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0. 第九十章 我想你了 何至于将字写得那……

作品:《别救我!我要回家!

    上元节后, 皇后娘娘便特地派了两位工部主事来负责郡主府的修缮。

    李玄贞赐给崔英的府邸曾是天后初期某位宰相的宅院,时事变迁,如今那位宰相亡故多年, 这栋宅邸也荒废了三四十年, 荒草丛生, 屋檐破败, 需得好好修缮一番才能住人。

    青玉随着崔英出门, 暗道自己猜得果然没错, 崔氏不愿随裴大人去定西必是有其他打算

    郡主府与裴府离得不远, 出了门,只需步行两刻钟便能看见青砖碧瓦的府墙。

    昨日刚下过雨,今日天气难得凉爽, 崔英便与簪秋和青玉一同走了过来, 迎面正好碰上点完卯过来的工部主事王文业。

    此人与崔英的伯娘王琬琰同出琅琊王氏,不过崔英与他不熟,碰面之后只客客气气地向其颔首致意“王主事。”

    王文业拱手作揖,不卑不亢“郡主殿下,您此时过来可是对宅邸构造有不喜之处”

    崔英淡笑摇头, 解释道“您误会了,我只是想来看看郡主府的修缮进度。”

    王文业抬眸,转头看向宅邸大门道“府中修缮已有八成, 再有月余便能完工。可惜郡主要随裴大人去定西赴任, 临行前恐怕见不到它完工的模样。”

    他语气听着极其惋惜, 双眼中满是对郡主府宅邸的欣赏。

    其实最初接到皇后娘娘谕旨的时候,王文业并不愿前来,修缮一座赏赐给新封郡主的宅邸,不过是个打磨时光的差事, 没什么意思。

    可当他不得不接下差事,真正来到这座宅院时,王文业一眼便被这座失修三四十年的宅邸惊艳这座府邸虽表面荒草丛生,门墙斑驳,内里构造却是鬼斧神工、无比精巧,百年前修建此宅之人定是位大家

    崔英看见了这位王主事眼中的赞叹,怔松片刻后不禁笑道“此事您大可放心,裴刺史念我大病初愈,怕我长途拨涉再伤了身子,便让我留在了长安好生修养。”

    王文业闻言不由一喜“甚好,如此甚好,待郡主府修缮完工之际,我定亲自前去裴府请郡主来收宅。”

    崔英弯眸颔首“那就有劳您了。”

    问清完工之期,崔英没再多留,又与王主事寒暄一二便带着簪秋和青玉折返回了裴府。

    望着主仆三人的背影消失在拐角,王文业起初并未多想,直到撩袍迈上郡主府前的青石台阶,他才忽地想起年前听到的一则传闻都说裴大人身患隐疾,他从前倒不怎么信,可此次去定西赴任这裴大人竟不带美妻

    嘶王主事倒吸一口凉气,捋着胡子转头望向念玉郡主消失的方向,方才念玉郡主说裴大人不带她去定西时的笑容好像有些奇怪,难道那传言是真的

    崔英这大半年来一伤接一伤,这回更是落水心哀未愈就又添新伤,身子骨损伤太重,虽说在仲老的照顾下比上回好得快些,但仍需好生修养。

    前日那番耕耘之后,裴君慎夜里就被仲老叫出去狠斥了一顿。

    今日仲老熬好药送来静思院,一听崔英又带着人出了府,顿时气得胡子打结,将药碗重重撂在了桌几上。

    崔英一行人回府时正好瞧见这一幕,她杏眸轻眨,旋即立马笑哄道“哎呀,这是谁把您老气成这样啊”

    相处多日,崔英早已摸清仲老脾气,也是个倔脾气,若不然从前在太医院任职时也不能总与荀老吵起来。跟这样的老人家相处她极有经验,要有耐心劝哄,否则越是跟他反着来,他气得越厉害。

    小事儿就容易变成大事,大事则容易变得没完没了。

    那厢仲老果然气哼“我可不敢生贵人的气,反正身子是贵人自个儿的,您都不爱惜整日乱折腾,我较什么劲”

    崔英掩唇轻笑,忙走上前,将桌几上温度正好的药碗端起一饮而尽“嘶”

    喝完药,她不由得苦起一张脸,向仲老解释道“您误会了,我这会可乱折腾,就是去外头活动活动筋骨走了几步路,没两刻钟我就回来了,不信您问簪秋和青玉,我是不是都没出太安坊”

    簪秋连连点头“是的,仲伯,我为姑娘作证,我们就在坊内走了走。”

    青玉也轻声附和“确是如此。”

    仲老方才瞧见崔英一口气喝完药时脸色便已好了不少。

    这会儿再听她们三人接二连三的保证,心里那点气瞬间就消了,只捋着胡子哼道“知道爱惜自个儿身子就好,您如今身子骨刚好些,不宜太过劳累。”

    “不过郡主也不用担心,只要这段时间您按时吃药听我这个大夫的话,我向您保证,不出半月,您想去哪儿我都不拦着您。”

    崔英忙不迭颔首“您放心,我保证听话。”

    仲老闻言摸着胡子点点头,这才端起空碗离开静思院。

    从前一个谢嬷嬷便将崔英看得水泄不露,没想到如今又加上一个仲老,崔英望着老人家倔强离开的背影,不禁重重叹了口气本以为裴君慎离开她就自由了,谁知道竟然还得再闷半个月

    不过闷归闷,该做的事却不能耽搁。

    用过午膳,崔英便叫谢嬷嬷往崔府跑了一趟递信,希望伯娘暂借她一位得力的管事嬷嬷。

    王氏闻此消息,次日得空便带着管事嬷嬷来了裴府一趟,裴二郎独自赴任的消息昨天夜里便传进了她耳里,不过她并不意外,英儿如今身子未好,的确不宜长途跋涉,等身子养得更好些再去也不迟。

    然而当她来到裴府,才知崔英竟是不打算去定西“英儿,你当真考虑好了裴二郎此去赴任,少说要三年,你三年不在他身边,见不着人,真能放心”

    王氏不懂这孩子心怎么这么大,她若对裴二郎无心便算了,偏偏她对裴二郎有心,明知其身患隐疾也不与他和离。

    既如此,怎可放人独自待在定西三年

    崔英不以为意“他年节时总要回来,怎会三年都见不着”

    况且他若真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她才不会傻兮兮的独守空房,定是早离早了。

    王氏不知她心中所想,闻言止不住地道她天真“裴二郎若是不忙,或可归家,但若是忙起来,他年节时未必能回长安。”

    崔英边听边用签子插了一小块冰爽西瓜送入口中,吃完后才道“他若回不来,我年节时过去找他就是。”

    王氏听着不禁摇头,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夫妻之间的是哪有这般简单。

    不过半年时间倒不算长,若连这点时间都坚持不了,裴家二郎也不堪为良配,王氏想着便没有多劝,问起崔英要管事嬷嬷的事。

    此事并无不可对人言,崔英没瞒着伯娘,直言郡主府即将开府,裴府人丁甚少,拨不过去人,她便想借伯娘身边的管事嬷嬷一用,让她带着谢嬷嬷去牙行聘些长工来。

    “那些人来了府上,还需您身边的嬷嬷与谢嬷嬷一起教导,所以,您的人我可能会借得有点久。”崔英说着,便抱着伯娘撒起娇来。

    从前只要她搂着王氏的胳膊这么一晃,不管求什么,王氏皆没有不答应的。

    如今也是如此。

    她不由抬手点了点崔英的脑门,嗔道“多大的人了,也不怕人笑话。”

    心里却很受用,转头不止将管事嬷嬷留了下来,还让崔伯三天两头地跑来府上为崔英帮起了忙。

    转眼就是六月二十。

    裴府里断断续续招来了十数个小厮与丫鬟,但这对偌大的郡主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偏偏此事急不得,恰逢年中,本就不好招人,只能慢慢来。

    崔英要找的是能长期合作的伙伴,品行不端者可万万不行。

    幸而时间尚算宽裕,距离郡主府修缮完工还有大半月,届时若实在人手不够,她还可以去崔府找伯娘搬救兵。

    至于刚刚招进来的这些人,崔英则暂且将他们安置到了仲老旁边的院子。

    其中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厮得了仲老眼缘,每日见这小厮跟崔伯学完规矩后,他便会将人叫去院子里帮他磨药。

    那小厮人也勤快,并不觉得比旁人多做事就是受苦,每回磨药都磨得特别认真。

    傍晚时分,崔英在水榭对岸见了这些人一面,而后便与胡嬷嬷和谢嬷嬷往静思院走。

    路上,她边走边问“依两位嬷嬷所见,这几个人能全留下吗”

    谢嬷嬷摇摇头,说“小丫鬟都比较听话,但小厮里却有两个太过滑头。”

    胡嬷嬷则持不同意见“老奴倒是觉得他二人脑子机灵,能做事,只是需要些时日调教。”

    崔英点点头“那他们二人,就有劳胡嬷嬷费心了。”

    胡嬷嬷垂首“郡主客气,此乃老奴分内之事。”

    两人话落,崔英便见谢嬷嬷脸色有些失落,她张张嘴刚想出声安慰,迎面却见簪秋挥手跑来,口中大呼“姑娘姑爷来信了”

    崔英闻言不禁面露讶色,来信这么快

    裴君慎十五日抵达定西,今日才过五日,怎么就会有来信

    思索间,簪秋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她跟前,将从门房碌叔手里接过来的信完完整整地递到崔英手中。

    信封上只有四个字阿英亲启。

    崔英垂眸,手指轻轻抚过这几个字,笔锋苍劲,力透纸背,的确是裴君慎的字。

    她心头顿时涌上一阵复杂情绪,又喜又气的。

    喜他刚刚抵达定西便知与她写信,总算是做了件人事;可摸着信封上的字,她又想起那厮的不辞而别,气便不打一处来。

    但不管怎么着,崔英轻吸口气,还是故作镇定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挺厚,好像写了好几张。

    崔英心绪又好了些。

    岂料刚一展开金花信笺,入目第一页竟是占满整夜的六个字“娘子,我想你了。”

    裴君慎的想念赤裸又直白,丝毫不加掩饰,崔英却看得脸颊燥热,匆匆阖上信笺。

    混蛋,想就想,何至于将字写得那么大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