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作品:《雷公那种田的闺女

    时迁一时拿不定主意, 但心里还是偏向县学,但他也没自作主张,而是问爹娘怎么想法

    锦欢说了一句“听爹娘的”便不做声,双手紧紧绞在一处, 耳朵仔细竖着。

    时迁看着, 心里默默下了决心。

    时母跟锦欢心思差不多,舍不得儿子,且心里担心的事情特别多, 踌躇着道

    “叫我说, 我是盼着你在县学读的,若去了府城,你孤零零一个人在外求学,冷了热了也没个人在身边, 我实在放心不下。”

    “本来娘想过你要去府城,把儿媳带上也可, 后来觉得还是不妥。你日常去学里,只三儿媳一个人在家, 她那容貌, 容易招惹事端。”

    不消时母多解释, 时迁也想得明白。

    他其实前头也想过带锦欢一起的,但是就跟她娘说的似的,媳妇一个人在家里他实在不能放心。

    何况,府城消费水平跟家里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锦欢若是过去,租房子是必须的, 然而,府学附近房子特别紧俏,租金极贵,租屋吃饭喝水样样要花大钱。

    这么随便一想,锦欢肯定没法跟着过去。

    时迁朝着他娘点头,说他知道。

    时母就松了一口气,转头问时父“他爹,你咋说”

    时父看着时迁,很慎重的样子“在我心里,天大的事情都没有三儿你读书重要,我自然更希望你去教学资源更好的府城就读。”

    锦欢闻声心下一紧。

    时迁没插话,等他爹把话没说完。

    “不过,你娘担心的也有道理,我虽盼着你出息,也担心你在外受罪。再有,我知你向来操心事多,出去只怕还要操心家里,影响你读书。”

    时父拍了拍时迁肩膀,眼中带着欣慰

    “你已经够给爹娘长脸了,去府学或是县学你自己做主便好。爹就一句话,不管你决定去哪,家里头爹娘不会绝不会给你拖后腿,你别委屈自己就成。”

    时迁心里一股暖流划过,爹娘在背后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感觉真的特别好

    好像不论何时,只要累了,背后永远有座山可以依靠,叫他安心。

    最终时迁还是决定留在县里。

    旁的可以不管,亲妹妹成亲他总得在。

    再说,府学教学资源固然好,县里也不是没人考上,最多,他再比旁人更努力一些,多付出一些。

    从前,他想努力都没机会,身体不支持,如今,他最不怕的就是努力了

    自打时迁定下了去县学,锦欢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府城对比,锦欢觉得时迁在县学好歹能一个月回来一次挺容易接受

    至元宵,时迁的假期就结束了。

    离家头一天晚上,锦欢给他收拾包裹,时迁就在旁边陪着,偶尔搭把手,听媳妇一句一句念叨,也不觉烦。

    灶屋里,时母也没闲着,手握着刀一阵“噔噔噔”,葱姜蒜切末,胡萝卜插丝切碎,打上几个鸡蛋,再加上葱花、调料搅匀,而后扣入面粉,少些水。

    时父蹲在灶膛里前,听着时母指挥,往锅洞里填草,小火热锅。

    瞧着差不多了,时母往锅内倒油,撒几颗花椒,等花椒浮上,油温正合适,时母拿出勺子挤出大小均匀的丸子,放入热油锅中。

    一勺一个,特别利索。

    很快,屋里屋外便飘起了香味,香得叫人不住吞咽口水。

    时迁知道娘又在给自己炸丸子了,忙碌的爹娘媳妇,叫他一颗心胀满了温情,动力满满。

    时母可不知道她儿子又感性起来,她这会儿眼睛紧盯着锅里,不时大着嗓子指挥时父控火强弱,生怕把丸子炸胡了。

    等瞧着丸子成了焦黄色,时母快速用漏勺捞出,沥油,香喷喷的萝卜炸丸子就做好了。

    之后,时母又照样炸了些猪肉馅的丸子。

    趁着刚炸出来,酥脆,一家都吃了几个,剩下的时母给打包好,给时迁带回学堂吃。

    第二天,时父赶着牛车晃悠悠地送时迁出门。

    再次庆幸还好家里买了牛,否则这大清早寒风凛冽的,人得多受罪。

    时母和锦欢目送时迁走远,直等看不见人影了方往回走。

    时母回想之前,儿子中秀才时候家里是挺风光,哪怕如今也一样,她和老头子出门碰着人,甭管熟不熟的都会停下跟他们打招呼。

    从前可没有这么多人给他们面子。

    但是,等儿子天不亮爬起来,冒着寒风打着哈欠背着包袱离家,她瞧着时,心里也是真难受。

    当娘的如此,锦欢不更心疼。

    所以说,没啥事是容易的,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真就是这样了

    时迁去了县学,赵氏过年后就没再把铁牛送过来了,家里婆媳两便又清闲起来。

    时母在屋里纳鞋底,锦欢就陪在旁边帮着理线头,家里少了个人,安静了很多,时母一时有些不习惯。

    她手上动作不知不觉停了下来,望着儿媳妇的肚子渐渐出了神

    “娘,怎么了”

    锦欢疑惑出声。

    时母反应过来,又继续针线,随口回道“我在想老三呢,也不知道他在县里怎么样了”

    心里却叹了一声唉,家里还是缺个孩子

    有孩子在身边闹腾,咋地也不至于这么静。

    锦欢不晓得婆婆心里想法,只听婆婆提起自家相公,锦欢又蔫吧了。

    该说,打时迁走后,她就一直蔫蔫的,做事总提不起精神。

    所以,家里也没人放心上,都当是时迁离开,锦欢不大习惯的缘故,连锦欢自己也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时母刚刚才在想孩子,这会儿再见着锦欢这反应,眉心一跳,一个猜测在心里闪现儿媳她不会是怀上了吧

    有了怀疑,时母赶紧问锦欢,她这个月月信来了没

    锦欢愣了一下,接着摇头,说没。

    时母激动地一下站了起来“咋不早说”

    “没想起来,忘了。”

    时母被儿媳这迷糊劲儿给弄无语了,把自己猜测说给她听“我估摸着你怕是怀上了”

    锦欢这会儿显然也意识到了,且她的身体一向挺好,月信向来挺准。

    又赶紧喊时父去给锦欢请个大夫,没说原因,时母也怕自己猜错了空欢喜一场。

    大夫来摸过脉,果然是怀上了,又说摸着脉象估摸着快有两月了。

    这下,时母真放心了

    怀娃一个月,脉象浅可能摸错,怀两个月要能摸错,那该是庸医

    这大夫也是镇上医馆坐堂好久的老手了,保准没错。

    这下子,她一颗心落到实处,真真正正兴奋起来,喜滋滋地跟锦欢说

    “两个月的话,算起来该是老三刚中秀才,衙门来报喜那会儿,这日子挑得好”

    锦欢“”

    时父乐呵呵地给大夫倒了杯他一直收着舍不得喝的好茶,嘴巴就一直没闭合过。

    要知道他可是从儿子儿媳刚成亲就开始期待,总算盼来了

    大夫抿了口茶,又嘱咐了几句要小心注意的,孕妇要吃得好些,以及忌口的吃食别碰,还有不要受累

    大夫该说的都说了,收拾箱子准备走人,当然时母诊费也给的特别痛快。

    送走了大夫,回来时,时母脚下好像生了风,走得又快又有劲,磨刀霍霍去向家里仅剩的两只鸡

    锦欢犹自懵懵的

    另一边,初为人父的时迁且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呢,要是知道,也不知是个什么反应

    这会儿,他在县学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他学识好,人又谦逊有礼,很快就跟新的同窗熟络起来。

    结识了新的同伴,又忙着熟悉环境还有夫子的教学方式,倒叫时迁念家的情绪舒缓了一些。

    不过,叫时迁没想到的是,他入学没几天居然在学里碰见了许运。

    确切地说,许运是在他吃中饭时候,自己主动找他的。

    两人见面时,时迁,他踮着脚、手搭时迁肩上,说他以后也在这儿读书了。

    时迁就问他怎么回事

    许运嬉笑着说,是走了亲舅舅的关系也进了县学,不过他们这种走后门的聚在一个班里,并不跟时迁一起。

    说完他又勾着时迁脖子,一脸神秘地问“你知道我在学里还遇着谁了不”

    时迁“”这他去哪知道啊

    不过,时迁还是配合着问“谁啊”

    许运小声道“你家亲戚孙冀。”

    时迁眉头一挑,倒是有些意外。

    许运看时迁表情猜出他不知情,一脸嘚瑟地说“我就猜他没跟你说。”

    时迁跟孙冀关系刚开始挺好,后来时迁回了书院,慢慢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人好像莫名其妙有些生疏起来。

    但是,好歹日常交流是正常的,只是不再说什么掏心窝子的私密话而已。

    所以时迁其实挺奇怪的。按说自己已经在县学,孙冀就算告诉自己该没关系,他又不需要名额,孙冀该不至于瞒他

    而且,孙冀入了县学,哪怕不来找他,地方就这么大,总会碰到,到时岂不尴尬

    许运倒是跟着猜测了一句“他是交了一大笔钱进来的,许是觉得这样见你跌面子吧毕竟,他自尊心一向挺强的”

    说这话时,许运嘴角撇了撇。

    他总觉得孙冀有些假清高,花钱和找关系一样都是走后门进的。他也是,偏孙冀表现出一副羞于走后门的样子。

    你要看不起就别花心思进,进都进了,你再做出这副样子总叫人觉得有些膈应

    而时迁听了许运的话后,也沉默了一瞬,时迁想着要这样那之后他还是减少出去的机会,尽量避开孙冀吧

    不过,时迁挺意外的,他还以为孙冀也是靠熟人关系进的,他记得孙冀家里条件也就一般,哪来这么多钱

    他只在心里好奇了一瞬,很快又抛开了去,毕竟是别人的私事。

    整了下思绪,时迁笑说“许是他比较忙。”

    “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难得碰见一处,去我那儿转转,刚好我带了些好吃的,分你一份”

    一听说好吃的,许运果然立马转了心思,乐呵呵地跟着时迁走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