。
村子里有的人是真的担心他们,怕他们被县城来的人抓走,有的却是幸灾乐祸,毕竟老韩家一个丫头竟然考上了大学,以后毕业国家分配工作,就能留在城里出人头地,他们眼红的很。
见县城来了好几个人,气势汹汹的冲进了韩家,都等着看他们家的笑话。可是韩家的院子里不一会就风平浪静,最后韩家父女还满脸含笑的,把稽查队的工作人员送了出来。
稽查队的人虽然脸上没什么笑容,但对韩家父女也客客气气的,非但没有抓他们,还和他们一起穿过大半个村子,一直送到村外的吉普车旁。
等着看笑话的人顿时傻眼了,大兴生产队距离县城有点远,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警局,治安队,稽查队这些机关单位对于他们来说,就跟阎罗殿一样,见到穿制服的,即使一句话不说,也吓的腿软。
可现在稽查队开着车,跑到生产队来,却空手而归。虽然韩家做事隐匿,但在这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年闻不到油腥,对于香味敏感的很。
早有人猜测出韩家,可能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到县城偷偷的买掉挣钱。但他们没有证据,即便有,他们也不敢招惹韩庆斌。他连自己的兄弟都打,而且因为韩晓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抢,还和韩庆生断绝了兄弟关系,何况他们这些外人。
而且即使他们敢壮着胆子去告,到了县城,也找不到稽查队门朝哪。今天见他们自己跑来抓人,正幸灾乐祸呐,结果稽查队却无功而返。
那到底是韩家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还是和稽查队的工作人员有关系,所以网开一面呐,众说纷纭,虽然没人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都得出了一个结论,还是不要招惹韩家的好。
韩庆斌拳头硬,韩庆军还是退伍军人,有政府撑腰,兄弟两个都得罪不起。何况刘梅现在是国家正规的人民教师,管着他们的孩子上学。以后韩晓棠大学毕业了,也前程无量,谁还敢再不知死活的去得罪他们一家子。
韩晓棠之所以执意要送杨霖他们,就是想要达到狐假虎威的效果,见到他们父女有说有笑的,把稽查队的人送走了,以后就没人敢再乱说话,因为说了也
没用。
所以韩晓棠有恃无恐的出去把韩晓刚找了回来,把剩下的烧鸡做完,第二天照样去做买卖。
但她心里还惦记着别的事,韩晓霞依然故我,还是按照书中的原剧情,半道上劫走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韩晓棠哪里肯轻易放过她,只是现在距离新年没几天了,她要忙着做生意,所以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她。
可这个韩晓霞却迫不及待的出来作妖,韩晓棠哪里还能容得下她,一定要想法子把韩晓霞彻底的赶出村子,赶出自己的视线。
吃完晚饭,韩晓棠没帮丁玉英收拾碗筷,就径直来到隔壁李秀莲的家。
李秀莲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整天忙的焦头烂额的,晚上吃过饭也不闲着,坐在灶台前,用灶洞里的余火一边暖着冻僵的手,一边纳鞋底子。
他们家人口多,鞋穿的也费,平常就算了,这快过年了,新衣服买不起,怎么也要给孩子们做一双新鞋子。
虽然点着油灯,但灯光晦暗,不是很明亮,灶洞里的余火可以取暖,还可以照明。
李秀莲就坐在灶火,就着余火纳鞋底子,见韩晓棠过来,很是稀罕。她和丁玉英的关系好,两家常来常往的,但韩晓棠很少来他们院子。
而且现在韩晓棠成了大学生,能来他们家串门,她很是欢迎,见了韩晓棠,就要起身招呼。
韩晓棠却快走了几步,按住了她的肩膀笑道“婶子忙你的,我又不是外人,还用招呼,我就是晚饭吃撑了,出来逛逛,而且还想谢谢那天婶子帮我把通知书抢回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