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1、第 351 章
作品:《麒麟儿》 “老师就算是想要练兵,何必用这种办法呢如今投入的财货之巨,可为的事多了反而是如此行事,也不过是为州牧大人铺桥,最后好处为他人所得。”卫琥初了解许盈最近做的这件事,心里是有点儿不解的。
他甚至觉得,说不定这就是老师在做慈善别人不会如此做,但换成是老师,卫琥就不能确定了。
这话不是当着许盈说的很多时候,许盈的学生们都会下意识避免当面对许盈进行否定,特别是在他们自己把握不是那么足的时候。主要是他们对许盈的信任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就算理智告诉他们其中有问题,直觉上也会觉得或许许盈才是对的。
只是自己对于老师的作为没有真正理解而已。
对此,善于洞悉真相的罗真轻轻摇了摇头,点拨了一下自己这个师侄“虽说是为朝廷做事,为州牧铺路,但若冲真的一无所得吗再想想罢,如今江州各地练民壮,实际上都得仰仗若冲呢”
“这般情势就叫做形势比人强今后,若冲真想做什么,总有法子的。”
其实许盈这一招学的是近代史上的某人,面对地方割据的军阀,人家没有直接去剿灭,也没有搞什么呼吁、施压,反而是糖衣炮弹弄上来凡是这些军阀来,他就按军队规模给钱给装备,只要这些人放弃在地方上收苛捐杂税,将这个权力还给中央
这些地方枭雄其实一开始也是不愿意的,但奈何人给的太多了到最后给的比他们在地方收的还多,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呢
这一方面是树立了中央的权威,确定了中央的财权。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解决了地方军阀对中央的威胁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他们已经是中央养着的了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对中央呲牙
至于调动这些军阀,也是掌控力进一步加强后的应有之义。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样的俗语是有大智慧在里头的扩大到一个群体中,这甚至不能靠脸皮厚
避免许盈帮江州搞钱搞粮食,让各地可以练民壮保卫地方,这就造成了实质上的影响。
今后若有事端,四两拨千斤,利用起这股力量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们还有的学呢”最后罗真当着许盈的几个学生做总结“你们老师最擅长的从来不是强行掌控,他也打心底里看不起这种作为在他看来,什么都想自己牢牢把控,确实能带来一些死忠没错,但因此格局也就大不了了”
“他擅长的是四两拨千斤,只要能施加些许影响就够了而这些影响能够施加到足够多的人身上,借此他能做到的事可就多了”罗真大概是想到了许盈的作为,一下低声笑了起来。
他大概是觉得好玩儿吧。
正说着这个的时候,许盈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低头听他吩咐的管事。只听许盈边走边说“猪苗这些日子就得送下去了另外,养地龙的事也得在意些,一切按着写好的条例办,不许打折扣。一些事下面的人只当寻常,以为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殊不知那样就坏了事了”
他们仔细听着,原来是许盈想要让庄园客家家户户养猪许盈这里会给他们猪苗,另外他们还可以从许盈的酒坊里拿到酒糟养猪。等到猪长大了,许盈这边会收回这些猪,养猪的人家可以得到一笔工钱和猪草钱,另外还有猪内脏。
许盈看重这些猪,自然是为了肉食练兵需要的肉食可多了,看来看去还是从猪身上得肉是最划算的。但要搞养猪场,此时又不太可能,考虑到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此时也没有专门的猪饲料、生长素之类的东西,化整为零,让养猪场的猪去到家户人家,反而更加合适。
除了养猪之外,许盈还想到了养鸡。但养鸡并不是为了鸡肉,鸡肉好吃是不错,但从得肉率来说,却是不如猪肉的。再考虑到此时的人缺油水,不够肥的鸡肉就更没价值了所以养鸡是为了得鸡蛋。
以此时的下蛋情况来看,养鸭其实比养鸡更有优势但问题是养鸭的麻烦和限制也更多。后
世养鸡得鸡蛋是主流,养鸭得鸭蛋只是补充,抛开口味之类的因素,根本上还是养鸡得蛋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其实大规模养鸡也会有养猪场一样的问题,但相对于养猪,问题要小一些。再加上此时养鸡也不可能做到后世养鸡场的那种密度,相对风险小了不少再加上许盈可以分散经营数个养鸡场,算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养鸡场依旧是有优势的,所以他决定办养鸡场。
“养鸡最紧要的,一是地龙得养好,二是分辨出雏鸡中的公母这些事,虽有法门,却也是要人去做的,学起来似乎不难,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了。”许盈吩咐了一通,好容易觉得说的差不多了,才挥挥手让管事回去做事。
“如今若冲做的事也太杂了,点兵点将也就罢了,彘犬鸡鸭之属也得若冲来决断”罗真觉得许盈哪里都好,就是有的时候关注点太奇怪。说他这个人喜欢盯紧小处吧,他又大方的惊人,放权起来都不带犹豫的。说他能着眼大局,运筹帷幄吧,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又总不放心,非得自己再三叮嘱,甚至亲自监督。
“你哪里知道此事”许盈很难向罗真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他当然不是一个掌控欲过强,非得自己去抓细节的人。他之所以有时会那样,完全是事情的性质不同一些事别人以为稀松平常,许盈却知道不是的。
比如现在养猪养鸡这样的事,按照此时的观念,就不该是许盈这样的人过问的但许盈很清楚,这不是什么小事这是关系到后勤的大事呢
至于养猪养鸡的细节他为什么要抓,还不是因为这和此时一般的做法不同,里头多多少少有许盈借鉴的后世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盯着点儿,佷容易就会出差错。只有等到下面的人习惯了,也懂得一些他们不理解的做法的好处,许盈这里才能真正放手。
许盈也不想一直说这个,只能转移话题看向卫琥“前些日子瑞末负责的买马之事如何了”
部曲这么多,除了步卒外,必然是有一定比例的骑兵的
。这样一来,需要的马匹就不是个小数了。许盈虽然也考虑自己养马,但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现在马的需求却是即刻的
所以许盈想要有几个更加稳定的供应商他过去也买马,但都是走的普通渠道,谈不上专门的供应商。
为了稳定,也为了划算,他决定在这件事上上点心。
这对许盈来说并不是难事虽说北方地区处处烽火,但养马产业却没有因此衰落。甚至因为很多马上民族在北方的扩散,马匹呈现出爆发增长的趋势。许盈常在南北做着人口交易,直接、间接可以连上的北方大势力不算少,想要找几个合适的马匹来源、直接给自己供马,属于几封信就能谈妥的事。
许盈出于锻炼学生的原因,将事情交给了卫琥去办,让他一边通过李益帮许盈操持人口渡运的商人连上一些马商,另一边走河东大族的路子连上官方一些的势力卫琥是河东人,河东卫氏比过去衰落,可在河东一带到底有自己的积累,做这样的事总是简单便宜。
分别走两条路子,也是许盈想要分散风向,不想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卫琥被点名了,自然开始说起买马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只是确定几个合作伙伴而已,到这一步对于他们这样层次上的势力,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还得等合作起来之后慢慢看。
这边说的不多,反而是后面说买马后,连带着说到的买人的事,这还说的多一些。
从北边进人过来,这是许盈早年间就有布局的。过去也没什么事,一直运行平稳。但最近,他这里需要的人增多,这就得从中分到更多份额了北人南渡这事儿是许盈起的头,后来以此拉了不少人入伙,到现在为止,许盈在其中依旧说话很有分量没错,却也不是一言堂了。
不是说许盈想要增加份额就能增加的,那样是坏了规矩而许盈做事从来不会坏规矩,这不是他要做烂好人,而是树立起来的信誉如此坚持下来
,如今人人都愿意他拉人入伙的时候加入进去。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许盈做的事收益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盈的信誉摆在那里
许盈忽然增加了许多要做的事部曲是从自家庄园客,以及周边农人子弟中选的没错,但这些人脱产了,可不就意味着另一些事没人做了么再者,为了供应这些人脱产,又有别的事增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粮食生产。
这种情况下,许盈这里的人口缺口忽然就大了起来。
这是明摆着的事,也不是他想想就能解决的就算不甘心,最后还是只能用一些此时常见的手段,慢慢调整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