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1. 第七十一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刘彻越看这发展越觉得眼熟。

    唐朝上一个送亲爹当皇帝的人是谁

    是李世民。

    唐朝上一个禅位给儿子的人又是谁

    是李渊。

    李渊是主动禅位的吗

    表面上看, 他是主动的,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李旦呢

    李旦真的会因为一个所谓的“彗星现世”就心甘情愿地禅位, 把所有权力交给李隆基吗

    再怎么说, 他也是一国之君。在李唐皇室的权力争斗中,在他妹妹和儿子的博弈中,真的没有一丝李旦的影子吗

    刘彻不是我说, 当皇帝的能有几个干净的

    反正他没见过。

    光屏之上,太平公主极力劝阻李旦不要禅位,而李旦却说“中宗皇帝在时, 屡有灾异, 我当时劝他在一众皇子中选一个贤明的立为皇帝, 他很不高兴。我能劝他禅位,那我自己怎么能做不到这点呢”1

    李旦做人不能太双标。

    而李隆基得知此李旦想要禅位给自己便急忙入宫面圣, 坚决推辞, 直到李旦说“你是孝顺孩子,难道非要等到站在我的灵柩前,你才肯接受这皇帝之位吗”

    李隆基发动老李家天赋技能说来就来的眼泪, 他哭着退下了。

    而后, 阻止不了李旦禅位的太平公主又劝他禅让之后也要执掌朝政大权。

    李旦听进去了,他找来太子李隆基。

    画面中的李旦和蔼又贴心地问道“三郎啊,是不是觉得国家事务太繁重了这样, 阿耶帮你分担一些吧。虽然阿耶把皇位传给了你,但也不能就不管国家大事了,以后的政事,阿耶还是会参与处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资治通鉴中称李旦不放权是听了太平公主的话, 而在旧唐书中则并未出现太平公主的身影。2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考异中指出李旦明言自己仍要掌握实权可能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也可能是太平公主劝说的。

    而关于李旦禅位的原因,有人从李旦性格的角度分析,认为是他对皇位没有,不喜权力,恰好彗星现世,他就顺水推舟把这担子扔给了李隆基,也有人认为是顾念亲情的唐睿宗不希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斗得你死我活,索性让李隆基提前即位。

    在学界则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李隆基利用天象逼迫李旦退位,这是以李锦绣为代表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以雷艳红为代表,认为这表明了李旦对李隆基的支持。

    唐睿宗李旦一个人待在殿里,他听着视频的讲述,想象着见千年后的人扒着史书、抓耳挠腮地研究自己这个古人的所思所想的画面,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无数人想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就是为了让后世记住自己,李旦却觉得比起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事迹,还是让他们怎么都猜不透自己更让他有成就感。

    如果江夏和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历史研究人员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肯定会捂着心口大喊唐睿宗,你缺大德啊

    江夏如果可以,希望每位古人都有写日记的好习惯,每位史官都能把每天的事事无巨细地记下来

    就这样,在唐隆政变不到三年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改年号为先天,李旦成为了太上皇。

    太上皇李旦自称“朕”,新帝李隆基则自称“予”,李隆基可以自行任免三品以下的官员,而涉及到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和重大事务就得询问太上皇。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时的李隆基虽然成为了皇帝,但并未掌握所有的权力,李旦和太平公主对他来说仍是一个威胁,太平公主也并未因为李隆基登基而放弃与他的争斗。

    没能把李隆基从太子之位上赶下去的太平公主决定要把已经当上皇帝的李隆基拉下来。

    先天二年,距离上一次政变过去还没几年,又一场政变爆发了。

    李隆基提前知悉太平公主一党会在七月四日作乱,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七月三日,李隆基带着亲信先后在虔化门、内客省等地捉拿、斩杀太平公主的党羽。3

    在这场政变发生的几日后,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她的余党也遭到清算。

    顾不得武曌还在,太平公主快步走到光屏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的死亡过程。

    她死了还是被皇帝赐死了

    骄傲如太平从没想过自己最后竟会是这个下场。

    武曌姑且先当视频讲的是真的,她看着这个肖似自己的女儿,语气无奈“政变计划都能泄露,太平,我该怎么说你好”

    太平公主回神,冷哼一声“说不准是李隆基那小子扯的谎,就是为了寻个由头发作罢了。”

    她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暗道最好别让我知道是谁泄的秘

    单从表面上看,从李旦即位到先天政变好像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对姑侄在争斗。

    如果李隆基是主角,那太平公主就是这场戏里最大的反派。

    而两人之间的纽带、大唐的最高统治者李旦好像成了个没什么戏份的背景板。

    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在资治通鉴里,他都是个善良温厚、没有野心、不爱当皇帝、疼妹妹疼儿子的形象。

    可李旦真就是这样的人,真就在这场争斗中当个背景板,那为什么在先天政变结束的第二天,他会把所有权力都给李隆基,不再过问政事

    真相只有一个这场政变不止是冲着太平公主去的,也是冲着李旦来的。

    这该死的即视感。

    刘彻腹诽道这到底是不是李唐的传家剧本

    他感觉自己又看了一回李世民专题。

    玄武门之变,同样是李世民正面硬刚兄弟,暗戳戳对付李渊。

    那李旦干了什么,才让李隆基对他下手

    再往前的就不细说了,就说李隆基即位之后的事吧。先天元年十一月,李旦下诰派他去巡边。如果李隆基真的离开长安大唐的政治中心,那李旦只需一纸诰令就可以废了他。

    李隆基当然知道这点,也不知道他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次巡边改了期,最后不了了之。5

    如果说从这件事还不能直接看出李旦的意图的话,那郭元振行状里的记载或许可以说明李旦不是一点废帝的想法都没有的。

    “会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睿宗犹豫不决”6

    刘邦身子前倾,脸都快贴到光屏上了。

    这什么情况

    李旦、太平公主和一众宰相在商讨废帝之事

    虽然光屏中的李旦还在犹豫,但刘邦还是看得啧啧称奇,搞事情还是李唐皇室会搞。

    他之前还以为李旦是李家难得的变种,没想到藏得这么深。

    禅位的是李旦,废帝的也是李旦

    “难不成他当初真是被逼着禅位的还是禅位之后又后悔了”

    刘邦想到自己的爹,悠哉道“还好乃公的太上皇不折腾。”

    不过他家那老头子想折腾也折腾不了,他不是李旦那样的手上有实权的太上皇。

    刘邦一个晃神的功夫,发现刚还在屋内密谋废太子的李旦已经出现在了门楼之上,一条腿搭上了墙。

    即使是见多识广如刘邦,眼珠子也快惊得跳出来了李旦要跳城楼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