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8. 第七十八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 安禄山以收到李隆基密诏,奉命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借口起兵。

    大唐太平太久了,李隆基也安逸太久了, 据说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消息传到李隆基耳朵里的时候,他都觉得这是个假消息, 是嫉恨安禄山的人编造的谎言。1

    如果他还是年轻的李隆基,早在几月前他召安禄山进京,安禄山称病不来以及他给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赐婚, 让安禄山进京观礼,安禄山依旧没来的时候, 就应该有所警惕。2

    李隆基老了, 但他不觉得自己老了, 他以为自己还是那个用人得当、将一切掌握在手中的盛世天子,他以为安禄山不会反,或者说不会这么早反, 可现实给了他一个狠狠的大嘴巴子。

    叛军来势汹汹,众多州县望风而降, 被大嘴巴子打得稍微清醒了些的李隆基派兵平叛。

    这时的大唐名将云集, 有破小勃律、揭师等国的高仙芝,有攻破大勃律的封常清

    光屏之上, 绘着开元盛世之景的画卷再次出现。

    画卷左下角先是冒出一点火星, 数息之后, 火星便成了熊熊烈火, 将这副画卷焚烧殆尽。

    取代太平盛世的, 是兵荒马乱的乱世。

    视频进度条在不断前进,太平公主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对李隆基的挖苦,她和李旦都沉着脸注视着光屏, 而一旁的李隆基在流泪。

    郭子仪、李光弼、高仙芝、颜杲卿、颜真卿他们大唐有这么多的好臣子啊

    可那个老东西李隆基又在做什么

    李隆基看着视频中的老皇帝让太子监国,说他准备御驾亲征平叛。3

    他以为光屏中那个像他却又不是他的老东西终于清醒了,他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弥补。

    他想,就这样死在战场上也好。

    可最后,亲征之事不了了之。

    他看着封常清兵败后,多次派使者前往朝中告知叛军的形势,可那个自己一次都没有见过使者。

    他看着听信谗言的自己下令斩杀在外平叛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高仙芝的部下大呼着“冤枉”,那声音大得震天,可天子却听不见。4

    他看着哥舒翰坚守潼关不出,而自己再度听信谗言,派了一个又一个使者催着哥舒翰出兵。

    李隆基咬着牙不要听那个老东西的话不要出兵

    哥舒翰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无奈出兵,最后兵败被俘5

    李隆基忽然想起那赵构为让岳飞退兵而下的十二道诏令,当时的他讥讽赵构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昏君。

    结果到头来,他自己竟也成了宋高宗,他派去催哥舒翰出兵的一个个使者和那十二道金牌又有什么区别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你可对得起死守常山、被肢解至死的颜杲卿你可对得起颜家的满门忠烈7

    你可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将士你可对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

    李隆基,你到底对得起谁

    怒极的李旦想要把儿子揪过来打一顿,却见李隆基颓唐地瘫坐在地上流泪,两只眼中布满血丝。

    他突然没了动手的心思,这视频对李三郎来说似乎就是最痛苦的酷刑。

    对此时一心想做明君的李隆基来说,有什么比清醒地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变成自己都瞧不上眼的昏君更令他痛苦

    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朝野震惊,河东、上洛等俊皆弃城而走。7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二日,李隆基下诏说要亲征,听到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李隆基也没辜负这些人的“不信任”,这天晚上,李隆基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六军,给这些兵士赐下厚赏。

    这一幕似乎有些眼熟,宋钦宗赵桓当初得知金兵即将抵达开封时也是这样,悄悄召集禁军,准备跑路。那一次,赵桓被李纲拦下了,可唐朝没有人拦李隆基。

    第二天凌晨,李隆基带着杨贵妃、杨家人、其他宫妃、皇子、宫人还有他的亲信逃离长安,他们要逃去巴蜀。

    李隆基,你就这么跑了对长安城里的百姓弃之不顾

    李世民攥紧了拳头,恨不得把李隆基从光屏里揪出来打一顿以泄心头之恨。

    古往今来,抛弃都城、狼狈出逃的天子有多少个

    他们大唐居然就出了一个

    这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李隆基也给李唐开了个 “好头”天子出逃的头,大唐可不止出了李隆基这一个弃都天子。

    李隆基出逃的这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因为不管是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在这一段中描写了李隆基的暖心举动。

    资治通鉴里写出宫之时,杨国忠提议放火烧藏库,不让叛军得到这些金银财宝,李隆基则说叛军来了找不到财宝就会向百姓征收的,还是把这些财宝留给叛军,让百姓好过一些吧。

    旧唐书还写道李隆基一行人过完桥,杨国忠提议把桥烧掉,李隆基说要给后面的人留生路,然后他就说晚点再烧桥吧。

    还有什么逃亡路上,父老乡亲争着给他们的圣上送食物啊,什么李隆基先让人把食物分给身边的官吏,自己再吃饭

    看到这几段记载的时候,u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像他们也觉得李隆基出逃挺丢人的,所以才加这么多细节给他挽尊,显得李隆基心里还有百姓。

    又或许是李隆基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不地道,他对百姓心怀愧疚,所以才命人留下府库、晚些烧桥

    李世民冷笑一声,心怀愧疚也没见李隆基留下来守长安、保护百姓,心怀愧疚也没耽误他马不停蹄地跑路啊

    六月十四日,李隆基一行人逃到了马嵬驿。

    这个小小的马嵬驿发生了一件被无数诗人写进诗中的事贵妃之死。8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随行的将士饥肠辘辘,心中一直压抑着的愤怒终于爆发,满心的怨愤都冲着同一个人去杨国忠。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杨国忠,天下不会大乱。愤怒的士兵杀死了杨国忠,他的尸体被肢解,头颅被人悬挂在了门上示众。既然都杀了杨国忠,这些兵士一不做二不休,杨国忠的儿子、两个姊妹也死在他们刀下

    士兵包围了马嵬驿,侍从告诉李隆基杨国忠谋反被杀,李隆基便出门慰劳将士。

    杨国忠有没有谋反对此时的李隆基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哄好将士才是当务之急。他让将士们撤走,但这些士兵依旧围在门外。

    他们杀了杨国忠,可杨玉环还在李隆基身边,他们怎么可能安心

    不杀玉环,兵士不会听朕的号令。

    光屏中的李隆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脸上浮现出挣扎之色,但很快他就考虑清楚了。

    美人怎么可能比他的江山重要

    他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去佛堂,一条长绳便夺走了这个命运多舛的绝代佳人的性命。

    杨国忠和杨玉环死了,这两个世人眼中祸国之人的死并没有让“安史之乱”结束,这场长达八年、影响巨大的“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止它对大唐的摧残。

    刘彻看着杨玉环的尸身,心里想着李隆基还是有理智的。

    他之前那一系列操作已经够烂的了,要是这次为了美人不要江山,那他刘彻可要笑他一辈子了。

    刘没有感情的杀手彻哪个正经皇帝会爱美人不爱江山

    只是

    刘彻听着江夏念的几句歌颂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的诗有些迷惑杨玉环都被李隆基下令杀了,这种爱情也能歌颂

    刘彻朕都不能昧着良心说他俩是真爱。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