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九章
作品:《雷公那种田的闺女》 人在书院的时迁这会儿并不知道他亲嫂子心中隐晦的惶恐不安, 他如今没什么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一颗心全投入了学业当中。
不仅要跟同窗一起学习新的内容, 之前差了的功课也得补上,再得反复巩固旧的知识,偏时间又紧迫,他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
从前盼而不得的机会摆在面前, 时迁他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也更有拼劲。
为了自己的一腔抱负,也为爹娘媳妇受过的那些闲言碎语
不知不觉中,暮春悄然而逝。
孟夏已至。
天气一天天变得暖了起来。
锦欢这两日做事总不安稳,跟婆婆说话好几次说着说着就跑了神, 时母一双粗糙的大手在她眼前接连晃了好几下才把她叫醒
“儿媳妇你怎么啦这是跟丢了魂似的”
锦欢跟婆婆早混熟了, 知道婆婆没恶意
“娘, 相公他上回带的衣服好似有些厚,今年天暖得有些快, 他衣服怕是有些不大合适。”
锦欢眉眼发愁, 声音充满担心。
时母一寻思,儿子每天读书就够辛苦的了,总不能还叫他生活上不舒坦,吃穿不好人受罪不说,还影响他读书,这可不成。
“儿媳要不你给他收拾几件送过去”
锦欢她就是这么想的,就等婆婆发话呢
这边刚得了婆婆首肯,她立马颠颠地跑回屋收拾去了。好在, 衣裳之前全都洗过晒过,她从衣柜里挑了几件轻薄舒适的衣裳出来,整齐叠好打包。
想了想,又从嫁妆箱子里拿了五两银子出来。
第二日中午,时迁被人叫到书院大门,老远便看到了高举双手不停晃动、兴奋地朝着自己打招呼的媳妇。
许是太激动,她没注意到周围人异样的眼神,只乐呵呵地看着自己,那模样着实有些傻
时迁突然感觉一身的疲乏瞬间去了。
他轻扬着嘴角,走到锦欢身边,从锦欢手里接过东西,边领着她往里走边问她怎么过来了可是家里有事
锦欢摇头说家里头一切都好,没啥事儿,就是来给他送几件衣服。
“还有吗”时迁顿住脚步,低头看她。
锦欢难得见自家相公这么认真,想了想,回说“难得来一回,总得请相公吃顿好的嘛”
这是在交代她带过来的东西。
却见时迁仍旧停在当下,继续“还有吗”
还问
锦欢双手绞在一起,周围不停有人路过,她有些不大好意思说,为难极了
只时迁执拗等她回答,锦欢一时就红了脸颊,小声地说了句“嗯还有我在家里头一直惦记相公你”
“嗯,我知道了。”
时迁终于满意,这才继续往前走,嘴角微微勾起。
锦欢“”
就只是知道然后呢
锦欢心下郁闷,忽听时迁比她更小声地三个字“我也是。”
锦欢顿时又高兴起来,围着时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锦欢陪着时迁待了半个时辰,
时迁用饭时候,锦欢在旁边双手托腮看时迁,只觉得他精神劲儿挺足,但明显瘦了。
锦欢心疼坏了,抿着嘴巴看他,等时迁吃得差不多了才悄声说他“相公你别太拼,顾着些身体。”
“嗯。”
“叫别担心家里,爹娘有我看着呢”
时迁静静听着锦欢一句一句叮嘱,等她闲下来,又跟锦欢交代他在书院的一切。
说讲课的先生极好,知道他功课欠缺,下了课还会私下给他开小灶弥补,同窗也都很热心
锦欢听了果然就很高兴,夸赞时迁这群先生同窗人真不错,下次再来定要准备些礼物酬谢他们。
等到时间离开时,锦欢虽有些不舍,但心里一直悬着的心却放下了
时迁目送她背影离开,眸中漾满温柔,果然一如既往地很好哄
回去这一路,时迁脸上都挂着笑意,等到了地方,刚提笔,就有同窗找来,却是孙冀、许运、赵嗣、魏勉四位。
孙冀不说,他跟时迁两人现在算是连襟,关系自然亲密。
许运却是因着时迁复学之前有过几回碰面,现在时迁回了书院,日日相处,关系自然捡了起来。
另外两人却是跟时迁同寝。
孙冀和许运都认识锦欢,但是两外两位却没见过,这一过来就打趣时迁。
“哦哦哦”
“竟不知时兄如此好福气,难怪平日读书如此刻苦”
他们之前都听说时迁已经成过亲了,娶的是个农家女,原本他们还替时迁可惜。这回见过锦欢,却很惊艳。
锦欢那模样可真不像乡下人家能养出来的,赵嗣、魏勉两位还没成亲的已经开始羡慕时迁了。
便是许运这个成过亲的也免不了酸几句,谁叫他媳妇长得肥嘟嘟的不如人好看就罢了,对自己还很凶,哪有锦欢对时迁的三分温柔呢
时迁自得,却又不想跟他们讨论自己媳妇,三言两句将几人打发了。
片刻,就又沉浸了书本里
许运看他,一时心里充满敬意,难怪书院的先生这么赏识他,特地给他开了小灶。
人有天分不说,又肯努力,若他是先生,定也喜欢这样的学生。
一时歇了玩耍的心思,也跟着拿起了书。
连带着周围几人都是如此。
书院的先生从窗外路过,点了点头,打时迁来了,明显带动着学堂的氛围更好了。
近朱者赤便是这个道理
他欣赏时迁,早前还想过把自己小闺女许配给他,偏生孩子她娘看不上时迁这个学生家在村里,担心闺女受苦。
而他也顾虑时迁的身体,因而孩子她娘不同意,他也没坚持。
谁又能知道现在时迁人身体完全好了不说,心性也磨砺地极为坚韧,只怕在这方书院也待不久了
先生望着时迁,想到家里还在挑挑拣拣没个着落的闺女,无奈地叹了口气。
不得不承认,现在,他真心有些后悔了
得亏锦欢不知道这先生的想法,不然她铁定要收好刚刚颁发给他的好人卡。
因着时间还早,她又去市集买了些轻薄透气的料子准备裁了给时迁做几身新衣裳,当然她也没亏待自己,给自己也裁了块石榴红的料子。
又买了一封茶叶,一盒擦手的香膏,辗转犹豫了会,到底又添了一小包栗枣糕。
回到家里,瞧着婆婆没什么事儿忙的时候,锦欢笑眯眯地抱着料子奔着婆婆去了。
她不会针线嘛,从前她的衣裳很少几件是她娘米氏做的,其余的大多数是裁了布直接在店里交给专门制衣的人做,给些手工费就可以。
还有些是直接买的成衣。
谁叫她娘手艺不好,她自己更是压根没学过,交给外头专业的手艺人做或者直接买成衣,既方便又好看。
这回她倒是也想直接在店里做,想也知道她真这么干,婆婆铁定心疼银子。家里的老人都这样,很少舍得在外头花钱。
这样,自己和相公的新衣裳只能劳动婆婆帮忙了。
找人帮忙嘴甜是第一要务,锦欢嘴跟抹了蜜似的,小嘴啪嗒啪嗒的好话跟不要钱似地往外倒,一个劲儿给婆婆灌汤
“娘手艺真好”
“我瞧着外面专业做衣服的好些都比不上娘的手艺呢”
“针脚不如娘缝合的细密、上身效果也不如娘做的合身。”
时母手下不停对着料子比划着,脸上乐呵呵“那是,我这手艺早前也是跟专业的师傅学过的”
“那难怪了,娘学得真好,就是相公也常跟我说,他最爱穿娘做的衣裳了,好看又舒适,带着家的温暖”
时母嘴角的笑意压也压不住,没想到儿子瞧着挺淡然的,心里居然这么喜欢,她顿时就感觉到了被子女需要的那种美好。
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成功哄得婆婆开心,锦欢悄悄吐了吐舌头,美滋滋
不单时母高兴,时父喝着锦欢给买的茶叶,心里也非常受用。
他就这点子爱好,小辈在外头能惦记着,这比什么都强。
只有时夏,吃了一个枣糕,也没察觉到多少滋味,心心念念惦记着她三嫂刚买的那块料子。
不过,她也就只心里惦记惦记,并不敢真的开口讨要。
要是锦欢刚成亲那会儿,她铁定不管不顾张口了,然而这几个月过来,她嫂子在家里地位早稳固了。
就不说她三哥多疼她三嫂了,便是爹娘看着她也是一脸的满意。
反而是自己,这几个月她没少叫她娘教导,学着为人处世,她敢使小性子她娘就给使唤她干活,再不惯着自己了。
人许是真的吃了亏才能长教训吧,从前她娘怎么跟她说她都听不进去的道理现在也能慢慢记在心里了。
这几个月相处下来,她真的意识到三嫂跟大嫂和二嫂不一样,而且人还特别大方。
可惜,她早早把人得罪了,少了还不知多少好东西
一想到这个时夏就生气,懊恼当初一时昏了头,跟三嫂闹得不愉快,不然,凭她三嫂手松程度,买料子大概也不吝给自己稍一块。
不像现在,三嫂对着自己就是单纯的面子情,一包枣糕就把自己打发了。
时夏心里吃了教训,心痛不已。
尤其是今年她娘开始频繁带她相看人家。
姑娘家都爱美,何况是相看这个人生重要关头,她自然也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可她除了一盒硬缠着她娘买下的擦脸膏子,再没别的了。
为此,她眼红锦欢的大梳妆台上的胭脂水粉香膏珠花耳坠各式女儿家装扮之物许久。
不敢讨要,时夏暗示过锦欢几回,锦欢只当没听懂。时夏赌气,也不再开口了,老老实实跟着她娘走动。
时夏相亲,锦欢从不插手,就怕小姑子将来动不动跑娘家来抱怨她。
而且,她觉得依着小姑子的挑剔只怕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没成想,时夏这亲事倒是出乎意料很快定了下来,等听婆婆说男方家里的条件锦欢也就不奇怪了。
男方是隔壁的胡家村人,名胡亮,家中独子,家里有十几亩地,家里刚盖上青砖瓦房,人长得也不错。
这条件放乡下人家真的不错了,胡亮是独子,那么家里房和地就都是他的,他父母也能继续帮衬。再加上青砖瓦房这条件,尤其叫人心动。
谁家里能盖上青砖瓦房绝对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了,难怪时父时母满意,时夏动心。
时父时母也找人打听过男方家没旁的问题,既然如此,条件这么好,没道理往后拖。
六月中,便叫两人定了亲。
时迁作为长兄,自然得在场,于是特地跟书院请了一天假回来。
第二天,鸡鸣时分,又匆忙走了。
锦欢心里怅然若失,只盼着时迁能早些考过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正常。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