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2. 第八十二章 无

作品:《学渣被逼考科举

    福来客栈斜对着巷子口, 巷子是死巷,只有一个出口。

    程子安在临窗处坐着,摸了下钱袋, 最终要了碗汤饼,一壶茶坐着边吃边等。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施二带了话, 老张同莫柱子带着程子安的换衣衣衫赶了来。

    程子安忍痛要了间客舍, 进屋后, 形容了大皇子的护卫,对他们叮嘱了一番, 道“一个时辰一次,轮流休息。无论谁发现巷子口有护卫出来,立刻叫我, 要马上。”

    老张与莫柱子应了,程子安洗漱换了身衣衫, 和衣躺在床上,先第一个睡。

    不知睡了多久, 程子安被老张唤醒,道“少爷, 到时辰了。”

    程子安完全不见了以前起床时的拖拖拉拉, 立刻翻身爬起, 就着架子上盆里的凉水呼噜噜一气,漱口抹了脸,同老张交代了几句, 袖着手出了客栈。

    夜里凉爽,月亮挂在天际。虫鸣吱吱喳喳,程子安仿佛又感到回到了清水村的乡下。

    街上倒能不时见到经过的行人, 有人吃醉了,走得歪歪倒倒。

    路边的混沌铺还未收摊,等着最后一波瓦子散场出来的客人。待做完这笔买卖,早市又即将开启。

    程子安走上前,听到馄饨汤是鸡汤,便拿出了两个大钱,道“只要一碗鸡汤。”

    反正眼下没买卖,摊主也不嫌弃钱少,舀了碗鸡汤给程子安。他坐在角落,小口小口喝着,不动声色盯着巷子口。

    夜里蚊虫多,程子安不时驱赶着,还是被叮了无数次。

    天色逐渐昏暗,黎明前的黑暗快来临了。

    瓦子散场,馄饨摊逐渐有客人光临,变得热闹起来,几张桌凳就不够了。

    程子安主动起身让开,眼神始终盯着巷子口。

    巷子深处,两个圆圆的亮光朝前移动,程子安心一动,抬腿疾步走了过去。

    亮光逐渐近了,马车前挂着的灯笼清晰可见。护卫驾着马车,见到有人前来,手上的鞭子在空中辟出一道凄厉响声,呵斥道“闲杂人等不许靠近,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程子安脚下踉跄,似乎要避让一旁,却几乎没动。

    护卫驾着马车经过,坐在他旁边的中年白面男子,看清楚了程子安的面容,顿时一愣。

    马车继续前行,程子安隐身在暗中,悠闲等着。

    果然,过了没一阵,护卫朝他本来,拱手作揖,道“程郎中请随在下来。”

    程子安跟在护卫身后走去,马车停在巷子口的转角处,马车前的灯笼熄灭了,隐在黑暗里似庞然大物。

    护卫撩开车帘,程子安上了马车。先前坐在马车前的中年男子也到了车内,面色沉沉,坐在大皇子脚边的小杌子上。

    大皇子年约二十余岁,五官生得倒好,此时脸色青白,眼皮肿胀,靠在椅背上,手揉着眉心,不时哈欠一声。

    马车角落摆着的小小宫灯,灯光昏暗,照着两人的模样,莫名添了几分肃杀。

    程子安同样在琼林宴上见过大皇子,他先是一愣,接着躬身作揖见礼。

    大皇子手继续揉着眉心,问道“程郎中,你在此处做甚”

    程子安躬身立着,还是比坐着大皇子高。旁边估计是大皇子的贴身内侍,他此时坐着,仰头阴森森看来。

    面对着眼前的情形,程子安内心升起一股滑稽,突然就想笑。

    忙克制住,程子安干脆蹲坐下来,这样既不会失礼,自己也好受些,答道“下官领了修葺河道河工的差使,初次领差,实在是兴奋不已,忍不住在明九与施二两人面前显摆了一翻。显摆之后,下官照样睡不着,想着要当好此次的差事,就在城内到处转,夜里还在看河。走得实在饿了累了,不想再动,在福来客栈要了间客舍歇息,去馄饨铺子吃了碗馄饨,吃撑了,走动着散步消食,遇到了大皇子。”

    对面支起来的馄饨摊,客人逐渐离开,摊主正在忙碌着收摊。

    大皇子唔了声,不咸不淡地道“孙凛直前来同我说,你初出茅庐,处处想着出头,主动领了差使,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程子安心想,原来孙凛直直接去大皇子面前告过状了。

    越过了工部吴尚书,程子安不知此事,吴尚书会做如何看。

    大皇子手终于从面前拿了下来,手搭在腿上,倾斜着身子,将程子安从上打量到下,再从下打量到上,嗤笑一声。

    “程郎中,你可知晓,若是差使没当好,你可承担起后果”

    程子安道“下官明白,工部是大皇子领着,下官要是这个差使没当好,大皇子跟着也要吃挂落。下官就在琢磨着,要先请示大皇子,必须得由大皇子领这个头。”

    大皇子脸上渐渐浮起了笑,眼神却冰冷,道“程郎中,你这是在替我领差使啊”

    程子安忙道不敢,道“大皇子,下官见到护城河实在不像样,一场稍微大些的雨,水就会漫长来,淹了城南一片。”

    大皇子哦了声,漫不经心道“城南年年淹水,淹了又如何,有甚大惊小怪之处”

    程子安平静地道“水部领到没几个钱,全部用上,因着淤泥太深,估计也清理不完。水淹了城南,天下都是圣上的子民,圣上定会痛心。城南住着三教九流,三姑六婆。没了屠夫,照样有猪肉吃,没了产婆医婆,麻烦得很。大周海晏河清,京城城南一片哀嚎,到处都是流民,圣寿快到了,总归是不吉祥。”

    大皇子听着,缓缓坐直了身子。

    水部的那几个钱,虽不在少数,端看有没有必要拿了。

    三姑六婆这些,大皇子想到最近心头最爱的美娇娘,她先前还在哎哟唤着不舒服。

    总不能大张旗鼓请御医前去诊治,且娇娇是妇人的不适,得请医婆。

    圣上的生辰在即,要是被水淹了,自己定会没事,到底惹了圣上不快。

    要是程子安真能将这件差使办好,他也能讨到圣上的欢心。

    二皇子三皇子最近动作不断,在憋着主意,圣寿时肯定有大动作,

    大皇子一通琢磨,很快问道“你既然称户部拨付的钱,不够清理淤泥,你接下来的差使,如何能办好”

    程子安道“下官想了几个办法,只下官初出茅庐,恐自己的主意不妥,先前还在琢磨着,请大皇子示下呢。”

    大皇子哦了声,示意内侍下去守着,问道“你且说来听听。”

    程子安道“首先,下官以为,疏通河道要同天老爷抢功夫,必须得快。一旦下雨,前面做的事情,就前功尽弃了。端靠徭役民夫,人手不够。得再增添人手,以工代赈。城内身强体壮的乞儿,牢狱内犯了偷鸡摸狗的轻罪犯人,征召一些。给乞儿吃食,工钱,让他们做工。犯人以工抵罪。至于城南一块的百姓,也要一并忙碌起来,为自己的家做想,每户人家做好准备。另,还有一批人手。”

    大皇子见程子安停下,不由得抬眼看去,问道“谁”

    程子安道“京畿营的兵丁。”

    大皇子神色严肃起来,道“大胆,京畿营护着京城安危,兵丁只能阿爹能动,你若是想死,就直接干脆些,别惹了众怒”

    程子安淡淡地道“大周承平日久,京畿周围,连个盗贼都很难见到。京畿营的兵丁,平时只管操练,闲得很。且并非要调全营的兵丁,而是只征调一两个营。皇城还有羽林军,圣上身边有亲卫。要是京畿营一动,就有人想要趁机作乱,正好,能将反贼绳之以法。”

    大皇子沉吟了下,继续问道“那所缺的钱财呢”

    程子安道“所缺的钱财,京城慈悲之人多得很,他们做法事,道场,一场下来就要花上上千两银子,还不算平时捐的香火钱。遇到了饥荒灾害,他们搭棚施粥,真正是慈悲啊这次不如让他们先心慈一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众志成城,一同为百姓,为工部做些事”

    前面的话,大皇子只随便掠过了。只最后为工部做些事,他听了进去,难得笑了起来,道“这个法子好。”

    程子安道“大皇子,事不宜迟,大皇子得尽快出面,前去圣上提京畿营兵丁之事。否则,这件差使,大皇子就砸在手上了啊”

    大皇子在思索着等下就去见圣上,听到程子安居然说差使砸在他手上,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不过转念一想,程子安办砸了差使,最多被贬谪,罢官。他一个小小的郎中,罢官也罢,贬谪也罢,根本不起半点波澜。

    他毕竟领着工部,哪怕得圣上一句埋怨,也是亏了。

    差使,可不是砸在了他手中

    两人商议了几句,天际渐灰,时辰不早,大皇子赶着要去上朝,顺带将程子安带到了皇城。

    程子安回去水部晃了一圈,便去吏部找明九。

    明九见到他来,见他脸色不大好,赶紧拉着他出去,到角落处问道“你真找上门去偶遇了嘿嘿,被骂了吧”

    程子安甩开明九,白了他一眼,道“我说偶遇,就是偶遇。偶遇能出什么事我来找你,你去帮我打听一下,他们可有吵起来。”

    大皇子提出京畿营兵丁的事情,官员们肯定要争吵不休。要是吵个不停,定不下来,他就要直接杀去了。

    明九哼了声,阴阳怪气道“居然使唤起老子来了。罢了,老子就去走这一遭,下不为例啊”

    程子安推着他往政事堂方向走,道“快快快,快去。”

    明九骂骂咧咧,被程子安推着来到了政事堂门前。

    门房见到他们,笑着将他们迎了进去。

    相爷们都不在,被圣上叫去了御书房。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等在一起,为了京畿营兵丁的事情,互放冷箭。

    二皇子道“京畿营的兵丁,护着阿爹的安危,要是征调他们,置阿爹的安危于何处我是大周的皇子,还是阿爹的儿子。于君,不忠,于子,不孝。哪怕阿爹答应,我都不答应”

    三皇子道“老大,你领着护城河的差使,护城河年年清淤,城南年年淹,也不见你如此紧张。老大,难道你能断定,今年护城河会发大水,定能全部被淹”

    郑相坐在旁边看着皇子们争论不休,却想到了程子安。

    没曾想倒,程子安居然搬出了大皇子替他出这个头

    明相皱眉,道“护城河好生生的,真那般严重”

    王相琢磨着,觑着圣上坐在御案后,看不出喜怒的脸,道“臣以为,大皇子说得是,此次是在与天争抢,得抢在夏季大雨来临之前,将河道疏通。等雨一下,就为时已晚矣”

    御书房没争出个名堂,到了快中午时辰,程子安从明九处,得了第一手消息。

    御史弹劾程子安,为了冒领功劳,居心叵测,夸大奇词。

    明明护城河一切如常,偏生说得那般危险。

    状元之才,不过是虚有其名。

    程子安问候了句御史的祖宗,这些混账,手脚还真麻利。

    能指使御史出面,背后不是大皇子,就是二皇子。

    当然,直接弹劾大皇子,不痛不痒。

    弹劾程子安,反倒更加让大皇子没脸。毕竟他被一个小郎中指挥着冲锋陷阵,就显得尤其蠢。

    蠢蛋岂能当得了天下

    程子安正准备去膳房用饭,听了明九的消息,他蹲在墙脚想了下,正准备冲去面圣时,施二屁颠屁颠跑来了。

    “我就知道你们在这里,真是不仗义,吃饭都不叫我。”

    埋怨了一通,施二神色一转,忧心忡忡道“程子安,你倒霉了。护城河出事了,先前我听说,蓟州府进贡的官船,陷在了东门外那条河道的淤泥里,官船倾斜翻到,里面的货都毁损了大半”

    程子安面无表情听着,着实绷不住了就哈哈仰天大笑。

    真是天助他也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