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31 章 旅行vlog【二三】

作品:《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天幕陡然陷入了一阵黑暗。

    其实他们本已有些习以为常了。

    想看梨遥的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吗请记住的域名

    可偏偏天幕还亮起了一行字,不过却不再是之前那些稀奇古怪的符号了。

    这是一个草率的转场。

    而后,天光大亮。

    观看天幕的众人确实有够草率的。

    不过嘛,看这有点熟悉又十分陌生的背景,众位皇帝终于深深松了口气,终于不是再到谁的坟头参观了,至少在这一次,他们保住了自己的陵墓

    他们不管,没在天幕看到就是保住了,确信。

    什么叫特种兵旅行,这就是特种兵旅行。

    昨天柚子我一点多才睡啊,看看现在几点,很好,早上八点刚过,已经又站在陕历博门口等开门了。

    什么叫早八起不来,旅游不用睡这不就是柚子我嘛。

    这都是我对大家的爱啊,刚开门的时候人或许能少点,尽可能给大家多瞅两眼宝贝们。

    但也不好说,毕竟是陕历博

    门票都得靠抢啊,可不容易了,还好柚子我手速超群,又只有一个人,还是抢到了这张宝贵的入场券。

    但这可是被誉为“华夏宝库,古都明珠”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诶它值得

    再说了,能不宝库嘛,也不看看它建在哪里,也不看看这地方地底下有多少老祖宗。

    突然被埋且突然辈分超级驾崩的年纪轻轻的老祖宗们

    只能说,希望不要在里头看见什么熟悉的东西。

    但是嘛,博物馆方才不是也在那些帝陵看了几个了嘛,他们深觉自己已经不会再被这种放置在奇特透明容器之中的物品打感震撼的。

    毕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嘛。

    陕历博藏品共计有足足170多万件,一级文物就有七百六十二件,其中更是有18件国宝级别的镇馆之宝,在全国博物馆界那也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不是我说,这么一看,这博物馆属实还是小了点。

    但没关系,据说马上会在秦咸阳城遗址与西汉帝陵遗址附近开一个秦汉分馆,主打的就是一个左右端水,分寸拿捏得死死的。

    始皇帝冷笑一声。

    一想到他的咸阳城遗址,就想起那个拿他咸阳城被毁后的材料建皇陵的刘邦了。

    刘邦他确实是还没找到,但也不能算毫无眉目。

    毕竟那个在月下追韩信的萧何,可是他大秦在册的地方官员,尽管仍旧费了一番功夫,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已然有了些进展,就等把人“请”进咸阳了。

    萧何已经找到了,刘邦那厮还能离得远吗

    他现在改主意了,这种人才,怎么能直接杀了呢。

    当然是他本人连带他一家都过来给他大秦打工咯。

    若是扶苏驾驭不了,他便再行做打算。

    但区区让几个人才为君王所用,应

    该不难吧,扶苏没可能做不到吧。

    扶苏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跟父皇你们这种档次的蛊不是,皇帝不太一定能比呢。

    开馆的场合也确实足够重磅,是明年世界博物馆日我国的主会场所在地呢,那不得去凑凑热闹

    这一下子大家都能宽敞不少呢。

    不过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有这种逛一个博物馆把整个历史书串一遍的快乐了。

    但其实看展也很有意思的啦,等下次有机会可以给你们云看看展,不仅能看到一些平时压箱底的库房宝贝,搞不好还能有些阴差阳错的机遇呢是吧。

    比如我之前看展的时候见到的那个刘非与刘胜兄弟二人跨越千年和千里之遥在博物馆展会上重新相遇的那些房中之物们是吧。

    怎么就不算亲兄弟的再次相逢呢,确信。

    汉景与汉武两朝的众人

    虽,虽说他们大汉民风彪悍开放,但,但倒也不至于如此津津乐道。

    再说了

    这怎么又四舍五入上了

    他们非但不能理解,还想掉过头来摇一摇天幕的脑袋,看看里头装的到底都是些什么啊。

    还好今天没给他们看那什么展会,不然那画面太美,他们竟然有点不敢多见。

    好吧,说实在的,悄咪咪的好奇谁还能没有一点呢,他们自觉地滚出去。

    刘彻本人自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有点想把风声透露给两位兄弟怎么办。

    要不就等年初诸侯王朝见的时候试试

    毕竟还是当场吃瓜,最为快乐。

    开门了开门了,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刷票冲进去。

    我可是光荣的第一批尊敬的游客之一呢

    今天我势必要整一下之前未竟的事业,我要按时间大法逛博物馆

    好在陕历博的布展也甚合我意。

    先去第一展厅的第一单元,虽然秦汉是第一帝国,但无论是华夏还是西安的第一单元,早已在这片黄土大地之上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来,看一眼名字人猿揖别。

    虽然之前是有听天幕说过一个闻所未闻的“暴论”,说什么人是由猴子演进之类的云云,但是

    现在想来还是很震撼,并不能相信,以为又是天幕在开玩笑的程度。

    可

    万万没有想到,你们后世人竟然是认真的吗

    竟然还真的做起人与猿猴的区别的研究了

    观看天幕的历朝历代的古人只觉得恍恍惚惚。

    但在正式进入这一单元之前,显然陕历博的布展人员十分用心,先用硕大一个人猿雕像给我们引个路呢。

    这猿人看着眼熟吧,没错,就是历史教科书第一单元固定出场的主角之一蓝田人复原头像。

    虽然尚在人猿时期的古人不可能

    给我们留个什么画像雕塑的做参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颅骨复原法嘛,这可是无数研究人员耗费毕生的心血才能复原出来的。

    不管怎样,得先合个照。

    毕竟是亚洲历史上发现最早的直立人种呢。

    古人们

    他们算是已经看透了,天幕出去旅行,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得到处合那个什么照,不管对面是什么,都能如此兴致盎然地跟别人合影。

    不过,听天幕如此煞有介事,还什么颅骨复原法的,莫非当真是真有其事

    毕竟他们之前可是有见过呢,天幕那个时代的人用那个什么药水,就能让已经变成泥泞碎屑的竹简复原呢

    这个听起来虽然更夸张了一点,但

    他们心中有些没底。

    毕竟都放在那什么教科书上了,总不能还是胡诌的吧。

    天幕正经起来的时候,偶尔还是蛮正经的,确实很能迷惑人心。

    不过蓝田人跟如今我们所熟悉的人类演进对象的晚期智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除了五官上保留了更多原始的猿人的特征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脑容量只有700多毫升,仅为我们的一半。

    像这边的,距今20万年的元谋人呢,脑容量就已经达到了1120左右了,可以说,这样的演进速度,那还是很快的。

    脑,脑容量

    那是何物

    听起来就怪吓人的。

    不过想到这是天幕,又觉得好像还挺正常的。

    这一单元呢,其实主要就是一些熟悉的新石器时代的陶陶罐罐们了。

    文明的曙光,正是从这些简朴却并不简单的器具开始,最终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散发出经久不熄的耀眼光芒。

    我们从距今约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与半坡人等的历史遗存之中,窥见了器物演进的诸多过程。

    人类也在使用工具,制作工具的过程之中,与猿人区分开来,得以愈发成熟,成为了现如今我们所自我认知的这个族群。

    多少年前

    他们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百一十五万年前

    天幕之前说他们是在距今多少年前来着

    突然觉得自己离天幕的时代还挺近。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不愧是陕历博啊,就连里面的陶陶罐罐们,可能由于藏品基数的庞大,整体能被放出来展出的这些,也都更加精致一些。

    几乎每一个上面都有风格各异的花纹呢。

    看多了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古人们看着被天幕放出来的那些陶制的,很不起眼的瓶瓶罐罐们,忍不住还是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虽然他们也知道时间久远,但是

    感觉震撼天幕那个时代人的东西,似乎永远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所以他

    们不会也把自己使用的什么锅碗瓢盆也都当作什么宝贝就这么给人放出来展览吧。

    众人思考了一下自己平日用的器皿,决定要让工匠们上点心。

    ○梨遥的作品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还是有点古人包袱在的。

    刘彻越想越觉得此事甚为可能。

    毕竟连那个长信宫的一个普通的鎏金宫灯都是什么禁止出国的国宝文物来着。

    还有这个,这瓶子口这么小,底又跟个锥子是的,只能是喝水的了吧,别的进去了也吃不着呀。

    还挺独特,也不怕戳着自己。

    哦,介绍说是酿酒用的,很好,有点用但不多的知识又增加了呢,原来我中华的酒文化也如此源远流长啊。

    没事没事,有酒是好事,饱暖才思呢嘛,这不正反过来说明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自给自足,有了足够充实的食物果腹还能顺便酿点小酒喝喝了嘛。

    这话说得倒是很有几分道理。

    但是

    这样的器皿,如何酿酒

    远在千年前的古人们终于也感受了一把后世人考古探索求知的动力根源。

    开山之作虽然确实足够有分量,现如今我们针对史前年代的考古发现桩桩件件都在刷新我们远古的历史与认知。

    但那到底是一个太过遥远且文字未生的蒙昧岁月,只能从器物演变之上进行猜测考证。

    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毕竟西安开始正式迈入了自己的帝都岁月,不对,这个时候应该还只是王都。

    正式开始进入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不错,终于要到他们有些熟悉的时代了。

    还是周朝比较符合他们的逻辑认知。

    什么猿人,什么新石器,确实对于现如今的他们而言,还是太过炸裂了一些。

    周朝的历史,他们早就倒背如流了

    没错,直接跳进西周的怀抱了呢,要看商朝,还得是去殷墟啊。

    而正是自这一单元,我们的国宝级文物终于开始渐渐显露出自己的面貌来。

    没办法,谁叫西安地底下还有辣么大一片的,被称作是周原故地的地方呢,一个鼎接着一个鼎地被发现,每发现一个,都是一个震撼历史界的大新闻呢,就这么豪横。

    如果说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瓶瓶罐罐的话,那么最能代表周朝气质的,那绝对是青铜鼎了。

    虽然说“禹铸九鼎象九州”,也就是说保守估计从夏朝起中原就已经开始流行起这种器皿了。

    青铜器更是商朝的代表物,没有之一,毕竟是青铜王朝嘛。也出土过如后母戊鼎这种重量级的文物。

    但耐不住周朝的鼎实在数量够多,且人家上头是真刻字啊,刻的那还叫一个密密麻麻,考古成果斐然啊,所以陕历博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中,竟然有三件都是西周的鼎。

    啊这

    天幕怎么不讲武德

    跟你聊西周,你怎么不谈史册,直接就谈起鼎来了

    另外

    商朝的后母戊鼎,那又是什么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不应当啊。

    究竟到底是谁离商朝的年代更近一点啊

    难道挖坟真的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开始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