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3. 第八十三章 无

作品:《学渣被逼考科举

    船上的人倒无事, 爬下船上了前来营救的小舟,官差们上去,护着尚完好的贡品, 送进了宫里。

    如今剩下空着的官船歪到深陷在污泥里,奉命前来察看的程子安,蹲在岸边, 头上顶着斗笠防晒, 嘴里咬着草根防止发笑。

    除了程子安之外, 圣上大发雷霆,责令王相牵头, 并工部吴尚书,大皇子等人,一同来到了河边, 彻查此事。

    孙凛直脸色不大好看,脸上都被晒出了油, 紧随在王相等人身后,大气都不敢出。

    京兆尹的差役们, 不住大声吆喝前来看热闹的百姓“散开散开,别耽误了正事。”

    百姓们大胆得很, 有人阴阳怪气地道“正事, 什么正事这河道的水浅, 又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长年累月才过不了船。”

    “就是,反正官老爷们都看不见, 咱们这些平民百姓没大船,不怕”

    “你这句话就说得不对了,咱们为何不怕涨水淹了庄稼房屋, 咱们出去乞食当乞儿,官老爷们照样吃香喝辣。”

    “进贡的官船淹了,才是大事,平民百姓淹死无家可归,官老爷才不在乎”

    抱怨指责声愈发大,群情激奋,清晰传到官老爷们的耳中。

    官老爷们是何等人,见惯了大场面,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

    民意算不得什么,手无寸铁的小民罢了。圣意上意,士大夫们的意愿,才是大事。

    大皇子神色很是精彩,一会得意,一会愤怒。

    得意的是,二皇子同三皇子明里暗里动手脚,想要拦住他这次的差使。

    愤怒的是,他领了工部好几年,淤泥累积了好几年,被这些刁民指出来,他脸上也无光。

    王相只一看,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转头四看,余光瞄见戴着斗笠的程子安,正在同京兆尹不成器的小儿子彭虞在说笑,顿了下,对大皇子道“大皇子,先得将船从河道中拉出来,抓紧功夫清理淤泥,疏浚河道。”

    大皇子脑子转得飞快,道“王相所言极是,我也是这般想。只王相,先前在阿爹的御书房里,你也听到了。人手不足,银子不够,这疏浚河道,不能只嘴皮一张,就能疏浚啊”

    王相听出了大皇子趁机要钱要人的意思,斟酌着圣上的态度,道“此事我得同圣上回禀一声,户部那边,再看蒋尚书能否再支出些钱来。”

    大皇子想到程子安的话,这时拿捏起来,道“户部银粮紧张,我自是一清二楚。身为大周的子民,为大周出钱出力,自当义不容辞。这样吧,我率先拿出一百两来,当做这次疏浚河道的捐献。王相再帮我问一问,看可有其他官员们肯出一份力,哪怕一两银,半钱银,皆是一份心意。”

    程子安同彭虞说完话,伸长耳朵听着他们这边,这时暗自用力,将彭虞推了出来,道“大皇子,我同彭虞,身为京城的一份子,大周的子民,当为大周排忧解难,我们一人出十两银。”

    彭虞堪堪站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出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喝一场酒都不够。正因为花销大,他如今在兵部当着闲差,钱袋里经常只剩下几个铜钱在晃荡,他没有十两银啊

    刚想叫唤,程子安一眼横来,彭虞便马上住了嘴。

    纨绔们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有自己的沟通方式,有时候只需一个眼神,就知道了对方的意思。

    大皇子负手,对着程子安颔首点头,赞道“程郎中高义,彭小郎,你怎地也来了来了好,来了好你阿爹还成日为你头疼,真正是白担心了。彭京兆正直忠厚,养出的儿子,哪能差到何处去”

    彭虞得了夸赞,笑得嘴都裂到了耳根后面去,暗戳戳想着,回去要将十两银,从阿爹手上讨来。

    不,十两不够,得要五十两

    孙凛直神色冰冷,盯着跳出来的程子安,见大皇子对程子安的态度,那股气焰又消了下去,变得惶恐起来。

    大皇子以前对他多加提点,他有时连吴尚书都不放在眼里。

    吴尚书已上了年纪,顶多一两年就要致仕归家,到那时,他就成了工部尚书,何须在意一个即将闲赋的老尚书。

    孙凛直脑子转得也快,很快跟着道“下官亦是大周的子民,当为朝廷,为圣上,为大皇子分忧。下官也出五十两。”

    五十两的声音一落,孙凛直还下意识看了眼程子安,眼神不自觉流露出轻蔑之意。

    程子安始终笑呵呵,半点都不见恼。

    孙凛直出钱越多越好,取之用民,用之于民。

    他拿的俸禄,全是百姓缴纳赋税的辛苦钱。

    他一个大子都不配拿

    其他官员,纷纷表态解囊。程子安跟着念了一遍,主动揽了差使“大皇子放心,下官领了修葺河道的差使,诸位的善心,下官会去收来,保管所有的账目都清楚明白。”

    大皇子颔首同意了,孙凛直后悔得直咬舌头,他怎地没先想到,主动将此事揽到身上。

    那可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呐

    眼前的形势,突然变成了行善义举,王相心情很是复杂,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程子安嘴里念念有词,拉着彭虞道“你替我记着一些。”

    彭虞头脑空空,唯独吃喝玩乐厉害。因着经常拮据,对钱方面尤为敏锐,他摩拳擦掌,当做他们欠自己的钱,低声道“放心,谁出多少,我都清楚记着呢。”

    程子安说了句请他吃美味,上前去到王相身边,拱手道“王相,下官立刻会招呼人,争取今日先将官船拉出来,暂且恢复河道同行。待明日起,开始正式清理河道。”

    王相抬头看向天空,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回到皇城衙门再安排下来,无论如何都来不及,最早都得等到明日。

    王相皱眉,念着程子安年轻,到底没有出言斥责,道“程郎中,天色已晚,先回衙门再议。”

    这些天议来议去,你来我往,没个两三天,绝对议不出个名堂。

    程子安早就不耐烦了,对这种拖拉的议事做派,深恶痛绝。

    连着晴了好些天,谁都不知大雨会什么时候来。

    程子安作揖一礼,道“王相辛苦,多劳王相关心,下官想着,官船陷在这里,总不是个是,须得先拉起来。”

    王相摸不清程子安的想法,他好奇起来,端看他要如何做,便未再阻拦“那你且去吧。”

    程子安应是,他左顾右盼,寻了个高些的石头站上去,将斗笠取下来,冲着看热闹的百姓大喊道“出力拉船,能出粗绳索者,一尺二十分文,能出手者,每人五文,能下水将绳索系在船上者,每人一两下水系绳索者,定要精通水性,绝不能贪图一两银,而不要命了。”

    “下水者,只需要二十人其余拉绳者,五十人,绳索则以系好够用为限。”

    “先到先得,速速前来,现银发放,绝不拖欠”

    钱虽不多,一根绳索顶多值几文钱,出把力,混在人群中拉拉绳,跟看热闹一样,就能得到五文钱。

    下水就贵了,天气炎热,下水也冻不着。可惜并非人人敢下水,一两银子只能被水上功夫好的人赚了去。

    一时间,百姓们来了劲,四下散开,找到去找绳索。有人跑到岸边,占据有利位置,等着赚五文钱。

    有会水的,想着一两银子,将信将疑地道“这位官爷,等下银子向谁领”

    程子安拍着自己的胸脯,道“这位大叔,银子向我领。”他将彭虞一把拉到面前,道“他是彭虞,彭京兆府的小少爷,吐一口唾沫,能砸出一个坑。彭小少爷有的是钱,他腰上的玉牌,至少上百两,大叔放心。”

    彭虞捂住腰上的玉佩,想要骂程子安,被他一个指头捅在腰上,顺势扯开彭虞的手,呵呵笑道“气势,气势,你阿爹见你有出息,脸上有光,你阿爹以你为荣啊”

    彭虞被捅出了勇气,高喊道“对,小爷的玉佩值钱得很,你们放心,有钱”

    现场忙碌起来,找绳索的,入口水摩拳擦掌等着拉船的,脱衣衫活动身体准备下水的,热闹盈天。

    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吴尚书,缓步走到程子安身边,上下打量着他,递上来一个钱袋。

    程子安愣了下,双手接过。

    吴尚书呵呵笑道“里面的钱不多,只有些金锞子,约莫值二十两银。先前我答应出八十两,还欠六十两。我打算让小厮回府去取钱,程郎中,你可要顺道取一些”

    程子安正准备让人去将明九他们叫来,先拿出钱来垫付,明日去从户部领了,再还回去。

    吴尚书此举,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程子安心思微转,笑着拱手作揖,道“有劳吴尚书,下官囊中羞涩,家中没有余银,尚在等着发放俸禄,只能取先前下官应下的十两银。”

    吴尚书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替你顺道再多取一些零散铜钱。”

    程子安深深作揖道谢,吴尚书不置可否,前去叫来人群中的小厮,吩咐了下去。

    那边,王相跟在兴致勃勃的大皇子身后,看得心潮澎湃。

    沿河的百姓有小舟小船,运粮运物的家中,不缺系舟的绳索。

    很快,一圈圈的缆绳被拿了来,熟练地打好结,精壮的汉子跳下水,游到官船边,一个猛子扎下去,系在了船上,怕系得不紧,还用粗木棍在上面别牢。

    天色暗下来,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有百姓自发拿来了灯盏,一点点豆大的灯火,远远望去,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还要亮。

    “听我号令”

    “一,二,三,拉”

    “嘿哟,嘿哟,用力”

    “嘿哟,嘿哟,用力”

    汉子们额头青筋突起,齐声高喊着,先前想混五文钱的人,此刻也莫名其妙用尽全力,随着他们嘶吼呐喊。

    官船吱嘎着,绳索被蹦得笔直,河水晃动,污泥翻滚。

    终于,官船摇摇晃晃,污泥被掀开,重回水面,被拉到了河边。

    汉子们大笑不止,齐声欢呼。

    王相的脸,在灯盏中明明灭灭,立在那里,许久都没回过神。

    大皇子抚掌叫好,兴奋得不能自已。

    孙凛直脸同黑乎乎的污泥一般难看,懊悔不迭。

    他怎地就没想到这个好法子呢,居然被程子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抢了功劳

    程子安蹲坐在先前的石头边,将石头当做案桌,将吴尚书送来的铜钱,数给排队前来领的百姓。

    百姓主动提着灯盏给他照亮,他每数出一分钱,都会笑着道一声“有劳,辛苦你了。”

    “大叔下了水,赶紧回去好生洗一洗。”

    “大叔的水性好啊,以前可是行过船”

    “原来是老艄公了,大叔厉害。大叔尊姓大名,住在何处”

    “彭虞记好了,以后我要去拜访大叔”

    百姓们还从未见过这般说话算话,客气爽快的官员,接过钱时,还难以置信。

    手上的铜钱或碎银冰冷,他们紧紧拽在手中,欢笑着离开。

    “程郎中真是厉害,令人敬佩。”

    “你可不知道,他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

    “生得真是俊美啊”

    程子安对着走来的王相同大皇子,仰起头笑得眼都弯了“他们夸下官俊美,真是实诚的百姓啊”

    王相同大皇子面面相觑,不由得失笑出声。

    程子安听到他们笑,亦含笑垂眸,继续发放着酬劳。

    他无需民望民心,这些于他这个小郎中来说,好比是一团烈火。

    能将他捧得火热,也能将他燃成灰烬。

    程子安想要的事,就是做实事。眼下的紧要之处,还护城河一片清澈,城南的百姓不再流离失所。

    百姓手上的灯盏,灯油有数。

    一盏灭了,另外的百姓,马上支了上前。

    微弱的光芒,在星空下闪烁,照拂在程子安的头顶。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