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7、第 377 章

作品:《麒麟儿

    秋初过后,白日或许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可在夜里,却是实实在在凉了起来。这种节气最好入眠,盖上层薄被,呼呼入睡,能好好睡到天明但在营中这样的好事就不要想了,哪怕没轮到守夜、巡逻,也得十分警醒。

    杜小郎是营中新兵,来到骅县才两个多月他原来是家乡遭了灾,这才出门讨生活。百姓在江南的日子比江北好,来江南的战事少些,二来江南的土地多,土地兼并逼得农户走投无路的事也就不那么多了。

    杜小郎原本的打算是往南走,找个种甘蔗的庄园做庄园客,他人年轻,又没有家小拖累原本有个起逃出来的老娘,路上也死了,做庄园客也能攒下钱。只要有点儿积蓄,就能自己开荒种甘蔗了

    谁都知道如今甘蔗紧俏,是能制成砂糖的砂糖杜小郎也吃过,那还是前几年境况好的时候,老娘在冬至前买的小包,年节里待客、给小辈甜甜嘴的。那是真甜、真好,把平日里吃过的饴糖完全比下去了虽然他平日里饴糖也没吃过几回。

    砂糖在南北都是硬通货,和粮食差不多,却比粮食更值钱可想而知种甘蔗多红火了。

    杜小郎的乡人里也有本地过不下去,穷则思变去南边种甘蔗的。大约两三年的功夫,就大包小包回乡,还把家人给接去了南方,起去的还有些关系亲近的亲朋人在外乡过的不错就想招来同乡。个是大家起过好日子的意思,另个也是方便抱团。

    杜小郎就听乡人说过,甘蔗种出来了,多的是糖坊的人抢着要,般会提前年下定金甘蔗还没长出来就能拿到钱了。再者,南边的南边,多的是年两熟的地,那可是宝地,多的是粮商去贩粮,他们种甘蔗的也不用担心缺粮食饿肚子。

    过去这种话杜小郎当它是半真半假,说的再好听,只要不是在家乡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是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只是遭灾之后做了流民就没得选了,杜小郎决定冒险去南边。

    然而他运气不好,在骅县讨饭时被捉了去如今管着骅县的个将军手头缺兵士,寻常百姓家都要抽丁入伍,家只许留个成年男丁若是这家只有个成年男丁,那就个也不留。

    至于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也要出人。左右军营里还有许多后勤杂事要做,这些老弱妇孺还能做这个。

    杜小郎这样的流民,是和乞丐、赘婿等人起,不问其他,定要被拉壮丁的

    开始杜小郎想跑,在营盘里说是有饭吃,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杜小郎这样后头被拉壮丁来的并不算兵士,他们来了之后也没有发给武器、进行训练,而是被拉去加固工事、搬运粮草什么的。

    体力劳动很重,却没有多少吃的,每天拿豆羹喂他们,豆羹稀薄,盐也放得少,很多人根本撑不下去就算是杜小郎这样撑下去的,到晚间歇工时也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倒头就睡。

    杜小郎觉得,这是上头的人打算省粮食,同时也能防止他们这些人闹事或者逃跑。

    这样的地方如何呆的下去,早杜小郎就想跑了只是他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做出头鸟。他知道那样的日子,肯定会有人先忍不住要跑。事实也是如此,他只等了两天就有人按捺不住跑了。

    打算跑掉的人很快被抓了回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被放进大锅里煮熟了这样的手段比直接杀人要有震慑力的多。包括杜小郎在内,些想跑的人暂时没了动静。

    最近,杜小郎的日子又发生了变化,不知是因为他总是安静做活儿,没有拉帮结派的举动,还是他正是年轻力壮,觉得他做些苦力是浪费。总之,挑人的几个百夫长在苦力营里挑了批人,其中也包括他。

    他们每人发根极长的、顶端被削尖的竹篙百夫长告诉他们,他们要登上城头,如果有敌人爬云梯上来,有人会扔滚石,有人会泼金汤,他们负责用竹篙戳人。戳得几人下去,就能吃饱饭

    杜小郎知道这活儿是要命的,他们是守城的,人家是攻城的,防备着城头露头的人呢特别是他们这样

    拿竹篙戳人的,更是躲都不能多,还要探出身子去。这在攻城的人那里,就是明摆着的靶子

    他不想做,但不能不做。人明晃晃地刀子手上拿着,由不得他们不去。

    好在上战场前这些凶神恶煞的部曲士兵还做了件好事,令人煮了干饭,饭里包了放够了盐的菜菹,握成拳头大,每人发了三个也说不准这是发善心给的断头饭,还是怕他们待会儿戳人时没有力气。

    三个饭团拼命吞下去,始终空空,让人觉得心肝挠的痛的腹内好长时间第次觉得安定了下来。杜小郎拼命地吞,噎住了便扑到水缸旁舀了大瓢水,好不容易给咽下去完了之后舔了舔手指,他忽然觉得没那么怕了。

    饿肚子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真要是被人刀杀了,反而不怎么可怕。

    如果这次做得好,今后便能每天不用饿肚子,他也就不想逃跑的事了。

    这种感觉直到杜小郎和其他拿竹篙的同伴被赶上城头,才消散了些。站在城头,可以看到围城的兵士人山人海,准备了云梯、攻城车、撞木等等家伙。虽然居高临下有些心理优势,但看着人家兵强马壮的样子,杜小郎还是心里发虚。

    但事情并不会因为他心里发虚有所改变,很快鼓角争鸣,大战打响

    攻城开始,滚石、金汤都发挥了作用,杜小郎也在城头小心地出手,注意躲避,不成为弓箭手、抛石车的目标。不止如此,因为他灵活而且确实比般人镇定,他的竹篙也比别的同伴准、狠。

    在这种混乱而危险的环境中呆的久了,杜小郎也渐渐没了原先的心慌,竟如鱼得水起来乱还是乱,危险还是危险,但人是适应力极强的生灵,哪怕是再危险的环境,也没有直惶惶不可终日的道理。

    当然,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的超常发挥也起到了定作用。

    然而就在杜小郎适应下来时,守城方的主帅却是脸黑了。这个时候攻城战才刚刚开始,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他之所以脸黑是因为敌方在攻城时展现出来的能力般来说,守城方据守

    城池是占有优势的,不像攻城方,很多时候就是靠人命去推进的。

    但也不是说守城方必胜事实上作为较为被动的方,如果攻城方展现出些优势,守城方也是慌的。

    而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发现攻城方阵前似乎有些异动,有人安置好了他们看不懂的东西,然后拿火把点燃了什么。

    在城头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咻砰,巨大的声响,以所有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落到自己身边,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杜小郎也被巨大的声响吓到了,有什么落在了他不远处,然后爆发开来。他觉得耳朵里嗡嗡的,同时口气上不来就扑到在了地上。大约过了几息功夫,他才感觉到身边有风流过,恢复了丝清明。

    杜小郎去看声响发出的方向,险些将之前吞下的饭团呕出去哪里原本站着的几个人,既有倒金汤的,也有拿竹篙的同伴,另外还有个督战的兵士,身体都烂了,碎尸烂肉散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是火炮许盈在今年春天总算搞出了火炮这个大杀器。

    但这个火炮并不成熟,炮弹核心是,炸开来就会有弹片飞出,还能造成波范围伤害至于说炮管,许盈记得历史书上说的,明清时期用铜,这里也用了铜。主要是此时用铜,技术上的难度可以克服。如果要用更好、更现代的,许盈不知道要怎么做。

    又或者他知道也没用,那涉及到整个工业体系,不是他知道些原理、设计就可以的。

    这样搞出来的东西,许盈并不觉得比没良心炮要强,人家没良心炮好歹还轻便呢

    但在这个时代,也勉强能够用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开始就用炮火攻城,也是因为这种炮的杀伤力其实没那么强史书上记载明清时的大炮就能糜烂十数里,然而那多是夸张。古代大炮的杀伤力其实并不算强,特别是都大炮了解更多,知道如何修筑工事躲避、保护自己之后,更是如此。

    甚至于直接用来炮打城墙,也没有想象中强势古代建城也是很严谨的

    大约和投石车样,威吓、打乱守城方节奏的作用更大。

    所以要在战事焦灼时使用,此时使用守城方连适应的时间都没有,正是打个措手不及大炮真正的杀伤力和成本对比,性价比着实不高。但在战场上,很多时候最具威慑力的并不是死亡,而是不了解的东西

    不了解火炮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同袍就这样死了,还死状凄惨,这对守城士兵来说,施加的压力是巨大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