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9. 第八十九章 不辞而别 唉,裴兄你不懂……
作品:《别救我!我要回家!》 从清晨到日暮。
裴君慎算着时辰, 直到崔英必须要吃避子药的前一刻,才意犹未尽地放过她。
崔英早就后悔了, 哄人方法千千万, 她本是偷懒才选个省事儿的,不想却是羊入虎口被裴君慎好一通拆骨入腹。
夜幕四合,崔英沐浴绞发后便再提不起半点力气, 勉强撑着用了几口晚膳、喝了药,她就往榻上一躺, 不堪疲累地钻进衾被中。
裴君慎却精神奕奕衣袍松散地坐倚在床头,长长的眼睫低垂,黑眸深深望了崔英许久才躺下来拥她入怀。
今后, 他再不会让阿英受伤。
次日, 未到寅时,裴君慎便从睡梦中醒来,悄无声息地背起行囊离开了太安坊。
马蹄声踏破夜色, 他一路疾奔出城, 却并未往定西方向而行, 而是在甩开追踪暗探后改道奔去了南山。
雾气蒙蒙,凉风阵阵,不一会儿便见乌云压境,凌空响起雷鸣, 豆大的雨滴毫不留情地砸向大地。
南山山脚下, 裴君慎玄衣蓑帽骑马踏进山林,直到林间深处, 他才无声勒马伫立于黑暗之中等候。
雨幕瓢泼如帘,沉风吹落枝叶,一人一马, 天地苍茫。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林叶异动,一行身穿蓑衣面戴鬼脸之人瞬间落于裴君慎身前,跪地齐声“二公子。”
裴君慎黑眸沉静,目光从七人身上一一扫过,负手沉声“有劳诸位,保护好她。”
“是。”只听众人声若钟鼓低鸣,将瓢泼雨幕都震出颤漪。
与此同时,南山别苑。
司府老管家陈伯望着天边忽然下起的瓢泼大雨,不禁犯起愁。
厢房内,司无明听见雨声,早早醒来,抹黑往门外走时却不慎撞到什么东西发出“嘭”地一声巨响。
陈伯闻声吓一跳,急忙推门进屋“公子公子您没事吧”
厢房中陈设简单,裴大人是个有心的,昨日将公子接来此处后便这厢房中容易磕碰到人的物件全都搬去了隔壁房间,只留下床榻、桌几并着衣柜等几样必用之物。
没想到公子却还是撞到了桌角。
“无碍。”司无明声音淡淡,眼睛上覆着一层薄纱,失明已近两月,他却还不能适应看不见光的日子。
陈伯搀扶住他,见状也不敢多说什么,只问“公子起这般早,是要去何处”
司无明道“裴兄来了别苑不曾”
陈伯下意识摇了摇头,摇完才想起自家公子看不见,不免喟叹道“不曾,这会儿才刚到卯时,裴大人想必还未走出家门,公子可要再歇歇”
司无明唇色淡薄,轻轻摇头“不必了,收拾行囊,等裴兄一来我们就走。”
昨日傍晚,裴大人突然到访司府,也不知跟公子说了什么,竟让本该好好在府中养伤的公子答应跟他一起去定西赴任。
定西那地方虽不贫寒,但到底比不上长安富庶,真不懂公子为何答应。
陈伯默默腹诽,忍不住劝道“公子,您真要去定西那地方可没有曾医令也没有荀老,裴大人便是再有能耐,恐怕也找不到比他们二老医术更好的大夫。”
司无明嘴角不禁牵起一丝苦笑“陈伯,你以为,我的眼睛当真还能好吗”
陈伯一怔“公子,您别这么想”
司无明早已听够劝慰的话,闻言摆摆手示意陈伯不要再说,浅声道“去办事罢。”
唉。陈伯心下低叹,但到底不敢再说什么,轻“嗳”一声便去收拾行囊。
不想裴大人竟比他们预料的早到了许多,两刻钟后,裴大人竟与别苑来送早膳的管事一同来了厢房。
陈伯刚刚将行囊收进停在厢房院外的马车,瞧见来人,不免有些讶异“裴大人”
司无明此时正呆坐于屋中,闻声侧耳“裴兄你来了”
裴君慎低不可闻地嗯了声,继而让管事放下早膳,沉声道“先用早膳,用完早膳我们便启程。”
外头的雨仍哗哗啦啦地下着,司无明却将裴君慎的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晰无比,他不禁轻笑一声“看来失去眼睛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我的耳力比从前灵光不少。”
裴君慎闻言神色从容地将碗筷放到他跟前,清声“还能苦中作乐,看来传言果然信不得,你也不像他们说得那般要死要活。”
司无明听得面色一晒“裴兄,你此言有失偏颇,长安城中哪有人传我要死要活,他们传的明明是郁郁寡欢。”
裴君慎淡淡垂眸,不知是无意还是故意道“有何区别”
司无明“”那区别可大了。
要死要活显得他多矫情,郁郁寡欢才会令世人可怜可叹又可悲地感慨他“年少成名惊艳世人却又中途湮灭”的悲惨人生。
可这些话说出口还是怪难为情的。
司无明默了默,摸着桌檐端起碗筷,最后只故作深沉地轻叹一声“唉,裴兄,你不懂。”
裴君慎险些失语“用膳罢。”
早些用完便能早些启程,他昨日勤劳耕耘一整日才拖住娘子,让娘子没心思想其他,今日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半个时辰,当烈玉跟在司府马车后头在雨中疾踏马蹄,裴君慎才终于放下心。
另一厢,崔英才刚刚醒来。
雨打芭蕉,一夜好眠,她睁开双眼时瞧见窗外乌压压的天色还以为时间尚早,见枕边无人便起身在房中寻起了人“夫君夫君”
她扬声唤人,却始终无人应答。
崔英凝了凝眉仔细环视房中,这才发现裴君慎昨日收好的小包袱和他的佩剑全都不见了,心头升起股不妙猜测,她急忙冲到外间,打开房门就向院子里喊了声“裴君慎”
簪秋和翠柳早在三刻前便守在廊下,见状不由好奇道“姑娘,姑爷不在房中吗”
昨日姑娘和姑爷传了好几回水,她和翠柳想着两人都累了,是以哪怕觉得今日姑爷起得比从前晚些也未敢打扰。
崔英看向簪秋“没有,他不在,你和翠柳是何时起身可听见什么动静”
簪秋轻轻摇头“奴与翠柳半个时辰前便出了偏房,除了雨声再没听见别的声响。”
翠柳闻言跟着点头,然后问“姑娘,可要奴去门房问问”
崔英沉思片刻后颔首“好,你打好伞,速去速回。”
翠柳应声,从耳房里拿了伞便脚步匆匆地赶去门房。
因着崔英决定留在长安,所以除了先一步随裴叔去定西的孙宝,裴君慎没有带走任何一个裴府的仆从小厮,就连裴淳也被他留下来保护崔英。
裴淳醒来时瞧见夹在门缝中的那封吩咐他留在长安的信,立马就脚步匆匆地赶来了静思院。
约莫一刻后,翠柳前脚回来向崔英禀报了裴君慎的去向,后脚裴淳便敲响了静思院院门求见裴君慎。
崔英此时穿戴妥当,听见谢嬷嬷传话,当即去前院见了裴淳。
而裴淳在前院厅中,远远便看见来人是夫人,他心底顿时就明白了什么大人恐怕已经走了。
片刻后,当夫人迈进前厅,他果然听见预料中的答案
“方才翠柳去问过孙宝,裴君慎早在寅时便策马离城赶去定西了,你若有事找他,恐怕要去定西的刺史府。”
崔英话音里含着一丝对裴君慎的迁怒,哪有人像他那样一声不吭半夜偷偷溜走的她又不会拦着他去定西
裴淳却摇摇头,将裴君慎留下的书信交给崔英“夫人,大人吩咐,让属下留在长安。”
此事裴君慎倒是说过,但崔英以为早在她说她不会定西的时候他就改变主意了。她从裴淳手中接过书信,望着那上头的内容渐渐凝眉“他让你留下,那他身边还有何人可用”
裴淳抿唇未语。
从前大人身边除他之外还有裴沅和李京楼,后来他们二人犯错被大人逐出长安,圣上曾说要再赐圣上两名暗卫,可大人却拒绝了。
如今大人又让他留在长安
“你快去定西找他。”
崔英阖起书信,一看裴淳的神色便知他也担心裴君慎“我在长安无事,留你在此太过屈才。”
裴君慎早与她讲说,裴淳本该有大好官途,却执意留在他身边做暗卫,只在金吾卫挂着一个八品虚职。
这是他们曾经出生入死的情谊,崔英拎得清,不会糟蹋这份情谊。
岂料裴淳闻言却道“夫人言重,大人既留属下在长安,属下便不会负大人所托,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夫人。”
崔英听罢微顿,没有硬劝,而是转身去书房写了一封信交给裴淳,然后道“不知小裴大人可愿为我,往定西刺史府送一封信”
裴淳轻怔,低头看向信封上的俊逸字体“夫人,这”
崔英抿唇淡笑“如此,裴君慎便是生气也只会气我,不会迁怒于你的。”
裴淳面色一晒,羞愧垂首,大人有命他并无怨言,可就这般让他留在长安,他也的确有些担心。
裴叔功夫平平,若遇上什么险事,别说保护大人,说不定还得大人分神来救人。
他的功夫虽比大人差上一截,可遇险之时多少能抵挡一阵,助大人寻一份生机。
“属下多谢夫人。”
裴淳拱手作揖,这一刻,他打从心底认同了崔英。
他离开静思院,回到听风堂粗糙地收拾出一个小包袱后便骑马匆匆追去定西。
青玉打着伞出门时正好瞧见裴淳果断走进雨幕中的身影,她玉眉轻拧,下意识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今日时而瓢泼时而淅沥地下了一整日的雨,崔英又因裴君慎的不辞而别在生闷气,竟是什么都没做,只凭栏听雨,老老实实在府中待了一日。
直到次日一早,天边放晴,火辣辣的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冒出,崔英经过一整日地修整,心绪早已恢复如常。
起床用罢早膳,她伸了伸懒腰,便对簪秋和青玉道“走,我们去郡主府瞧瞧。”
瞧瞧她今后的战场修缮得如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