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3、欢庆
作品:《七十年代金凤凰》 韩庆斌见他要打韩晓棠,心里就怒火万丈,刚才打了韩庆生一顿,但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怒火,还有莫名的后怕和恐惧也没压制下去。
现在听韩庆军说出韩晓霞,还隐藏有这样险恶的心思,更加的生气。韩晓霞不但要抢走自己闺女的通知书,冒名顶替去上大学,还要断了晓棠以后考大学的机会,彻底毁了她的前程。
韩庆斌不禁一阵心寒,想想自己以前那么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一家,却得到这样的回报。
如果韩庆生父女对他无情,他还能够容忍,但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却是他不能忍受的。
而韩庆生还不知死活的不住叫骂,他哪里忍得住,冲上前拳打脚踢,这次没人敢上前阻止,因为众人都可以清晰的看见,韩庆斌气的发红的双眼,
论说嘴吵架,他不是狡诈奸猾的韩庆生的对手,那就只有用拳头了,一直到韩庆生被打的昏了过去,再也发不出声音,韩庆斌才停下了手。
没了韩庆生在前面鼓噪叫骂,王玲和韩晓霞更不敢反驳,即使见到韩庆生被打的吐血,她们也不敢上前阻拦,生怕韩庆斌盛怒之下,不管不顾地连她们都打,等嘻嘻哈哈欢笑着的众人走远了,她们才上前扶起了韩庆生。
韩庆斌虽然怒不可遏,但下手还是有分寸的,专打肉多肉厚的地方,避开了要害。他以后要努力做工,挣钱供晓棠上大学,可不能为了韩庆生这个孬种,再进了局子,摊上坏名声,耽误了自己闺女的前程。
以前他可以不管不顾,可现在闺女考上大学了,儿子要娶媳妇了,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可不能出什么幺蛾子。
因此王玲母女一动,韩庆生就醒过来了,但醒来感觉身上更疼了,他脸上被打的红肿一片,身上也那那都是疼的,微微一动,便痛的他呲牙咧嘴,嘶嘶的只抽凉气。
他心中气恼,因为韩晓霞丢了自家兄弟的好处,也恼怒王玲不顾夫妻之情,见到韩庆斌打自己,竟然没上前帮忙不说,连劝阻都没有。
而且韩庆斌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打了自己,在队长还有这么乡亲面前丢了脸面,他一肚子怒火没处洒,坐起身,就左右开工,
各打了她们母女一巴掌,一边还怒喝道“还不快把老子扶起来,大冷天的让老子躺在地上,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这两个贱货也别想活。”
前一刻还在天堂,后一刻就坠落到了无底深渊,韩晓霞心中一片绝望,痛苦难当,可韩庆生还这样打骂她,韩晓霞恨的咬牙,但不得不认命的上前搀扶。
她没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能去城里上大学,她也没钱,还要依靠韩庆生生活,只能把牙齿打落往肚子里咽。
韩晓霞的脸和韩庆生也不遑多让,巴掌印鼓起老高,嘴唇也肿了,看不出什么表情,但心中却是恨到了极点。
韩家三兄弟,还有韩晓棠,你们都给我等着,等我以后成了城里人,看我怎么报今日之仇。
可惜韩晓棠此时被刘梅,丁玉英,还有李秀莲和队里的女人们,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有的在恭喜祝贺,有的却见缝扎针的询问,韩晓棠是怎么学习的。
终于从韩晓霞手中夺回了通知书,终于为原主洗刷了冤屈,韩晓棠心中也很高兴,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院子里都出都是女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韩庆斌也很高兴,奢侈的拿出了好几块钱,让韩晓刚去红旗大队买了很多瓜子,薄荷糖,还买了几盒烟,招待村子里的人。
女人们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说笑,男人们在上屋里说话,都在恭维韩庆斌教女有方,家里竟然出了一个大学生。韩庆斌笑的合不拢嘴,嘴里谦虚着哪里哪里的话,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乡下人家虽然穷,但民风淳朴,虽然家里没什么金贵东西,但多多少少都搜罗出来一点东西,拿过来权当是贺礼。
有的是一捧红枣,有的拿来了一把花生,有的是一碗炒熟的黄豆,放在桌子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笑着,很是热闹。
队里的秧歌队也自发装扮起来,跑到韩家大门口敲锣打鼓的,热闹非凡,韩庆军还亲自去买了鞭炮,在门口劈哩叭啦的放了一通,地上满是鲜红的炮纸。
孩子们也聚在一起,在炮纸堆里寻找没有爆炸的鞭炮,找到的孩子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重新把鞭炮燃放,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孩子们高兴的欢呼
一声,乐此不疲的继续寻找。
爆炸声,欢笑声,在村里回荡,而与之恰恰相反的却是韩庆生家,冷冷清清的。韩庆生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的,出了这样的大喜事,韩晓棠家里肯定要买好吃的招待村里的人。
可他不仅不能去沾光,还被打成这个样子,他越想越气,对王玲母女自然更没好脸色,一家子愁云惨雾的。
但韩庆斌家也有忧愁的事,这一天迎来送往,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乡亲,一直到了晚上才消停了些。
白天家里人多,他们不敢再做烧鸡,可鸡已经买了,虽然他们家的鸡窝很深,上面还盖着厚厚的茅草,说是给鸡保暖,其实也能起到遮挡的作用。
但现在多了好几只,要是有好事的人看到了,捅出去也不好,而且耽误了明天的生意不说,还要浪费粮食喂养。
韩晓棠就决定连夜做,冬夜十分寒冷,呼吸出来的气都变成了白色,烧的热水,还没把一只鸡的羽毛择完,水就凉了。
只能一家子齐上阵,韩庆斌和韩晓东一起宰杀择洗,韩晓刚不停的添柴烧火,丁玉英帮着韩晓棠制作。
虽然辛苦,但一家子却干劲十足,韩晓棠考上大学了,只要能挣到钱供她上大学,一家人再累都是值得的。
一直干到后半夜才制作完成,丁玉英留在灶火收拾,催促韩晓棠姐弟赶紧去休息,他们睡了二三个小时就起床了。
早上的温度更低,即使韩晓棠穿着厚厚的棉袄,带着长长的围巾,把头脸都包了起来。韩晓刚也带着厚厚的帽子,帽耳朵也放下来,在额下用绳子系上,免得寒风灌进去,但也冷的瑟瑟发抖。
韩晓刚还好点,骑着自行车,不一会身子就冒汗,但韩晓棠坐在后面,却觉得双腿和两只脚都麻木了,渐渐没了知觉,但他们也没时间耽误。
快到年底了,县城里抓投机倒把的更严,他们非但不敢上街叫卖,连挎着篮子去家属院都不敢。只能一只一只的卖,不但辛苦,而且速度也慢了很多,要是再耽误时间,那到了下午也卖不完,只能忍着。
可是走了一段时间,上坡的时候,韩晓刚带着她上不去,韩晓棠下来帮忙推车子的时候,脚都不敢沾地,一碰到地面,就
是锥心的疼痛,踮着脚走了半天,气血才渐渐流通。
韩晓刚见状,自己抱着装烧鸡的篮子坐在后面,换韩晓棠骑,两人轮换着,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里,两人也丝毫不敢耽误功夫,生怕再卖不完。好在他们干了很多天,积累了一些经验,配合的十分默契。
韩晓刚带着自行车还有篮子隐藏起来,韩晓棠在自己的书包里装上一只烧鸡,就一个一个家属院的去寻找买家。
就这也磨蹭到下午一点多才卖完,两人连饭都来不及吃,只匆匆的买了两个包子,一路啃着就回去了。
回到家,家里还是人来人往,而很多人都注意到韩晓棠这个主角不在家。丁玉英就搪塞说韩晓棠考上大学,是件高兴的大喜事,让韩晓棠姐弟两个去给他们的外婆,还有舅舅报个喜,众人也没怀疑。
自然又熬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制作烧鸡,但这样还保险一些,乡下人家里穷,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晚上怕浪费油灯,很早就睡了,他们一家关上门,也没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这样熬了好几个晚上,来凑热闹的人终于少了,他们才松了口气,重新恢复下午制作,不用晚上再熬夜。
下午,韩晓棠两人回来的时候,丁玉英已经把鸡买好了,一家子就开始忙碌,怕人撞见,他们一向都是把大门在外反锁上。
韩晓刚年纪最小,身手也比较灵活,他就去外面把大门锁上,然后再翻墙进入家中,但这样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门虽然反锁着,装作家里没人,但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却是遮掩不住的,好在丁玉英人缘好,而韩庆生的拳头也多少有点震慑力,周围的邻居即使有点怀疑,也没人敢来一探究竟。
毕竟这个年代,家家都穷的叮当响,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法设法的挣点钱,不然一家子怎么活,有的人家穷的连盐都买不起。
没钱的人家,就养几只鸡,下鸡蛋好拿去换盐,但粮食短缺,人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鸡。
而且别的季节还好说,可冬天鸡要储存热量过冬,基本都不下鸡蛋了,连这唯一换取油盐的路都没了,大家也只好铤而走险。
有的人会
冒险,跑进大山里面,采摘一些珍惜的草药,到县城的收购铺或者中药店卖掉,换点钱买急需的生活用品。
所以即便是有人,猜测老韩家可能也在做什么来钱的门路,但大家都表示理解,毕竟韩晓棠考上了大学,以后的学费肯定要花费很多,想法子挣点钱,也是应该的,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韩晓棠也不放心,毕竟韩庆生一家载了这么大的跟头,恐怕不会甘心。虽然韩庆斌一再表示,说韩庆生从小就被他打怕了,即便是如今撕破了脸,他也绝对不敢造次。
但韩晓棠也不敢掉以轻心,就让韩晓刚去外面玩,一边注意着四周,要是村子里来了陌生人,一定要尽快回来报告。
好在一切都风平浪静,很快就到了元月底,再有半个多月就要过新年了,干了一年,人们手里有点余钱,而且也快过年了,很多人终于舍得花钱买些肉食,犒劳一下自己一年都没怎么见过油水的肠胃。
加上韩晓棠做的时间长了,和各个家属院的人也混了个脸熟,有的人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实在是因为韩晓棠做的烧鸡,味道真的很好,不仅自己做回头客,还免费给韩晓棠宣传,说她卖的烧鸡味道好,价格便宜,还不要肉票。
因此生意渐渐好了起来,不用再苦苦等到下午才能卖完,往往上午十二点以前都能告馨,韩晓棠姐弟两个可以从容的吃口热乎饭,然后再冒着寒风回家,会暖和一点。
回到家还能休息一会,可韩晓棠累的半死,韩晓刚却是精力充沛,没休息一会,就蹿出去找小伙伴们去玩了。
韩晓刚虽然干活懒惰,但论玩却是一把好手,不管是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都是佼佼者。何况他还有韩庆斌这个厉害的爹,所以村子里的孩子还是很卖他的面子,俨然是一副孩子王的模样。
韩晓刚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好玩成性,在村子里不管年纪多大的孩子,都能玩到一起,这天下午正带着一群小孩子玩耍,就见几个陌生人来到了队里,给了孩子们几颗糖。
村子里的孩子家里穷,哪里能吃得起糖果,见到花花绿绿糖纸包着的糖果,很是稀罕,拿到手就剥开糖纸,填进嘴里美滋滋
的吃了起来。
几人这才开口询问韩晓棠家住在哪里,但这些孩子们,都得到过韩晓刚严厉的叮嘱。说自己的姐姐韩晓棠那可是大学生,要放到古代就是秀才状元,他们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可不能让人抢走了。
要是有不认识的外乡人来问韩晓棠,不能说实话,不能告诉他们自家住在哪里,要给他们指一个错误的方向,还要及时的去韩家说一声,这样广撒网的情况下,今天终于有了成果。
孩子们见果然有人询问韩晓棠家的住址,随即就响起了韩晓东叮嘱的话,果然有人想要抢走他们村子里的大学生,所以一致指向了和韩家相反的方向。
等他们走远,韩晓刚毫不吝啬的把小伙伴们夸奖了一番,并郑重承诺,以后要买更多的糖果给他们。
然后就飞快的跑回了家,手忙脚乱地从门楣上摸出钥匙打开了门,就大叫道“姐,不好了,我看见县稽查队的人了。”
韩晓棠正在灶火忙碌,闻言吓了一跳,连忙擦着手跑了出来“你确定是稽查队的人。”
韩晓刚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来了好几个人,但其中一个我认识,我在县城见过他好几回,胳膊上带着袖章,就是稽查队的人,我不会记错。”
韩庆斌和丁玉英听到,县城稽查队的人跑到自己村子来,吓的六神无主。韩庆斌在自己村里耍横还行,但绝对不敢和县城里来的人动手,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但韩庆斌毕竟是一家之主,虽然惊慌失措,还是坚定的开口道“孩子他娘,你们都出去躲一躲,出了事有我担着。”
丁玉英有点着急“那怎么行,要是你被抓进去了,那”
不等她说完,韩庆斌就截口道“我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事都是我说了算,所以出任何事,都应该是我出面承担,你别担心,只要照顾好孩子们就行。”
丁玉英一边担心韩庆斌,一边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们,如果这件事暴露,韩庆斌被抓进了局子里,那韩晓东的婚事就更没希望了,恐怕还会耽误韩晓棠上学,丁玉英不禁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院子里乱转。
韩晓棠却很镇定,微微思考了一下就道“晓刚,你
带着烧鸡,赶紧躲起来。”说完,就进入灶火,把还没有做好的烧鸡装进篮子里,就让韩晓刚带出去,可是刚刚走到门口,就看见稽查队的远远走来。
韩晓棠连忙关上门,拴上门栓,带着韩晓刚跑到院墙边上,让韩晓刚先翻到墙头上,然后再把篮子递过去。
等韩晓刚离开,韩晓棠立即转身回来收拾残局,宰杀的羽毛已经塞进灶洞里烧成了灰烬,只是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痕迹,就叫醒了呆住了的韩庆斌,让他赶紧把地上的血渍翻一下,用土盖上。
然后匆匆跑回到灶火,把锅里放了调料的炖汤,舀出来哗啦啦地全部倒进了下水道。这些可都是钱买的啊,但丁玉英也来不及心疼,比起一家人的安危,这些都不重要。
怕人发现,她还去缸里舀了水,把下水道也冲了一遍,免得再从中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这边韩晓棠正在刷锅,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丁玉英吓的浑身一哆嗦,手中的水瓢掉在地上,摔的裂开了一条缝,但她也顾不得了。
还没收拾利索,他们就来了,韩晓棠也十分紧张,但还稳得住,毕竟,韩庆斌和丁玉英没见过什么世面,只是县城里来人就把他们吓的魂不附体,所以她一定要冷静。
“谁啊”韩晓棠一边高声询问,一边又压低了声音道“爹,娘,你们别紧张,一切有我呐,你们就像平时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行。”
作者有话要说原文中韩晓霞过了预考,只是没能考上大学,她半道上截走了通知书,
原主没有收到信,以为自己没能考上大学,所以一直到最后才知道。
现在韩晓霞是冒名顶替,顶着韩晓棠的名字去上大学,
也许是我没有解释清楚,后文找个机会好好解释一下,么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