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9. 第七十九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祸国之人
这是将罪责全都推到杨玉环身上, 让她一个人背锅
吕雉讥嘲“说得好像没有杨玉环,李隆基就不会沉溺享乐一样。”
李隆基是在杨玉环出现之后才开始怠政吗祸国殃民的究竟是谁,心里没点数
只是因着那人是皇帝, 还是个曾经有过辉煌成就的皇帝,便没人敢直言他的过错。
不到一十岁的杨玉环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后人口中的祸国妖妃,她抓着寿王的手, 泫然泪下“妾非祸国之人”
李琩道“我知道,不是你,是”
李琩住了嘴, 他知道祸国根源不是杨玉环,甚至也不是杨国忠、安禄山, 让大唐落到这种境地的罪魁祸首、最应该被指责的人是他的阿耶, 是大唐的天子, 是那个亲手将大唐送上顶峰的天子。
某个时空,开元九年。
重病在身的姚崇念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诗是在写圣上对杨贵妃的宠爱吗
恐怕未必。
“锦绣长安啊”姚崇苦笑,盛世就像圣上对杨贵妃的宠爱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马嵬之变之前,没人会想到如此宠爱杨玉环的唐玄宗会亲口下令杀了她,正如没人想得到缔造盛世的李隆基会是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姚崇知道李隆基爱奢华, 但李隆基一直都很听劝,姚崇没想到自己侍奉的君主最后会变成这幅模样。
若在原来的历史上, 我能再活得久一点多好我定不会让圣上犯下如此大错。
姚崇望着宫城的方向但愿这个视频能让圣上警醒吧。
祸国之人的死并没有让“安史之乱”结束。
杨玉环死后的第一天,李隆基准备离开马嵬驿,却在出发之时被百姓拦下。1
百姓挡在路中间, 请求李隆基留下“宫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欲何之。”
你家、你祖坟都在这里,你真就这么走了
从逃出长安开始就彻底不要这张脸的李隆基怎么可能因为百姓一句话就停下来
他可是为了顺利跑路杀了爱妃的男人。
脸都不要的李隆基留下太子李亨安抚这些百姓,自己先行离开。
百姓又对李亨说“既然圣上不愿意留下来,那我们愿意和殿下一起讨伐叛军。如果圣上和殿下都走了,那中原的百姓该怎么办“
太子李亨面上犹豫,他迟疑地说道“阿耶出宫避难,这么危险,我怎么能不在他身边“
百姓围着李亨不让他离开,李亨没办法,派人前去告诉李隆基这里的情况。
得了太子这边消息的李隆基觉得这就是天意,这就是老天在启发他他不敢去平叛,那让他儿子去啊
于是李隆基给李亨分了几千兵马,派人告诉李亨“你加油去平叛,朕先走了,不用为朕担心,你不在朕也能跑。“
李隆基还说要传位给李亨,只是李亨没有接受。
李隆基和李亨就这样分开了,李隆基带着兵跑路,李亨带着兵北上平叛。
虽然看上去李亨是因为李隆基下的命令才无奈和李隆基分开,但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是李亨的本意。
李隆基太能活了,他活得太久,久到他的太子李亨都已经四十多岁还没能当上皇帝。要是他真跟着李隆基入蜀,他想继位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而且,皇帝和太子都逃入蜀地,中原该怎么办
不管事实如何,在大部分人看来,李亨和李隆基分开是相当正确的。如果他跟着李隆基入了蜀,说不定大唐也会被分成什么北唐、南唐。
拒绝李隆基传位的一个月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登基当天,他才派人去告诉李隆基这个消息。2
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太上皇的李隆基终于到了蜀地,他下了诏书,反省过错、大赦天下的同时又说自己会和大臣们一起重整朝纲,没等他重整朝纲,李亨派来的使者就到了。3
还在往蜀地赶的李隆基使者不用来了,朕已经知道自己成太上皇了。
他退出视频,到平台首页刷新了一下,不出所料地看见一条新鲜出炉的视频
太子李亨的登基大典。
李隆基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也没多生气,也许从他离开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就隐隐料到了这一幕。
弃都逃跑的他如何还有脸面做这大唐的天子
待机多年的太子又有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吗
反正如果他是李亨,那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不知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李隆基心道原来太子还是像朕的。
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的李隆基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说以后军国大事以后都交由皇帝处理,然后再报告给他,等收回两京之后,他就不再过问政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初李隆基让李亨被迫当了没有实权的太上皇,现在,他的儿子也让他成了太上皇,甚至都没有提前告诉他一声。
被点名的李亨听到自己名字,迅速弯下膝盖跪在地上,在他身边是早已跪下多时的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视频在这个时空发布的时候,李隆基正在上朝。
除了杨玉环,视频中提到的人都在殿中,这也就导致了殿中乌泱泱地跪了一大片人。
起初李隆基还有心思跪一个骂一个,到这会他却像是浑身力气都被抽走了一样。
“太子,你跪什么“李隆基一顿,“不对,你是该跪。你竟然甘心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换做是朕,早就政变夺权了 ”
他宁愿李亨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就发动政变,夺了他的皇位,也好过在安史之乱中尴尬又无奈地成为太上皇。
李隆基还有更隐秘的心思如果他在安史之乱前就成了太上皇,安史之乱说不定就不会算在他的头上,在世人、后人心中,他还是那个英明的君主。
李亨声音惶恐“臣不敢”
上一个谋反的太子李瑛是什么下场,他可还没忘。
李亨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我什么都没干,不然这安史之乱的锅怕是要扣在我头上了。
阿耶还有贵妃背锅,我找谁背锅去
也幸好我什么都没干,李亨偷偷看了眼光屏,光屏中的李亨在官员的拥簇下登基为帝,既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我在后人眼中应该算是个力挽狂澜的皇帝吧
大唐最高权力的交接就这样完成了,这也标志着属于李隆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可他带给大唐的灾祸还没有结束。
这场长达八年、影响巨大的“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止它对大唐的摧残。
李隆基安心在蜀地等待着唐军平乱之时,大唐百姓生活在人间炼狱中,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使得鲜血渗透了大唐每一寸土地。
唐军对叛军的作战有胜有负,但胜仗没能让观看视频的李世民等人展颜,数场败仗让他们的脸色越来越差。
至德元年十月,叛将尹子奇围攻河间四十余日,颜真卿派兵救援河间,大军遭史思明阻击,河间沦陷,守将李奂被杀。
景城陷落,太守李暐投水自尽。
饶阳被围攻一年,太守李系投火而死
光屏中的叛军再度攻下一城,他们穿过断壁残垣,大笑着冲进这座已经看不出昔日繁华的城池,这些叛军掠夺城中的金银财帛,掳走城中的女子,将老幼视作玩物,玩闹间便随手掷出一刀夺去这些无辜百姓的性命。
视频中的多数战役都只一笔带过,没有对应的画面出现,这些一笔带过的战役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足以让人窥见其中的惨烈。
四十余日、一年。
对于旁人来说这只是书上的几个字,可对被敌军围困的城中将士和百姓来说,这几个字凝结了他们在城中坚守的所有痛苦和绝望。
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有援军,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所以他们每天怀着希望醒来,又怀着失望睡去。
他们不知道敌军今日什么时候来袭,不知道今天是否还能守住城,所以把每一天都当成是自己的身死之日。
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然后在城破之日迎来敌人的屠刀,迎来早已料到的死亡。
这是叛军还没抵达长安便仓皇逃离的李隆基永远也不能体会到的绝望。
如果说文字无法让一些观众想象出守城的惨烈,那接下来的视频便让他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残酷的守城之战。
光屏中央出现一个面容坚毅的男人,他头发凌乱,眼中布着血丝,瞧着已经许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尽管如此,他的眼神依旧凌厉如刀。
他望着不远处冒着炊烟的营地那里正是叛军的驻扎地,脸上神色莫名。
“张巡”
张巡此前在视频里已经出现过一次了。
一次是安史之乱片段刚开始时作为名臣和高仙芝等人一同出现,提到他在天宝十五年初,以县令之身起兵抵抗叛军。
张巡不仅攻入了雍丘城,还在雍丘坚守了数月,多次打退想要再次攻破雍丘的叛军。敌军见久攻雍丘不下,便撤军离开,张巡乘胜追击,大败敌军,使得雍丘守军士气大振。
那次出现让李世民记忆深刻,因为他想不通这样一个有才干的人为什么只是一个县令
李世民李隆基的眼睛果然瞎了
因此在张巡又一次出现在视频中时,李世民一眼就认出他了。
李世民扫了一眼张巡的所在之处,发现他已经不在雍丘城了。
是雍丘城陷落了还是张巡被派去了其他地方
李世民将这个问题抛在脑后,他现在只想知道接下来的这场仗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胜了还是败了
若是胜,那是怎样的大胜才让这场仗不是像其他战役一样被视频一笔带过。
若是败那又惨烈到了什么程度
至德一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伙同李猪儿等人杀死,安庆绪成为新帝。他命尹子琦率军进攻睢阳,史上著名的睢阳之战开始了。4
刚才还嘲笑李隆基杀了心爱的女人又被自己儿子抢了皇位的安禄山呆住了安庆绪李猪儿
李隆基抓住机会嘲讽回去“朕儿子让朕当太上皇,你儿子送你见阎罗王。”
安禄山一死,我大唐将士收复失地应该会容易许多。
想到这一点,李隆基的心情勉强好了一些,可看着光屏上的睢阳城,他的心里惴惴不安。
此时,睢阳城中有近七千兵士,而前来进攻睢阳的叛军足足有十几万人。
张巡亲自督战,不到七千人的唐军竟然同数量数倍于己方的叛军激战了数日,战况激烈到有时在一天之内,双方能交战十几次的程度。
在这数日的激战中,睢阳守兵俘虏叛军将领六十余人,杀死叛军一万余人。
张巡率兵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叛军,甚至有一次差点抓住敌将尹子琦。
不止是视频中的睢阳守军士气大振,就连视频外正在大唐各地抵抗叛军的唐军也欢欣鼓舞起来。
某个时空中,还在雍丘城的张巡脸上虽有喜色,但更多的却是担忧。
“也不知道睢阳城中的粮食够不够”
之前雍丘城被围,城中粮食日渐减少,要不是张巡发现叛军的运粮船停在河边,还没卸粮,便使计调虎离山夺了叛军的粮食,恐怕这雍丘城早就守不住了。5
视频好像听得见张巡在想什么,竟是真的说起了睢阳粮食储备的事情。
睢阳城中储备的粮食足有六万石,可够全城上下吃一年6
六万石
张巡心中一松,如此便不用担心粮食
但那是之前。
嗣虢王李巨把睢阳城中一半的粮食调去了濮阳和济阴,睢阳太守许远不肯,可李巨不听,结果济阴得了粮食就投降。
正在写信和李巨力争不调粮的许远
拿了他们睢阳的粮食还投降
许远被气了个倒仰,他把快写完的书信揉成一团,还跟李巨争什么争
不调,死都不调。
没粮食的睢阳全城上下只能勒着裤腰带过活,士兵每天只能得到一小把米
光屏中的张巡再次击退了叛军,他捂着渗血的手臂从城墙上下来,
镜头跟在张巡身后,观众跟着张巡走在睢阳城的街道上。
这座被围困多日的城池已不似往日繁华,过去的人声鼎沸好像只存在于想象。
一路上遇见的士兵不是虚弱地瘫坐在路旁,就是互相搀扶着行走,出现在视频中的士兵无一不是脸颊深陷,一看就是许多天没吃饱饭的样子。
刚经历了一番血战的士兵靠在墙上,捧着碗小口吞咽。
其实他饿得恨不得一口就将碗中的食物吃光,可他却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吃慢点,吃慢点。
好像吃得慢了,他就能吃饱一样。
他见张巡经过自己身旁,忙舔了舔嘴边,撑着地站起来。
张巡摇头,让他不用管自己“快吃吧。”
他垂眼,视线落到士兵的碗里,米汤中的米少得可怜,汤里泡着树皮和纸。
见张巡的目光落在自己碗里,士兵乐呵呵地说道“我就喜欢把树皮和纸泡在米汤里吃,不过我见好多人都喜欢直接吃。”
张巡僵硬地扯了下嘴角,笑得勉强“那我待会也试试。”
他别过士兵,准备离开。
身后的士兵犹豫再,咬了咬牙还是喊住了张巡。
张巡身形一顿,转身问道“何事”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士兵环顾四周,发现街上的其他士兵都在望着他和张巡这边,嘴里那句话又被他咽回了肚子里。
“没、没事。”士兵结结巴巴地说道。
他想问援军什么时候能来,粮食什么时候能到,他更想问的是真的会有援军和粮草吗
可他不敢问。
张巡看着士兵那欲言又止的模样,隐隐猜到他想问什么。
张巡不得不承认,他很庆幸。
庆幸士兵没有问出口,庆幸他不用说谎。
张巡沉默地走回家中,如今城中兵士只有不到两千人了,还都瘦得不成人样,他们成日只能吃稀粥和树皮纸张,怎么可能还有力气与叛军死战
他推开家门,一道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画面一暗。
某个时空,聚在一起看视频的百姓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视频内容。
“俺要是没看错的话,最后出现在画面上的是个女子”
“难不成这个女子是老天派去救睢阳的神仙”
“去去去,系统的科学视频你都白看了都说了这世上没有什么神神鬼鬼”
“那就是她给睢阳送粮食来了”
“诶诶,别猜了,画面又亮了,咱们看看不就啊”那人尖叫一声,捂住了眼睛。
另一人定睛一看,光屏之上,张巡刚才经过的街道上居然支起了一口大锅
他们看不清锅中全貌,却清楚地看见锅沿上搭着一只手一只女人的手。
“是刚才的女子”
“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他们无法想象到原来人也会成为食物。
光屏中的画面倒回到几分钟之前。
观众看着张巡牵着女子来到那口锅前,将士们围在周围,不知道张巡将他们召集起来有什么事。7
张巡的视线扫过这些饿得看不出人样的士兵,越是仔细看这些士兵,他的眼睛就越红,心中的那个念头越发强烈。
他紧紧地抓着女子的手,女子吃痛却不敢出声,微微颤抖的身子泄露了她心中的恐惧。
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没人能不恐惧死亡。
“诸君”张巡声音嘶哑,“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
张巡说的的确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是真的恨不得割下自己的肉给将士们吃。
但他不能。
他知道如果自己死了,睢阳很快就会陷落,所以,他不能死。
他要用尽一切办法守住睢阳,哪怕遗臭万年。
张巡缓缓拔出腰间佩刀,就在刚才这把刀还是朝着叛军挥去的。
“宁、宁惜,”张巡深吸一口气,“一妾而坐视士饥”
可现在,这把刀毫不犹豫地划破了他的妾室一个无辜弱女子的喉咙。
温热的鲜血溅在张巡的脸上,从脸颊流到他的嘴角,他许久没有打理的胡子被这血糊成一团。
张巡将已经没有呼吸的女人放入锅中,等着滚烫的水将女子煮熟。
女子的尸体沉入锅底,只有一只手露在外面,提醒着所有人,锅里煮的不是食物,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
不知是何处先响起的哭声,渐渐地,流泪呜咽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整座睢阳城都被哭声淹没了。
张巡夺过一人的碗,给他盛上满满一碗肉,塞回到那人手上,又去拿第一个人的碗。
视频中好像只有张巡一个活人在走来走去,其他人都捧着被张巡扫回来的碗一动不动。
“吃都吃”张巡大声喊道,“快吃”
“钱大吃”被点到名的士兵摇头。
“孙一牛吃”
“孔士”
“何大山”
往日因为张巡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而感动的士兵,这时候却希望张巡记不住自己了。8
那是人啊
不是什么鸡鸭猪狗,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群大多在盛世中长大的士兵们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他取来一只碗,给自己盛上肉,顾不得这肉刚从锅里出来,直接拿起一块塞进嘴里。
他眼中冒着泪,不知是因为舌头被烫还是因为什么,他声音模糊“吃都吃”
“吃饱了,才有力气杀敌”
“吃饱了,才有力气守城”
“将士们睢阳城不能丢睢阳城不能丢啊”
“必须吃”
一时间,光屏内外都只有张巡一个人咀嚼吞咽的声音。
他在吃人。
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在长久的沉默之后,有士兵端起了碗。
“要吃饱,要守城。”钱大流着泪,学着张巡大口咀嚼着嘴里的肉。
他们是大唐的将士,他们要守住睢阳。
守住睢阳,才能守好大唐。
在张巡杀掉自己的妾室,让将士们分食后,睢阳太守许远杀了自己的奴仆作为将士们的食物。
在长达十个月的守城中,共食睢阳城中老幼妇孺,到城破之时,城中百姓只剩下四百人。9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