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8. 第六十八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四次政变, 让数个大唐时空的人心思浮动。

    复位不久的唐中宗李显和他亲爱的弟弟相王李旦面面相觑,一时间殿中的气氛有些尴尬。

    就在刚刚, 李显执意要立李旦当皇太弟, 李旦态度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天降的储君之位。1

    李旦此刻慌乱又尴尬,他哥让他做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他拒绝了, 还言辞恳切地说自己真的对皇位一点都没有。

    结果现在,视频告诉所有人他家三郎搞出个政变,把他给送上皇位了。

    要么三郎是把他哥李显送走了, 要么就是把他侄子送走了。

    不管是哪种情况, 都快把他李旦的脸打肿了。

    李显正规程序不想走, 就想来点刺激的

    李旦哥你听我说,这是三郎搞的, 不关我的事啊

    李旦果断往地上一跪, 脑袋重重磕在地上, 使劲挤着眼泪“圣上,这其中一定有误会”

    李显被他弟嚎得头疼,他本也没想立刻就对李旦父子做什么。

    前脚还让李旦当皇太弟,后脚听见李隆基政变篡位就要把人弄死, 这肯定会让别人认为他不是真心实意想让李旦当储君的。

    李显走下来, 扶起跪地流泪的李旦“你先起来,待看完视频我们再说别的。”

    另一时空。

    第四次是“先天政变”, 靠着这次政变, 李隆基终于坐稳了皇位。

    先天

    这是李隆基登基之后改的年号。

    太平公主眼中一冷李隆基都当上皇帝了还搞出个“先天政变”

    李隆基既是靠着这次政变坐稳了皇位, 那就说明这次政变他铲除了威胁他皇位的人。

    而这个人,不是手上还握有权力的太上皇李旦,就是她太平。

    李旦最多就是被夺走大权, 可她就不一定能保住这条命了。

    “令常元楷、李慈来见。”2

    他们的计划得提前了。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李隆基也在调配着手下人。

    姑侄二人都知他们之间早晚都会撕破脸,视频的出现不过是提前打破表面的风平浪静罢了。

    太平看着光屏,毫不掩饰眼中的野心这一次,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就冲“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咱们就能知道李隆基的登基之路有多刺激。

    先说这“唐隆政变”。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驾崩。

    旧唐书中称其是被毒杀的,而毒杀他的人是他的皇后韦氏及其女儿安乐公主。3

    韦后想要临朝称制,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于是二人合谋毒杀了唐中宗李显。

    也有人认为李显不是被韦后母女毒杀的,他们认为李显是死于李唐皇室的遗传病。

    但最广为流传、最受大众认可的说法还是旧唐书所说的李显被韦后母女毒杀。

    刘邦从江夏的讲述中感觉到不对劲,为什么皇后、公主毒杀皇帝的说法会最受大众认可

    要知道这旧唐书中记载的她们毒杀皇帝的原因可是皇后想临朝称制、公主想当皇太女

    皇后想临朝称制就算了,毕竟他自己身边就坐着一个在未来临朝称制的皇后,可是公主为什么敢产生当皇太女的想法

    难道唐朝真这么开放

    难道李唐皇室的人真都这么敢想敢拼

    刘邦朕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是不是李隆基为了自己的名声瞎编出来的

    毕竟,不给韦后母女安个罪名他怎么能占据大义、名正言顺地发动政变

    “真是一个敢写,一个敢信,”刘邦嘀咕着,“但是后人到底为什么会信这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的说法”

    刘邦想不通,干脆不想了。

    他转头对吕雉说道“李唐皇室爱搞政变是李世民带头的,那皇后想临朝称制肯定就是你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邦活学活用,视频里刚出现的新词“模范带头作用”,他立马就用上了。

    “几百年之后都还有人拿你做榜样”

    吕雉斜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这韦后就一定是把我当榜样”

    吕雉不认为华夏几千年里,只有她这一个女人对天下之主的位子生出野心,她也不认为,女子中只有她有执掌天下的能力。

    刘邦本也只是调侃,他没想过这世间还能出现第二个吕雉的可能,但听吕雉这么一说,他就愣住了。

    谁说华夏几千年里,就只有吕雉临朝称制过

    谁说韦后就一定是把吕雉当榜样的

    她的榜样或许是另一个离她更近的人。

    那安乐公主呢她是不是也有个榜样

    同一个问题,唐高宗李治也在想。

    他把脑子都快翻完了也想不起在大唐之前有没有哪个朝代出过一位皇太女,不过大唐周边的小国倒是曾出过女君主。

    安乐公主总不可能是拿小国的女王当榜样吧

    李治突然冒出一个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想法万一,华夏史上第一位皇太女就出现在他们大唐呢

    这个可能存在的皇太女出现在他李治之后,他的孙女安乐公主之前。

    李治想到李隆基作为旁观者的那场“神龙政变”,李显挤下的或许不是自己,不是太子李弘,更不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

    他挤下的或许是他的女儿,大唐的公主。

    几个女儿的身影浮现在李治的脑海中。

    义阳和宣城是不可能的,自萧淑妃死后,她们就被幽禁在掖庭,若不是太子李弘为她们求情,李治甚至都快忘了这两个女儿。4

    那便只有太平了。

    李治拧眉难道朕真的立了太平为皇太女

    唐朝之前,某些皇帝听见“皇太女”三个字后,先是一惊,随后琢磨起来他们立皇太女的可能性。

    一些没儿子的皇帝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出现了。先不管能不能成功,朕就是琢磨琢磨。

    朕累死累活抢来的皇位,真不想就这么便宜了别人啊

    五十五岁的李显驾崩,其幼子、年仅十六岁的李重茂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唐少帝、唐殇帝。

    皇太后韦氏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唐隆。

    天下人都知道李重茂只是个傀儡,所有人都在担心韦氏会不会颠覆了李唐江山。

    就在李显驾崩的短短数日后,李隆基发动了人生中第一场政变。

    旧唐书是这么说他发动政变的原因的“韦温、宗楚客、纪处讷等谋倾宗社,以睿宗介弟之重,先谋不利。”

    韦家试图颠覆李唐,李旦又是李显几个弟弟里地位比较高的,韦家要动手的话,李旦首当其冲。

    大孝子李隆基当然不能让他爹身处危险,为了保护他爹,在迫不得已之下,李隆基发动了这场政变。

    有人让他跟李旦提前说一声,但李隆基就是不肯告诉李旦,他说担心他爹知道此事后会担忧害怕。

    啊真是感天动地的父子情啊

    听听,多孝顺一好儿子

    自己搞政变不告诉爹,就怕爹担心。

    贴心,真贴心。

    拥有好儿子的李旦这福气我是真不想要。

    他悄悄抬眼,瞄了下李显的脸色哥,你看到了吧我儿针对的不是你,是你老婆。

    李显还沉浸在自己可能被老婆、女儿毒杀的悲伤中。

    不会的,视频之言本就不可尽信,况且讲夏都说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

    李显不愿相信珍爱的女儿会害自己,更不相信被贬房陵时与自己共患难的爱妻会毒杀他。5

    这时有宫人通报称皇后求见,李显没有犹豫,让人放她近来。

    韦皇后进门话都还没说一句,李显就开口说道“无需多言,朕信你。”

    韦皇后两眼一红,扑进李显怀里“圣上”

    看着这帝后情深的一幕,李旦心中毫无波澜。

    刘彻挑眉怕他爹担心这借口找得好啊

    你李隆基带人发动政变,把你爹送上皇位,功劳这么大,你爹都不好意思不让你当太子。

    李渊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李隆基把这事告诉了李旦,由李旦亲自带人搞政变,那最后谁当太子可就说不准了。

    李三郎,小心思还挺多的。

    比你太爷爷李世民强,他当初本来只是意思意思推脱一下,到嘴的太子之位就飞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