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7. 第六十七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唐太宗李世民琢磨着标题的意思, 听起来接下来要讲的皇帝活得挺长的。

    这是做了什么才让后人希望他早点死

    殿下的长孙无忌同样看着标题,心里泛着嘀咕如果他没猜错,这个视频应该不是夸人的。可为何只说希望皇帝短命些,而不是直接说不希望他登基

    另一时空里, 喝得醉醺醺的李隆基眯着眼睛将视频的标题念出来“岁月是把杀猪刀”

    这话在他混沌的脑子里过了好几遍, 他才品出这话的意思, 慢了好几拍才笑出声来“这是把哪个皇帝比成了猪”

    还是被杀的猪。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有好戏看,这酒就先不喝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猪”是谁。

    一般来说, 如果只论功过和能力,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华夏数百位皇帝分为三类雄主、昏君、庸人。

    雄主开创伟业、流芳千古, 被后人称颂,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

    昏君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受万人唾骂,比如宋朝的徽钦高、明朝的朱祁镇

    庸君无功无过,是那种既不够格被分到明君行列, 也不能就说他们是昏君的皇帝。他们的名字甚至不被大众熟知。

    但在这数百位皇帝里,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皇帝。

    说他是雄主吧,他搞出的一些事又让人心肌梗塞,说他是昏君吧,他也干出过成绩,但又更不可能说他是庸君, 他一辈子干过的事还挺多的,知名度在一众皇帝里也是排在前面的。

    总而言之,这个皇帝在后世是一个“又香又臭”的存在。

    有人称颂他,有人唾骂他,虽然双方对这个皇帝的态度不同, 但他们在某一观点上达成了高度统一这个皇帝要是能早点死就好了。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本期视频的主人公是谁了。

    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听着讲夏抑扬顿挫的声音,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嚯,原来那猪叫李隆基。

    在他身后站着的高力士膝盖一软怎么会是圣上

    半晌之后,李隆基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醉意散了大半视频说的是朕

    仍然沉浸在开元年间盛世光辉中的李隆基怒极反笑可笑,当真可笑

    朕可是去泰山封禅过的皇帝

    在朕之前,有资格封禅的也不过只有秦始汉武、光武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只是太宗皇帝担心劳民伤财而未去封禅罢了。

    在朕之后算了,那宋真宗就不提了。

    总之,朕的功绩受大臣、天下、上天的认可,岂是这人可以妄论的

    嬴政的期待再度落空,这期也没讲到他们大秦。

    他宽慰自己这很正常,其他朝代都十几个皇帝,讲到的可能性当然比讲到大秦的可能性高

    这么一想,始皇陛下更心塞了。

    李世民刚还在笑视频说这皇帝“又香又臭”,听了名字后却是笑不出来了。

    原来这期要挨骂的是他们老李家的皇帝。

    没关系,这李隆基再离谱也不会比宋朝、明朝的那几个皇帝更离谱。

    赵匡胤在看见我们大宋那三个垃圾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众大宋、大明皇帝在看见本期主人公是李隆基时狠狠松了一口气,他们轻松一笑终于能看别人家的小东西挨骂了,不能只有他们大宋、大明在各朝各代丢人

    宋仁宗赵祯看着光屏上抓着飘带从天而降的q版李隆基,心道视频确实没说错,唐朝的玄宗皇帝早点死会更好,对他、对天下都好。

    太平公主手上动作一顿,闭目养神的武曌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淡声说道“继续。”

    太平心不在焉地继续为武曌揉着头,目光却时不时落在光屏上。

    李隆基居然当了皇帝

    难道圣上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李旦

    太平咬着唇瓣真是这样又如何

    她总会抢回来的。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人称李三郎。

    旧唐书里说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书法,人还长得高大英俊。简单来说,李隆基要身份有身份,要才华有才华,要颜值有颜值。1

    这么一描述,大家有没有觉得他和一个人有点像

    李世民像宋朝的康王赵构

    赵构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讲夏也是引了一段宋史的记载夸他的,李世民当时都误以为康王是个好东西。

    这次已经做好心里准备的李世民不会再被轻易迷惑。

    像不像他的老祖宗李世民

    李世民

    合着是只有朕出身高贵、多才多艺、姿容俊美吗

    咳,这么说也不是不行。

    酒已经醒了大半的李隆基狐疑地看着视频这视频究竟是要夸他还是损他

    怎么突然夸他像太宗

    除了这三点,他们俩最大的共同点还是他们都干过一件大事把他们老爹送上皇位。

    不同的是,李世民是靠打仗给李渊打出一个天下的,随后又靠政变把李渊从皇位上赶下来,而李隆基则是靠着政变把他爹送上皇位的。

    说起来,不知是不是唐朝皇帝对李世民太过崇拜,以至于他们都极爱模仿李世民发动政变。

    或者换一种说法,玄武门之变这一成功案例让李唐皇室都有了发动政变的勇气和借口。

    担心失败太宗皇帝能成功,他们说不定也能成功。

    担心被人指责太宗皇帝都做了,他们为什么不能做

    李世民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得唐朝的政变发生得极为频繁。

    唐朝的政变频繁到什么程度呢就这么说吧,由皇室内部争斗引起的政变,李隆基前半辈子就碰见了四次。

    第一次是神龙元年的“神龙政变”,李隆基只是个旁观者,这次政变之后,他伯伯李显当了皇帝。

    第二次是“景龙政变”,李隆基也没有参与,这场政变的结果是当时的太子李重俊身死。

    第三次是“唐隆政变”,二十五岁的李隆基把他爹送上皇位,自己当了皇太子。

    第四次是“先天政变”,靠着这次政变,李隆基终于坐稳了皇位。

    两代人,四次政变。

    几乎来次政变,换个皇帝。

    李世民知道他给后人开了个坏头,但他没想到他们李家的人能搞出这么多次政变,一人搞出一次就算了,李隆基居然一个人发动了两次政变

    李世民心情复杂,而刘邦则悠哉游哉地换了条腿翘着有意思,唐朝太有意思了。

    唐高宗李治脸色一变,李显发动政变

    他看向太子李弘,那太子最后怎么样了

    李治的第一反应是以为李显篡了李弘的位,可又想到他阿耶的玄武门

    李治思考着到底是李显把他挤下去的可能性大,还是把李弘挤下去的可能性大。

    任凭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李显是把他自己的亲娘给挤下去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