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0. 第七十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光屏上的太平公主虽比起少时要沉稳大气了许多, 但李治还是从她出现的那一刻就认出这是他的宝贝女儿。
看着气势逼人的女儿,李治满意地点头不愧是当过皇帝的
突然,李治像是被施了定身术一般, 翘到一半的嘴角僵硬地挂在脸上。
不对
方才的猜想被李治瞬间推翻, 若太平是被李显拉下的皇帝,那她绝不可能活到现在, 也绝不可能再次在出现在大唐的朝堂之上。
难道说神龙政变的对象就是朕或者太子
李治还想深想下去, 头却传来一阵阵痛意,眼前的景物变得有些模糊。
“嘶”
他的病又犯了。
他揉着脑袋,想要缓解痛意。
一双温热的手搭在他的手上, 身后响起一道女声“圣上, 可是头又疼了”
“是有些。”李治顺势拉着她的手, 微微使力,让她坐在自己身旁。
他的目光定在女人脸上, 她刚批阅完奏章, 脸上略有疲态,眼中的疲倦藏都藏不住。。
李治缓了缓说道“幸而有你, 不然我这头还得更疼。”
尚未自名为武曌的武后声音含笑“那就好。”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殿中气氛升温。
“太平”武后像是终于注意到李治的光屏画面。
李治点了点头,拉着她一起看“这期视频好些地方没说清楚,等看完这期视频,我们一起想想”
武后敛眸应道“好。”
在李治看不到的地方,武后未曾与他共享的光屏上, 画面暂停在太平出现的那一刻。
太平公主, 唐高宗李治之女。她被认为是华夏历史上最有权势、最具知名的公主。
她的侄子李隆基只参与了两次政变,而她比李隆基还要多一次,她参与了三次政变, 并且在每一次政变中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是“神龙政变”,太平公主有功,加号镇国太平长公主,食实封五千户。1
第二次是“唐隆政变”,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同谋,在少帝退位一事中太平公主同样出了大力。此次政变之后,其实封再加五千户,达到万户之多。2
万户这个数量有多夸张
据唐会要记载,在高宗一朝之前,亲王一般食封八百户,有的能有一千户。而公主在通常情况下食封三百户,长公主多加三百户,可至六百户。3
除了食实封达万户之外,太平公主的儿子们都被封为了异姓王。
此时的太平公主能同唐睿宗李旦一起商议朝中大事,如果她有时没来上朝,李旦就会派宰相去她府上询问她对某些政事的意见。4
在资治通鉴中,甚至有着这样一段记载。据说宰相奏事时,李旦会先问“尝与太平议否”,接着又问“与三郎议否”
不管这段记载究竟是真是假,都说明了太平公主在当时的权力之盛。
李世民以为李隆基参与两次政变已经够能搞事了,没想到他孙女也这么能折腾。
如果资治通鉴记载的是真的,李旦先问宰相和太平公主商讨过没有,再问是否和李隆基商讨过
那太平公主都不能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简直都快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李世民眉毛一挑,颇为得瑟我孙女真有本事。
长孙无忌看见李世民那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心中无奈圣上,这是得瑟的时候吗
不应该赶紧想想为什么李唐皇室的女眷这么有梦想有追求
韦后想要临朝称制他还能想得通,远了有汉朝吕后的例子,近了,也有隋朝的文帝和独孤皇后经常一起商议政事,宫中尊他们为“二圣”的例子。5
可公主们这么有追求又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我们李家女儿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李世民同样想到他儿子立了皇太女的可能,只是他和李治有信息差。
李治知道除了太平公主,他不可能会立其他女儿为皇太女,可李世民不知道啊,他到现在都还以为神龙政变的对象是他那当了女帝的孙女。
武曌
一直闭目养神,只用耳朵听着江夏讲述的武曌终于慢慢地睁开了眼。
她已不再年轻,但眼神依旧锐利。
她看着她的女儿,淡声说道“神龙政变,食封五千”
圣历年间就已食封三千的太平公主喊道“圣上”
阿娘这话说的就好像她是为了食封才参加的政变。
武曌当然没有这么想,只是逗她罢了。
此时尚是圣历年间,武曌尚未改年号为神龙,但她已经猜出这场政变应该是针对的她。
既然太平参与了政变
看来那时的自己身体已经不大好了。
七十余岁的武曌早有心理准备,没在这上面多做纠结,只看着光屏出神在她武曌出现过的前提下,他们会不会担心太平成为第二个自己他们是否容得下手握大权的太平
这些问题应该不会有另一个答案。
应该说,哪怕没有她的出现,李隆基也不会希望有个权势滔天的姑姑压在头上。
“太平,你觉得你能从第三次政变里活下来吗”
太平公主参与的前两次政变都让她手中的权力越发强大,可第三次政变,太平公主败给了她的侄子李隆基。
这场“先天政变”让李隆基坐稳了皇位,也让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丢了性命。
如果只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看,先天政变的事情脉络似乎很清晰,太平公主好像就是这件事里唯一的反派大boss。
据说太平公主担心太子李隆基英明神武,如果他登基极有可能会削弱她的权势,所以她想要换一个太子。6
资治通鉴中说她散布流言称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不该当太子,说她派人监视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还说她偷听到李旦和一个名为韦安石的官员谈话,知道这个官员帮李隆基说话,于是就陷害了他
怎么说呢要说别的事或许还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太平公主偷听李旦君臣谈话就真的有些离谱了,原文里还说是李旦秘密召见的韦安石这得多秘密才能让太平公主偷听到
这里的艺术加工加得太多了啊
不过在这里还是严谨地说仅代表我个人,觉得这段不是真的。
别说江夏不信,就是听见这段的大部分的人也无语凝噎。
李旦虽然朕本事不算大,但也不至于秘密召见个臣子还能被人偷听了吧
太平公主谁把我写得这么掉价
还有,什么叫因为我派人监视李隆基,搞得李隆基很不安
那小子会不安
太平要被气笑了。
总之,在资治通鉴里,太平公主一直针对李隆基、打压李隆基,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亲手把李隆基送上了皇位。
怎么弄巧成拙的呢太平公主让术士向李旦进言,说彗星现世,太子应当继位。
本意是想挑拨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谁知李旦压根不按套路出牌,他不但没和李隆基起隔阂,他还真就禅位了7
李旦真禅位了
爽快到有些草率了吧
刘恒不解不就是个彗星现世吗下个罪己诏就差不多得了啊
刘骜这不是找个背锅侠就能解决的事吗
想起自家的臭小子的李渊重孙,你告诉我,是不是你的不孝子也逼你禅位了
李世民我不信,因为我阿耶不这样。
阿玛死活不放权的高龄太子胤礽这样的爹能不能给我来一打能不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