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 秦始皇焚书坑儒5 对秦始皇的私信狂轰……

作品:《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公元前233年, 秦王政十四年。

    嬴政坐在露天的亭子里,身边的案几上摆着无数卷的竹简,面前则是韩非与李斯二人。

    有一批博学之士还在不断地记录、描摹着来自碧空的言语与画面, 既而送到嬴政的面前。

    那些人埋着头,分工协作。

    只是竹简用以记录, 似乎还是繁琐了一些。记录没有多少信息,便已经堆满了案几。

    昔日的文字刻在甲骨与钟鼎之上。竹简与之相比,自然是方便许多。然而

    嬴政觉得, 这还不够。

    他已经知道“纸”的概念,它的重量极轻、厚度极薄,可以承载的信息非常之多。

    据说“纸”是由“植物纤维原料”制作而成。

    但何谓“植物纤维原料”

    嬴政看了眼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

    顿时,很是羡慕后世的发明与技术。

    那些博学之士还在奋笔疾书,要将天幕的内容完完整整、分毫不差地记录下来。

    他们虽然分工协作, 但同样的内容需要由不同的人多记录好几遍, 以防出了差错。

    嬴政则与李斯、韩非一起。

    他们观看着天幕上述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 各自都了解到许多额外的信息。

    嬴政在这一年,还是秦王。

    他还没有成为秦始皇,而后面的“焚书坑儒”之事,自己也一概不知。

    嬴政我吃我自己的瓜:

    他今天召见韩非与李斯,是想要商议统一天下与法家的思想, 尤其是要拉拢韩非。

    之前, 韩非的孤愤五蠹等书传入他们秦国, 嬴政看了之后, 就觉得他很不错。

    后来又在天幕上看见

    后世称韩非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嬴政我的人才都是我的

    不能放过这个人才

    他们秦国本身就没怎么出人才,好多都是从别国捞过来的,都不是秦国本地人。

    但是无所谓, 寡人会出手。

    全部捞过来

    这一年韩非出使秦国,原本嬴政是并不信任与重用韩非的,李斯与姚贾也说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肯定要帮助韩国而非秦国,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久留之后,将他放回韩国,这是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诛杀。

    李斯与姚贾,说得挺有道理。

    这样的人才放归韩国,确实会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然而,嬴政却有了新的打算。

    他希望好好地,跟韩非谈一谈。

    毕竟大家现在打开天窗说亮话,世人皆知秦国将要灭六国、统一天下。

    这是历史的必然。

    韩非又会怎么选

    韩非在私下里,通过系统的私信功能,问过后世的历史u主宫商羽。

    如今已经得知了自己的未来。

    他就在今年死。

    因为秦王政听了李斯与姚贾的话,将他交给司法的官吏定罪。

    而后李斯派人给他送来毒药。

    让他自杀。

    虽然他想要向秦王政当面自陈,终究却没能见到他。当秦王政后悔派人来赦免的时候

    他已经死了。

    韩非在与嬴政一起观看天幕的时候,显得有一些沉默,他还在思量着。

    诚然,秦国惯用的是法家。

    嬴政也确实会兼并六国、成为千古一帝。

    通过秦国,或者说是秦朝,他所修习的法家的思想主张,或许真的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更何况,天幕还在播放“嬴政烧毁百家语”的事情。

    韩非想了想自己。

    自己在韩国的时候也得不到重用,等到情势吃紧,才被派遣出使秦国。

    索性,倒不如

    他知道在异象出现之后,局势与天下的趋向或许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能会有无数游说之士、无数贤能之人投奔秦国。但秦国也有可能,会遇到更多变故。

    韩非叹了口气,抬眸看向天际。

    他总觉得,不仅仅是时局的变化,这一整个时代,或许也要发生一些巨变。

    难以估量的、不可思议的。

    巨变。

    与韩非坐在一起的另外两人,嬴政与李斯也在看着天幕,听未来之事。

    李斯最近的心情,一直十分动荡。

    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安然无恙地待在这里,还能跟秦王一起坐着看天幕

    那都是因为他还有用。

    经历过大秦系列秦二世而亡的视频,李斯总在想、总觉得有可能

    嬴政在临死前,会不会把他一波带走

    这位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始皇帝陛下,又会据此做出怎样的对策呢

    反正李斯不认为,他会坐以待毙。

    如果坐以待毙,那就不是嬴政了。

    李斯有些心不在焉地看着天幕,诸子百家还是十分沸腾,在弹幕里你来我往。

    他一路看下来,也有些好奇。

    天幕之前的分析,说的基本都是“秦始皇坑杀方士”这一故事的来源

    那最后是怎么演变成“坑儒”的呢

    是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将不同事件记在一起,不经意间给出了误导性的记载与描述吗

    只听天地间,传来声音

    至于“坑杀术士”演变为“坑儒”,便要提到坑儒故事的初版诏定古文尚书。

    诸子百家来了,它来了

    终于等到你

    他们在弹幕区里,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

    之前天幕在说的都是那些方士、游说之士,他们编造故事,来吹嘘自己。

    现在终于轮到“儒家”自己了。

    所谓的“坑儒”

    肯定也是儒家自己编出来的吧

    其实,考察过西汉之典籍,会发现并无“焚书坑儒”这一用语。而史记里与之较为接近的是儒林列传里的“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这应当是从秦始皇本纪里概括而来,其中被坑杀的人,依然是术士。

    到了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之后,扬雄上书给王莽,在剧秦美新里,对比“秦之恶”与“新之美”,历数秦王朝的各种不义暴行,对秦始皇则是极尽攻击之能事。

    扬雄此人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曾经校书天禄阁,可阅览宫廷所藏秘籍,通晓历史。他在文章里,对秦始皇焚书的事件进行谴责,却并没有说到“坑儒”一事。

    扬雄的文章里,说起儒生,也只是说他们在“焚书”之时,疏远秦的政权等等。

    秦始皇在各个不同的时空,淡淡然看了天幕上扬雄所作的剧秦美新文章。

    里面说到他“刮语烧书”“除仲尼之篇籍”等等。

    字里行间,估计是个崇儒尊经之人。

    如果秦始皇真的做了“坑儒”之事,估计早就已经拎出来,狠狠地批判、谴责一通了。

    可见此时,并没有“坑儒”之事的流传。

    至于所谓的“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也被嬴政默默地记了下来。

    汉朝之后,是新朝吗

    但他还没有搞清楚“西汉”与“汉朝”的关系。

    西为方向,有东西之分。

    难道汉朝一分为二,为西汉与东汉

    如果是这样那么,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界定与分割的时间还是地域

    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嬴政在电光石火之间,便已思考诸多。但他并没有打算在此深究下去。

    如果说,大秦在二世便已灭亡。

    那么余后的诸多朝代,不论将有几何,对他来说,也已经失去了意义。

    他要做的,就是改变二世而亡的命运

    秦始皇、诸子百家、诸侯霸主、各国国君,春秋战国乃至大秦,无数人在看苍穹的视频。

    他们所能看见的内容,是相同的。

    但每一方,又各自看见了不同的讯息。

    他们对天幕的内容,有着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解读。碰撞出,无数思想的火花。

    根据现有的典籍与文献资料,“焚书坑儒”应当是自东汉以来的用语。

    众果然,西汉之后是东汉

    天幕之上,放映出两行水墨的文字。

    分别是汉书儒林传及秦始皇兼并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可见汉书里的这一句,大体沿袭史记里的这句话。

    随后,又有汉书五行志

    遂自贤圣,燔诗书,坑儒士。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字句,已经将原先的“杀术士”,更改为“坑儒士”了。

    再到汉书地理志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直到这里,“燔书坑儒”成为四字词语。

    “焚书”与“坑儒”被连在一起说明,由此成为汉语之中的常用词汇。

    它也成为了后世,批判秦始皇暴行的标签。

    汉书的编著者班彪、班固、班昭,都是崇尚儒学之人。除此之外,他们也算是正统的官方历史学家了。

    诸子百家正统这是与“独尊儒术”有关

    他们隐隐地诞生了这一猜测。

    之前,儒家、法家、墨家,他们诸子百家都在弹幕里,讨论独尊儒术的主体是谁

    是谁独尊儒术整个朝代

    那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位于百家争鸣时代的他们,难以想象有那么一天,全天下都在用同一个思想主张。

    全天下,都推崇儒家那一套思想。

    诸子百家不可能吧怎会如此

    他们忧虑沉思之余,忽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似乎十分合理的可能性。

    该不会是,秦始皇焚书之后

    百家著作尽数焚毁,而他们儒家的后人,居然将学说著作藏在墙壁里,得以留存了下来。

    然后,因此就独尊儒术了吧

    诸子百家微笑jg

    无法接受啊

    他们又在弹幕里隔空喊话秦始皇别烧书了烧什么烧,你都二世而亡了

    不如给我们留条活路

    秦始皇“”

    这种时候,就不要cue朕了吧,天天二世而亡这谁受得了啊。

    墨子反正烧了书也没用,烧了也还是二世而亡,干脆别烧了哥。秦始皇

    秦始皇“”

    墨子,你说话,为何如此前卫。

    墨子你也不想后面的朝代独尊儒术吧你看看孔子之前是怎么骂你的秦始皇

    秦始皇

    后面的朝代“独尊儒术”还是“独尊墨家”朕无所谓,朕只是不想有后面的朝代

    孔子我什么时候骂秦始皇了

    他充其量,就是在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在弹幕里痛心疾首地嚎了两句。

    至于对秦始皇的私信狂轰滥炸什么的

    孔子我应该没做过吧

    或者,反正我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